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10/30 22:13:48瀏覽551|回應0|推薦0 | |
劉芳村講師_道德經_第10片視訊影音讀書會_台南同義宮_99/12/1 各位前賢大德性理心法班道德經讀書會_視訊影音開始上課了 ◎課前平心靜氣先唱善歌
(感謝天恩師德公益分享感恩原創)
◎按佛規禮節跟著視訊上課,請起立跟劉講師問好,再坐下。 「聽話照做」 聽活佛老師的話每天做萬緣放下,每天有時間自己自動就上課。 以前劉講師會舉例說: 有道親每次上課(因為活佛老師開設的班)所以按照同義宮的課程,一步一腳印,打開DVD上課。按照佛規禮節,起立、敬禮,然後上課 按照劉芳村講師指導說:上課不要寫筆記,認真專一聽課,看在講什麼? 然後有疑問再看劉芳村講師手稿講義,跟經典精華書面資料課程解說,不懂地方再聽、再看,慢慢薰習……思之思之天告知! 很多循循善誘的課後問答來自十方前賢大德提問,劉芳村講師解說回答得無限寬廣,所有的課後問答全部可以參考。所以自己經歷的比較實際印象深刻,進步空間一點一滴、一步一腳印提升。 劉芳村講師慈悲: 因為有天恩師德白陽期大開普度, 活佛恩師從來不曾放棄過每一位徒兒, 老前人大德示現人間,就沒有今天的性理心法班了,天、地、人,人為三才頂天立地,當飲水思源、尊師重道,就有自己良心的道德經了。 (感謝天恩師德公益分享感恩原創)
(感謝各位前賢們提供文字檔。文字僅供參考,若有錯誤,要以劉講師講課原音為主) 各位點傳師各位講師各位壇主各位前賢大家好,後學沾到天恩師德老前人前人大德,以及感謝各位前賢給後學機會學講。 我們講第十六章復命章,這個腹字影印錯了,是「復」字,恢復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本體,命就是天命之謂性的佛性,就是天命給我們的性,所以恢復祂的本來,復命。 我們已經研究一年多的時間,各位對我們佛性本體都有一點概略的認識,我們要使祂整個都在生活之中呈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整個全部佛性本體都能夠很親切的跟我們在一起,我們把復命章,恢復自己的本命(就是我們真心佛性),所以在日常生活,我們大部分都注重身體,這個身體是天地的物質水火風土,眾緣聚會借我們用,我們都要還給天地的,這個是假的。我們真的就是天命之謂性的性(就是佛性本體),我們已經一年多的時間大部分都一直闡釋,要把真心佛性呈現出來,各位有沒有體會?(有),我們就在日常生活之中,把全部的注意力就放在我們的佛性上面,不要放在身體上面,因為身體是天地的物質水火風土,我們終究要再還給天地的,不屬於我們的。那我們佛性不生不滅、常住,可是我們的重點都沒有去注意佛性本體。所以後學就利用我們在生活之中,我們所用的六根,我們來闡釋佛性本體。 ◎一般我們都講「眼睛看」,要了解,眼睛看,大部分我們都會以為是身體,身體方面的眼睛在看所有的形相,各位前賢要知道,那個「看」就是我們佛性在看。之前我們有講「滿眼本非色,文殊常觸目」,我們眼睛就是文殊菩薩,文殊菩薩智慧第一,有這個妙智慧。所以日常生活之中,第一個,眼睛在用,都不知道是佛性,都以為是身體。所以我們就從身體產生喜歡、討厭,我們產生喜歡討厭以後,我們就有取捨,我們有取捨,業因就已經形成。假如我們知道:「看的都是佛性,而不是我們身體在看」,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把注意力都轉移,轉移到佛性本體回來。 所以我們用凡塵的現象來解說,一口氣不來我們斷氣了,死掉了,眼睛是不是還在?(是),請問那時候眼睛能夠看嘛?(不能),所以我們在看的時候是不是佛性在看?(是),嗯,有佛性,我們眼睛才能夠看。所以我們的佛性借著眼睛看到萬相,是我們佛性在看,不是眼睛在看。要了解,我們日常生活之中,我們佛性已經都呈現,可是因為我們落入凡塵,被氣秉拘束、被物欲蒙蔽,所以不知道我們整個在「看」,全部都是佛性本體,就變成我們在凡塵的所有一些生活之中的習慣性,我們的習慣性已經非常的久,都會有自己喜歡討厭,那就活在喜歡討厭的情緒裡面,所以我們這樣才造業連連,一直都不停的造業。假如我們知道:「我們整個在看的時候,是佛性在看」,已經把身體撇開了,把身體撇開以後,我們不住相(不住在形相)。因為形相會迷惑我們,我們被形相迷惑以後,原來的「本來佛性的功能」就轉變了,就變成我們情緒上面的喜歡討厭,已經轉移到那邊(情緒)。那轉移到我們情緒以後,我們就有取捨,取捨以後,業因就形成(造業),造業一定要接受果報,這樣我們就沒完沒了,就這樣一直因循,就一直這樣過生活。 所以我們現在已經了解,我們有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我們都把祂啟發,啟發了以後我們把所有的注意力都轉到佛性本體來,在身體方面我們了解:「是借假的身體(借水火風土眾緣聚會借我們用的身體)來修真」,借假修真,我們能夠借假修真,整個真就會呈現。 所以後學就跟各位說,我們在日常生活萬緣都放下(不攀緣),不攀緣一念都不生,那整個都是佛性本體,所以就講「活在當下」,我們當下一念具備萬萬年,因為我們有三心四相,所以才走入六道輪迴。假如我們沒有三心四相,就不被三世攝受(三世攝受我們不住),三世不攝受我們就沒有六道輪迴,就沒有過去世、沒有未來世、沒有現在世,整個佛性就呈現。所以我們那個如如不動真心佛性,就當下圓滿具足。 各位前賢這樣聽懂嘛?(懂),因為我們都沒有接觸性理心法,所以會比較生澀,只要我們聽的很習慣,它就會很淺。各位會感到很深嘛?(不會),不會啦,已經都研究一年多了,不深了,不像開始研究的時候都聽不懂,對不對?(對),我們剛開始聽的時候,在講什麼都聽不懂,現在聽懂嘛?(懂),都聽懂了!要了解,就是要研究,我們可以跟所有歷代的證悟仙佛都一樣,我們也可以證悟的,只要我們走入真心、走入真理世界,都可以證悟的,一定要研究才會明理,理明了我們的行為才不會偏差,才不會造業、才不會受苦,都是要我們自己追求、自己解脫,不是求仙佛幫我們解脫,我們要自己做。相信各位一年多研究下來,對這方面也都有信心,有沒有啊?(有),嗯,對,我們可以達到的,可以成為聖賢、可以成為仙佛,都可以做到的。只要我們肯,決定的心,肯做,就一定成就,就怕我們不肯,被造化、被社會引誘,然後我們去追求物質的生活。要了解物質的生活,當我們一口氣不來,那個全部都虛幻、全部都不見,所以不用去追那些身外的財產,那都沒有用的,我們帶不走,一毛錢也帶不走。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全部集中精神在佛性本體,從眼睛上面,了解「眼睛所看的就是佛性在看」,佛性在看我們就發揮祂的本能,所以這張叫做復命(恢復我們的本命),本命就是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 各位手上這本書,影印錯了,是恢復的復,恢復我們的真心佛性本體,天命之謂性的命。那要恢復我們佛性本體,我們要先認識佛性本體,才知道怎麼樣恢復。所以我們研究這麼長的時間,都是要恢復我們佛性本體。我們了解,只要我們注重,後學一直講,我們的良心就是佛性本體,我們各位都有,不要有藉口說:「良心一個已經死掉,一個還沒出生」,那個是藉口,我們不想做才會講那個話。要了解,良心大家都有,而且時時會呈現,只要我們有「感到不安」,那就是違反真理;我們「感到很心安」,就符合真理,那個就是我們的佛性本體。 要了解不困難的,很容易的,只要我們肯用心,時時刻刻有不好的負面念頭,絕對不要有,負面的行為也絕對不要有,我們全部按照我們良心來做事,我們按照良心就已經是在道,做出來就是德,我們維持不變叫做經,道德經就在我們身上,就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我們都已經呈現,這樣子維持,不要說以後,我們當下都已經是佛了。所以很容易,容不容易?(容易),只要按照良心來做事,容不容易?(容易),對,所以不困難的,只要我們按照我們良心來做。我們從我們的眼根著手,眼睛所看的要知道是「佛性在看,不是身體在看」,這樣的話我們就不會落入物欲方面的誘惑。因為物質的誘惑力量蠻大,要了解這個都是假的,虛幻不實在,佛性才是常遠常住的,永遠都在。我們就用佛性來指揮我們的所有日常生活,這樣會不會?(會)。因為我們的眼睛容易被外面的造化、形相引誘,一引誘以後,我們佛性就不見了,就變成在現象用心,現象用心我們就已經會造業,造業連連。 我們講到眼根,要知道是我們佛性借著眼睛然後呈現萬相,呈現萬相是要我們了解,萬相的輪廓、情形、內容,我們不要被形相引誘,因為佛性發揮出來都是平等,而且所有萬相都是我們佛性本體發揮,所以是一體的,沒有分開。因為我們落入凡塵六道輪迴太久,我們會把身體跟外相分成兩撇,身體是身體、外相是外相,沒有關聯。要知道,山河大地都是我們真心佛性,所有萬相也都是我們佛性本體,所以沒有分別,可是我們現在要說沒有分別,可以說是蠻困難,我們都有分別心。所以那一天我們修證到「整個天地跟我都是一體的(天地都是我的形體),那主宰天地就是我的佛性」,這樣的話,我們就已經證悟本性成佛。 要了解,佛因為證悟到沒有分別的現象了(現象都沒有分別,就是佛性本體),所以成佛了。我們眾生分別心太濃厚,所有我們造的業都是從分別來,沒有分別心就不會造業。所以我們要從這個方向著手,在日常生活之中盡量降低我們的分別心,分別心愈降低以後,我們的喜歡討厭就愈淡薄。我們沒有降低分別心,自然而然呈現的喜歡討厭就很強烈,我們喜歡討厭很強烈一定有取捨,取捨一定有行為動作,我們行為動作造了下,業就已經造了,冤不冤枉?(冤枉),很冤枉,就這被現象拐走了,業種了以後誰在受苦?我們自己在受苦,自作就要自受。所以研究以後了解,原來萬相都是我的佛性,所以不用分別,沒有分別了就融入一體。 之前我們有講「心境一如,不犯思維,但不馳散,積之歲月,而不心開,未之有也」,要記得,你把這個記得,然後照這個裡面的內容去做。「心境一如」,心跟境一如(就是一體),境就是外面的景象、萬象;「不犯思維」,就是不要我們分別心、不要落入我們頭腦去想,不落入思維;「但不馳散」,就是心境一如,不要馳散(不要讓它散掉,心跟境不要散掉);「積之歲月」,我們把時間拉長,一直累積;「而不心開」,我們的心一定開,就是整個心了解萬象都是我的真心佛性,這樣叫心開;「未之有也」,沒有不心開,是絕對心開,心開就成佛了。所以要了解,我們離這個程度還蠻遠的,心跟境我們要達到一如是不是很努力?(是),那個要自己做工夫,不會憑空掉下來。所以「心境一如,不犯思維,但不馳散,積之歲月,而不心開,未之有也」,把這個記得,然後按照在這個去做,就可以真的進入我們絕對體的佛性本體。 所以各位回去有聽金剛經,裡面所講的也就是這個:「就是沒有分別心」,已經沒有我相、沒有法相、沒有非法相,全部我們在凡塵要分別的,全部都去掉了,全部都沒有分別了,然後進入我們圓滿的佛性整體呈現。各位就可以聽到裡面在發問的都很踴躍而且都是當下,不會留到最後要下課時候再問,有問題就馬上問,而且問的有些都是很深入,各位有沒有聽?(有),沒有聽就不知道裡面是在講什麼、是在問什麼。有聽就會了解,那種上課方式就是聊天方式,很親切的好像在聊天一樣,把整個最上乘的佛法,在最平凡平淡之中都整個呈現,我們修就是要這樣,在日常生活之中就已經在修道,不是要找個地方、不是要找個時間,不是喔,是當下什麼時刻都在修道、什麼時間都在修道,這樣才是正確,所以心就很重要,修道就是修心。 我們心假如沒有透徹明理的話,那就盲修瞎煉,做的很努力都沒有成效、沒有效果,而且也不會成道、不會成佛,所以一定要從心性著手,我們這個性理心法就很重要,我們要感謝活佛老師開這個班,讓我們都能夠進入真理世界,能夠窺探真正的道的殊勝,不然以往我們都講道的殊勝,殊勝在哪裡,都沒有呈現。我們現在研究以後,真的是很殊勝,可以讓我們成佛的,殊不殊勝?(殊勝),就是非常殊勝,一定要靜下心來研討進入,我們今天就講從六根來進入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第一個就是講眼睛(眼根)。 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六道輪迴太久,大部分也都是眼根當家作主,眼睛的權柄很大,現在我們已經把它轉移,是我們佛性當家,不是眼根當家,那整個都不一樣了。我們用佛性來當家,就是用我們的良心(良知良能),用良知良能來當家,所做的事一定符合真理,不會偏離。我們率性來做,有沒有造業?(沒有),率佛性來做沒有業,全部做出來都是很理想,就好像天地的春夏秋冬,天地的白天黑夜,都沒有業,而且天地非常的誠。你跟天地商量都沒有用,今天我要辦事,所以就跟天地來商量:「把白天延長一點,晚上減少一點」,上天會不會聽你的話?(不會),所以天地很誠,種瓠仔就生瓠仔,會生菜瓜嘛?(不會),非常誠,我們就是要學。所以誠者天之道,誠之者就是我們人之道,我們人就是要學天地,按照天地的樣子來行持,就絕對成。 所以不要被我們用的習慣的眼根拉走,眼根要當家,後學都講我們在外面的櫥窗看到服裝很適合自己穿,那時候誰在當家?(眼睛),都是眼睛當家,那套衣服讓我穿很好很合身,那時候你不買真的很難過。可是假如是佛性當家的話,我們就會說:「家裡的衣服已經很多了」,各位前賢家裡的衣服多不多?(多),多到有剩。不像以往後學那個時代,小時候真的很困苦,後學看到一個,他只有一套衣服而已,然後那套衣服髒了拿去洗,他人就躲起來,等到那套衣服曬乾了,曬乾再拿來穿,然後才可以出來。我們現在有沒有這個現象?(沒有),沒有,不會這樣,那時候後學看到他,真的是…一套衣服而已,穿久了會黑,就要拿去洗,洗完拿出來曬,人就沒衣服可穿,就要躲起來。各位都想像不到喔,經過那麼困難的朝代,現在衣服都很多。 後學都講,老前人到很熟悉的道親家裡,做兩個動作,一個就是開冰箱,一個就是開你的衣櫥,做這兩個動作。老前人會說,冰箱的東西放一個禮拜就有毒,不要吃了;衣櫥一開,你這麼多衣服,你穿的完嘛!老前人講話是很重的。要了解,真的穿不完。尤其有一陣子後學住在台北天母,天母真的都是高級住宅區,買來的衣服標籤都還在,就已經拿出來垃圾堆,全部都沒有穿,買回去拿出來垃圾堆,一看:「啊,都是新的,都是蠻好的」,因為高級住宅的人去買的衣服,他會買路邊攤的嘛?絕對不會,都是高級的衣服,看了都很捨不得,可是很多後學都不能穿(哈哈~)。 所以現在的環境非常富裕,我們不要被富裕的環境迷惑,一定要重視我們不生不滅佛性本體,不要讓眼根來當家,一定要佛性來當家,所以眼睛正在轉念的時候,我們要「遏意惡於動機」,遏止我們的意念,就在開始要動的時候:「不行,家裡已經有衣服了,不能再買」,馬上把它遏止,就不會想要買了。你若是讓它發揮出來,「這很漂亮、好漂亮」,這下子就糟糕了,不買就真的睡不著,躺在床上翻來覆去,都還想著要去買。 所以不要讓意念產生,這個就很重要,你佛性當家的時候,良知馬上告訴你怎麼做,那個是直心,直心就是道場,直心就是率性而為,所以我們按照直心來做不會造業,沒有業,所以把眼根交給佛性本體,交給佛性本體以後,所看的都是佛性在看,那佛性在看的角度就很寬廣,不一樣,跟我們人心在看是不同。人心在看的時候,就有那種私心(就是喜歡討厭)。佛性在看就沒有喜歡討厭,沒有喜歡討厭,我們在處理的時候就很容易,事來則應事去則靜。那我們落入私心、落入喜歡討厭,在處理的時候就不一樣了,就會造業。所以我們要先把眼根訓練,最重要眼根,眼根在我們生活之中佔了很重要的位置。所以了解,現在已經啟發佛性了,身體是天地的物質水火風土,所以不要聽身體的話,一定要聽佛性的話,全部都轉到佛性來。 那社會人士借著佛性的真,來享受身體的假,是很聰明還是很笨?社會人士以為他很聰明很會享受,不知道他造業連連,要受苦的。所以佛講的「可憐憫」,就是很可憐,他得意洋洋的地方就是他最可憐的地方。所以不要借著我們佛性本體的真,來享受身體的假,社會人士不是這樣嘛!我們有沒有啊?啊,都不敢講,可能也有喔!有借佛性的真來享受身體的假,所以才不敢回應,這個叫心虛。所以一定要把佛性發揮,佛性在日常生活全部都呈現,把佛性發揮,這個是講眼根。 ◎第二個講耳根。「滿耳本非聲,觀音塞耳根」,我們能夠聽到聲音,一樣也是佛性,佛性才能夠聽到聲音,不然一口氣不來斷氣了,耳朵都還在,能聽到聲音嘛?不能聽到了。所以就是因為有佛性在才能夠聽到聲音。我們現在已經能夠了解:「喔!原來聽到聲音是佛性」,所以把全部的注意力轉到佛性來,不給身體來當家。不然假如我們把聽到的聲音,去辨別裡面的內容,交給身體的話,各位前賢我們會怎麼樣?跟眼根一樣,落入喜歡討厭。發生的聲音,有的我們很喜歡聽;發生的聲音,有的我們很討厭。就是人家講話我們聽到,有的聽到很高興、有的聽到很生氣,有沒有?(有),我們都在這一種現象之中生活。那我們是怎麼樣?就被整個環境左右、被環境影響,我們有沒有發揮主人的功能作用?(沒有),都沒有。 現在了解,原來我們聽到聲音的是佛性本體,我們請佛性本體出來當家,不是耳朵、不是身體當家,這樣的話,不管你聽到什麼聲音,那個聲音都是般若之聲(般若就是我們妙智慧),我們只要是聽到聲音,整個都是般若之聲,都是妙智慧呈現。 所以我們要尋聲救苦,眾生苦不苦啊?在苦海裡面,只要是落入當人,我們都是在受苦。我們就是要修,脫出苦海,能夠回到我們本位,都是佛菩薩,我們能夠做得到的。 在生活之中,一定不要被耳根帶著團團轉,尤其我們人與人之間相處都會講話,我們對人跟人之間的講話,一定會喜歡討厭,然後我們聽了以後,會有產生後續的動作,後續的動作是不是又造業了?(是),所以又因為人與人之間的談話,我們行為動作又把業造下來了,這樣聰不聰明?(不聰明),實在是不聰明,可是我們是不是都這樣做?(是),我們都這樣經過,一天過一天,種業也種的很高興,都不知不覺,不知道是在種業,等到受苦的時候,我們會埋怨:「怎麼不是別人,怎麼都是我,受苦為什麼一直都是我」,有沒有這樣?都沒有啊。要知道,我們在受苦的時候,最好是不要自己,是別人去受苦,看別人受苦跟自己無關,可是偏偏都是自己。 要了解因果都是定理,我們之所以會受苦,就是因為自己造因,有因才會有果,因果是一定的。我們要從因消除,所有的業因都不造;那「所有的業因都不造」我們就要探討生活之中「業」從哪裡,就是「跟人家講話,講的不高興而來的」。之前我們有講一個刮傷人家車子,然後自殺。那也都是自己也不好,為什麼要去嫉妒人家有錢呢?去把人家的車子刮傷,對你又沒有利益,那麼笨!然後有錢人心胸也太窄了,心胸寬一點嘛:「你引擎蓋刮傷,車子一樣可以跑,車子跑起來都沒有問題,只是難看一點而已,可是沒關係,車子可以跑就好,車子就是腳,我們就是利用車子來當腳而已」,這樣就好,可以跑就好,寬宏大量一點。不然後學都講,他這一生一直到斷氣為止,心都不會安,眼睛一閉了晚上睡覺:「唉,我害死一個人」;那被他害死的那個,會不會去找他?(會),冤親債主嘛,就是你把我害死的。所以我們人就是那麼不明理,不知道自己做錯了,自己做錯了,為什麼要去把人家的車子刮傷,那損人又不利己。 所以我們在生活之中,有很多事都可以避免的,只要我們走入真理、了解真理,很多行為我們都不會做,不符合真理的我們絕對不會做。那不會做就不用受苦,苦就沒有了,都可以解脫了。要了解,主宰就是完全在我們自己本身,自己本身一定要有主宰,主宰我們這個身體就是不生不滅真心佛性,對不對?(對),我們要把權柄交給真心佛性,讓祂來指揮我們的視聽言動,有沒有在修啊?(有),有沒有在改變啊?(有),所以一定要轉移,不要讓六根當家,一定要讓佛性當家,佛性當家不造業就不受苦,這是一定的,我們講到耳根,耳根一定要請佛性出來。 ◎接著講鼻子,鼻子是給我們聞味道,嗅覺。各位前賢,現在有什麼味道?(香),我們鼻子可以聞到很多的味道,聞到味道的是誰?(佛性),嗯,對,又是佛性。有佛性才能夠聞到味道;假如沒有佛性的話,什麼香臭我們都不知道,就是因為有佛性,所以都能夠聞到所有的味道。不然後學都講,一口氣不來斷氣了,鼻子還在,可是完全都聞不出味道來,所以完全能夠知道是什麼內容的味道,那個都是佛性。所以我們又把鼻拉到佛性回來。 ◎再來就是我們的嘴巴(舌頭)。 我們這個很奧妙,各位可以聽後學一直講「我們有不變之體」,就是佛性 有「隨緣之用」,就是佛性的功能作用。 我們嘴巴可以讓我們很容易去體會不變之體跟隨緣之用,我們吃花生的時候有花生的味道、吃甘蔗有甘蔗的味道、吃酸梅有酸梅的味道,我們嘴巴裡面平常沒有味道是不變之體,那你吃什麼就什麼味道呈現,就是隨緣之用。它有不變之體呈現隨緣之用,不會說吃甘蔗變成花生味,會不會?(不會),絕對不會的,吃花生就是花生味,吃甘蔗就是甘蔗味,都很清楚的顯現,所以不變之體是佛性本體,沒有形相;然後隨緣之用,一樣也是沒有形相,可是我們都能了了分明,那了了分明是誰啊?(佛性),嗯,又是佛性本體。 所以我們嘴巴舌頭就是佛性本體,我們不要貪口腹之欲,不要吃生靈的東西,不要跟牠結惡緣,這個很重要。有的人先酸(台語)說「畜生就是要給人吃的」,有沒有?(有);後學都一直問道親,台灣話「先酸(台語)」的國語怎麼講?就是有點「硬凹」的成份在(沒有道理硬是要說成有道理)。要了解,凡塵一切都要合乎真理,合乎真理才能夠長久。我們最親切的就是不生不滅佛性本體,祂沒有一秒鐘離開我們身體,可是我們都不認識祂,因為沒有形相,我們說不變之體、隨緣之用,我們看到體、看到用,一般都會有形相才會了解,可是佛性都不是這樣,都看不到。所以要了解,因為祂沒有形相,所以不會生滅,沒有生死(不會生死);因為我們身體有形相,所以才會有生有滅有生死。我們生體的生滅都是很短暫,我們沒有啟發我們真心佛性,我們是被業力推,業力推我們到哪個地方,我們就在哪個地方現相。所以我們現在到凡塵來,也是一樣被業力推到凡塵來,可是有一個比較理想的,就是我們發願來渡化眾生,發愿而來。 各位是被業力推來、還是發愿而來?(都有),因為老前人在世的時候時常:「上天有那個意思,我們凡塵就有那個現象」。所以大陸文化大革命,上天借著紅衛兵的手,把大陸的寺廟以及供桌上的那些神明都毀壞 老前人說:「因為所有供桌上的神明,都到凡塵來打幫助道,就是因為上天大開普渡」 所以他們都來打幫助道渡化眾生,供桌上已經沒有神了,上天藉著紅衛兵把那些全部都毀掉(沒有神在供桌上,把它毀掉),廟也拆散,沒有廟沒有神,都到凡塵來了。 可能我們裡面有,到我們這邊來轉世了,要來打幫助道渡化眾生。現在因為要賺觀光客的錢,所以又在蓋廟,蓋起來又蠻大的,蓋好了以後,供桌上就傷腦筋,不知道要供哪一位仙佛,因為都到凡塵來轉世了,找不到仙佛可以供養。 所以我們現在很努力的渡化眾生,往後就可以在供桌上被供上去,那一定要實際的渡化眾生,有真功實善,我們供桌上才坐的住。假如現在要我們上去坐,各位前賢坐得住嘛?(坐不住),坐不住,要了解,一定要有真功實善,所以一定要自己先努力修,能夠修證了,到達佛菩薩的程度,然後也渡化所有親朋好友,讓他們也成就,脫離苦海,這樣的話眾生就會紀念,就會供奉。這是我們附帶講的,因為現相之中有這些事。 那我們重點就是放在,在日常生活之中修道,修道就在我們每一個當下,每一個當下都在修道,不用找時間、不用找地點(不用再找時間再找地點),任何時候都在修道,任何時候都把良心拿出來、任何時間都率性而為、任何時間做的永遠都符合真理,這樣就已經在修道,因為我們佛性之中是很光明,沒有黑暗。 六道輪迴之中我們都養成很多習性,養成以後我們在不知不覺之中會造業,造了業會受苦,所以要把這些不符合真理的生活習慣性,要去掉,所以才叫改毛病去脾氣。佛性之中都沒有毛病脾氣,佛性有沒有毛病脾氣?(沒有),都沒有。我們在生活之中有沒有毛病脾氣?(有),不但有,還蠻多,很容易生氣。所以我們就了解,原來我們六道輪迴太久,都不知不覺養成很多的不良習慣,要把這些習慣「很堅定的」把它去除掉、改過;去除改過之後,又恢復光明了,絕對是可以做到的,不要找藉口說:「我本來就是這樣」,有沒有人本來就是這樣的?生下來就註定一定要這樣的,有沒有?沒有的事,凡塵都是不定,法無定法,沒有固定的。假如是固定的話,那我們也不用修道了,佛就成佛,眾生就一定眾生,那固定的,所以不是這樣,法無定法,我們修就可以成就,不修就沒有辦法,所以一定要自己努力來修持。這是講到嘴巴舌頭。 嘴巴一定要代天宣化,人為三才之一(天地人),很可貴的跟天地齊肩,一樣大,我們現在感受我們跟天地一樣大嘛?老一輩的說「你這死小孩,沒大沒小」,因為我們現在人都自己墮落,沒有替天辦事。要了解,天生地養,天地不會講話,要靠我們人來宣揚,可是我們現在人講話都私心,講出來都是為自己好,那個不是天地要我們講的話,所以我們人已經沒有辦法跟天地齊肩(不一樣大了)。那我們要恢復,我們人之所以可貴,就是因為我們虛靈不昧(不生不滅的佛性非常光明),我們要讓祂整個都呈現,恢復祂的光明,這樣才不枉費我們到凡塵來,不枉費我們能夠接受上天大開普渡,又能夠接近上乘佛法、又努力修道,這個很多因緣促成,都不簡單的,要自己的祖先有德,然後要自己根基好,又要我們在凡塵真的很努力的實行實踐,我們都具備了這麼多才有辦法!容不容易?(不容易),不容易喔!要了解,都已經修這麼久了,修道的方法怎麼這麼難找,好不好找?不容易找到,因為我們沒有累積太多的善,所以善知識不足,沒有善知識引導我們怎麼樣來修,我們才會莽莽撞撞,撞了很久,各位修道久不久?十年了沒?(有),有成就了沒?(沒有) 所以有時候了解,有修了四、五十年了,有跟社會人士不一樣嘛?假如我們一比較,跟社會人士都一樣,那我們修了這幾十年是在修什麼?會不會覺得慚愧?(會),會喔,「修這麼久了,是在修什麼,怎麼都跟人家一樣」,那就真的是浪費生命。要了解,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個人要努力的,一定要自己發心,只要我們發大心來修,一定就會有答案,就會有好的方法讓我們修持,所以不要放棄自己,我們最怕就是放棄自己,放棄自己就沒希望了,不要放棄自己,自己充滿了堅定的信心,可以成就,我們按照呂祖師所講的「誠心、恆心、堅心」,「誠恆堅」三個字,我們抱著這三個字一定可以成就。所以嘴巴舌頭一定要代天宣化,講的都是真理,符合我們人去做,這樣在有生之年,都會過的很理想。大概我們「有生之年」都不多,沒辦法很多,有辦法一百年嘛?(沒),五十年呢?再個五十年,有時候時間都是不等人的,很快一生就過了,我們真的也很不甘願就這樣過了一生,甘不甘願?(不甘願)。假如眼前你還有兩個小時可以活,我們會怎麼樣?抓狂。所以要把握每一個當下,就是當下全部都是佛性在當家,沒有被我們假的身體在當家,這樣我們過的就不會有遺憾。 ◎再來講到「身」,我們身都有觸覺,身的觸覺是誰?(佛性),一樣就是佛性。所以後學又講,斷氣了一口氣不來,身還在,都還沒爛掉,它有觸覺嘛?沒有了,所以身的觸覺就是佛性。要了解,尤其我們乾道,凡塵社會人士都是用身的觸覺,一撒千金,求身的刺激,去找粉味,最容易花錢的就是在那個地方(就是紅綠燈戶),辛辛苦苦的賺錢,若去到那邊,錢就不是辛辛苦苦賺來的,而是好像自己影印來的,去那邊撒錢,所以觸覺最讓我們迷惑。我們不要追求這種虛幻不實在的身體刺激,感官的享受不要,造罪!去玩他人的女兒不好,那對我們的德性有虧,不要做那個事,我們自己要建立健全的人格,要看得起自己,一定要安分守己,不要做那個事。坤道也是一樣,不要用假的身體來賺錢,就是紅綠燈戶那種(很容易賺錢的那種),那個已經把自己貶的很低了,不把自己當人看。要了解,自己一定要堅持,辛苦沒關係,艱苦沒關係,那種氣節一定要守。你假如不愛護的話,雖然身體是假的,可是你那樣糟蹋它(身體)的話,整個佛性都很黑暗。所以我們一定要健全人格,一定要品行非常清高端正才可以,這是修道最基本的,一定要做到。所以我們在身體方面自己要守身如玉,玉不可以有瑕疵,瑕疵就沒有價值了。自己一定要看得起自己,這是在身體觸覺方面來講,能夠有觸覺就是有佛性,佛性有觸覺,佛性沒有形相,所以不要被形相迷惑。 ◎再來就是「意(意念)」,後學都一直講,我們意念非常的厲害,我們意念一動了,好像男女之間戀愛,可以為他生為他死,意念一變換了,他幫你端洗腳水,你都不要。所以意念是很重要,要了解,我們要培養自己對意念的修持,要使我們的意念很虔誠,全部都是落入佛的知見裡面。那要我們要怎麼樣到達使我們的意念都跟佛的知見一樣?就是從八條目的最後一個「格物」。在我們的意念裡面「不要有物、不要有事」,把物跟事都革除。這樣會不會?我們的意念裡面不要有東西、不要有事情。不要有事情擱在心上、不要有東西擱在心上,全部都不要有,把它全部革除。所以我們革除了所有的物欲、欲望,全部革除了,我們的心就清淨,心一清淨就很容一回到佛性本體。 我們的心不清淨,我們的行為也不會篤定。各位有沒有心亂的時候?(有),為什麼我們心會亂?最重要就是主人不當家,主人不在家心才會亂。假如我們主人在的話,心會不會亂?主人在的話,心不會亂。心亂就是主人不在家。 我們要真的培養到二十四個小時,主人都在家、主人都當家,這樣心就不會亂。所以我們把心的事革除、心的物革除,全部都沒有,所以格物我們就可以致知,就可以知道整個真理呈現,所以格物就致知。然後我們知道真理了,意就誠。所以第六個意,能夠誠意就是從格物然後致知以後得到的,很虔誠的意都呈現,這時候全部都是佛性整個呈現在當家作主,意念也全部都是佛性,沒有我們六道輪迴的習性,這個就很理想,也要我們自己做。各位有沒有學過把物跟事革除?都沒有啊?都讓它放在心裡面啊?把事情、把東西都革除,不讓它停留在我們心中,有沒有?不容易做嘛! 把事情跟東西放在心中很好嘛?很舒服嘛?要了解,在日常生活之中,我們就要做:「把事情革除、把東西革除,全部都不讓它居住在我們心中」,心中沒有物、心中沒有事,心中就清淨,心中清淨就可以回到佛性本體了,就是這樣。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要時常迴光返照,看看自己心中有沒有事、有沒有物,有的話趕快把它清除,會做了嘛?(會),「好像都不太想做的樣子喔,那太辛苦了(哈~)」,不容易做喔!要把心中的事跟物全部去除的話,是要恆心毅力,不是做一次就好,要一直做每天做,每天做你就會發現,假如你肯做,你會發現「心真的很清淨」,心很清淨就很篤定,很篤定會做錯事嘛?不會做錯事,就沒有造業,就不用受苦,就解脫了。我們把事情跟東西都革除,可以幫助我們進入真理世界。復命,恢復到我們不生不滅佛性本體,天命之謂性的命,我們已經恢復了。恢復了沒?都沒力(都要很出力的去做,都沒氣力去做)。 所以我們從眼耳鼻舌身意來講,我們日常生活就是六根,六根在當家我們就造業連連,現在知道六根都是身體方面的事,不要了,我要用佛性。所以可以把那些造業的因、種子,全部都去掉了,造因的種子去掉以後就不造業,不造業就不受苦,就可以解脫。所以在日常生活之中我們就實際的進入修道的軌道。這樣會嘛!這個叫不相應,這個叫「講者諄諄,聽者藐藐」,後學是很努力講,希望大家都能成佛;那你是在下面想:「凡塵還很好玩,還不想要成佛」,想不想啊?(想),可是看我們大家:「喔~還是凡塵好玩,在凡塵玩就好了」。 要了解,從六根,我們六根一定對六塵,一定產生六識,六根對六塵產生六識,全部都是虛幻不實在、無常變化。所以不要從那些根塵識產生我們的心,我們的心都是那樣產生的,那些心都叫妄心,是我們的識心。所以我們六道輪迴就是我們的識神在打滾;我們元神(不生不滅佛性本體)如如不動,你要去哪裡,祂都不拒絕。所以才有講「虛空無相,不拒絕諸相發揮」,各位有聽到那段了嘛?(有),那是金剛經CD第五片的後面,就講「東方虛空可思量否」,有聽過嘛?好像沒有幾個聽到。 因為那個講真理,就是釋迦牟尼佛跟我們講,我們這個虛空裡面本來就沒有東西南北,也沒有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都沒有。 那現在我們把這個虛空定位,有東南西北、有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已經都定位了,而且又很固定又不能講錯。所以本來都是沒有的,現在我們已經有了,有了這些都會變化,虛幻不實在,所以我們不要住相。那在虛空裡面,它呈現的萬相,虛空的萬相是有相才有名稱,名稱是從形相來的,是假的,這個形相不見了,那麼名稱就不見了。 所以,所有的名、所有的相,都是假的。我們從根源了解,根源就是一個虛空。所以佛就講虛空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虛空無相(沒有形相),不拒絕諸相發揮(你諸相要出來,祂都不拒絕)。要了解,我們的佛性本體沒有形相,那我們現在要來投胎轉世當人、轉世當畜生,我們的佛性都不會拒絕,都讓我們去投胎轉世。我們了解,來投胎轉世然後又在死掉,僅是很短暫的時間而已,轉世當人也才一百年而已,有的都沒活到一百歲就死掉了,是不是很短暫?(是),所我們從空而來,然後又歸於空,這都是很短暫。我們現在了解,原來有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所以我們一了解到以後,我們把祂修證,進入到我們如如不動的佛性本體,那這個身體的現象,它生它死就不關緊要,跟我們佛性沒有關係。了解意思嘛?(了解)。我們沒有啟發的時候,我們都把祂侷限在身上,侷限在身上我們就會被業力推,推到凡塵來現相。 這是一定要來,你不來不行,一有造業,就推來現象。我們在現象了業的時候,又再造業,又再造業又被推,是不是沒完沒了的?(是),就這樣六道輪迴。現在我們了解了,我要回歸到本位,已經進入整個虛空,虛空就是我佛性本體,進入以後,我這個身體的水火風土就還給天地,所以生死就跟佛性無關,知道嘛?我們一口氣不來,很空曠的都是我的本體,不是像凡人那樣,一口氣不來我要去哪兒,很煩惱的。要了解,一口氣不來,不修的話,沒有路可以走,要去哪裡不知道,很苦的,所以家屬就趕快請誦經團來誦經,經就是真理、就是路徑,告訴你怎麼走。那我們為什麼不自己生前來找路走,所以說:「寧可生前防死路,莫待死時後悔遲」,我們生前就防死路,我死以後要走去哪裡,各位前賢我們死以後要走去哪裡?我們不是要回無極理天嘛?一定要對自己講:「我要回無極理天」,各位前賢無極理天在哪裡?就在當下。就在我們當下,一進入理了,那個就是無極理天。 我們進入氣(氣秉)了,那個叫氣天。若是形相,那個叫象天。我們都具足,我們本身就具足理天、氣天、象天。要了解很重要,一定要啟發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能夠啟發了以後,我們才可以身體的生死無關緊要,沒有啟發的話,業又把我們推來轉世,又是在六道輪迴,那就不值得了。 所以我們研究這個很殊勝,非常好的。這樣六根講完了。我們講兩個字「復命」,恢復了沒?(恢復了)。「復命」,記得在生活之中,恢復到我們不生不滅的天命之謂性的性,就復命,恢復了。這樣我們才不枉費這一生到凡塵來得道。 ◎第十六章復命章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致虛極,守靜篤」 致虛極,虛就是空(空虛),致就是努力的方向,我們努力到一直虛的極(就是頂尖的頂點),一直很努力的朝那個方向。這個在我們生活之中來講,就是全部都不住相,然後很努的萬緣放下,虛就是虛到極點,是不是要萬緣放下?所以後學就講,我們在萬緣放下就是致虛極,能夠虛到極點,全部都空了,都沒有形相了,一定回歸到我們佛性本體回來了。所以萬緣放下,放到全部都沒有可以放了,那個叫妄盡,妄一盡真就顯,真顯,那個真就是我們成佛的根源,就是那個成佛的。所以我們妄盡,各位記得一定要做,生活之中有多少的空閒時間就做多少功夫,全部都做萬緣放下,一定會有功夫出來,會很高興的,自己都會有心得,一定不一樣了,跟以往的生活都不一樣。我們本身要去做致虛極,會做了嘛?(會),這個正在考慮不知道要怎麼回答,有相應了嘛?(有)。所以我們一定要努力致虛極。 守靜篤,守靜就是一念不生。後學都講,我們要渡化眾生,最重要就是我們自己的眾生要先渡,自己的眾生就是我們的念頭。我們的念頭是很多因緣聚會然後才產生念頭。所以念頭的來源就是眾緣聚會(眾生),眾緣聚會而生的眾生,所以我們渡化一個念頭就是渡化一個眾生,我們所有念頭都渡盡了(已經都不起心動念了),這樣就成佛了。這樣了解嘛?(了解),會不會渡了?就是渡自己的眾生,就是不要起心動念。我們要知道,因為我們起心動念太容易,所以這個不好渡。假如起心動念很困難,就很容易渡。起心動念太容易就不好渡它,不知不覺念頭就冒出來。 所以我們只要念,起心動念就是種業(已經造業)。假如我們業因已經形成就有果報。後學都講年歲大了以後,生活的擔子都放下來了,然後吃飽閒閒就胡思亂想,會把累世之中的業都拉來,拉來因緣湊合了,就要接受果報。結果他就會怨天尤人的說:「我又沒有做什麼壞事,為什麼接受的果報都是那麼坎坷」,不知道是由他的胡思亂想而來。所以我們去拜訪老人家的時候,都會講很多話給你聽,你第二次再去的時候,他也一樣又把第一次的搬出來再講一次,所以他是一直倒帶,活在過去的情景之中,那個叫過去心。我們過去心有就被過去世攝受(被拉住了),我們有未來心就被未來世攝受,有現在心就被現在世攝受,三世都把我們拉住,我們要不要六道輪迴?(要),就要了,所以在生活之中就是盡量的不要起心動念,都不要有念頭,把所有念頭都渡盡了,沒有念頭了。我們先有這觀念,要先知道不能起心動念。我們起心動念以後才會有行為,我們的行為都從我們念頭來。所以我們先從念頭著手,都沒有念頭了,我們就沒有行為,沒有行為就不造業,這個真的是要一段時間磨練,訓練自己。 要了解,我們去觀照我們念頭,各位前賢觀照念頭就是在觀照佛性本體,因為念頭是從佛性本體生發,不是腦袋瓜生發,是我們佛性才有辦法生發念頭。我們觀念頭的時候就已經在觀佛性本體,所以那個時候不要去觀念頭的內容,我們差別就是觀照念頭的內容,觀照念頭的內容會愈觀愈多(念頭會愈多)。我們觀照佛性本體,觀照祂生發的動機(怎麼生出來的)。所以各位前賢,往後觀照的時候,觀照我們起心動念怎麼來的,去觀照祂的動機(祂怎麼生出來的),這樣的話就抓到竅妙,那個叫摸到根。會嘛?(會),要這樣做才是正確,才是真正的我們進入佛性本體。要做,才會念頭愈來愈少;假如我們不做,還是一樣那麼多;若是開始做,念頭就愈來愈少,而且來的力道也會愈小;假如我們不做,念頭的力道很強,我們不去想它,它就跑出來。我們不想它,它就很強一下子就跑出來,所以一定要修持。觀照的工夫,我們有觀照了以後,念頭就減少了,力道也變小了,這樣就有成效。只要我們堅持的做,到後來真的念頭沒了,念頭沒了以後,心清淨,心清淨以後就回道佛性本體,又回歸本位了,是很理想的。 所以守靜篤就是守我們那個不要使它生發意念。以往我們都沒有想過,我們的念頭就是業,有沒有想過?(有),有啊,那就很先進了。我們的念頭就是業,所以佛渡眾生第一個就先去掉我們的念頭(妄想先去掉),只要我們妄想一去掉了,就沒有胎卵溼化,沒有胎卵溼化則未來世的有色、無色、有想、無想就沒有;然後過去世的若非有色、若非無色、若非有想、若非無想也沒有了。假如我們有聽金剛經,就有把十二類生分析的很詳細,是不是?一定沒聽的,所以一問都不知道。 從真起妄有十二類生,返妄歸真只有十類生。我們從妄(假的)要回歸到真的,只有十個類生,所以金剛經裡面,釋迦牟尼佛只有講十個眾生之類。我們從真起妄(就是佛性本體落入現相)有十二個,就是胎生、卵生、溼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若非有色、若非無色、若非有想、若非無想,共十二個,這是從真起妄。然後我們返妄歸真,若非有色、若非無色是我們眾生的根源,那個就是正智(般若正智),我們回到本體以後,那兩個只是回到本來,沒有那兩個類生,只有十類生,所以我們看金剛經只有十個。這是後學經過長時間的去研究探討才知道答案。 所以後學就講,講金剛經是經過五十年(五十年的經驗講出來的),可是我們聽起來都很白話,就是很生活化的一些很簡單的事,可是經過摸索,連那個乞食為什麼不超過七家,經典裡面也沒有記載,後學就跑到新竹獅頭山上面的寺廟去問那些尼姑跟和尚,後學問:「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乞食不超過七家,是什麼意思」,竟然跟後學回答:「那就是佛制定的戒律,你就按照這樣去做就好了」,後學再問:「不是有涵義嘛」 各位前賢,乞食不超過七家什麼涵義?乞就是求,乞求,我們有七孔(眼睛耳朵鼻子嘴巴七個),乞求就是要我們眼睛你回來、耳朵你回來、鼻子你回來、嘴巴你回來,所以乞食不超過七家就是在乞求我們的七孔回來。 道親聽到竟然說:「不用向它乞求,命令它就好」,各位前賢命令得來嘛?當你外放的時候(你七孔外放的時候),你要命令它,它才不甩你。要不要求?眼睛你回來、耳朵你回來,鼻子你回來,求都求不回來了,沒辦法命令,所以一定要用乞求。而且最重要就是降伏我慢,有沒有乞食的時候趾高氣揚:「喂,拿過來分給我」,有沒有?你就沒得吃。所以那個在降伏我們身心的我,把它降伏,我不降伏修不成道。所以一定要降伏,沒有我,我在哪裡,「身體的我」是天地的物質水火風土,那個不是我,真正的我就是如來、真正的我就是佛。所以我們要回到佛、回到如來,那個才是真正的我。 所以研究金剛經,後學剛看到的時候:「啊~這個這麼簡單,也拿來當經典」,「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又沒有講話,後學想這怎麼這麼簡單,不知道它裡面的涵義竟然有那麼深,那個是經過長時間才摸索出來。 所以各位在聽的時候,要了解那個是長時間五十年的經驗講給你聽,要不要聽?(要),真的是要聽。若是現在又叫我來摸索,我就不要了。那時候是小孩子的時候,因為充滿著正義感,像現在報紙刊登學校有霸凌,都會欺負人家,就是那個,看不過去,「好,我來當神仙,我就可以來治你」,就是這個意念,所以才去學(後學國民小學沒畢業),十三歲就打坐了,所以才可雙盤坐,骨頭很軟,又沒有感染社會的五顏六色,工夫很快,你只要到後學前面來,後學就知道你在想什麼,你腦袋瓜在想的,後學都知道,你不用開口講話後學就知道你在想什麼。晚上後學躺平在睡覺,後學的靈性就去看看我們廟周圍種的花有沒有被偷採(因為種花在賣),竟然有人在偷採花,所以要了解,虛空之間有人在看喔,沒有形相,可是有人在看,後學就知道是哪一個在偷採花。那時候,劍蘭一支十二元,你偷採一把就很多錢了,就是有人會去偷採。 要了解,在那一種現象之下,我們那種非常有正義感的心支撐著後學去研究,不然哪有辦法今天坐在這邊講給各位聽,是經過長時間一直摸索過來的,而且不走入那些名利,都是真的要走入最上乘的明心見性,所以才可以把這個心性在生活之中講出來,讓我們去實現,殊不殊勝?(殊勝),要知道我們得的道很殊勝,不研究就不知道殊勝在哪裡,那你會愈追愈深,就會愈想追,追到很深的程度,只要我們不被凡塵引誘,凡塵事都看的很淡,這樣子的話就有辦法進入我們佛性很深的程度,然後整個都不一樣了,真的形相都是假,真的就是佛性,佛性沒有形相,所以佛性不會生滅,很理想的,一定要追。 所以致虛極守靜篤,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致虛守靜」。致虛就是天之道,守靜就是地之道。假如天不致虛的話,萬物的內涵它裡面都不實在,要了解萬物的所有一切,為什麼能呈現實在的開花結果出來?就是因為天地有致虛守靜,天能夠致虛,然後萬物才能夠有呈現出來實質的內容;然後地能夠守靜,萬物生機才有。假如地不守靜,各位前賢,那個地我們一直搖的話,種子能發芽嘛?是不是要靜靜的,種子才會發芽。所以一棵樹種下去,你若沒有安靜的讓它慢慢的吸收水分上來,這棵樹活不了。你若是一直搖動這個樹,今天去看看,這兒踩踩,明天去看看,那兒又踩踩,這棵樹一定死掉,因為不守靜。要了解,天不守靜,氣質不實(不實在);地不守靜,就生機不有(沒有生機),它絕對不會活。所以天地都致虛守靜,那我們人要不要?(要),我們致虛,萬緣放下;守靜,一念不生,我們成就。我們今天就講「致虛守靜」。 ◎剩下約18分,提問問題 【問】:覺得修道比較樸素,比較不會做什麼事情,覺得腦筋也笨笨的,這樣是好還不好? 劉講師答:我們台灣話很傳神啦!笨笨的叫憨神,太聰明叫奸鬼,你要做神?還是做鬼?做神笨笨的就是好。因為笨笨的就是很安分守己啦!所以安分守己就是要了解到那個很符合真理所以安分守己。所以那個不要苛責,那個是好的一方面的事,就是怕我們太過機巧,太過聰明頭腦轉太快,轉太快不肯吃虧啦!那不肯吃虧就是要占便宜,那個占便宜我們就是了解到會把我們浩然正氣用掉。浩然正氣用掉我們就沒有人的價值,雖然是人的身體但是是禽獸的心,所以笨笨的好事。
【問】:剛剛講課時候有講一句「心境一如」,接著…? 劉講師答: 「心境一如,不犯思惟,但不馳散,積之歲月,而不心開,未之有也」 犯是犯人的犯,不犯思惟我們那個思想,然後但不馳散,積之歲月,而不心開,未之有也。這個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啦!心跟境是一體的但我們現在把它分開,所以有分別心,那分別心太濃厚,那我們就生活之中取捨之心很強烈所以就會造業,造業就會受苦 。 【問】:後學有問過「佛性在我們身上哪裡?」,劉講師跟我們講「佛性是不即不離」。可是我們在講三寶的時候,我們常常做一個隱喻,這個肉身就像一部汽車,我們的司機就像我們的靈性,這個司機進到車子裡面一定有他的位置。所以在我們這個肉身裡面(落入這個陰陽之體),那佛性在我們陰陽之體肉身裡面,是不是祂是充塞全身?還是就在玄關的附近?如果不在玄關的附近,我們講我們的佛光,中心點從玄關發射出來,這樣跟不即不離、充塞整個宇宙好像有點…,後學覺得怪怪的,是我們講三寶的時候,以後是不是要修正一下呢?還是這樣講也沒有錯? 劉講師答:好請坐,這個問得很好,因為我們要了解到我們的佛性在我們的玄關啦!所以求道的時候一定要跟道親明確的講說我們的玄關,就是我們的佛性的所在地,祂就是住在那裡。 那我們講到說不即不離盡虛空遍法界,那個是經過修持了以後回歸到佛性本體以後的事,那個跟剛求道的角度完全都不同了,那假如說剛求道跟他講說不即不離然後充塞整個宇宙虛空,他會不知道要怎麼做?就沒有一個下手的地方。 那我們了解到我們全身哪個受傷都不會要命啦!玄關一受傷馬上死掉,那個一下子命就消失了,所以我們要了解到雖然它是一個門,就是我們靈性出入的門,可是佛性祂就是在那裏,所以我們求道以後就鼓勵前賢先守玄,因為我們六道輪迴太久妄想雜念太多,那守玄的話就可以摒除所有的妄想雜念,很快雜念妄想就消失了。 那我們是要延續後面的修持,那個我們就講守玄就是守住玄妙的關鍵,那玄妙的關鍵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那個是修了以後要深入的問題,那深入的問題那個時候我們要了解形象是假的,可是你深入了以後所有的萬象都是「真如」這樣了解嗎? 所以那個時候完全角度都不同了,所以才有世間相常住,世間相不是變化無常嗎?為什麼會常住?那個就是修到最高程度,我們開始不是說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是第一個階段,第一階段努力了以後ㄟ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第三個階段回來的時候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所不同是「心」。 心已經不同,那個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是住相,第二個階段是破相,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把形象都破除,破除以後都不住相了,形象都不住了我們心就已經解脫了,心一解脫了以後再過來啊!萬象也是我的心。所以萬象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所以那個叫「世間相常住」。這樣了解意思嗎? 所以那個沒有矛盾衝突的地方啦!只是我們修持過程的不同,我們開始修的時候要從玄關守玄開始入手,要能夠意念沒有妄想,那你沒有雜念,你才做的功夫就是不即不離,這樣了解嗎?還有問題嗎? 所以有疑要必問啦!這個因為很細膩啦!你不問的話不會去講,那個守玄不是錯,是對的,只是做入很深功夫的時候,我們活佛老師來借竅不是講嘛!『守著玄關跟人走,忘了玄關已成佛』是不是這樣?(是)因為我們身體會滅啊!假如說你一直守在玄關身體死掉是不是要去埋葬了,那我們玄關一埋葬了,那玄關的價值呢?就不見了對不對?(對)它的價值就沒有了,都埋掉了,或者去火葬場燒掉了,就消失啦!所以這樣就會喪失它那個殊勝的功能。 所以我們要了解說剛求道一定要強調,我們那個求道很重要,你沒有求道你領悟的再深那也沒有用啊!上天都不承認的,不承認你可以成佛,那我們求道授記才可以,那個才可以成佛,所以都是一代祖師來授記的。一定要跟人家講守玄,佛性就住在玄關,確實的。不錯,深入了以後才不強調那個(守玄),因為深入了以後不侷限,不侷限在那個角度,祂已經寬廣了,寬廣到整個宇宙虛空,那個時候才來講只有玄關是佛性,那我們就會走回頭路啦! 那假如說我們一直強調一直守一直守,守到我們一口氣斷,便走入我們那個「氣性」,不是我們的「本性」,氣性就是識神啦!不是我們元神啦!這樣聽得懂嗎?要了解啦!不懂就要問,不知道就要問,不要把疑問擱在心上,這個沒有衝突矛盾的地方,只是它的程度不同,好像讀幼稚園,有幼稚園的課程對嘛!你讀到大學研究所它有研究所的課程,不同啦!一定是不同,努力的方向不一樣。 【問】:剛才劉講師講乞食不超過七家,食是哪個…? 劉講師答:乞食就是求,因為佛有制定戒律不能自己煮來吃,自己煮來吃犯戒律,因為你自己去弄來吃你就會驕傲,會驕傲懂意思嗎?(懂)不用去跟人家求我自己煮來吃那就是驕傲,那個驕傲很深在我們內心深處,很不容易看到,所以佛就制定戒律不可以自己煮來吃,那個是以往的修道環境啦!跟我們現在不一樣是「水裡的蓮花火裡栽」我們在五顏六色的社會環境在生存,我們出污泥而不染,知道嗎?不容易對不對?哇!不相應。 【問】:劉講師,以前我們講是單傳獨授,像廣成子那時候是怎麼樣得道的? 劉講師答:這個就要了解到當那個七佛治理凡塵的時候,那個時後不用祖師來授記、來點道,他們修到證悟本性了已經可以回歸本位,可是在三佛收圓的時候一定點道,他還沒有三佛收圓之前你修到程度你就可以回到本位。 所以我們這個元會過去以後還有下一個元會,下一個元會還是一樣開天闢地,人降世,人降世以後一樣有七佛在來治理凡塵,在那個治理凡塵以後,你是已經修到功果圓滿了,你隨時可以回去都不用授記啦!你什麼人得道什麼人就可以回去。那假如說在三佛收圓的時候,你修到程度了沒有授記上天不承認,不承認啦!說你得道是你自己講的,你要等到下一個元會再來,是這個樣子的。 【問】:守玄跟練神通有何差別? 劉講師答:喔!守玄跟練神通,一個是向內,一個是向外,守玄是向內啦!練神通是向外,向外的話那個就跟凡塵交涉那個心容易亂,那個守玄是把心收回來,心容易靜,那容易靜就容易回到我們的本來,那個練神通向外的話越走越遠,我們心就越野就越喜歡玩那就不好了。 【問】:劉講師你說要恢復赤子之心,剛出生的小孩子是否有赤子之心?還有,他嘴巴沒頂到上喉嚨,是不是自然先天就會打坐了? 劉講師答:那個一定是根基很好累世之中他有修道,所以他一出生以後呈現的現象就是修道的一些過程,所以舌會頂上顎然後會有一些動作,有時候會自然而然地吃素食,你如果餵葷食他就會吐出來,那個就是根器啦!就是他前世有修已經帶來,他把它所修的帶來自然呈現,所以我們在講根基好就是累世有修,一到凡塵因為有修就容易修,因為我們累世都沒有修所以離道很遠,走起來就很辛苦。 不過我們不管是前世有沒有修就不要去管它,只要我們把握當下,把握每一個現在的當下就可以成就啦!因為我們之前不是有買密勒日巴給大家看嘛!,那個很多問密勒日巴說你是不是累世有修?已經要成就了才示現給我們看,密勒日巴說我是三惡道來的有沒有?他說他是三惡道,所以我們不管我們是從哪裡來的,是什麼樣的根基緣分都沒關係,只要現在你能夠把握得住,因為法無定法,我們自己努力可以把自己修成佛,也可以把自己落入三惡道,對不對?所以主權都在自己手上,看我們要怎麼做?要做佛呢?還是要做做禽獸?要做禽獸就去為非作歹去做壞事就是禽獸。我們就看我們要怎麼做啦!都是自己決定的,各位前賢決定做什麼?(做佛)下課!
※非常感謝天恩師德,活佛恩師慈悲開設性理心法班,諸佛菩薩慈悲諸多的因緣聚會,劉芳村講師慈悲傳達解說最上乘佛法殊勝,以及感恩各位前賢慈悲布施,感恩十方諸佛供養。 連結網址: https://sites.google.com/site/clcsfe/ https://www.youtube.com/user/TsungJie 文字檔連結網址: https://1drv.ms/f/s!AlkQnRR-y_aTrHxwvl670QBzBNPq (4)第二個備份網站,連結網址 (5)美國連結網站網址: http://www.happybuddhatemple.org/xinglixinfa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