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11/16 23:41:15瀏覽760|回應0|推薦0 | |
劉芳村講師_道德經_第11片視訊影音讀書會_台南同義宮99/12/25 各位前賢大德性理心法班道德經讀書會ˍ視訊影音開始上課了 ◎課前平心靜氣先唱善歌
(感謝天恩師德公益分享感恩原創)
◎按佛規禮節跟著視訊上課,請起立跟劉講師問好,再坐下。 「聽話照做」 聽活佛老師的話每天做萬緣放下,每天有時間自己自動就上課。 以前劉講師會舉例說: 有道親每次上課(因為活佛老師開設的班)所以按照同義宮的課程,一步一腳印,打開DVD上課。按照佛規禮節,起立、敬禮,然後上課 按照劉芳村講師指導說:上課不要寫筆記,認真專一聽課,看在講什麼? 然後有疑問再看劉芳村講師手稿講義,跟經典精華書面資料課程解說,不懂地方再聽、再看,慢慢薰習…… 很多循循善誘的課後問答來自十方前賢大德提問,劉芳村講師解說回答得無限寬廣,所有的課後問答全部可以參考。所以自己經歷的比較實際印象深刻,進步空間一點一滴、一步一腳印提升。 劉芳村講師慈悲: 因為有天恩師德白陽期大開普度, 活佛恩師從來不曾放棄過每一位徒兒, 老前人大德示現人間,就沒有今天的性理心法班了,天、地、人,人為三才頂天立地,當飲水思源、尊師重道,就有自己良心的道德經了。
(感謝天恩師德公益分享感恩原創)
(感謝各位前賢們提供文字檔。文字僅供參考,若有錯誤,要以劉講師講課原音為主) 各位點傳師各位講師各位壇主各位前賢大家好,後學沾到天恩師德老前人前人大德,以及感謝各位前賢給後學機會學講。 我們在凡塵都有看演戲,各位有沒有看過演戲啊?(有)。我們在凡塵整個就像一個舞台,我們本身也當編劇、也當導演、然後也當主角,我們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我們一個身可以扮演很多的角色。我們回想一下到現在為止,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滿不滿意?有沒有改進的空間?(有)。要知道,在凡塵自己要怎麼樣來扮演、要怎麼樣來過一生,這個都在我們自己的手上,是我們自己決定。所以蠻重要的,這個編劇要編的好,看的人才會喜歡看;假如我們看過以後,唉,都是無精打采,表示編劇編的不好。我們本身要了解,人生很短暫,百年一轉眼就過去了。所以扮演的角色要非常的有價值,對眾生都有幫助,然後對我們家人也一樣。 各位現在家裡的生活有沒有過的很圓滿?(有)。要了解,能夠相處當一家人都不容易,我們現在是儒家應運,講究五倫八德,所以齊家修道,都是要在家裡面修道,互相之間一定要照顧,要能夠和諧,家庭和樂,這樣過得生活才會很充實。假如家裡面,心裡面有意見了、不符合了,就要溝通,把家裡的氣氛培養的非常美好,過得生活非常如意,這樣我們在這個社會發揮出來才有力道,一定要先把家裡顧好,能夠圓滿,然後我們親朋好友也都能夠照顧。因為是講到復命章,恢復我們的本命,就是要回到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所以我們在實際的生活裡面,後學都強調,修道不要再找時間、不要再找地點,我們什麼時候、什麼地點都在修道,時時刻刻都在修道,都跟自己不生不滅的佛性在一起。所以我們要培養時時刻刻都是活在當下,活在每一個當下,每一個當下我們都是佛,要到達這種很理想的生活狀態。 我們上次有講身體的四大假合跟我們佛性的不生不滅,各位有沒有比較深刻的了解?(有),我們一定要把發號施令的權柄交給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這樣的話我們佛性就可以恢復祂的光明。我們累世所造的這些業,就會慢慢的可以清除掉,因為養成的習慣性,很多都跟真理不相符合。我們檢視一下,假如不符合的地方,我們就去掉;符合的,我們就留下來。然後培養我們所有的生活全部都是跟真理相合。 所以之前有講過「小心你的思想」,因為從「思想」開始,然後我們就會變成「行為」,有行為以後就會養成「習慣」,養成習慣就形成「品格」,品格形成以後就造就「命運」,所以從思想到命運有直接的關係,我們要研究真理,把真理融入思想,這樣已經整個全部都呈現我們在自己的本位(就是如如不動)。我們在凡塵可以說我們都是應運而來,要來渡化眾生,所以很不容易。 我們回到道德經「復命章」。第十六章,恢復我們的本命。各位有拿講義會去看嘛?(有),回應的人很少,表示說大家都沒看,看的人沒幾個。因為後學寫那本道德經是參考很多前賢的註解,很多前賢都有寫道德經,後學看了以後,把他們好的都收集起來,然後寫下來。有一本是皇帝在看的,那本市面上比較少看到,書是用線縫起來的,各位有看過那種古書嘛?古時候的書用線縫起來。現在很少看到那種書,後學有一本古時候皇帝在看的道德經,裡面寫的跟我們凡塵現在寫的有點不一樣,後學都會斟酌他們所說的重點,然後摘錄下來。可是我們這次講的,各位假如有看講義,又發現講的又跟講義不一樣,對不對?都沒看,才不知道到底講義在講什麼。 我們要深入,深入我們的法性就是要一定自己發心,自己發心很重要,假如我們沒有發心努力來修持的話,外緣的幫助都不大,所以很重要就是要自己發心,這個發心很重要。自己發心以後,我們會投入,一投入以後,對我們佛性認識就深刻,對佛性認識深刻,我們對身體的注重就會減輕了。那注重佛性,我們就會在不生不滅的本體上努力,那個方向就很正確,只要我們能夠深刻的體會到我們不生不滅佛性,我們已經把祂啟發、培養,讓祂茁壯長大,這個身體就可以還給天地了。 各位知道神光二祖怎麼死的嘛?他是被砍頭。二祖也知道會被砍頭,所以二祖就講偈語:「將頭臨白刃,猶如斬春風」,白刃就是白刀(刀子),猶如斬春風(斬頭好像在斬春風)。為什麼他會那樣說?就是他已經把整個不生不滅的佛性都已經修出了,跟虛空融會了,所以這個身體跟佛性無關,身體要怎麼樣都沒有關係。假如我們沒有啟發佛性,我們把佛性侷限在身上,這個身體就很重要,身體的生死很重要。我們被業力推到凡塵來現相,我們形相沒有以後,又被業把我們推去受我們的果報,看是到地獄去或是到天堂去接受果報。那個都是業力在推,我們自己作不了主。那我們現在修的時候,就是要修到像神光二祖一樣,往後要生死,「將頭臨白刃,猶如斬春風」,無關緊要,要斬就讓你斬,那是天地的物質,我總是要還給天地的,所以他就有那種瀟灑的偈語講出來。 我們假如沒有修持的話,那不行,身體很重要,生死就很重要。那已經可以了,都已經啟發佛性了,然後培養了,到後來身體跟佛性無關(不關緊要)。所以後學都一直鼓勵,一定要體會,體會了沒?(體會了),很容易對不對?不容易啊?只要我們萬緣都放下,因為我們在研究復命章(恢復本命),恢復我們天命之謂性的性,讓祂恢復,所以我們要了解,那個本命的本體是什麼樣的東西,就是要去體會,體會以後,我們才有一個依賴,依賴本體,然後發揮出來才有力道。所以萬緣,我們在凡塵所接近的萬緣都是妄,虛幻不實在,都是假的,可是我們都把它當成真。我們在萬緣放下就是把這些妄放下來,妄都放下來的時候,我們的真就會呈現。所以只要我們放下一分的妄,就會呈現一分的真,真都會呈現。全部放到妄都盡,整個真都顯了,那個時候身體就無關了,這樣了解嘛?(了解)。所以我們在生活之中就是要實際的做,實際做我們就達到了,不會很困難,只要我們有心絕對可以達到。 ◎第十六章復命章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 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上個禮拜我們講「致虛極,守敬篤」,後學回去想一想,我今天才講八個字而已,說兩個字「復命」、說六個字「致虛極,守敬篤」。因為講的很少,所以印象就要很深刻。「致虛極」就是我們做的功夫,就是去生滅,把所有的生滅去掉,不要,生滅的東西虛幻不實在,我們去掉它。「守靜篤」就是守真常。去生滅守真常,常光就會現前(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一定就會現前),我們追求就是這個。所以這一章等於是老子告訴我們做功夫的方法,教我們怎麼樣做功夫,「致虛」,虛就是虛空,就是什麼都沒有,然後我們努力的方向就是達到虛空。所以只要我們把心跟境全部都空了,外欲(外面的欲望)就不會內侵。我們現在受不受外面欲望的侵襲?(受),會不會直接衝擊到我們?(會),我們看到東西想不想要?真的那麼理想了嘛?看到東西都不想要了喔!那怎麼生活啊?我們生活不是要東西嘛?要了解,掌握大的方向,要了解「心跟境」,因為有境,心才顯現的出來。心跟境都虛幻不實在,它都在無常變化,不真,可是我們六道輪迴太久了,都把這些虛幻不實在的當成真,我們當成真來看待,就是因為這樣我們生出喜歡討厭,喜歡討厭生出來就有取捨,有取捨我們就有行為動作,行為動作業就造下來,就要接受果報,就一定的,就是這樣,惡性循環都這樣在過生活,一天過一天都是這樣。假如我們了解,心跟境虛幻不實在,不住了;不住的時候,我們就可以事來則應事去則靜,就不會受到外界的影響,心就很篤定,所以我們要致虛極,把虛空(虛的、全部沒有的)要在心上,努力的去做,然後外面的欲望就不會侵襲了,就不會侵到我們裡面來。 然後「守靜篤」,守靜,那個靜體守到很篤誠的時候,念頭就不會離真(我們念頭不會離開真)。各位前賢認識念頭嘛?要知道,我們日常生活的起心動念都是念尾(念的尾巴)。念的頭,就是我們佛性本體,我們生發念的動機是佛性本體,認識念頭了沒?要了解到,我們念頭一生發了以後,它的方向很多,第一個直心的時候,是從佛性本體出來的念(那個念是從佛性本體出來),因為我們在凡塵時間久,會遇到很多事情,所以念頭很快,不用到一秒鐘已經轉個方向,轉的很快,而且念頭一轉方向以後,後面的我們行為會跟隨,所以要認識這個念頭。 念頭我們抓得住了,往後的所有行為我們都可以掌握。假如我們念頭讓它已經轉換了,走入我們的自私自利、走入我們以往的習性,一定有取捨、一定有喜歡討厭,所以這個念頭就很重要,我們一般都不認識,都是知道念尾(念的尾巴,念的內容),已經起心動念以後,那個內容比較明顯呈現。那這個念頭是一個動機,很不容易去知道,我們就是要知道,那這個知道要怎麼知?就是要守靜,守靜體的時候,才會呈現:「喔,原來我在還沒起心動念之前,那種醞釀,醞釀之中就已經有了,往後的念頭都是從這個醞釀出來」,那醞釀的時候,假如我們有守靜體,它會直接從本體生發;假如我們沒有守靜體,靜體都不認識,那個出來的念頭就不會是從佛性出來,剛開始一刹那大概0.1秒那個時候算,可是到0.2、0.3秒的時候就變了,很快。 所以我們要守靜體,守到很篤誠的時候,才會發現:「欸~原來我們所有的起心動念,自己都可以去掌握」,所以致虛守靜非常重要。要了解,致虛極是天之道,守靜篤是地之道。天之道假如不致虛的話,我們萬物的氣質就不實在。地之道不守靜的話,萬物生機就不有。所以各位可以看,我們種植東西,種植下去的時候要靜靜的,都不能去搖動它,像後學剛來的時候,經過道路不遠的地方,大概是在種植水果,差不多只有兩、三吋長,後學就看這時候假如不守靜的話,這些都不會活。因為都是很靜,它們才會生長。那我們種植東西也是一樣,種下去時常去拉一拉它,這樣它會活嘛?(不會),死翹翹了!那個就不守靜,所以一定要守靜,守靜它才會生長,那是地之道。這個虛靜,天地之間就是因為有虛靜之妙,所以日月星辰成象于天,水火土石成體于地,象動於上,萬物生焉,體交於下,故萬物成焉。因為就是有這個虛靜,才會有我們這些生生不息的萬象。這一章就是老子告訴我們,要致虛守靜,學著天地,然後我們回歸到我們的本命。 我們只要能夠致虛守靜,到十分篤誠的時候,就可以靜觀萬物那種循環往復,一直生生不息的情形,可以知道它還沒生發之前的前態以及生發之後的後果,前態是什麼樣子、後果是什麼樣子,我們都可以靜觀得出來,就是因為致虛守靜。所以我們看種籽,種籽就是還沒生發之前的前態,然後種籽我們一種了以後,就會有整個成果呈現,當整個成果呈現我們也都會看到。 所以種籽經過人工,拿去土裡面埋起來,然後有水、有陽光就發芽、生長,不管它生長的多麼茂盛美觀,它結果一定要開花結果的,一定開花結果以後,把所有生長的精華又融入在果實種籽裡面,跟原來的種籽是一樣的。要了解,觀察到只要一物不開花結果(沒有歸根復命),那個東西就會消失就不見了。所以萬物並作,萬物並作就是生生不息,吾以觀其復(我們來觀察它的循環往復的情形)。我們只要是在鄉下長大的,我們比較會接近這些植物的生長,都會區就比較不容易接近。鄉下地方都會把這些看成很自然,都以為自然而然,就這樣子,從來沒有去研究它們過程的道理,不曾研究。所以我們從這些,我們看到植物的生長變化,我們了解到這是整個天地在運作,為什麼有辦法生長變化?就是因為有虛靜。因為天地之間有虛靜,所以才有萬物的生長變化。當我們吃水果的時候,水果裡面一定有種籽,那個籽就是歸根復命,它又要恢復它的本命,跟原來的種籽是一樣的。 我們台灣的技術很好都可以改良,把生長的果實改良的很好吃,那都是經過我們人的智慧,所以人才配為三才之一,天地人,人跟天地是一樣大的,因為天生地養,然後我們人來輔助,沒有經過我們人輔助的話,這些它沒有辦法生生不息,沒有到達真善美最美好的狀態。我們在台灣生活環境之下都很理想,有辦法研究讓我們人更能夠享福,吃起來都不同。若是像後學這種年紀,吃到的芭樂都是土芭樂,就不好吃,那現在改良的就很好吃,很甜又很大顆。所有的水果我們都經過改良,一改良以後,後學因為有經過老一代那一輩那種情形,都是比較原始狀態,都不那麼理想,吃也不會想要去吃。剛改良出來的芭樂很大顆,出來賣的時候各位知道一顆多少錢嘛?非常貴,通常都是一個人吃一顆,那時候一全家人吃一顆,用切的,分割每人吃一小塊,因為太貴了。 現在因為生產很多,又便宜了。又像員林大村的葡萄非常甜,可是我們現在市面上都買不到,因為被林口長庚醫院全部訂走了,不管他生產多少,全部都運到林口長庚醫院,所有的醫生、護士、行政人員老早就下訂了,你生產多少就送多少去那邊,所以外面沒得買。我們沒吃過的話,真的不知道它可以改良到那麼好吃的程度,因為後學有一個妹妹在長庚醫院停車場當收費員,她也拿到一箱給後學吃,後學說還不是一樣,葡萄就是葡萄嘛!那也不很貴,一箱兩百五元,但是吃到才知道「唉呦!怎麼都不同,怎麼跟外面買的都不同」,後學妹妹才跟後學講,因為他們所生產的已經都被長庚醫院長期訂下來了,所以外面賣的都不是那一家的,都是那附近種的拿出來賣,可是附近拿出來賣的也是不錯,但跟那家比起來還是有差。各位假如想吃的話,要怎麼拿到?還真的沒有門路。那很有意思喔,後學妹妹跟後學講,因為他們會把葡萄送到地下停車場,知道的人就看他們什麼時候送去,就什麼時候去買,然後錢放著東西就拿走了,那個停車場管理員就說「不行不行,那已經是人家訂走了」,他也不管,錢給你了,東西就拿走,竟然是這樣子。 只要我們用心,在生活之中要過,都不困難。像我們在吃的方面用美食,假如能夠調配的很合大眾口味,大家都很喜歡吃,那生意一定很好。你看到大排長龍的、很多人的,你跟著去排就沒錯,很好吃。假如那家都沒人,你也不要去,那個不好吃,都是這個樣子,我們還可以很容易了解到我們人的習慣性,就是也會貪口腹之欲。既然要吃就是要吃好吃的,所以我們既然要做就是要做最好的,一樣的,能夠把致虛守靜,發揮到淋漓盡致,呈現在凡塵就是很理想的狀態。 老子告訴我們致虛守靜,恢復到我們的本命,這個很重要。我們要能夠恢復自己的不生不滅佛性本體回來。 「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萬物並作就是萬物生生不息,然後我們來觀察它的循環往復,然後觀察到循環往復我們可以學到,我們也要跟天地一樣致虛守靜。致虛極就是萬緣放下,我們萬緣放下是不是全部已經到空了?(對),虛了,我們讓它到極點、到頂點,然後守靜篤,就把佛性整個跟外界虛空融成一體,所以致虛守靜。已經修證的這些仙佛菩薩都有跟我們講方法,就看我們要不要做,我們要做的話,我們就可以恢復我們的本命(復命),所以恢復本命很重要。因為我們之前一直在講,無極生太極,生兩儀、生四相、生八卦,然後相綜相錯八八六十四,回家有沒有卜卦看看?不過後學跟各位講,裡面有一卦後學寫錯,「同人(13)」跟「家人(37)」這兩卦竟然一樣,是有前賢卜卦出來,怎麼這兩卦一樣,後學寫稿的時候是沒有寫錯,結果影印的時候寫錯了。家人上卦是巽(☴),同人(☰☲),家人(☴☲)。這兩個是不同的,後學在寫稿的時候是寫對,結果影印的時候,竟然寫錯了。我們可以借著那個,來幫助我們了解一些現象,這是屬於易經部份的。 「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復就是恢復我們本命,我們每個萬物都具備一個太極,就像我們身體也一樣具備一個太極,全部都有、都具備。那它一直在變化,在循環往復,我們要了解,讓它運轉到最理想的狀態。所以在生活之中我們可以體驗,真正的致虛守靜很篤誠的時候,我們來靜觀萬物的那種循環、萬物的那種生生不息,去體會,然後體會了以後,我們可以了解,原來現象之中的呈現都是我們佛性本體裡面的東西,我們一般就稱為含藏如來,叫如來藏(如來含藏萬事萬物)。 我們在日常的生活,就是不能心中有萬事萬物,要讓心中整個都清淨,所以要把萬事萬物從心中清除,不在我心中。所以大學中最後一個「格物」,就是革除物欲,我們把物欲都革除,心不要有東西,心也不要有事情,這樣我們心就時時刻刻清靜,一清淨就容易回到我們不生不滅佛性本體回來。假如我們生活之中都沒有使心清淨,都是紛紛擾擾,這樣要回到佛性本體回來就不容易,這個要自己做功夫。有一些修持者也會講:「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這個告訴我們萬事靜觀皆自得,只要你靜靜的去觀,裡面都有道理在,都有真理在。我們能夠觀察真理出來,我們可以回歸到我們佛性本體回來。這樣的話,我們知道萬象萬事一直都在無常變化,我們就讓它自然的變化,都不會擱在心上,不攀緣。 我們現在大概最大的毛病就是攀緣,各位攀不攀緣?不但攀緣,還攀緣的很厲害。我們攀緣的很厲害,會說:「你就要這樣,你不這樣子不行」,人家要怎麼做是人家的事情,我們都一直把人家綁手綁腳,這樣可以嘛?不可以喔,這樣叫做不尊重人。我們要尊重,我們尊重所有的人叫做供養諸佛。我們不尊重他、看輕他,叫做毀謗諸佛。大概我們沒有聽過喔,怎麼這麼嚴重,因為眾生都是佛,我們對他瞧不起,就是毀謗他,所以要尊重。尊重的時候就是不要攀緣,不能說「你就要怎樣,你這樣不對」,他要怎麼做是他的事情。我們修道要知道,他行功一定不分給我們;他造罪我們要不要去擔?(不要),這樣要不要去檢討別人?(不要),都不用了,所以我們就顧自己,把自己顧好,那個獨立體把祂顧好,不要攀緣,讓祂沒有物也沒有事,這樣萬年就在當下,當下一念就具備萬年,我們全部都不攀緣,全部都沒有物、沒有事,就是顯現在我們當下,一念就萬年,整個佛性都呈現。 祂沒有過去心、也沒有未來心、也沒有現在心,都沒有,三心沒有就沒有四相,三心四相沒有,就是佛性本體。我們差別就是有三心四相,所要學著「不攀緣」,人家要怎麼做,是人家的事情,我們尊重他,這樣了解嘛?(了解),不容易喔!尤其我們都是午時生的,為什麼呢?好管閒事。之前有拿一張三魂七魄給各位,那個好管閒事是什麼時候生的?(午時),就是午時生的,我們都是午時生的,所以都好管閒事。什麼時辰生的最理想?好像沒有一個最理想的,不是好吃就是好穿、好淫好貪好禍,沒有一樣好的。所以我們要有主宰,一落入到現象之中,沒有一樣好的。要了解這些現象都是虛幻不實在,都給我們作一個參考,這樣就可以了,我們都不住相,就行了。我們了解,致虛守靜能夠觀察到恢復我們的本命,真正的恢復到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這個是最理想。 「夫物芸芸,各歸其根」 夫物芸芸,就是非常多。芸芸就是眾多的意思。物非常的眾多。可眾多的這些芸芸的物,各歸其根(都歸根復命),就是每一個植物都會開花結果,結果以後裡面都有種籽,那個種籽跟原來的種籽一樣,那個叫歸根,歸根以後就可以復命。各位有種過水仙花嘛?那個很有意思,好像一顆蔥頭,很大一顆,它開出來是很漂亮。可是就是不能每年都讓它開花,各位有沒有種過?(有),要隔多久?有種過怎麼不知道呢?有種過一定知道,要再隔一年,對,你要再放一年,不要讓它開花,再來開花就會大、會漂亮。 你若是讓它每年開花,它會愈開愈小,就不漂亮不好看。所以它的精華要一段醞釀的期間,醞釀一段期間以後,能量夠了,然後再開花。像我們萬緣都放下一念不生,我們大概也會累積能量,會把吃下來的養分就在體內,然後在體內以後,一段時間我們下丹田會溫溫的、熱熱的,然後開始祂就會幫助我們把身體的脈絡打通,那個時候我們是坐著,坐著時候我們的脈絡是橫衝直撞,看看衝哪個方向,我們就動哪個方向,它會動,有的是左右晃、有的是前後晃、有的是繞圓晃,那個都讓它自然,沒關係的,那個它在打通脈絡,只要通了它就停下來了,就不動了。有時候這個身體全部都不動,剩下一個頭在動,而且這個頭動一樣有規律,是左右晃、還是前後晃、還是繞圓晃、還是上下晃,都很有意思,也不要管它,它通了就整個停下來。 所以在這些過程之中,假如你覺得你的身體負荷很不舒服,你可以用意念把這些動作停下(用你的意念就可以把動作停下來),讓它醞釀,再讓它能量多一點再來動,只要全部都通了(你身體脈絡全部都通了),它就停止了,停止以後,它就回歸到我們佛性回來。這個動的時候,是我們身體的現象。要了解,身體的現象可能也就是我們累世的經過,然後我們有一些障礙都沒有清除,現在我們在修的時候,就利用這一段期間,「心裡面不要有物、不要有事,什麼都沒有,讓祂跟整個宇宙虛空合在一起,讓祂回歸到整個清淨的狀態」,然後整個清淨的狀態恢復以後,很容易就可以回歸佛性本體了,可以復命(歸根復命),這是我們要了解到。 假如我們以前有看過某某人名字,他沒有經過一代祖師授記,為什麼他也得道?也成就了?我們要了解,一個元會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十二萬九千六百年有十位佛,七位佛是治理凡塵,三位佛是收圓。治理凡塵時候,那時候假如我們已經修到本位了,已經修到功果圓滿,都不缺欠了,佛性已經全部都具足了,就可以直接歸位,就不用祖師授記。可是一進入到三佛收圓,就一定要上天指派的祖師來授記,沒有授記上天都不承認,就是你還沒成就,還要再修。 那你假如說:「這樣子的話我再等,再等到下一個元會,等到下一個元會,七佛治世的時候,我才來成就」,各位要不要等?(不要),我們不用,我們都授記了,我們都已經可以,只要我們努力修證都可以回歸本位,回歸本位以後,可以千百億化身,可以渡化無量無邊的眾生,這是我們殊勝的地方,就是沾到上天大開普渡,所以一定要把握。那我們來看一看很多求道的前賢,他有沒有努力在修?沒有努力修的話,能不能夠回歸本位?(不能),沒有辦法,所以要了解,供桌上要坐得住,也要有一把功夫,就是要努力,我們努力把佛性沒有的貪瞋癡,不良習氣都去掉,都沒有了;佛性本來有的光明,全部都回來,這樣才可以,那做這個事還是我們自己得到利益,對不對?(對),那我們為什麼不做呢?所以我們想一想,「都已經求道了,那你為什麼都不做呢,做是為了你自己好啊」,絕對是為自己好。我們渡化眾生是眾生的增上緣,自己不發心來修,外人再怎麼渡,縱然是仙佛來渡也沒辦法,自己不發心修的話,仙佛拉不動你。各位有沒有感覺?(有),假如我們不修的話,佛菩薩有沒有辦法?真的是沒辦法,一定要自己努力修,然後佛菩薩才可以幫助我們,幫助我們阻擋一下那些冤欠債主,不要讓冤欠債主討的這麼快,冤欠債主討太快,他會嚇到。 愈努力修的人,挫折愈多,那就是冤欠債主心急了,心很急,所以我們活佛老師會說:「我的徒弟已經努力在做了,一定會還你的債,你不用擔心,所以緩一緩」,那一緩和下來我們日子就好過,就不會過的很緊急了。 要了解,我們六萬年來,經過太久了,造的業太多了,而且很多都是不知不覺,無明嘛!無明就是不知不覺,各位有沒有無明?(有),我們不但有,還蠻深的。不知不覺的無明都會呈現,所以我們以往所造的業是蠻多,我們現在利用上天大開普渡的時間趕快修證,把這些無明都去掉,讓我們時時刻刻都明。時時刻刻都明容不容易?(不容易),是很不容易,那做得到嘛?是做得到。後學都講,要我們去挑一包六十公斤的米,那就真的沒辦法。可是要我們不起心動念,這個可以!不起心動念會很重嘛?(不會),會不會輕鬆?(會),好不好做?(好做),不能隨口回應喔!那個才不好做咧!我們不起心動念是很困難。 要了解,佛渡化眾生最重要就是要渡我們念頭,念頭沒有了就不會落入凡塵。我們念頭有了就要在凡塵受苦。所以念頭就是業,念頭都沒有了就是沒有業。因為我們念頭就是眾緣聚會才有,是不是眾生?眾緣而生。要不要渡它?(要),所以我們的念頭來了,你就說:「把你渡起來」,念頭來了就把你渡起來。我們就學周利槃陀伽,有沒有聽過他的故事?(有),怎麼搖頭啊!可能有聽過,有的聽過沒記在心頭。周利槃陀伽是很努力在修道,可是他對比丘的偈語: 「身語意業莫作惡,不惱世間諸有情,正念觀知欲境空,無益之苦當遠離」 這是比丘的偈語,他們當比丘一定要背要做。周利槃陀伽很努力背這個比丘偈語,前面兩句記下來了,後面兩句忘了,很努力的把後面兩句背下來,前面兩句又忘了,永遠都是這樣很努力的在背偈語。看到有五百位師兄弟,他一看到就趕快問偈語,這些師兄弟開始的時候不是不告訴他,都告訴他,可是每次都問一樣的,每次都相同的問題,以後你看到他會怎麼樣?趕快避開,不然被他纏住了就沒完沒了,又教不來,所以大家都不願意教他。 那周利槃陀伽自己就產生自卑,就想:「我這麼努力修,人家都不想教我,我活在這世間沒有用,就想上吊」,結果釋迦牟尼佛就現身跟他講,前一世的時候,你知道修持的法門非常多,可是師兄弟問你,你都不說,就是慳吝勝法,有好的方法都不教人家,自己好就好,所以周利槃陀伽就是這樣。佛就跟他講那個因果,現在他們看到你就趕快躲起來,就是之前他們問你,你都不說;現在你問,他們不說;這個就是因果,佛就對周利槃陀伽講。那你現在不要傷心,我教你修持方法,你就不用到講堂去聽課,你就打掃講堂的內外,裡面外面都歸你打掃,你把這個工作做好就好了,拿一支掃把跟一個畚箕給周利槃陀伽,你記得這是掃把、這是畚箕,周利槃陀伽說有東西我記得,不會忘記的。然後我們一天全部都一直在打掃,請問有那麼多垃圾嘛?一定是掃到都沒有了,沒有的時候,因為佛又交待他掃垃圾,又不能不掃,坐著就掃什麼?掃念頭,「念頭來,垃圾掃掉;念頭又來,垃圾又掃掉;念頭又再來,這垃圾,掃掉」,這樣他竟然比五百個師兄弟早領悟到無生法忍,這樣會嘛?會不會?(會),「念頭來了,垃圾,掃掉,念頭來了,垃圾,掃掉」,這樣會嘛?(會),夠簡單喔?就是因為太容易了,我們不肯做啊!這很簡單,簡單到我們不想做;我們若肯做,像周利槃陀伽,整天閒閒坐著,垃圾都沒有了,好!現在就掃念頭,念頭就是垃圾,掃到整個無生法忍都呈現,不生不滅的真理整個呈現:「喔,原來就是這樣」。 所以你看,要領悟也不用太聰明,很笨的也能夠領悟。只要專一專注,就會讓我們領悟了。我們在凡塵要知道,社會人士最大的毛病就是神散(我們的精神分散),我們會這樣一直受苦就是我們精神分散,沒有集中。所以標語有寫「精神集中,力量集中」,那是對我們修道人講;然後「爭自由,爭民主」也是在對我們修道人講。要讓祂自由自在是不是佛性本體?我們有身體哪能自由自在。民主,在我們身體裡面那個主人是誰?(佛性),我們臉上的玄關是不是民主?要不要爭?那都是在告訴我們修道。要力量集中,精神集中,我們都分散,都沒有集中。所以告訴我們要修道就是要這樣,簡不簡單?不相應。 「歸根曰靜,靜曰復命」 我們能夠歸根,恢復到我們的根本。我們佛性本體能夠恢復到我們的根本,就是靜。歸根曰靜,已經到達清靜,能夠清靜的時候,就可以能夠了解到所有萬物萬事整個生長變化。老子有講一部清淨經,我們從兩個字「清淨」就可以得到答案,清就是一塵不染,淨就是一念不生,這樣就好,一塵不染又一念不生就清淨了,我們心一清淨就回到佛性本體。這個靜就很重要,對我們來講能夠一念不生,一念不生一個業都不造,業不造我們就不用受苦,就可以解脫了,真的所有身上的眾生都渡盡了。 不過外面的眾生還要渡,不是只有把心裡面的眾生渡完就好,外面的眾生都是虛幻不實在。所以渡盡所有眾生,已經渡盡了,還無量無邊無數的全部都渡盡,讓他們滅掉所有妄想,恢復所有的佛性,滅渡:滅掉妄想,渡就是恢復佛性。所有眾生沒有一個眾生是我渡的,這個才是真理。 我們現在渡人來求道都會屈指一算,都會記得牢牢的,我渡幾個、帶幾個人求道。帶幾個人求道,那些帶來求道的成佛了沒?(還沒),那算不算渡?(不算),還不算,所以要努力,我們自己本身也知道道路怎麼走,然後我們把那些帶來求道的人,我們也要讓他走入修道的軌道,真正的可以成就,而不是走馬看花。 我們現在很多都不踏實,沒有實際的走入修道軌道,是不會成就的。我們問沒有研究性理心法者,問一問你有信心可以成佛嘛?我們怎麼回答,那個有是希望,希望可以成佛。可是我們研究性理心法以後,再問有沒有信心成佛?我們答案就很肯定了,因為知道成佛是什麼樣的東西成佛,已經摸到了,就是那個在成佛,自己就從心裡面產生百分之百信心。既然從自己的心裡面產生,那個力道就很大,發揮出來就很有力道,要做就有力去做,所以這個很重要,跟希望的不同,這個是自己確實可以達到做到。我們在生活之中就真的很踏實走入修道的軌道。所以歸根曰靜,靜了以後就復命了,已經恢復我們不生不滅的本命了。所以不管是萬物、不管是人,復命都是一樣的,萬物的復命是使萬物不在凡塵消失,我們復命是使我們可以回歸本位,回歸本位以後,我們的天地更寬廣,不只有這個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不大,很小,一個太陽系而已。要了解,無量無邊的太陽系在這個虛空之間,有無量無邊的佛世界。假如我們看到不同形相的人類,我們會說外星人,有沒有外星人?(有)。我們用佛學來講,不只有地球有人類,外面的星球也一樣有生物,有生長的東西,只是他們的形相跟我們不同,這樣子而已,這樣的差別。而且我們了解,我們佛性超越所有的因緣跟所有的自然,佛性不落入因緣也不落入自然,所以沒有一個開始也沒有一個結束,佛性永遠都常存、永遠都在。我們能夠靜,靜曰復命,就能夠恢復我們的本命。 「復命曰常」 我們恢復本命以後就叫常,常住不遷不會變化,就是用永遠都在。這個很重要,我們從第一章開始「常有跟常無」,常有欲以觀其徼,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跟常無合起來就是我們不生不滅佛性,我們的佛性就是常無跟常有,說祂有但沒有形相,說祂無但確實存在,所以祂是常的、常住的,不屬於有也不屬於無,就是不可思議。我們之前有講不可思議要怎麼體會,「不著有,也不著空,不著亦有亦空,也不著非有非空」這個狀態,這個狀態講不出來,是有還是沒有?(有),有的話就著有了;我們在凡塵都習慣了,佛性有所以就說有,說有就著有了,著有就是形相,一落入形相就有生滅,一落入生滅就不是我們追求的,就已經在變化之中,變化的我們沒有辦法去掌握,我們要掌握那個常住不變的,常住不變的佛性本體我們要掌握。 我們不要去追那個變化的,追變化的我們會很累會很快蒼老。我們全部都不追,都不會變化,人就很篤定,容貌都不會變的很快。所以得失心很濃的,他蒼老的程度就會很快,一段時間沒看到,「哎呦~你怎麼變成這麼老了」,各未有沒有那個體會?那就是他得失的心太濃厚,遇到的環境太坎坷,所以蒼老的很快,很快就變老了,台灣話說「老莫莫」,還有一句叫「老叩叩」。有些台灣俚語都蠻有意思,讓我們知道時間是過的很快,每一個人都會很快就老了,就會一生過去了。我們在這一生之中一定要把握時間,盡量扮演最好的角色,最好的、能夠利益眾生的、利益自己的,對大家都有幫助的。 要了解,假如整個地球負面的能量太多,我們災難就頻傳,很多災難。假如我們都很善良,瑞氣沖天,所有這些災難就會消失於無形。所以我們那股氣很重要,善氣能夠充塞整個宇宙虛空,就可以來扶持讓整個地球的運轉很順。假如整個都是負面的,災難就很多。我們不管好與壞,同時要接受災難。好的話,可以事先把這些災難消彌掉,讓它不見。所以我們這個心念還蠻重要,不用等到以後我們成仙作佛再來護持地球,我們現在就可以護持,只要我們都付出正面的、都是利益眾生的、都是輔助天地的不足,跟天地站在同一個角度,這樣的話就已經能夠使整個眾生都得到利益,這個我們想像不到喔,可是確實是這個樣子的。 所以 老前人才立頂劫救世,那時候後學都一直問老前人:「你老,為什麼立那個頂劫救世,不是個人造業個人擔嘛」,老前人就會講:「我們眾生很迷昧,都會造了業,而且又不知道,造業不知道造業,受苦的時候就已經太慢了,所以先把災難頂下來,頂下來以後讓人有喘息反省的空間,有反省的空間我們就會改過,改變了就好了,已經整個都不同了」,老前人是這樣講。 後學都一直在思索,老前人所講的,確實也就是這樣。因為我們現實環境,就是一般被現象誘惑的,他一定會做一些違反良心的事,違反良心的事就已經是黑氣(我們形成的就是黑氣)。那我們都很善良,前天報紙刊登,一個失業的女孩子撿到十萬元,然後她趕快拿去派出所交給警察,她說失掉的人一定很心急,你看那個將心比心,就是她整個良知良能都呈現。那隔壁的篇幅報導,有一個工人騎腳踏車,裡面有六萬多元,一直掉,後面的人一直撿。我們了解,人心!有那麼的良知良能呈現,她又沒有工作沒賺錢,那十萬元就很好用,她竟然拿去交給警察;那在撿錢的人,日子難道過不去嘛,他們日子都過得去,看到錢就想要,想說掉下來就是天上送的,趕快撿起來放在口袋。現在馬路都有監視器,被人家拍照的一清二楚,報紙就刊登:「拍到你了,趕快拿出來還,不然你侵占罪」。所以我們發揮出來,後學就講那個念頭,念頭一想到:「掉錢的人一定很心急跟想說我不用去賺就有錢可以拿」,念頭是不是差一點點?(是),我們做法是不是差很多?(是),所以念頭就很重要,我們開始要發揮的時候,你就要從頭去抓到:「一定要從佛性出來,不要變成人心血心」,人心血心就造業了。我們在生活之中時時刻刻就是應用整個發揮都是佛性,從佛性本體發揮出來全部都是善,整個都是沒有業,很理想,都會生活的很高興。 各位有沒有在這一年之中,這樣過下來,覺得現在的生活過的很高興很如意?(有),有很明顯的差別喔,嗯,對!這就是我們心一改變了,整個境都不一樣,境也改變。整個我們周遭的親朋好友也受到我們影響,他也會不知不覺的改變,這樣整個娑婆世界就真的變成蓮花邦了,不是空談的,不是講假的,都是真的在做,做的很高興,各位有沒有做的很高興?(有),做的很高興,都從自己佛性發揮出來,做的很高興。所以我們要培養,生活就是要這個樣子,走入真理世界,在真理世界之中討生活,就已經全部都是活菩薩。所以我們能夠復命曰常,就已經常住不遷了,就不會變化,都一定是行善,以凡塵的角度來說都是行善;以我們修持的來講都是率性而為,率著本性來做,沒有說要讓人家來讚美。我們在做有沒有說要讓人家來讚美的?(沒有),沒有嘛!就是率性,按照我本性來做,做的很高興,就是這個樣子。所以復命曰常,能夠走入常有跟常無的佛性本體之中。 「知常曰明」 假如我們知道常住不遷,知常了就叫明,明=光明,就是我們已經全部都沒有無明,都是光明,都是覺,全部都是在覺,因為知道常,然後都已經不變,在那個常住不遷的、如如不動的佛性都不變,所以就已經到達我們光明的程度。所以知常曰明,我們也時時刻刻可以到達那個明(就是覺的程度),看我們願不願意。假如讓我們起心動念,那個就叫無明。 因為起心動念叫不覺,不覺就是無明。我們都覺的時候,就叫做明。這個看我們要不要做而已,要做就會達到,不做就沒辦法。雖然說這個很好,你不做就沒辦法,但你肯做,祂就會一天一天接近。比如說我們妄想是沒有了,可是雜念會有,雜念有我們就觀照,觀照的時候會覺得:「喔,我念頭怎麼這麼多」,會洩氣,可是要了解到,我們一洩氣以後,事情就不會改善。假如我們不洩氣,「念頭很多沒關係,我就來觀照它」,只要你肯投入精神來觀照,觀照下去以後,本來是很多,但是你觀照就變的很少;本來它力道很強,我沒去想它,它就自動跑出來,很強的,但是你現在一直觀照,它的力道就一直削弱,沒力,冒出來的力道就愈來愈小,愈來愈稀稀疏疏,就慢慢不見了,到最後雜念都沒了,都沒了就恢復清淨,都是從我們一點一滴去做,絕對會達到的,就是自己不能放棄,若是放棄就沒希望了。這個雜念不修,永遠在,那是我們六道輪迴帶來的,佛性裡面沒有雜念。 各位了解雜念嘛?妄念是我們用力去想,那個叫妄念。雜念是我都沒有去想,可是它冒出來的那個,各位有沒有?(有),有的話就是要觀照,就像看家一樣,各位有沒有看過家?怎麼看家?坐在家裡就好了嘛!對啦,你就坐在家裡就好,小偷看到家裡有人,小偷就不趕進來偷東西。雜念就是這樣,它來了就好像小偷,那我們現在在觀照就好像主人在看家,小偷來看到我們在家,小偷就不見了;然後不見了,小偷又再來探頭,再來探頭時我們又再看著它,都不用跟它作對,看著它就好,它就又不見了;它又再來我們又再看著它,就又不見;再來又在看著它;這樣會不會?(會),很簡單喔!可是要了解,這個做雖然這麼簡單,一定要經過這個階段,這個階段一做了以後,本來很密的雜念,它就會愈來愈少(本來很多就愈來愈少),本來力道很強,就會愈來愈沒力,只要你肯去觀照它,它就這樣,結果就愈來愈沒力,到最後就沒了,我們六道輪迴所帶來的念頭,被我們觀照之後都跑光了。這樣會不會?有沒有想做啊?(有),可是各位要了解,做這個的時候就是做這個,不要你在做這個,想一想我來做萬緣放下,不要湊合在一起喔!然後萬緣放下做一做,那我來做耳根圓通(哈~)。 各位假如聽金剛經錄音帶,聽到有講心得的部份:「他講得方法很多,我不知道要做哪一個」,做到後面每一樣都做,每一樣都無效。 ※一定要單一,萬緣放下就是萬緣放下 觀照雜念就是觀照雜念 耳根圓通就是耳根圓通,要單一 你要做別的就要分開,不同時間來做才可以,不可以全部都湊合在一起,全部都湊合一起做,到後面你沒有一樣有成就,你很認真做但是沒有效果呈現。你若分開做,每一樣都有效果,你會知道沒做之前的情況跟做了以後的情況,你自己最了解。一定絕對不一樣,給我們有信心,各位在做的時候一定要把修持的法門分的很清楚,看要做什麼就做什麼。 我們人都會有一種「同一件事做久了會疲憊」,你當那個疲憊心來的時候,你就放下,不要再做了,因為你再做下去,往後你對這個法門會產生厭惡,產生厭惡就不好了,所以我們在那種很有力道之下來做,很歡喜的來做;若是在已經快沒力的時候,就放下,醞釀,釀釀那個能量。所以修道很快樂,我們可以選擇法門,可以修的很高興。所以知常以後曰明,我們就可以恢復到佛性的光明。 「不知常,妄作凶」 假如我們不知道不了解這個常住的真心佛性,我們在凡塵都不按照真理來行持,這個叫不知常。我們凡人大部份都不知道,不知道我們有常住不遷的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都不知道,不知常,所以才會妄。然後做出來,凶就是負面的,就是我們造業,我們對眾生不利的那些都叫凶,妄作凶。因為不知常才會做,知常的話就不會。因為我們知常的話就會知道,原來全部整個眾生都是我們,靈本同體,都是同體的,沒有分別,沒有分別我們就不會有那種強烈的排斥別人,因為靈都是一樣,我們落入凡塵整個靈都殘缺不全,我們是要把祂修到完全,都讓祂圓滿,整個靈都非常圓滿,就是要這樣而已。所以我們不要落入不知常妄作凶。 我們看看社會人士,是不是做負面的比較多?沒有研究,做負面的都會比較多。可是我們按照本性來做的話,那都很理想,能夠發揮良知良能,做出來都會很理想,會感覺很溫暖。所以老子講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 假如我們能夠知道常住不遷的真心佛性,就能夠容,容就是容納,就是我們可以容納所有的萬事萬物,什麼事情都可以容。所以後學講老祖師顯現給我們看「肚大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這個肚大能容,所以老祖師顯現給我們看。我們現在凡塵都是穿的非常端莊,可是心地就不好,老祖師顯現的就是衣冠不整,可是心地就是很好,跟我們點說「你就要做對,不要做錯,該注意的都沒注意,不該注意的都很用心」,所以用錯心,別人是搭錯車,我們是用錯心。要了解,容納很重要,只要我們有那個容納的心,只要都有了,什麼事都能夠化解掉,不會有瓜葛,不會有摩擦。當我們心一起,跟人不合的時候,都會起摩擦,那個就是沒有容,沒有容就是因為不知常,不知常就不能夠容。能夠知常,知道常住不遷的佛性就能夠容納,能夠容納就什麼事情都解決了。所以這個「容」字很重要,一「容」了什麼事都沒了。都能夠肚大能容,什麼事都可以把它消化。 「容乃公」 我們能夠容納才能夠公心一片,要能夠整個呈現都是沒有私心,都是跟真理相合,那就是容。容了以後就跟公(真理,公理)都相符合了。所以容乃公都有相連貫,知道常了以後就能容,知道容以後就能夠回到真理公,公理一片。所以知常容,容乃公,然後公乃王。 「公乃王」 公乃王,這個公,公理一片。王,不是說國王,不是說統治者,王就是三,中間一,就是一貫三,一就是道,三就是三界,道貫三界叫做王。道貫通三界叫做王。我們時常聽到內聖外王,外王的王我們怎麼樣去解讀?內聖,外面就來做功,是不是這樣?以往我們對外王怎麼解讀?我們會想,既然當內聖,外面就可以當國王,文字就這樣,可是不是。內聖就是我們內心已經到達修持到聖人的程度,整個天性都能夠呈現,整個道發揮出來都是德,整個都是德,道德,所以內聖已經都具備。內聖具備以後,你表現在外面,誠於忠就形於外,所以外面的一切(外王),就是道可以貫穿三界,就是我們內聖的道可以貫穿三界。所以公乃王,能夠公心一片,就能夠道貫三界,整個三界都是道,能夠貫穿。 「王乃天」 王就是屬於天,天就是天道。要了解,天,天性,天道,就是屬於主宰我們整個身體的那個佛性叫做天。我們的天(天性)都能夠整個把祂呈現恢復。要了解,顏回努力在做的就是要恢復克己復禮,恢復整個的天性,整個天性都能夠呈現恢復,所以都已經克己復禮,恢復到這個天性回來。我們最不容易就是對自己的自私自利非常在意著重,看得很重,所以克己(克服自己)就克服不了,要克服自己的私心,都克服不來。那顏回就是努力做到克服自己,因為這個自己的身體是天地的物質水火風土,假的不真,真的就是佛性,所以顏回努力做克己復禮,已經恢復到都跟真理相合了,所以到現在我們都紀念他。 後學都講我們祖先第四代大概都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了。第一代父母親知道名字,上去爺爺奶奶也知道名字,再上去祖父祖母知道名字,再上去的話就不知道了。你看才幾年而已,父母、爺爺奶奶、祖父祖母,一兩百年而已,那顏回到現在幾年了?(兩千五百多年),大概兩千五百年左右,那我們竟然都知道,跟我們又沒有親戚關係。所以就是因為他的方法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可以學習他恢復到天性,顏回恢復到天性以後,配享聖廟當復聖。現在大陸在蓋廟,以後要供桌上要供奉活菩薩,我們現在正努力在渡化眾生的人,以後就是會坐在廟裡面的供桌上,要認真做才坐得住,後學說沒有深植德本會坐不住,讓人家一拜就會跌下來,所以自己要努力。 「天乃道」 天性就是道,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發揮到整個宇宙大地,全部都是我們的佛性本體,已經發揮出來,所以用道來稱呼比較寬廣。用性來稱呼,都在我們人身上比較狹隘。雖然它是一樣的,可是詮釋的角度義理不同。 「道乃久」 一進入到道就是久,永遠都在,就是不會消失,所以道乃久,都長久常存在這個凡塵。 「沒身不殆」 就是到我們身體都沒有,不會危殆不安,就是不會有危險。到我們身體消失之前,都不會有危險,就是我們發揮天性以後,你在凡塵的生活,不管是年歲多少,一直到身體壽命已經到了,身體要沒有了,都不會有危險。所以講沒身不殆。
◎剩下約13分,提問問題 【問】:剛剛有說我們就像主人一樣坐在家裡,小偷來就不敢進來,但是有一則新聞就是:小偷已經進來了,結果主人已經回來了,小偷請主人原諒他,主人沒有原諒小偷,小偷就拿刀子殺了主人,那怎麼辦? 劉講師答:好請坐,這個是屬於個案啦!就像我們在對治雜念,可是在對治雜念的過程之中我們竟然起妄念,了解意思嗎?本來是在對治雜念那個是小事,結果我們起妄念然後就變大事,是我們起心動念起的。所以那個小偷就變強盜啦!本來是小偷你起心動念就變強盜,所以我們要了解凡塵的變化就是這個樣子,那個人心的變化很快所以都不固定啦!就在當時那一種心態之下怎麼變化它怎麼做,有時候要了解到說有那個瓜葛,有時候有那個因緣,有遠因、有近因促成在一起然後發生事情,這個我們要了解這個不是憑空發生的,都會有那個因緣。 那我們要了解這一些都是小事凡塵事,我們不要讓它進入心坎,我們進入心坎會污染我們的靈性,那我們不要讓它進入這個都是塵垢,嗯把它清除就好了。 【問】:有種說法是說:我們玄關是正門。上個禮拜我們講方便法門,我們講玄關也是我們佛性的所在。但是有一個方便法門說:玄關既然是正門,所以點傳師在用右手指點的時候,左手還叫我們要登堂入室,所以代表是說祂應該是在更深層的裡面,醫學上也有講是松果體,就是我們玄關進去跟泥凡宮垂直的那一點,這種說法,後學在印尼時候,老師也曾經這麼講過,那這樣子這種說法,是不是也是另外一種講法? 劉講師答:好,我們要知道我們最重要就是接受祖師的授記,祖師一授記祂一定是從我們玄關這個地方授記,那我們要知道這個很重要,最重要是把我們靈性的門打開要授記,然後往後的修持是往後的事,所以我們要知道說後學上個星期也講過,我們身體的哪一部分受傷,身體的哪一部份不舒服,都不會馬上要人命啦!只要我們玄關一受到傷害馬上要命,所以那個地方是最重要,是我們靈性的居住地,因為我們要知道說我們開始時候要修道的時候,就要憑藉著祂一定要從玄關發揮。 那我們修道已經進入狀況了,已經進入非常熟悉那個狀態的時候,我們才要整個佛性不侷限在身上。那個玄關就是玄妙的關鍵,那玄妙的關鍵就是我們「常有跟常無」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那佛性本體不只有在身上,祂是整個充塞宇宙虛空,是如如不動,那我們一定要到達這種充塞宇宙虛空之中,那個如如不動的佛性本體,所以那個時候是已經經過一段時間修持,我們才把身體放下,那後學就講:二祖神光為什麼祂被砍頭的時候就說:將頭臨白刃,就是白刀猶如斬春風,祂為什麼要那樣說?假如說我們是侷限佛性在玄關,那被斬了就死了啦!就沒有了對不對?祂不會說猶如斬春風。 所以我們要了解開始的時候一定要,我們從玄關開始修持,那個是一定依賴的地方,然後之後我們研究深入了解以後,所以了解身體是構造天地的物質,水火風土眾緣聚會借我用的,不是我所有,身體全部都不是我所有,我所有是那個不生不滅沒有形象的那個覺,佛性本體就只有那個,那只有那個祂很奧妙,所以老子就講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那我們要進入玄之又玄,不能侷限在一個角度,不能侷限在一個現象,我們要使祂拓展整個伸展到宇宙虛空非常寬廣,無量無邊都是我們真心佛性,不只有在身上。 可是一定要知道我們凡人假說沒有經過授記,沒有經過從玄關來修持那個都不踏實,不實在啦!你修的再怎麼好,認識的再怎麼深那個都沒有辦法回歸到本位,上天不承認,了解意思嗎?所以這個很重要。一定要求道,一定要打開我們那個玄關,正門要打開,一定要從那個地方修持,只要我們一守玄了妄想雜念全部消除,很快的,各位有沒有做過?(有) 很快妄想雜念都沒了,那個就是守玄。 只要我們肯做,只要心一清靜下來了就要再往前進,不能局限在身上啦!後學都講這個守玄的時間太過於長久,因為一守玄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頭部,那我們整個頭的微血管都充血,這個時候來個突然很大的聲響我們會嚇到,一嚇到以後我們微血管斷裂,各位前賢會怎麼樣?就變中風了啦!便嘴歪眼斜一手一腳,那我們修道修到這樣子就不好了,所以我們在沒有妄想雜念,我們就要祂回歸自然,讓那個血液循環都自然,這個是我們可以妄想雜念去掉一後,你不要長時間的守在玄關啦!那個會出問題的,所以這個以現實來說,我們用真理的我們用現實的都已經融通了,然後從初步的然後修到深入的都通達了這樣才成就啦! 【問】:後學聽過一個點傳師講說,我們要玄關要吸收天光,就是靠玄關的呼吸方法,這樣也是跟劉講師所講的我們下丹田會熱熱的,可以打通我們脈絡,這樣也是蠻…(聽不清楚),這樣玄關吸收天光的方法,不曉得劉講師覺得怎麼樣? 劉講師答:哈哈!我們要知道我們佛性本體祂都不缺啦!沒有剩餘但是也不缺,那我們說下丹田會熱熱的幫助我們脈絡打通,那個只是身體健康而已啦!身體比較健康活得比較快活這樣而已啦! 所以我們要知道它對佛性本體沒有直接的影響,只是在你身體狀態很舒服的情形之下,修起道來會比較如意,稱心如意。 所以我們要了解說不用說我要接收日月精華,那不是要做妖怪?不用啦! 佛性本來就具足了,所以不用接受外面的什麼東西,不要有那個念頭,我們有那個念頭就叫妄,都不真了啦!我們本身都不缺,本性裡都不缺,不用,不用說吸收什麼天光,不用啦!不用,喔!不用。只是那一種集中精神收攝我們的心,收攝外放的心回來倒是有那個功夫啦!不要想說我要接收外面的什麼東西,不要,那如果接收太多呢?接收太多要怎麼辦?要拿到哪裡去儲存起來?都不用的,那個都不用,我們佛性本體不缺啦!佛性都不缺所以都不用外來的東西,祂本身發揮就可以了。 【問】:剛剛後學看到,「復命曰常」,劉講師說常住不遷,遷是哪一個字?最後面一句「沒身不殆」,我們這邊影印的是錯了? 劉講師答:遷就是遷移,我們搬家那個遷移的遷。怠就是危險,不怠那個就是不會危險,我們發的這個書有很多都印錯字,因為後學以前都用背的,像那個金剛經也一樣用背的,以前都用背的那個就是笨的方法,發覺我這樣背都沒什麼作用啊!所以才放掉一定要了解裡面的意思,了解裡面意思重要啦!會背沒有用,所以才沒有再背,所以背得全部都放掉,可以有背的ㄟ還有印象,所以印錯我一念不順ㄟ不對,我就會知道。 【問】:有前賢在問我們做萬緣放下,到底是眼睛要睜開、還是眼睛要閉著,我們姿勢是要坐著還是要用什麼樣的姿勢? 劉講師答:因為做萬緣放下不侷限什麼形式,看我們的習慣性,一般都是眼睛閉著比較容易做,眼睛睜開容易被外面景象引誘,那我們眼睛睜開已經習慣不會被形象引誘,那你睜開也可以,不侷限睜開眼睛或閉著眼睛,不侷限坐著或是躺著,只要你舒服了,感到舒服可以長時間來做都可以。 【劉講師解說】:要問,不是有聽台北金剛經錄音帶不是問得很熱烈有沒有?你就知道啊要問,一點點不一樣就要問,那個問了才了解那個差別還很大,像昨天台北前賢問,我等到下個元會七佛治世的時候,再來回歸本位?我說不是喔!是要修證,你不是說七佛治世就可以回歸本位,在那個時後一樣修證,修到已經都沒有殘缺了才可以的,他們才說啊!不是七佛治世就可以回歸本位?我說那個只有不用授記而已啦!是不是有提問才知道,好加在你有問,否則你要一直等下一個元會還回不了。 【問】:劉講師請問那個西方二十八代祖師,跟達摩祖師有沒有同樣的? 劉講師答: 那個西方二十八代祖師跟東方第一代是同一個人,同樣一個,對啦!有的書寫出來是不一樣,我們了解到西方二十八代祖師就是達摩祖師,祂那個時候印度的生活非常富裕,就像我們台灣現在有一點一樣,環境太好了都不想修道啦!然後達摩祖師就想我想把道傳出去,可是又傳不出去要怎麼辦?所以老水還潮看我們東方瑞氣沖天,所以就把道脈還給我們中國,是我們中國第一代的祖師,是同一個人。下課
※非常感謝天恩師德,活佛恩師慈悲開設性理心法班,諸佛菩薩慈悲諸多的因緣聚會,劉芳村講師慈悲傳達解說最上乘佛法殊勝,以及感恩各位前賢慈悲布施,感恩十方諸佛供養。 連結網址: https://sites.google.com/site/clcsfe/ https://www.youtube.com/user/TsungJie 文字檔連結網址: https://1drv.ms/f/s!AlkQnRR-y_aTrHxwvl670QBzBNPq (4)第二個備份網站,連結網址 (5)美國連結網站網址: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