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劉芳村講師_六祖壇經_第29片_台南同義宮_99/05/29
2017/11/29 14:12:15瀏覽586|回應0|推薦0

劉芳村講師_六祖壇經_第29片_台南同義宮_99/05/29

(感謝天恩師德公益分享感恩原創)

 

(感謝前賢們提供文字檔。文字僅供參考,若有錯誤,要以劉講師講課原音為主)

各位講師各位壇主各位前賢大家好,後學沾到天恩師德老前人前人大德,以及感謝各位前賢給後學機會學講。

  我們有講到學而時習之,學而的而就是一穴,有前賢說一穴是從哪裡來?而就是一穴,後學把它寫在黑板讓各位比較了解( ),看得懂嘛?一穴就是一竅(是我們的玄關竅),假如我們按照文字的表面,「學而」就跑到外面去學外面的東西,那學我們的玄關竅就是回來向內來學,所以完全都不同,這個是老前人講的,不是後學發明的,老前人講「學而」的而就是一穴、就是我們的玄關竅,我們要學我們的佛性本體。

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就是悅,很高興喜歡的意思,因為能夠學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又能夠時時刻刻跟佛性在一起,所以就很高興,這符合聖人講的話;假如我們是學習外面的事物,外面的事跟物太多了我們要學學不完,而且也不會很快樂很高興,是學我們的佛性,時時刻刻都在學,所以很高興很快樂。

第二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個「朋」就是我們精神外放,朋友是我們自己,不是外面的朋友,以我們現實社會來講,假如有朋友來了我們要招待,要用時間、要用金錢,都是要付出,真的是很樂嘛?剛好家裡都沒錢,怎麼辦?趕快去借,會很樂嘛?不樂,朋友又很多的話,這下子就糟糕了!那我們回想,孔老夫子的朋友是哪一位?這一個朋友從遠方來,他很高興很快樂是哪一位啊?孔老夫子講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所以不是在說外面的朋友,而是我們自己,我們自己的精神都外放,所以現在能夠學到一竅(學到玄關竅),把外放的自己找回來了很快樂,因為就是自己本身。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老夫子很不容易把君子許配給一個人,所以他稱為君子就是已經都到聖賢的地位才會稱為君子;那人不知(不知道什麼呢)我們不慍(不生氣),就是不知道我們佛性,這個佛性所有人都不知道、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真的是不知啊,然後大家都不知而不慍,我們不生氣,畢竟就是太不容易去體會、不容易領會,所以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樣整個意思都呈現了,就是把我們外放的心都收回來,然後我們時時刻刻都跟佛性在一起、在學很快樂。所以聖人講的話我們要去體會,不是按照文字表面,文字表面對我們幫助不大,文字真正的涵義對我們幫助很大,我們大部分都是精神外放,所以這個朋友跑的很遠,現在把它找回來了很快樂。

  論語里仁篇,里就是居住,仁就是仁慈,那字面的解說我們選擇居住的環境一定就是要好鄰居,都是心地很好的鄰居才可以住在那邊,那我們都要時常準備搬家,為什麼?因為好鄰居難找,壞鄰居多,因為大家都自私自利,所以鄰居不是很理想;可是它的意思也不是這樣,「里」就是居住,指我們內心的居住、安住,我們內心要安住在哪裡?各位前賢我們現在日常生活之中我們把心安住在哪裡?安住在凡塵的現象,所以沒有「里仁」,沒有安住在仁(仁慈),所以我們要把心安住在仁慈的境地,「擇不處仁,焉得知(ˋ)」,我們沒有選擇仁慈,那怎麼會有智慧呢?就沒有智慧,所以跟文字的表面意思完全又不同,我們就是要看深入一點了解真正的涵義。

◎我們回來看六祖壇經,81頁,

復語曰:「汝師戒定慧,勸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勸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脫知見;無一法可得,方能建立萬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脫知見。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來自由,無滯無礙,應用隨作,應語隨答,普見化身,不離自性,即得自在神通、遊戲三昧,是名見性。」

  復語曰,就對志誠講,汝師戒定慧,就是神秀講的戒定慧勸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勸大根智人,就是不同,大根智都是從我們性分之中進入,所以那個屬於大根智,從心地生發,所以戒就是心地無非,從心地產生就沒有負面的,都是正面的,這樣已經在自性之中就守著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裡面沒有無明,全部都是覺呈現,所以就有般若妙智慧;心地無亂自性定,我們心地都沒有亂,我們平常心地會亂,就是我們心思太多,外面形相引誘力又太強,我們被形相引誘而追求,所以心就會亂,我們了解,外面都是虛幻不實都是假的,所以把它去除掉,我們自性就能夠產生定。

  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假如我們能夠領悟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我們能夠領悟就不用立菩提道心涅槃寂滅,不用立這一些文字,文字都是多餘的,可是我們在不了解之前就是需要這一些文字來輔助幫助我們了解,所以才有菩提,菩提就是覺,涅槃就是不生不滅,我們佛性就是覺、就是不生不滅,所以我們要啟發;後學都很讚嘆我們這邊才研究半年多,都能夠聽得懂能夠領悟,後學都講北部最少大概要一年多、兩年、甚至三四年才聽懂,很不容易喔!各位聽懂了沒?聽懂是不是很高興?(是),可以從內心深處產生「我可以成佛」,因為知道是哪個在成佛的,所以不是希望成佛,而是自己有信心,我們「萬緣放下一念不生」就可以摸到我們自己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只要我們肯用心把祂培養讓祂茁壯長大,自然就有般若妙智慧,我們有般若妙智慧對真理的認識會很深入又很透徹,然後定力自然產生,從佛性本體產生定力,然後我們有智慧、有定力,定慧本來是一體,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就可以運用,因為我們六道輪迴太久,所以習性還很強,只要我們認識真理又肯培養我們的般若妙智慧,那麼要除掉我們那一些不合真理的習慣性就很容易;假如我們是著重在凡塵的現象,那凡塵的現象要去掉我們的習慣性就很困難,非常的不容易。

  各位有沒有試著去改變自己的習慣性?容不容易?會不知不覺又回到原地,很自然而然習慣性已經養成,所以我們要檢討反省:「看看哪一些習慣性是不符合真理」,不符合真理才要改,符合真理就不用,假如它跟真理都是符合,我們在應對進退都符合真理就不用改,是不符合真理才要改。因為我們佛性裡面沒有貪瞋癡,可是我們在生活之中貪瞋癡都會呈現,而且又很強,有沒有看到自己的貪瞋癡?(有),有看到啊,這麼厲害咧!能夠看到自己貪瞋癡就是時時刻刻在迴光返照,我們有迴光返照改過的機會就很大很快,就怕我們不知不覺,不知不覺就是無明,假如我們在無明之中就很難改變我們的習慣性,我們一定要時時刻刻都迴光返照,這樣的話對我們修道的幫助很大,所以活佛老師才講:「只要你來聽課,絕對可以改變命運」,可不可以改變命運?(可以),我們自己改對不對?(對),我們自己就改變了,我們自己本身一改變觀念,行為就改變,行為一改變作法改變,我們周遭人看我們改變也跟著我們改變,所以整個就變的理想,相處就很愉快,不會為了小事而計較,都會覺得小事不用計較,可以置之度外的。所以我們只要研究性理心法明心見性,對我們幫助非常大。

  所以六祖對志誠講領悟自性的話,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脫知見,不立解脫也不立知見,因為本身當下已經就解脫了;我們「萬緣放下一念不生」那個知見就是佛知佛見,我們平常根塵相對(六根對六塵)產生的知見,那個都是邪見、不正確的,那個不要用;我們要用我們佛性本體發揮出來的知見,我們用這個不會造業,不會造業就不用受苦自然就解脫了。我們要了解,我們之所以受苦是自作自受,我們自己造的業自己要去接受,既然我們業都不造了就不用受苦,所以就解脫。後學一直強調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的重要,而且又用照相機的原理來講我們佛性如如不動,有照過相的人、玩過相機的人都知道,只要我們在按快門的一剎那,一晃動洗出來的相片一定模糊不清,手一定不能晃動按快門,洗出來的相片才很清晰,可見我們佛性是不動,因為我們整個頭都在動,可是我們頭動來看景象(雖然頭在動),但看到的景象又很清晰,為什麼?因為佛性不動,佛性如如不動,充塞整個宇宙虛空非常寬廣,所以我們要把佛性啟發,那我們要啟發佛性,要先認識了以後,再把祂啟發出來跟這個虛空融會,整個虛空都融會了以後,這個虛空就變真空,我們沒有啟發佛性,虛空是頑空,各位都還記得嘛?(記得),像我們這樣一看,很多前賢道親面孔都不一樣,但我們都了了分明,所以我們這個看到「了了分明」,那個就是我們佛性本體,佛性本體才能夠對所有萬象了了分明;假如不是佛性本體就沒有這個功能作用;那我們日常已經在用了,所以不要說看到千差萬別,就認為我們佛性千差萬別,佛性只有一,形相有千差萬別,佛性看出來是一個。我們了解看到的景相是「明來就見明,暗來就見暗」,那明暗有變化,我們見性沒有變化,見性都是了了分明。所以我們整個在用的時候,後學是不鼓勵用眼根,因為眼根容易住相,看到形相就被形相吸引「喔,這個很漂亮就一直看,這個很醜,看一下就不看」,所以被形相左右。

  那我們耳根就比較理想,聽到聲音以後我們了了分明,對聲音我們就了解,各位前賢現在有聽到聲音嘛,什麼聲音?(有,鳥叫聲),只有這個嘛?不只吧!有很多聲音。我們了解我們在眼睛叫見性,在耳朵叫聞性,都是我們性在作用,根是工具,借我們佛性用,我們不要認為是眼睛看見、是耳朵聽到,它只是工具,不是它本身有那個功能,是我們佛性借著眼睛、借著耳朵,借著我們六根了了分明,全部都是佛性,所以我們在生活之中對佛性要徹底的認識,對身體也要認識,身體是天地的物質水火風土眾緣聚會借我們用,我們都要還給天地的,沒有一個人可以不還,有沒有人可以不用還啊?(沒有),在一百年後我們全部都還給天地了,我們都不在了,所以要知道,我們在的就是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祂不會死亡、不會消失,祂都在,我們要把祂修證,修讓祂能夠自己主宰自己,了解意思嘛?我們沒有修沒有啟發佛性的話,我們佛性沒辦法主宰,那沒辦法主宰就被業力推,業力把我們推到現相來,我們在現相之中受苦又造業,就這樣惡性循環,我們了解現相虛幻不實,因緣聚會呈現是假的,我們借假修真,把佛性修證出來,讓佛性能夠主宰來指揮我們身體的視聽言動,我們身體的所有一切都聽佛性的指揮這樣就不會造業。我們啟發佛性讓祂當家這樣會不會?(會),會喔,假如說會是最理想、最好的狀態,因為我們都是六根在當家,六根當家六根是不負責任,六根喜歡看、喜歡聽、喜歡聞、喜歡吃、喜歡摸、喜歡胡思亂想,這一些都造業,造了業以後,受苦的時候是佛性在受苦,我們感官不負責任,一口氣不來它就撒手不管,它都不承擔那個責任(感官所看所做出來的罪業都不承擔不負責任),所以我們就要在生活之中來指揮感官,借假(身體是假)修真(佛性是真),一定要這樣,這樣我們就可以解脫了,可以回歸本位我們都是佛,每一位眾生都是佛。所以六祖就講不立菩提涅槃、不立解脫知見,全都沒有。

  無一法可得,沒有一法可得,我們要了解凡塵,隨方解縛,就看我們被哪一個現象束縛了,把它解開就好了;假如我們執著那個法就變法執,有法執成不了佛,後學都一直強調我們在凡塵有兩個執,一個就是我執、一個就是法執,我們把這兩個都去掉就成就就成道了,所以我們知道無一法可得。各位還記得嘛,我們上個禮拜講「沒有一法」是什麼?哇,可惜!可惜把所有的天機都洩漏盡了讓大家知道,不是教各位不要住相嘛?六祖講「吾有法與汝,即為誑汝」,說有法給你就是在騙你,那實在都沒法,那都沒法那個叫什麼?「妙」,可是我們住在妙又不行了,很快各位又忘了喔!我們把所有行持的善就是要這樣:「很快都忘光光」(所有的行善就要很快都忘光),這樣會嘛?(會),真的會喔?都嘛記得牢牢(一點點好都記得牢牢的,沒有馬上把它忘光)。我們要了解,無一法可得就是告訴我們不要有法執,沒有我執也沒有法執,什麼都沒有才可以成就,才可以進入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假如我們有「我在、我執在、有我相在、有法在」,完全沒辦法跟佛性本體見面(見不到),一定要全部都放光光了,沒有我了、沒有法了,真心才呈現,一直都這樣講,聽進去了沒有?

  無一法可得,方能建立萬法,因為全部都沒有,已經回歸到佛性本體,那從佛性本體建立萬法,所有萬法都從佛性本體生發;假如我們有法就沒辦法進入佛性本體,萬法就建立不出來。了解嘛,有沒有很深?不會啦,就是我們不要有一點點執(固執都沒有),從佛性本體建立萬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假如能夠了解這個義理(這個道理都能夠了解了)就叫佛身(已經就是佛的身了),所以六祖在講都是很徹底根源的,一下子就講到我們根源(就是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就是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脫知見,就是能夠了解到「沒有我、沒有法」,這樣就可以建立萬法,這樣就叫做菩提涅槃、這樣就叫做解脫知見。後學都鼓勵要時常薰習要時常聽,我們性分之中就有佛因,成佛的果位就很容易,性分的「分」就是我們佛性本體的整個全體狀態叫做「分」,後學作比喻,好像我們吃米飯,飯裡面是用很多米煮出的一粒一粒飯粒,我們怎麼稱呼「一粒一粒的飯粒」?(一碗),一字而已啦,「飯」!所以性分就是整個性,整個性就叫性分,就是整個都是(整個全部都是)叫性分。

   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我們見到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不管是立菩提涅槃、立名解脫知見或是不立菩提涅槃也不立名解脫知見,全部都已經得到,就已經見到佛性。各位見到了沒有啊?(有),怎麼樣見到的?叫做心靈神會,見到自己不生不滅的佛性是要心靈神會(我們的心去領悟,然後我們的神來體會),不是用眼睛看、不是用耳朵聽,形相都不是;假如我們有機會看到佛菩薩顯象給我們看,我們說「喔,看到了、看到佛了」,那個不是喔,形相都虛幻不實在,那佛菩薩顯象給我們看是要讓我們有信心,說你有這個善根,那佛菩薩肯現身給你看,鼓勵你來修道,所以才會顯象給你看。我們要了解,我們所追求的是常住真心(常住),那顯現的佛相會不會常住?一下子就不見了那個叫生滅,生滅我們不追求,我們追求不生不滅,我們佛性本體就不生不滅、沒有形相,可以心靈神會,這樣我們在生活裡面,整個都是佛的世界,像我們現在這樣一看,後學有講「凡心所在(我們真心所在的地方),一切都能分別明瞭」,我們看有沒有分別明瞭?(有),嗯,這個就是我們真心所在。這樣了解嘛?不了解啊,不是真心怎麼能夠了了分明,所以這個就是真心,就在我們當下。

   我們有講過「十世古今不離當念」,「當念」是什麼?萬緣放下一念不生那個叫正念、那個叫當念(當下的念頭),當下這一個念頭具備萬萬年,億萬年前是這個念、億萬年後還是這個念,所以這一個就叫「十世古今不離當念」,「十世」就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各有三世就九世,加上現前一念就是十世,十世的古今(古時候跟現在)不離開當下這一念,我們當下了了分明這一個已經就具備了所有佛性本體,這樣摸到了沒?(有),很親切,所以不用在另外去找,就在當下,當下我們全部都具足,跟佛沒有兩樣(是一樣的),只是我們不敢承擔,各位敢承擔了嘛?(敢),還是不夠力道,很懷疑,是嗎!懷不懷疑?(不懷疑),那不錯,半年就可以不懷疑!我們都是佛,所以一定要當下承擔,只要我們見到自己不生不滅的佛性已經就成佛了,因為因果同時,你因找到了(不生不滅的真心),佛的果位就呈現,那中間的所有過程…,因為我們已經見到自己的佛性,所有的視聽言動都是從佛性本身發揮,那個很理想,純善無惡(全部都是善都是要利益眾生),所以就很理想,我們要當下承擔、然後去做。

   去來自由,無滯無礙,我們已經能夠見到自己的佛性,就可以去來自由,我們佛性本體去來自由,無滯無礙(沒有障礙、沒有罣礙),可是我們現在在凡塵障礙很多,被什麼障礙?被形相障礙,我們都住相,所以煩惱很多。各位有沒有煩惱啊?(有),煩惱什麼啊?什麼內容?為什麼煩惱?有沒有努力去找找看?為了什麼煩惱?啊,說不出所以然來,就是煩惱也不知道在煩惱什麼,這個煩惱跟金錢有沒有關係?(有),有啊!對,對,這個跟金錢有關係,沒有錢也煩惱有錢也煩惱,沒有錢怎麼生活,錢太多也很煩惱要藏到哪裡,都煩惱,所以要了解,到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本體以後,都沒有這一些事,因為不用錢,佛性本體不用錢、也不會肚子餓、也不用呼吸、也不怕冷熱、也不用穿衣服,很逍遙自在,去來自由。我們了解,我們在凡塵就有這一些功能(去來自由),像各位住在台南,台南車站很熟,我們一想台南車站那個景象就出來(去了),然後我們現在又回來這邊聽課(來了),去來有沒有很自由?(有),都已經呈現了我們都不知道,而且還很快,一下子馬上去又馬上回來,比搭飛機還快。我們佛性本體就是這個樣子去來自由,甚至還可以超越整個太陽系,到外太空去很快的一下子就可以去,各位前賢西方極樂世界在哪裡?(當下),東方琉璃世界呢?(當下),說現象是有很大的差別,說真理就在當下。

   真理世界跟形相世界是不同,形相是虛幻不實,因為桑海滄田變化很快,一直在變化,等到我們這個元會一過去整個又混沌,混沌以後又重開天地,整個世界又不同,所以變化都很大,可是我們的壽命都有限才百歲而已,一百歲我們能夠做什麼?太少了,所以我們不在現象裡面去爭,現象裡面爭都有限度、太少了。你若從出生一直做,做到一口氣不來一百歲,能夠做多少,是不是很少,可是我們進入不生不滅的佛性,一進入本體以後可以千百億化身,千百億耶!我們凡塵現在有多少人?六十億人口,我們那個是千百億,你看多了幾倍?很多倍,我們又可以馬上把祂收回來,可以發生又可以收回來,又可以喜歡變什麼形相就變什麼形相,很理想的。我們現在可以嘛?不行,被三餐都束縛了,不吃會怎麼樣?(餓),簡單扼要,不吃會餓,不吃會沒力道工作。所以我們了解,上天給我們這個生命,為什麼叫我們自己去照顧?為什麼?什麼原因?無明,就是因為無明。假如我們都明了(明了就是覺),然後「覺了」時間拉長久了叫「覺者」,覺者就是佛,我們有時候也有「覺」,可是還沒有「者」,沒有覺者,又會很快不覺了,不覺是什麼?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叫做不覺,不覺就叫無明,各位有沒有發現自己的起心動念?(有),有啊!真的很理想耶!北部的前賢都還不敢說發現起心動念(念頭出來都還不知道),那能夠發現自己起心動念,我們就馬上可以去遏止,馬上可以遏止自己的念頭,馬上遏止無明就消失了,就進入覺,假如我們整天二十四個小時,都保持覺那就是在真理的領域,因為我們時時刻刻都進入不知不覺,各位前賢二十四個小時裡面,我們不知不覺大概佔據了多少?有沒有一半?不但是一半還超過,大部分不知不覺,我們可以說被自己的習性控制都不知道,連我們要吃飯也不知不覺,不知不覺就去拿碗、不知不覺就去盛飯,不知不覺就坐在桌上開始夾菜吃飯,還是都很覺?有沒有在覺之中做這一些事?我們回想真的都不知不覺,現在天一黑了,手腳洗一洗不知不覺躺在床上了,整天都跟不知不覺在一起,這樣可以成佛嘛?(不行),那要怎麼做?(覺),對!就是要覺,要時時刻刻保持那個「覺」,我們就從自己想到的時候做起:「起心動念,啊,不行」,這樣就覺了,那覺了那個念頭就消失了沒有了,那沒有了以後,欸,不知不覺又來了,「欸!又不行」,又覺了,然後慢慢地覺的時間會增加,覺的時間愈增加我們那個起心動念就愈少,這樣就愈來愈理想,時時刻刻我們保持那個覺,般若妙智慧就容易呈現,有般若妙智慧我們知道怎麼樣應對進退,都不造業,我們要互相鼓勵。

  應用隨作,我們從佛性本體發揮出來可以應用隨作,隨著這個環境隨緣,怎麼做都有一個剛好的角度,剛好的角度我們去做了,就不會考慮到自己自私自利的心,我們大部分都會先考慮到自己,這個事情對我有利還是有害,有害我就不參與了,有利我就去做,大部分都是這樣。我們訓練自己從佛性本體出來,從佛性本體出來直接就是直心(就是沒有經過思索,就直接第一個接觸到的,那個當下該怎麼做我們就直接去做,叫做直心),所以直心就是道場,直心就是我們佛性整個呈現的地方所在,我們又深入第二個叫做深心,第三個叫做大悲心,直心、深心、大悲心是連貫的,大悲心也叫菩提心、也叫大乘心,我們在日常生活就盡量使自己運用佛性本體,從佛性發揮,發揮出來就不會造業,不考慮到自己的利益,不考慮自己的情緒,我們要了解到,念頭轉的很快,我們接觸的第一個直心,不用一秒鐘我們就可以轉念,我們就可以加自己的意思進去,那就不是直心了、就不是道場,就變成我們的私心(變心意識),修道不要用心意識,因為心意識是因緣聚會才有,因緣消失就沒有,我們的直心、我們不生不滅的佛性是常住(永遠都有、永遠都在),所以我們要用永遠都在的真心。這樣會嘛?聽熟一點就會了,所以要聽熟。應語隨答,我們就是應著講話、問問題,然後要隨著答(從佛性本體來回答)。

  普見化身,能夠普見化身(千百億化身),就是我們對做什麼事都會做,做上等事一個身、做下等事一個身,什麼事都會做,會清理廁所這是一個身、清理佛堂也是一個身,是不是普見化身,什麼事都會做。到廚房去煮東西炒菜煮飯會不會?(會),坤道回應的比較大聲,乾道聲音比較小,老前人時常念說後學你都不到廚房去學,有啦,後學也很會滷豆乾且滷的很香,若是要應付很多就沒辦法,一下子要一百桌就沒辦法(一桌十個人那一百桌),馬上就要準備給人吃,不要說去煮,後學光擺那些碗筷就夠忙了;有一位廚師很厲害判斷力真強,一大堆的菜,他說這些菜可以做出九十六盤,後學就在想你就把每一盤抓一些出來,就又多出四盤出來(就可以湊成一百盤),他說不行,這樣抓出來不好看,一盤一盤有它剛好的角度,你就要剛剛好才好看,那真的喔,就真的他弄出來就剛好九十六盤,後學說怎麼這厲害,各位有沒有那個功力?(沒有)一堆菜一看就知道幾盤,一盤十個人要吃,真厲害喔,沒那個功力就要開著車子再去多買四盤(湊成一百盤)!因為從天元佛院到埔里街上要七公里懶得再去,想說把每一盤抓一些出來,他說不能這樣,一定要每一盤都圓滿。所以我們了解,我們有多少能力功力,都會整個都呈現,可是後學都判斷不準,不是煮的太多就是煮的不夠。所以普見化身,重要的就是不離自性(這個化身也不離開自性),所以千百億化身也在我們真心之中,所以不能離開自性。

  即得自在神通、遊戲三昧,就可以得到自在神通(就很自由自在),又可以遊戲三昧(三昧就是正定,在正定之中遊戲),因為我們如如不動佛性就在正定之中,可是我們可以千百億化身,很多形相可以遊戲,本體都不動,可是現象太多了都在動,可是又可以攝用歸體(歸到佛性本體回來),是名見性,這個樣子才叫做見性。見性很寬廣,所以角度很多,那我們要先認識我們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就是佛性、就是見性,「萬緣都放下一念不生」那一個、那一個,了解了沒?懂了沒?那一個,因為成佛就是那一個,你沒有去摸到那一個成不了佛的,修道沒有摸到那一個修不成的,為什麼有的千生萬世修不成道?就是沒有摸到那一個,很重要!我們要用不生不滅的心來修不生不滅的道,這一個萬緣都放下一念都不生,那一個是不是了了分明?(是),嗯!了了分明,你要抱,抱不得,你要把祂踹開,也踹不得,就是那一個(本來面目),不即不離、不住相,可是也不離開我們身體,這樣知道嘛?(知道),你一定要認識祂、要啟發祂,把祂啟發了以後我們在凡塵就運用,運用了以後因為都是學我們一穴(學而,就是迴光返照),時時刻刻我們都迴光返照,所以我們記得:「精神外放就是眾生,迴光返照就是聖賢」,這樣會嘛?(會),那要放出去比較好、還是收回來比較好?(收回來),那要記得喔,現在都在這裡說要收回來,離開這裡以後要記得收回來喔!不要看到好看的就整個都精神外放了,一定要記得收回來,凡塵的景象都是假的,全部虛幻不實在,不管它是好看不好看都是假的,因緣聚會才呈現,因緣消失就沒了;真的就是我們那個「了了分明」的知覺性,這個億萬年都在,就是要重視祂,能夠重視祂了、啟發了、運用了,我們一個名稱就做「佛」,那不啟發、不運用、不注意祂,我們一個名稱叫做「鬼」。要作佛就要認真、認識,然後把祂啟發運用、利益眾生渡化眾生,這樣就一定可以成就,所以見性就是要我們自己本身迴光返照,所以才有回頭是岸。以前到寺廟看到匾額「回頭是岸」,都以為是在勸流氓,勸流氓要回頭是岸不要當流氓,結果後來一領會:「不是耶,是在對所有眾生講」。

  我們所有眾生精神都外放,叫所有眾生要回頭,就是把外放的精神收回來,只要把外放的精神收回來我們就可以到達清淨的彼岸;我們精神外放就是在苦海,我們精神外放就投入凡塵,染了五顏六色的塵垢,一定有喜歡討厭、一定有行為、一定造業,所以一定要迴光返照,回頭是岸,一回頭就到清淨彼岸,原來是跟所有眾生講的,不是在勸流氓,可是我們想一想我們流浪六道,大概也是太久了都當流氓,都沒有努力認真想要回到我們當佛的本位。

志誠再啟師曰:「如何是不立義?」師曰:「自性無非、無癡、無亂,念念般若觀照,常離法相,自由自在,縱橫盡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頓悟頓修,亦無漸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諸法寂滅,有何次第?」志誠禮拜,願為執侍,朝夕不懈。

志誠再啟師曰:「如何是不立義」,問六祖什麼叫不立義,六祖就回答,自性無非、無癡、無亂,我們的自性裡面沒有是非、沒有無明、沒有散亂,這個很重要,自性沒有非(負面的),全部都是一個絕對體,無癡(沒有無明)、無亂(沒有散亂),我們現在在凡塵離這個大概都蠻遠,一定有是非、一定無明、一定散亂,有沒有?(有),還有啊,我們這個回答很奇怪,好的也有壞的也有。

  念念般若觀照,就是我們萬緣放下一念不生,一念不生以後六祖很喜歡把「佛性本體」用「念」來代表,所以叫念念,念念般若觀照,一念不生叫正念,正念已經進入佛性本體,所以最理想就是那一種狀態(在正念的狀態),我們有起心動念叫邪念、妄念,都不正也不要它;那真正的我們都不起心動念就叫正念,正念已經進入佛性所以叫正知正見(正確的知見,從佛性本體出來),因為佛性本體就是成佛的因子,能夠成佛就是因為佛性本體,所以也叫佛知佛見。我們在講佛知佛見就是從佛性本體出來那個才是佛知佛見、正知正見,所以正見不是我們根塵相對所產生的,我們六根對六塵產生的都不正、都是邪見,我們被自己的邪見障礙所以就成不了佛;那我們生活之中都這樣:「我們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對著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然後產生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六識),我們把六識當成我們的真心,所以這樣才一直六道輪迴」,我們要知道這個根塵相對所產生的不是,它一直在無常變化,各位前賢我們的六根有沒有變化?(有),可能各位有疑問「欸,眼耳鼻舌身意怎麼會有變化」,後學分析,小孩子所看到跟我們大人所看到一不一樣?(不一樣),絕對不一樣,小孩子看的視線很短看的很近,大人看的很遠看的很寬廣,跟小孩子看的角度完全不同。當我們念國小時候覺得學校很大教室很大,然後等到我們出社會已經幾十年以後,再回去我們念小學的學校看,哇,這學校怎麼這麼小、教室怎麼這麼小,一樣都沒有變化的東西,可是在我們小時候看跟我們大人的時候看,不一樣,差別在哪裡?差在我們的心(我們的心的差別),因為小時候見解就是很狹隘,然後我們到社會來歷練見解就很寬廣,所以那個叫無常變化,我們不要把無常變化的東西當成真。所以我們的六根也在無常變化,六塵的變化更是明顯,只要你一段時間沒有到一個地方去,過一段時間再去你就認不得,整個都改變。所以色聲香味觸法都是改變的很快,根塵都一直在變化,那產生的六識(我們產生的心)絕對變化,那變化的心我們不能用,我們要佛性本體出來的真心,那我們真心要怎麼出來?一定要根塵相對的識心全部都放下

  所以司空山本淨禪師才講「無心是道」,他的無心就是把根塵相對(我們日常生活所用的心)全部都不要了、去掉了,叫無心,我沒有心了,那沒有心了就叫道;司空山本淨禪師又講一句,這個時候那個道,就是即心即佛(道就是心、就是真心,真心就是佛),不是我們在凡塵用的心,凡塵用的那個心才不會成佛,那個都造罪、造了很多業,一定要受苦的。所以我們就是把凡塵所有這一些因緣聚會所產生的心,全部都放下(不要它),這叫妄盡,妄盡了以後真就顯,所以妄盡真顯;只要我們用妄,真就退隱(用妄心時真心一定不見)。我們凡塵在講我都是真心的,那個是建築在識心上的真心,他的認知不在真理上而在識心(認識的心)上面,所以男女之間在談戀愛,有的時候很真心,那個真心會不會變化?(會),為什麼會變化?因為他建築在識心上面,因為凡塵的景象一直在變化,等到景象變化時過境遷(時間已經過了,環境已經改變了),那以往那個相愛的心還在不在?變化了,被形相左右影響,所以那個叫識心的真心,當他相愛的時候不能算假,真的很真,為他生為他死都願意,可是經過時間的變遷以後,你要幫他端洗腳水他都不願意(一個你不喜歡的人要幫你端洗腳水,你都不願意),所以心的變化是很大,我們修道不用這一種識心的心來修,一定要用真心(不生不滅的常住真心)。所以我們用念念般若來觀照,六祖用「念」來代表佛性本體,就是我們佛性本體沒有間斷,所以念念無間,念念沒有間斷,就是念念都是覺,在萬緣放下一念不生的時候都是覺,所以六祖喜歡用念念來講,念念就用般若(般若是妙智慧,是佛性本體所生發的),我們用般若來觀照絕對不會做錯,時時刻刻都在真理世界之中。

   常離法相,我們凡塵只有兩個,一個叫法性、一個叫法相(一個性、一個相,性沒有形相,相有形相),我們就是常離法相,凡塵的所有法相我們都離(就是離相名佛的意思),後學之前有問我們要怎麼成佛?(離相),正確的答案就是兩個字「離相」,就是形相要離、事情也是形相也要離、語言是形相也要離、文字是形相也要離,不管是事情、不管是所有有形有相的東西我們都離,不是破壞它而是我們不要住相就可以,全部都可以離相,這樣有沒有了解一點,比較能夠進入真理世界。所以常離法相,全部所有的形相我們都可以離,不管是事情的相、語言的相、文字的相、真正形相的相,全部都離,離了就是佛。

  自由自在,因為離相以後就自由自在,我們住相就不自由自在,比如各位想買一部車子,整個心思都在車子上面,整個都被車子綁住,走到哪兒都在想車、走到哪兒都想看車,被車子綁住了心就很狹窄了,都想著車子,就不自由自在;假如我們什麼相都離了以後,就自由自在不會束縛,所以我們就時時刻刻訓練自己的心自由自在不受束縛。縱橫盡得,縱就是南北,橫就是東西,縱橫都可以盡得,跟自由自在的意思類似,不管怎麼樣我們都可以得到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有何可立,這樣的狀態要立什麼名稱來說呢,所以我們知道佛性本體是屬於不可思議(不能用頭腦來思,不能用嘴巴來論議)。我們曾經有講過不可思議的狀態:「不著有、不著空、不著亦有亦空、不著非有非空」,請問是有還是沒有?不可思議,說有不對,說空不對了,說亦有亦空不對,說非有非空不對,怎麼樣說都不對,每樣都不對,沒辦法說沒辦法想,那個叫不可思議,我們的佛性本體就是這種狀態屬於不可思議,我們是勉強把祂說出來讓我們了解一個輪廓,然後知道怎麼做怎麼修,到達我們想要的目的。

  自性自悟,頓悟頓修,亦無漸次,就是我們要自性自悟(自己的佛性自己要領物),頓悟了以後要頓修,領悟了以後就是要去做,不能光知道一定要去實行,很快地很短的時間就能夠心靈神會,各位頓悟了沒有?為什麼要一直問呢,就是要我們增加信心,我們信心都不夠,都怕怕的,所以要當下承擔,是,就是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佛性已經頓悟了,然後要從佛性發揮出來去做,叫頓修。亦無漸次,就是沒有次第,沒有按照我要先排時間、然後排個地方,然後我才來做,不用這樣,就是當下,在當下該如何就如何,肚子餓了就吃飯,想睡覺就去睡覺,很逍遙;以往有位老師父,弟子問:「師父現在還用功嗎?」,師父:「用功,用功」,弟子問:「師父怎麼用功?」,師父:「饑則餐來睏則眠」,弟子問:「不是每一個人都這樣嗎?」,師父:「不同」。現在的人雖然嘴巴在吃飯,可是頭腦都胡思亂想,雖然身體躺在床上睡覺,可是一樣翻來覆去,這樣同不同?不同喔!所以老師父做功夫就是飢則餐來、睏則眠,吃就吃、睡就睡,這樣就叫修(頓修),訓練我們專一,做事就集中精神做事,要玩就集中精神去玩,都是專一(專一就是道),所以我們要訓練自己專一,跟老師父一樣,飢則餐來睏則眠。所以不立一切法,不建立一切法。諸法寂滅,所有的萬法它都寂滅,寂就是如如不動,滅就是滅掉所有形象、滅掉所有煩惱。有何次第,就沒有安排的秩序。志誠禮拜,願為執侍,朝夕不懈,志誠就在六祖身邊當執侍。

志徹江西人,本姓,名行昌。少任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雖亡彼我,而徒侶競起愛憎。時,北宗門人,自立師為第六祖,而忌祖師傳衣為天下聞,乃囑行昌來刺師。師心通,預知其事,即置金十兩於座間。時夜暮,行昌入祖室,將欲加害,師舒頸就之,行昌揮刃者三,悉無所損。師曰:「正劍不邪,邪劍不正,只負汝金,不負汝命。」行昌驚仆,久而方蘇,求哀悔過,即願出家。師遂與金,言:「汝且去,恐徒眾翻害於汝。汝可他日易形而來,吾當攝受。」行昌稟旨宵遁。後投僧出家,具戒精進。

  志徹江西人,有一個僧叫志徹江西人,本姓,名行昌張行昌,少任俠,就是少年的時候當俠客行俠仗義;自南北分化,神秀跟六祖他們分開教化。二宗主雖亡彼我,二宗主就是神秀跟六祖,神秀跟六祖沒有分你我他(沒有分彼此);雖亡彼我,就是沒有分別心了。而徒侶競起愛憎,可是他們的徒弟互相起了喜歡跟討厭,神秀的徒弟不喜歡六祖,六祖的徒弟不喜歡神秀。時,北宗門人,自立秀師為第六祖,這個時候,北宗門人就是神秀的徒弟,他們自己立神秀為第六祖(就是與五祖付囑衣缽給六祖不一樣)。而忌祖師傳衣為天下聞,忌,就是害怕、忌諱,害怕天下人都知道五祖傳衣缽給六祖的事情,這樣他們要立神秀為第六祖的事情就立不起來,天下人都知道六祖是惠能,不是神秀,可是神秀的徒弟希望他們的老師就是第六祖。乃囑行昌來刺師,就是囑咐志徹(張行昌)來行刺。師心通,預知其事,六祖有他心通,知道這種事有人要來行刺。所以只各位能夠「萬緣放下一念不生」一段時間,以往後學看景德傳燈錄五燈會元記載所有他們修持的過程,要有這些功夫出來,大部分都十二年,十二年就有成就,我們看六祖在獵人隊有十五年,所以六祖也有那個功夫,等於有五眼六通(大概十二年就會有,六祖已經十五年了),心通是六通裡面的一個。六祖知道,即置金十兩於座間,就是在他坐的地方放金塊十兩。時夜暮,行昌入祖室,張行昌就進入祖室,將欲加害,師舒頸就之,六祖脖子伸得長長要給他殺,行昌揮刃者三,行昌用刀將六祖脖子揮斬三次,悉無所損,六祖都沒被斬斷,俠客會砍假的嗎,是真的斬下去喔,為什麼揮斬三次,六祖脖子都沒斷?那個就是修的功夫,楞嚴經裡面就有這段記載,就是他修這個功夫:「外面的水火風土四大,我們身體也是水火風土四大,外面的水火風土跟身體的水火風土已經融成一體」,好像水投入水,還是水,火投入火,還是火,所以他就是修這一個功夫,已經不相妨礙,外面的水火風土跟我們身體的水火風土已經融成一起,所以沒有摩擦,沒有妨礙,所以行昌砍三次都還好好的。

  師曰:正劍不邪,邪劍不正,六祖就講話了,正劍不邪,邪劍不正,你在行俠仗義那個叫正劍,所以它不邪;假如你是私心的叫邪劍,邪劍就不正。所以從這個延伸出來就有說「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所以我們本身的心重要,你是正人,你行邪法,這個邪法變正法;你是邪人,你去行正法,那個正法就變邪法。所以重點就是在心,我們是正人的話,雖然這個法是邪,可是在你身上行出來變成正的。所以心重要,我們要掌握自己的心。

  只負汝金,不負汝命,六祖說我只欠你錢,沒欠你命(你要殺我,我就沒欠你命,所以不應該)。行昌驚仆,一個俠客會嚇到暈過去,你看有多嚴重,很嚴重啦,真的嚇到,殺一次就死了,我殺了三次還沒死,六祖還會講話,所以他嚇到的程度非常厲害。久而方蘇,經過很久才醒過來。所以我們研究六祖壇經它不標榜神通,標榜在真理世界,所以我們要知道,那個俠客也是要行俠仗義,可是他的出發點已經就不對了,要殺一代祖師已經就不對了,而且神秀又不是真正的有領衣缽,所以他的出發點就不正確。求哀悔過,我們人都會這樣,這一下子不得了了,算殺人很重的罪,希望六祖能赦免其罪,即願出家,表示要出家。師遂與金,六祖就給他十兩,言汝且去,跟他說你趕快走,恐徒眾翻害於汝,我的徒弟如果知道你要暗殺我,他們不會放過你,一定會害死你,你快走。你看這個心地很好喔,就是行昌害六祖,六祖也沒生氣在心,然後對他講只有欠你金不欠你命你趕快逃跑。汝可他日易形而來,你改天改變形象再來,吾當攝受,我就收你當徒弟,那你就要變形,不可以同樣這種形象來,你若同樣這種形象來,會被徒弟阻擋。行昌稟旨宵遁,行昌趁夜晚沒人看見,趕快逃走,後投僧出家,後來他沒來找六祖就已經出家了,具戒精進,具備戒律很努力精進。

一日,憶師之言,遠來禮覲。師曰:「吾久念汝,汝來何晚?」曰:「昨蒙和尚捨罪,今雖出家苦行,終難報德,其惟傳法度生乎!弟子常覽《涅槃經》,未曉「常」、「無常」義,乞和尚慈悲,略為解說!」師曰:「無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分別心也。」曰:「和尚所說,大違經文。」師曰:「吾傳佛心印,安敢違於佛經?」曰:「經說佛性是常,和尚卻言無常;善惡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無常,和尚卻言是常;此即相違,令學人轉加疑惑。」師曰:「涅槃經,吾昔聽尼無盡藏讀誦一遍,便為講說,無一字一義不合經文,乃至為汝,終無二說。」曰:「學人識量淺昧,願和尚委曲開示!」

  一日,憶師之言,有一天志徹想到六祖講的話,遠來禮覲,趕快來見六祖。師曰:吾久念汝,汝來何晚?六祖說,我一直在念你,你怎麼這麼晚才來,所以這個還是看他那種修道的根器還是可以的。志徹就說,昨蒙和尚捨罪,今雖出家苦行,終難報德,我們都有那種錯誤的觀念,認為去修苦行就是在還那些罪(志徹認為是這樣),所以志徹已經出家了然後修苦行,我們要了解苦行對自己沒有利益,對眾生也沒有利益,所以釋迦牟尼佛不鼓勵;苦行是磨練我們修道人的心志,怕我們會放逸(我們生活過的太好,我們精神會放逸,生活很好變成不收斂會做壞),所以藉著苦行來磨練我們的心志,所以一定要了解重點都是在明心見性,我們要修道一定要先追求明心見性,剩下要怎麼做我們自己衡量,假如我們怕身體好逸惡勞(喜歡享受不喜歡受苦),我們若有這一種情形就可以藉著一些苦行來磨練我們的心,把那個享受的心磨掉,這個很重要很實際的,假如我們是在好的環境之下生長,那他受苦的程度、受壓力的程度就不大(一點點壓力就受不了),假如你是在很苦的環境下生長,像非洲那種生活型態,他們接受苦的程度就很高;假如我們是富裕環境之下生長,那一點點苦他就受不了想自殺,所以我們要知道,外面的環境對我們心志磨練也是很重要,重點就是在我們已經對佛性認識。

  顏回我們從記載得知,顏回就是沒得吃沒得穿沒得住,居陋巷(就像現在的違章建築),簞食瓢飲(沒得吃),人不堪其憂(我們平常的人沒辦法像顏回那樣生活),可是回也不改其樂,那顏的快樂不是裝給人家看的,而是顏回從內心產生,那為什麼內心會產生那麼快樂呢?因為得一善則拳拳服膺,終身弗失,顏回得一善(一善就是得道,一就是道,他已經得道),顏回把這個道拳拳服膺(就是時時刻刻都保守,沒有不覺的時候,沒有起心動念的時候,時時刻刻都是覺),所以顏回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深淵不小心摔下去,萬丈深淵粉身碎骨;冬天湖面結冰,可是冰很薄,你稍微大力一點踩下去,冰就破了,破了你人就沉下去,一沉下去再浮上來時候都被冰塊擋住,一定死,所以走在薄冰上面要輕輕的,不能大力慢慢走,我們修道哪一個像這樣,都大喇喇的一步一步的就走了,哪有小心翼翼的,我們就是這樣「先造業,往後要受苦再來」,所以「菩薩畏因,凡夫畏果」,菩薩畏懼造了業因,造了業因要受苦,我們凡夫都不管什麼業因不業因,就整個都去做,現在接受果報的時候就怨天尤人「怎麼都是我不是別人」,我們有沒有這個情形啊?這個不回答倒是對的,沒有這個情形。

  因為顏回對這個道的重視,所以時時刻刻都保持那個覺。我們假如能夠時時刻刻像顏回這樣,哪會不成佛,顏回因為營養不良32歲就歸空,經過那麼久了到現在我們竟然都還記得顏回,後學說我們祖先大概經過四代、五代就不記得了,我們有哪一個還記得四代五代之前祖先的名字?大概都不認識了,要去看族譜才會知道名字,那顏回跟我們非親非故我們竟然會知道他,就是顏回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只要肯學你就可以成聖人,顏回已經成復聖(就是聖人),「得一善則拳拳服膺」這樣就好了。

  然後「不遷怒不貳過」,我們都很容易遷怒,以往都常說先生在外面上班,受到公司打壓回來就罵太太,太太就罵孩子,孩子就罵寵物,這就是遷怒,小孩子一腳就踢寵物,很倒楣,就是因為爸爸在公司吃虧,我們凡塵很容易見到這一些現象。我們了解聖人教我們不遷怒,到你的身上為止,不把那個怒發出去;不貳過,我們不知道的時候會做錯,做錯以後絕對不犯第二次(不貳過),這樣就可以成為一代聖人,不是很困難的,看我們願不願意做,所以後學都會問願不願意成佛啊?(願意),大部分都是想我生活好好的就好,若可以成佛就成佛,若沒辦法也沒關係,所以缺少精進的動力。

  我們了解凡塵是苦海,假如各位還不死心的話,去找大鐵板來踢,踢鐵板一定會清醒的,我們太順了,上天把我們考倒,讓你能夠賺錢、讓你能夠有社會地位,那你還想修道成佛嗎?這樣就很好了,不想了;那讓你什麼都不如意,就會「還是修道好、還是脫離苦海好」。所以凡塵要成就我們的話,讓我們很坎坷。可是一般我們追求的是什麼?我們追求就是順利、名利(就是很順遂),完全都不同,那我們所有的追求都達到了,還想成佛嗎?不想了,凡塵很好玩,現在都很自由,有錢你要到哪個國家都可以去,好不好玩?(不好玩),去玩很累的,所有的山河大地都在我們性分之中,你只要一靜下來,所有山河大地都在你身上,幹嘛還要出去玩,心都還要外放、還要花錢,受苦的,我們可以把那一些錢省下來。

  所以志徹說今雖出家苦行,終難報德,沒有辦法來報答六祖不殺他的德。其惟傳法度生乎,要怎麼樣報答六祖,就是要傳佛法渡化眾生,這個方向倒是蠻正確,這樣才可以報答六祖的不殺之德。弟子常覽涅槃經志徹說時常看涅槃經,未曉(就是還沒知道、了解)「常」、「無常」義,就是看涅槃經還不知道常跟無常的義理,乞和尚慈悲,希望六祖能夠略為解說!師曰:無常者,即佛性也,是不是已經跟我們所認知的不同,六祖講無常就是佛性,我們說佛性是常,可是六祖講無常就是佛性,為什麼會這樣講呢?假如說常是佛性的話,我們眾生都成佛了,要不要修道?就不用修了,因為佛性是常,常的話每個眾生都有佛性,每個眾生已經都是佛了,所以站在眾生的角度來說佛性。假如佛性是常,那現在的眾生都已經是佛了,要不要修道?就不用修了,所以六祖講佛性是無常,祂一直在我們眾生生活之中變化,要懂意思喔,不然那是完全相反;因為佛性是常住,跟六祖講的無常完全相反,那六祖為什麼要講相反,就是因為我們的認知都以為佛性是常,那六祖就講「假如佛性是常的話(佛性常住)」,我們眾生都成佛了,就不用修道,是站在這個角度來說。

  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分別心也,有常就是我們的善惡諸法分別心,我們的分別心就是有常為什麼?因為我們在生活之中都用這個心,是不是常心?是不是常?我們生活之中是不是用這個心?(是),用這個善惡諸法分別,都是用這個心,所以六祖講這個叫做常,因為我們都在用,我們在用的這個心叫做常,所以站在不同的角度來解說我們要知道真理上「佛性是常住」,可是「常住」,眾生沒有去啟發、沒有修證,所以沒有成佛;那我們把祂認定是「常」的話,就不用再修了,眾生本來就是佛了,六祖是站在這個角度來說。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為何這樣講,我們認知的佛性是常住,為什麼會講無常,就是眾生不用,眾生所用的就是分別心,所以「常」叫分別心,我們日常生活都用分別心,所以是常。

志徹就講,和尚所說,大違經文,大大地違背經文,六祖就講「吾傳佛心印,安敢違於佛經」,我在傳達佛的心印(以心印心),怎敢違背佛所講的經;志徹就說,經說佛性是常,和尚卻言無常,把它點明,說經裡面講佛性是常,可是六祖和尚卻說無常。善惡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無常,和尚卻言是常,此即相違,跟真理相違背、跟經典相違背就是這個地方,就是這個地方,令學人轉加疑惑,沒聽沒疑問,愈聽疑問愈多,志徹就是這樣講。六祖就講,涅槃經吾昔聽尼無盡藏讀誦一遍無盡藏比丘尼就是肉身菩薩,她的家境很好,可是她真的修苦行,一天只有吃一餐然後不倒丹(不躺著睡覺),有錢人的女兒又沒嫁人、又僅吃一餐又沒躺著睡覺,所以是苦行很難得,現在在曲江的一個山上。六祖有聽無盡藏讀誦一遍,便為講說,六祖聽到以後便為她解說,誦經的人不知道經文意思,聽經的人知道意思,那聽經的人不認識字,很有意思喔!所以我們活佛老師為什麼要大家一直研究六祖壇經,就是說「諸佛妙理非關文字」不要住在文字裡面,要在真理世界裡面追求。無一字一義不合經文,解說的時候一字一個義理,都跟經文相合,乃至為汝,終無二說,跟你也一樣,都沒有兩種說法。志徹就說,學人識量淺昧,願和尚委屈開示,志徹說我正在學,認識跟度量都很淺、很迷昧(都不了解),希望和尚能委婉曲折來開示,所以志徹就這樣要求六祖。

師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說甚麼善惡諸法乃至窮劫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故吾說無常,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諸法若無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徧之處,故吾說常者,是佛說真無常。佛比為凡夫外道執於邪常,諸二乘人於常計無常,共成八倒,故於涅槃了義教中,破彼偏見,而顯說真常真樂真我真淨。汝今依言背義,以斷滅無常及確定死常,而錯解佛之圓妙最後微言,縱覽千遍,有何所益?」

  六祖就講,汝知否(你知道嗎),佛性若常,假如說我們佛性是常,更說甚麼善惡諸法,佛性假如都常的話,那麼善惡諸法都不用講了,都已經是常了,乃至窮劫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一直到達窮劫(就是時間過的很久很久以後),沒有一個人會發菩提心,為什麼?因為佛性是常,是常的話就不用發菩提心,那也沒有善惡諸法,全部都沒有,因為祂常住了,故吾說無常,所以六祖才講佛性無常,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佛說的真常(真心常住),就是在真理世界,那六祖講的是在現象,就現象來講,佛性是無常,就真理來講,佛性是常住。所以要抓到講的角度,六祖因為站在現象的角度,我們眾生都在用佛性,可是我們在用的時候都不知道,那不知道的話,佛性就變成無常,一直在變化,所以六祖把祂講出來。

  然後我們平常的心都是用識心,所以六祖就講,一切諸法若無常者,所有萬法假如說是無常、是變化的,即物物皆有自性,變成所有的東西都有本性,像我們做的椅子,它也有本性,假如說椅子有本性,它就會有取捨:「說要給你坐、不給你坐」,不給你坐,你就要起來,我們的椅子會不會這樣?(不會),所以椅子沒有自性;假如說物都有自性,那這個世間就不能安立,所以物物沒有自性。所以這邊六祖講,假如一切諸法若無常者,每一個物都有自性,容受生死,它要來接受(每一個東西都要接受生死),有自性的話要接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徧之處,我們追求真常之道那個真常(真理),它就有不徧(就不是盡虛空徧法界),故吾說常者,所以六祖就把這個說是常,是佛說真無常,佛講的真無常,就是萬法萬象就是真無常。佛比為凡夫外道執於邪常,佛為了我們凡夫以及為了外道執著於邪常(就是不正確的常住)

   諸二乘人於常計無常,二乘就是聲聞跟緣覺,就是修成阿羅漢跟辟支佛就叫二乘,他們把常計無常,共成八倒;常樂我淨是佛的四德,我們凡塵無常無樂無我無淨,那一般人把整個看成顛倒過來,佛的常樂我淨看成無常無樂無我無淨(已經四倒),凡夫的無常無樂無我無淨看成常樂我淨(又四倒),加起來共八倒。我們有沒有把凡塵的無常無樂無我無淨看成常樂我淨?大概也都沒有,不知道!

◎剩下約9分,提問問題。

  上次有前賢問到領天命的問題就很好,有關於領天命的問題,一提出來問我們就可以了解,一代祖師授記給我們點道,只要我們不反道敗德,絕對都可以修證,那我們要跟誰修…,「假如我跟錯人修,就會修不成」,這都是多餘的顧忌,只是我們在修持的過程自己要有般若妙智慧,要用我們的智慧來判斷,怎麼樣可以修成、怎麼樣修不成假如我們太注重形相,那修不成,修不成是害我們自己;假如我們都不住相,可以修成,是幫助我們自己。所以在修的過程裡面,釋迦牟尼佛有講,我們修道要四依

(1)依法不依人,我們按照佛法來修可以成佛,不按照人,因為人有過錯、有看不見的不對,我們按照跟著人去修的話,我們錯了也不知道。所以現在我們凡塵社會自己要去地獄想怕沒伴,邀了一些人一起去,整群人邀著去地獄,走得很習慣,大家都說好一起去,都盲目。我們一定要清醒,不對的就是不對,不會變對,是非要分辨,是就是,非就是非,是道則進,非道則退。

(2依智不依識,我們的智慧是不生不滅,我們的識心是生滅,我們依照我們的智慧不按照我們的識心。

(3依義不依語,義就是真理,我們按照真理不按照語言,不依文字語言。

(4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義就是究竟,不了義就是方便法門,方便法門我們也要用,可是要知道它是方便不究竟的,是我們眼前很容易做、很容易成就,那我們去做,做過以後,這一個法就把它擱開了,那個叫不了義,了義就是究竟,就是大乘究竟,我們要依了義。

  【問】:請問我們做耳根圓通,就是把耳根放到我們聽得到聲音的地方,可是如果有很多很多聲音,最後只有一個「轟!轟!」的聲音,可是這中間還是有些個別的聲音,那個是不是跟劉講師在課堂上所說的「辦不到」是一樣?

劉講師答:我們之前有講到耳根圓通,因為當時各位都反應聽不懂,所以當時我們就沒有詳細說,就暫時擱下,等以後有機緣再講,可能各位有聽到後學在台北講的錄音帶,錄音帶裡面有交待怎麼做,我們做耳根圓通,最主要的要先分第一個是聽,第二個是聞,第三個是聞性

第一個聽是耳朵的功能,那個不要。

第二個聞,是我們聽到聲音又加上我們的心意識,那個也不要。第三個是聞性,聞性就是佛性,不生不滅的,我們修耳根圓通,就是要用第三個聞性。

   第二個聞,我們最容易誤用,你一聽到以後加入心意識,都是多餘的,做白工的,沒用,所以一定要用第三個聞性,聞性就是不生不滅的佛性,那不生不滅的佛性最重要的就是「了了分明」,你聽到什麼了了分明,可是不要追它,不要被它影響,那你知道就好,十方都有聲音,你十方都了了分明,這樣就好,就保持這種狀態。然後耳朵會發生什麼變化,不要管它,你要去管你耳朵發生什麼變化,那個已經心意識作用,你心意識作用做不成耳根圓通,所以我們要了解,用聞性,聞性唯一,沒有心意識,各位要做耳根圓通的時候要用第三個聞性。

   就像後學說,我們眼睛是見性,見性我們去分別這個漂亮,那個醜,已經落入心意識,那能夠了了分明,了了分明不分別誰漂亮、誰醜,你能夠很清楚知道,那個叫一,見性是一,沒有進入千差萬別,只有一,單獨的一,所以「滿眼本非色,滿耳本非聲,文殊常觸目,觀音塞耳根」,我們眼睛所看的就是文殊菩薩,就是智慧第一,我們一看出來都是用智慧,看出來的了了分明,那個是智慧第一;然後耳朵一聽到聲音,聞性循聲救苦,那個也是慈悲心,聞性也只有一。

  

※非常感謝天恩師德,活佛恩師慈悲開設性理心法班,諸佛菩薩慈悲諸多的因緣聚會,劉講師慈悲傳達解說最上乘佛法殊勝,以及感恩各位前賢慈悲布施,感恩十方諸佛供養。

引用:                 

(1)https://www.youtube.com/user/TsungJie

連結網址https://1drv.ms/f/s!AlkQnRR-y_aTrHxwvl670QBzBNPq

(2)第二個備份網站,連結網址

https://www.box.com/boxup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gel95168620&aid=109229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