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龐雜的玉器@@
2007/11/22 10:50:33瀏覽2489|回應0|推薦0
開採、雕琢、使用玉器在中國已經有萬餘年的歷史,在上古國家成型的初期,玉器一直作為重要的祭器和瑞器出現,被我們的先民視做與神明祖先溝通的媒介物,這種玉制禮器的傳統,在夏、商、周時,又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因此才會在長期的歷史中形成了全民愛玉、尊玉的根深蒂固的民族心理。玉文化作為中國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有著無法估量的深遠影響。
  中國的古籍中把昆侖山稱為"群玉之山"或"萬山之祖"。《千字文》中也有"金生麗水,玉石昆侖"之說。早在三千六百年到三千一百年前的商代,和闐玉已經從遙遠的新疆到了商殷王都河南安陽。奴隸主貴族以用和闐玉為榮,生前佩帶,死後同葬。用玉之多以十分驚人。新疆的和闐玉要經過甘肅、陝西或山西才能到達河南。很明顯,原始社會開拓的玉石之路,這時已經比較完善了。這個時候玉石之路更向西延伸到了中亞地區。據前蘇聯烏茲別克史記載,在西元前兩千年時,就已經有新疆碧玉在那裏出現,可能就是從新疆北麓遠運而去。大約四千年前的這條西去玉石之路,早與以後的絲綢之路一千六百年左右,是中國通往中亞的一條很古老的道路。
三千年前的西周時代,新疆輸入的和闐玉已經成為周王朝王公大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論祭祀、各種禮儀,朝見皇帝,都必須用玉,而且有一套完整的規定。這時候經過幾千年的歷史沈澱,中國的玉文化已經基本定型了。
  中國和闐玉歷史悠久,蜚聲中外,和闐玉製品閃耀著"東方藝術"的光輝。中國歷代琳琅滿目的和闐玉精品,既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人類藝術史上的輝煌成就。是全中國人民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也是代表中國國家之國石。

崧澤文化.

 

 中國玉器綿延歷經七千年,用途廣泛,種類繁多,造型奇特,色彩繽紛,紋飾精美,風格獨特,工藝精湛,因此玉器是中華民族特有的藝術品,同時也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一顆閃亮的明星。本文就中國玉器的歷史來做一個探討。
據考古資料顯示,中國用玉歷史悠久,遠源流長,綿延不斷七千年,歷久不衰,其發展過程中歷經新石器時代、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唐、宋、元、明、清等諸朝代,而各時代在整個發展過程不僅相同,下面就各其發展過程做一簡述。


新石器時代:

在內蒙古赤峰興隆 文化遺址 出土裝飾品玉,證明中國裝飾用玉產生距今七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時期,由此可知中國先民是世界上最早用玉作裝飾品的人,直到距今五、六千年之際,玉器出土的地點明顯增加很多,分佈地區廣大,如發現到的遺址有:沈陽的新樂文化遺址、浙江餘姚的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崧澤文化、大溪文化等等也都發現過不少的玉器。到了距今四、五千年的新石器晚期出產玉器地點明顯更加增多,分佈地區更加廣泛,出土玉器的數量,種類十分可觀,製作工藝較為精細,用途範圍擴大,如紅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石家 文化、良渚文化,特別是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都發現大量的出土古玉,其種類之多,製作工藝精湛,用途之廣,分佈地區之大,已達空前,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玉器發展已達尖峰。中國新石器時代玉器自七千年前到距今四千年,在發展過程中,玉器的數量、種類和出土地點都是由少而多逐步發展的,玉器的分佈範圍是逐漸擴大的,到了距今四千多年之際,中國新石器時代已形成了若干個冶玉中心,而分屬於數個不同文化系統,從內蒙古、遼寧到山東、江蘇、浙江 中國東部一帶即可分紅山系、海岱系、良渚系等三個系統。 

夏代:

以二里頭文化(夏文化)的玉器為代表,二里頭文化遺址出土的玉器造型和裝飾風格,都表現出承襲龍山文化玉器而發展出來,承襲山東龍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龍山文化玉器的一些特點尤為明顯,至目前夏代玉器出土發現不多,但已發展的玉器即充分表現出前後兩種文化的承襲發展關係,也表現出夏代玉器還不及龍山文化來得發展。不過夏文化的玉器在製作工藝上也有所創新例如發明了勾撤雕法。

商代:

商代晚期玉器發展訊速,出現一個高峰、數量、種類顯著增加,工藝精湛是其特點,殷 婦好墓就出土玉器多達七百五十件,依用途可分為禮器、工具、生活用具、裝飾用具、雜器等等諸類,以及俏色玉器的出現,裝飾圖案發明了雙勾線雕法,即雙線並列的陰刻線條間又呈現出一條陽線,使圖案畫面由陰線構成,使畫面變得更加生動,凡此都表示為商代玉器發展的一個新的高峰。

西周:

西周玉器不及商代發達,主要在出土數量及種類不及商代多,不過在雕刻裝飾圖樣的技法上除承襲商代的雙線勾勒外,也有獨到之處,就是獨特的斜刀技法、鳥形玉刻刀、獸面紋玉飾是其代表作,至於裝飾圖案由於設計較為工整,致使圖案不如商代活潑而有拘束之感。

春秋:

玉器較西周有所發展,從出土玉器可以發現一件由二十一件飾玉組成一串飾件,更增添了玉佩美的藝術效果,由此是見春秋期佩玉的考究程度以及反映春秋諸候國琢玉水準和佩玉之狀況。

戰國:

玉器在春秋發展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的發展,而又出現一個新的高峰期,戰國玉器的發展主要從出土和傳世的玉器數量可觀、種類繁多、雕工精湛,其中以龍鳳、虎形玉佩的大量發現及造型多呈S型最富有時代特點,戰國早期湖北曾候乙墓出土的多節玉佩,以及河南輝縣固圍村出土的大型玉璜,開創了用若干節玉片組成一完整的佩、璜,其造型之美、工藝之精堪稱戰國玉器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還有透雕龍鳳紋玉鳳、龍形玉佩、猛虎食人玉佩及雙面雕玉璧等等凡此均可看出戰國玉器之發展最高境界。

秦代:

玉器出土及傳世甚少發現,因而秦代的玉雕藝術面貌還不清晰,但可肯定的秦代玉器反而不如春秋、戰國的玉器發達,這還有待考古資料的新發現來加以驗證。


漢代:

漢代玉器大量的出土,種類千變萬化,不僅繼承了戰國玉雕的精華而且有新的發展,主要發現在鏤空技藝的普遍運用,在佈局上打破了春秋、戰國慣用的對稱式,成功運用了均衡式達到了靈活多變的藝術效果,也最體現出當時的玉雕工藝水準,在裝飾藝術 方面也有新的創舉如描線畫裝飾法的發明,在中國玉雕史上漢代玉雕發展又達到一個新的高峰。

三國、晉、南北朝:

這時期是玉器工藝發展的最低潮階段,出土的玉器非常的少,大都繼承兩漢的風格。


唐代:

唐代玉器出土數量不多,但工藝極佳,唐代的冶玉匠師,善於中國傳統的繪畫、雕塑藝術及西域藝術中汲取精華,製作出極富盛唐風格的玉雕品,同時也反映了貴族富豪的生活。

宋、遼、金:

這一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宋、遼、金對峙分裂互相撻伐,而在文化交流經貿往來十分密切的時期,因而玉雕藝術方面取得共同繁榮,這時期玉器更接近現實生活、實用性裝飾玉佔大部份,所見南宋荷葉杯、北宋鏤雕 形佩,這時的富貴人家常把玉器做為古玩珍寶收藏或作禮物饋贈,因而就形成了仿古之風。

元代:

承襲遼金的玉雕風格,採取起突雕法,器表所飾海神獸暢游於海浪之中,充分顯現元人雄豪放之氣魄。

明清:

是中國玉器的發展達到頂端,傳世的玉器數量之多,造型之美,雕工精細,用途之廣均為歷代所無法媲美,明清玉器多采多姿,常見的玉爵杯、松樹人物杯等裝酒器、風行、爐、薰、瓶、鼎等仿古玉器盛行,翡翠白菜、松塔山子等陳設裝飾玉雕品層出不窮。在雕工方面明、清玉雕匠師善於借繪畫、雕刻、工藝的表現手法應用傳統的陰線、陽線、手凸、鏤空、立體、俏色等多種琢玉工藝,使作品達到登峰造極之境界,凡此都是明清玉器發展興盛時期之特色。


  總之,中國玉器經過七千年的持續發展,由產生發展達到鼎盛時期的整個發展過程中,充分表現出前後承襲的演變發展關係,玉雕藝術是中國古代各類藝術中唯一自新石器時代綿延七千年來歷久不衰者,是唯一與人們生活關係最密切者,玉器自產生以來就不斷的融合於中國傳統文化禮俗之中,充當著特殊的角色,發揮著其他工藝美術品所無法取代的作用。


紅山文化
  所謂紅山文化是新石器時代眾多的一支,因為在現今內蒙古赤峰市的紅山首先被發現而得名,這種文化分佈於東北遼寧省的西部和內蒙古的東部,其放射性碳素測定年代為距今約五千年前,本世紀七十年代上半期在遼寧省朝陽、阜新地區及內蒙苦翁牛特旗一帶,陸續發現紅山文化玉器,尤其在阜新發現的紅山文化玉器幾乎出土於墓葬。


  目前,發現的紅山文化玉器已多達萬計,形體大小都有,且都光素無紋,製作工具像是以圓形器琢磨,工藝獨特,以鳥、獸、蟲造型較為普遍,與其他地區的史前玉器形制截然不同,具有顯著的地域特色,較常見的造型有龍、獸、鳥、蟲、魚、勾彎形佩和圓筒形玉器等等種類繁多,造型千變萬化,每件形制各不一樣,具有非常抽象各種動物造型是紅山文化器最大的特色。
紅山文化延續的時間長達千年,它的玉作自然有多元化的發展,而所使用的玉材大部份為岫岩玉,按遼寧省南部的袖岩縣以盛產岫岩玉而聞名於世,紅山文化居民利用岫岩玉做為雕玉的材料應當是較容易獲得的,根據研究史前先民進行玉雕創作,所用的玉材都是就地取材,可以說是最方便不過了。
良渚文化


  在近數十年來富饒的長江三角洲(江蘇、上海、浙江等地區)考古工作在接二連三的重大發現數十座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玉斂葬大墓出土了數以千計稀世珍品的史前玉雕,其主要的地點有江蘇吳縣的草鞋山、武進東墩、常熟黃土山、上海青浦福泉山、浙江吳興楊家山一帶,這些「玉斂葬」大墓,在考古學上屬於良渚文化,經過碳十四測定完年代為距今五千年左右,這些重大的發現給江南大地,增添了新的文化新的一頁。


  這些「玉斂葬」大墓隨葬的玉器多得驚人,若是沒有科學鑑定及地層依據,真令人難以置信這是五千年史前時代的遺物,在遺址的武進東墩的一座墓葬出土玉器竟多達一百多件,其中大件的琮、璧是良渚文化玉器的大宗,造型獨特,雕琢工藝精湛,反映出良渚時期卓越的玉雕工藝水準。


  古代有天圓地方之說,玉琮一般認為是祭地的禮器有「黃琮禮地」之說的記載,已出土的玉琮作者發現最大的高達145公分,重量12公斤,最小的玉際高只有三公分,重量只二十公克,玉琮無論大小,基本上造型相似,呈方柱形,外方內圓,中間對鑽圓孔,四面中間各有一豎槽,琮身分為若干節,每節以四角為中心,琢刻獸面紋四組,一般獸面紋的眼、嘴由對稱的圓圈,平行凹弦紋組織,另作者最近新發現的玉琮竟有三角形,長78公分,重135公斤,另有圓形玉琮高82公分,重145公斤,詳細請看本書內圖形。


  古人認為璧是禮天的說法,玉璧的款式為扁平圓形,中間對鑽圓孔,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的玉璧大、小有別,厚度不一,似無定制,周禮有「以蒼璧禮天」的說法,一般認為玉璧是祭天的禮器。
良渚文化玉器的材材,經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只要係透內石,陽起石軟玉,產自太湖地區、天目山脈和寧鎮山脈。
二里頭文化玉器(夏王朝)


  中國史前社會結束約在距今四千年前,繼之而起的是大禹所建立的夏王朝,因此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商代之前曾存在夏代,同樣夏代有玉器也應無可存疑的,可是要確定那些出土玉器是夏代的遺存,這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因為誰也不認識夏代的文物,但這並沒有讓專家學者們卻步不前,相反的他們更積極,就在本世紀五十年代,中國考古學家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在中原地區,廣泛尋找夏文化的遺存,經過十多年的調查和挖掘,終於發現了可喜的成績二里頭文化。


  二里頭文化於一九五九年在河南偃縣二里頭(村名)遺址挖掘中首次被發現,因而得名,現有出土的資料而言,二里頭文化玉器的種類較為複雜,計有 生產工具:扁斧、多孔刀等 武器:戈、戚、鉞、矛頭、鏃等 禮器:圭、琮、牙璋等 裝飾品:方柱形飾、柄形器、臂環、錐形器等,以及用途名稱不詳的玉器,以上所列出的玉器,其中如牙璋、戈、方柱形器、柄形器等多是新石器所沒有的種類,其他種類如戚、鉞、多孔刀等都淵源於史前玉器正好說明二里頭文化玉器與新石器代具有發展和承襲的關係。


商代玉器


中國玉雕工藝由二里頭文化時期(夏代)演變至商代,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發展,商代玉器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奇葩,一直受到中外考古學家的重視,有關論述,屢見不鮮,不過都取材於傳世品,近四、五十年來商代玉器不斷的出土,古玉學家因而得以大開眼界,本文依據這些資料來報導近數十年來出土的商代玉器的種類,從一九七六年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七百多件玉器為例,其種類就有如下列名稱: 武器:戈、矛、戚、鉞、大刀等 工具:斧、、、鐮等 生活器具:臼、杵、簋、盤等 禮器:琮、圭、璧等 裝飾品:環、瑗、璜、玦、環臂、手鐲等 動物:虎、熊、鳳、鳥、魚、鰲等,從上面所列舉的玉器項目(如加上其他墓葬出土的玉器,則種類還要更多)可以看出商代社會生活中所使用的玉器的廣泛,這無疑的是當時玉雕工藝發達的一個重要依據。
商代玉器紋飾大多數為雙粗陰刻,這種刻法彷彿平地凸起,類似淺浮雕的陽線,有些學者稱之為「陽線」「平陽線」,這種雙粗陰刻是殷墟前期玉器紋飾中最流行的手法。
商代早期和殷墟前期的玉器流行寫實的眼形,其形狀與甲骨文「目」字及「臣」字相同,而且都是雙陰刻,這是眼形的一種新的形象特徵。

西周玉器


西周上承商代,故西周玉器有保留商代的特點,尤其西周前期的玉器更是如此,陝西寶雞茹家莊西周墓出土的一種虎珮便是很好的實例,這件象生玉節的輪廓是呈長方形,明顯有幾何形的傾向,這是商代晚期玉器流行的風格,虎珮上粗陰線的斜刻刀法與商代玉器上粗陰線的刻法不相同,因此這件虎珮充分反應出商代與西周風格的混合,類似的現象也見於西周的鳥珮,這種鳥珮的輪廓或呈長方形或弧形,也同樣具有明顯的幾何形的特徵,但其羽翼的表現則相當簡潔,而是單線陰刻,不似商代玉鳥羽翼的雙陰刻表現手法,更特殊的是鳥嘴呈T形,這是西周鳥珮最顯著的特點。
西周時期,玉雕工藝有很大的發展,這不僅表現在當時的官辦手工業已有專門雕造玉器的工作,社會上佩戴玉飾的風氣流行,以及玉器與官制、祭祀等密切聯繫,更主要體現在玉器種類、造型、紋飾、雕工等方面的演變,由於這些變化,西周玉器具有自身的特色,多少與商代玉雕的風格有所不同。


春秋時代的玉器


公元前七七 年至公元前四七六年為止,是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時期,這一時期的玉雕在西周玉器工藝的基礎上,繼續不斷的發展,一九八五年河南光山縣寶相寺黃君孟夫婦墓出土約二百件玉器,可以說是迄今最主要的春秋玉雕資料。這批出土的玉器歷史背景,為我們瞭解玉器的數量之多,雕工的精細,以及種類、造型、紋飾等的多樣變化,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參考,黃君孟夫婦墓出土的玉器種類很多,計有璧、環、璜、玦、獸面、虎、鳥、魚、蟬、管、玉雕人頭等。

戰國時期玉器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社會經歷著一場劇烈的變化,工商業突飛猛進,學術上百家爭鳴,文學藝術也同樣呈現一片榮景,這個時期,玉器的製作相當發達,可以說玉器工藝發展的最高峰,這一結果可從玉器種類的大量增加,造型寫實千變萬化,紋飾的繁縟和富於變化,以及雕工技藝的精湛得到證明。
跟以往的玉雕比較,戰國時期的玉器增加了不少新的種類,其中一種便是玉帶的出現,以及玉劍節也是戰國時期才出現,再者玉質的圖章也是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的玉印,雖然出土不多,但在當時應是較為流行的,除了列國君使用玉璽外,有些普通身份的人也同樣使用玉印。
其實具有動感戰國象生玉飾,最常見的還是玉龍鳳珮,這種龍鳳珮往往成對,而且身、尾都呈現不同程度的彎曲,這些姿勢顯而易見是象徵游走、追逐、搏鬥或掙扎,總之是靜中有動,與商周的玉龍全然靜止的造型迴然不同。上述現象與戰國動物造型的青銅器風格是一致的,應是時代風格的表現。

漢代玉器


在漢代的墓葬、遺址出土的各種玉器,其造型、玉質、紋飾、雕工等等都非常的精美及考究,反映了漢代高度的發達玉雕工藝水準。在漢代時期玉是封建等級的表現,玉是君主佩帶和使用的,小人是不配用玉和佩帶玉的,而且即使是君主佩玉也有等級之分,所以漢代用玉都一些有身份地位的人,而一般老百姓就不會擁有玉器的。


從漢代考古出土的玉器,大體上可分為下幾種:
 喪葬玉:就是這些玉器,人們生前不使用,而是專為陪葬品,漢代是葬玉的黃金時代,其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可說是空前絕後,從出土的葬玉有玉面罩、玉衣、玉塞、玉握、玉枕、玉璧等。
 儀禮玉:這些玉器用於祭祀、饋贈、聘禮、婚禮、朝會佩飾及室內懸掛或陳設,從出土的儀禮玉中最主要的是玉璧、玉圭。
 服飾玉:是指人們日常常穿著打扮時用的各種玉器,其用途是為了美化所以又稱裝飾玉,如玉簪、玉帽飾、玉耳環、身上的玉佩、玉帶、玉帶扣等。
 生活用具玉:玉用以平時生活器具為大宗,如杯、碗、瓶、壺、盒以及文房用具等。


唐代玉器


唐代玉器的出土數量不多,玉匠師雕刻工藝極佳,可說是件件珍品,唐代的冶玉匠師精於中國傳統繪畫、雕塑藝術及採取西域的藝術精華,雕琢極富唐代風格的玉飾品,其代表作如舞女俑、武士俑、仕女俑、飛天玉佩、珮羽觴、八瓣花紋杯等。這些作品是唐代玉雕藝術水準的真寫照,又是中西文化交流在玉雕藝術反映的實物見證。


宋、遼、金玉器


這一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宋、遼、金即是對峙分裂、互相爭戰,而在文化交流經貿往來十分密切的時期,而在玉雕藝術方面取得共存榮,這一時期玉器的特點是更接近現實生活,實用性裝飾玉居大宗,所見宋代的玉龍碗、荷葉杯、白玉鏤空杯、瑪瑙杯等是其代表作。


元、明、清


元代承襲宋、遼、金的玉雕風格,採取鏤空雕作法為大宗,其代表作如鏤空花鳥玉佩。明、清時期是中國玉器發展到鼎盛時期,出土、傳世的玉器數量之多,器型之豐、造型之美、雕工之精美,均歷代所無法媲美,明、清玉雕師善於備用繪畫、雕刻工藝的表現手法應用傳統的陰線、陽線、平凸、鏤空、立體、俏色等多種琢玉工藝,使作品達到真、善、美的藝術境界。
總之,中國玉器經過七千年的不斷發展,由產生發展到鼎盛時期的發展過程中,充分表現出前後承襲演變發展關係。

馬家濱文化

中國 - 歷史

前言
中國是世界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有將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歷史。發現于雲南元謀的猿人化石“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是中國境內已知最早的原始人類。距今四五十萬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帶的“北京人”,能直立行走,能夠製造、使用簡單的工具,並知道了用火,已具備了人的基本特徵。經過漫長的原始社會,約在西元前21世紀,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開始進入奴隸社會。繼夏而興起的商(約西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西周(約西元前11世紀—前770年)進一步發展了奴隸制度。之後就是春秋和戰國(西元前770年—前221年),被認為是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階段。

中國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早在五六千年以前,居住在黃河流域一帶的人民,就以農業為主,並飼養家畜。3000多年前的商代,已有了冶煉青銅的技術,並知道了使用鐵器;在制陶技術方面,有了白陶和釉陶;絲織生產也相當發達,產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提花絲織技術。春秋時期(西元前770年—前476年),制鋼技術已經出現;戰國時期(西元前475年—前221年),有一位名叫李冰的地方官和他的兒子共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今四川成都附近),合理地安排了灌溉、分洪和排沙的關係,堪稱古代水利科學技術的輝煌成就,至今仍發揮著巨大作用。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學術也空前活躍,各個學派的代表人物紛紛著書立說,議論政治,評析社會,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老子、孔子、墨子、孫子等就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人物。

西元前221年,雄才大略的嬴政結束了戰國時諸侯紛爭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秦,自稱為“始皇帝”。秦始皇統一了文字,統一了度量衡,統一了貨幣,建立了郡縣制度,修建了赫赫有名的萬裏長城,並分別在鹹陽、驪山等地為自己修建了規模浩大的宮殿、陵園和行宮。如今,地上的建築早已被兵火毀滅,但那些深藏地下的物品卻被長久保留下來。僅以部分考古發現為例,其中神姿英武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即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其雄偉壯觀的浩大場面令紛至遝來的中外遊客歎為觀止。秦朝末期,平民出身的劉邦與貴族將軍項羽共同推翻了秦王朝的統治,又經過數年,劉邦打敗了項羽,於西元前206年建立了強大的漢王朝。
  
漢代,農業、手工業、商業都有了極大的發展。漢武帝劉徹在位期間(西元前140年-前87年)是漢王朝最為強盛的時期,他擊敗匈奴,派使臣張騫出使西域,打開了從長安(今陝西西安)經新疆、中亞直抵地中海東岸的道路,被稱為“絲綢之路”,中國絢麗的絲織品經此源源西運。西元前33年,宮女王昭君受命出塞,嫁給匈奴呼韓邪單於,留下了動人的漢匈聯姻故事,多民族國家更為統一了。漢朝共存在了426年,到西元220年,歷史進入魏、蜀、吳鼎立的三國時代(220—265)。
  
三國時代最出名的政治人物是曹操、諸葛亮和孫權。曹操是魏國的創始者,他廣攬人才,唯才是舉,屯墾戍邊,成就一方霸業。諸葛亮是蜀國丞相,千百年來,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尚品德激勵著後人,成為中國古代智慧的象徵。孫權為吳國的建立者,曾與劉備聯合,大敗曹操於赤壁,後又在彝陵之戰中大敗劉備;他還設置農官,實行屯田,促進了江南土地的開發。他們的故事集中體現在一部名叫《三國演義》的小說裏。



三國之後,經歷了晉(265—420)、南北朝(420—589)、隋(581—618)等朝代,李淵於西元618年建立了唐朝(618—907)。李淵的兒子唐太宗李世民(626-649年在位),是中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君王之一。他實行的一系列政策,史稱“貞觀之治”,把中國封建時期的繁榮昌盛推向了頂峰:有發達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紡織、染色、陶瓷、冶煉、造船等技術也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全國水陸交通縱橫交錯,並與日本、朝鮮、印度、波斯、阿拉伯等許多國家建立了廣泛的經濟和文化聯繫。唐亡之後,經過五代十國時期(907—960),西元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兵變,“黃袍加身”做了皇帝,建立了宋朝(960—1279)。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國。他的孫子忽必烈於1271年入主中原,建立元朝(1271—1368),定都大都(今北京)。宋、元時期,工商業和對外貿易都很發達,許多外國商人、旅行家紛紛來到中國。威尼斯人馬可·波羅曾在中國廣泛遊歷,在他的遊記中,生動、具體地描述了當時中國的富強和工商業的繁榮。造紙、印刷術、指南針、火藥是中國古代科技的“四大發明”,到了宋代、元代又有了新的發展,並相繼傳入世界各地,對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明朝(1368—1644)。他的兒子朱棣即位後,開始大規模營建北京城池、宮殿、壇廟,並於1421年正式遷都北京。明代,農業生產和手工業都有顯著進步,到明末已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與此同時,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友好往來也日漸頻繁。



明朝後期,中國東北的白山黑水間滿族人的力量在崛起,他們在首領努爾哈赤率領下,曆三代而問鼎中原,于1644年建立清朝(1644—1911)。清代最著名的兩個皇帝是康熙(1661-1722年在位)和乾隆(1735-1796年在位)。人們把康熙、乾隆統治時期稱為“康乾盛世”。在清代,還出現了一些藝術性很高的長篇小說,其中最著名的是曹雪芹描寫封建貴族家庭由興轉衰的長篇小說《紅樓夢》。


史前文化遺址
中國的史前文化遺址按照年代分為三個時期,分別是「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及「夏商周」。舊石器時代包括直立人、早期智人及晚期智人三個時期。直立人文化已經發現150多個文化遺址,早期智人文化遺址發現30多處,晚期智人遺址遍及全國各省。



新石器時代分早、中、晚三期。早期文化出土了原始陶器和磨製石器,分佈在黃河中游和兩廣等地區;中期文化遺址出現了玉器、彩陶、白陶,分佈在黃河中下游和廣西等地區;晚期文化遺址分佈在黃河、長江流域的接近30處,其中龍山文化可以說是中國文明的起源。夏商周的文化遺址包括鄭州商城、偃師商城、豐鎬遺址、周原遺址和殷墟等夏、商都城遺址,以及西周主要封國的墓地遺址。



舊石器時代
中國的舊石器時代開始於古人類生存的年代,迄今已發現古人類化石和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200多處。中國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分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三個階段,以打製石器為主要生產工具,靠採集和狩獵生活。



中國境內已知最早的舊石器文化是距今約180萬年的西侯度文化和距今170萬年的元謀人。藍田人、北京猿人、金牛山人等是直立人的重要發現,而早期智人有大荔人、馬壩人、丁村人等,晚期智人有柳江人、河套人、山頂洞人等。舊石器時代的石器採取錘擊、砸擊、碰砧等方法打製,有刮削器、尖狀器、砍砧器、鑽器等,到了後期還出現了細石器。


新石器時代
中國的新石器時代大約始於西元前6000多年,是氏族公社由盛至衰的階段,以磨製石器、製陶和紡織的出現為基本特徵。從河南澠池縣仰韶村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開始,黃河流域東部有以黑陶為特徵的龍山文化﹔中西部有以彩陶為特徵的仰紹文化,以及老官台文化、磁山文化、裴裏崗文化和後李文化等前仰韶時期文化;東北、內蒙古、新疆一帶的北方地區,則發現一些以細石器為特徵的文化遺址;東南沿海地區以及長江中下游地區有以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址,如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河姆渡文化、馬家濱文化、良渚文化等。


青銅時代
新石器時代結束,人類歷史跨入青銅時代的文明歷程,歷史學上的夏、商、周都屬於考古學上的青銅時代。中國的青銅文化早期以二裏頭文化為代表,還有赤峰大甸子遺址等。



踏入青銅文化中期的前段 ,青銅器大量增加,有整套的禮器,偃師商城、鄭州商城以及三星堆遺址尤為重要﹔後一階段是青銅時代鼎盛期,大量精美青銅禮器、兵器、工具和車馬器出土,商代以安陽殷墟為代表,西周以周原遺址和豐鎬遺址為代表。



晚期則從西周後期到春秋時代,青銅器較前樸素,冶鑄技術卻有突出發展。


夏商周社會變遷
夏商周三代是中國考古史上的青銅時代,也是以中原文化為主體的華夏文明的起源。新石器時代晚期也是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五帝:黃帝、顓頊 、帝嚳、堯、舜)時期,一直沒有確實的考古和文獻證據。

夏啟、商湯、周武是三代開朝君王, 對於三朝很多事件斷代的考證,即使從孔子開始就有文獻記錄,但疑問仍然很多。

青銅文化在夏商周發展到了鼎盛時期,除了甲骨文,大量刻在銅器上的銘文也是重要的文字記錄。


傳說時代
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上限大約是在炎黃時期或更早,下限是盤庚遷都以前。由於考古學家長期找不到夏朝的證據,只能從《堯典》、《 陶謨》、《禹貢》和《尚書》頭三篇及《大戴禮記》和《史記》等古史資料來推斷人們傳說中的神話故事是否有事實根據。



據傳說,當時的部族大致分華夏、東夷、苗蠻三支,黃帝、炎帝是華夏的兩支,打敗了蚩尤領導的東夷,合併後成為高陽氏。而堯、舜、禹的後代則同化了南方的苗蠻,產生了後來的華夏民族。


炎帝與黃帝
炎帝又稱神農,居於姜水流域,以薑為姓。他是農業生產和醫藥的發明者,用木製作耒耜,教民耕種;又嘗百草,發現藥材,教人治病。黃帝又稱軒轅氏,居於姬水流域,以姬為姓。傳說他的妻子嫘祖發明養蠶,黃帝發明舟車、文字、音律、算數等。



此外,中國的文明傳說是起源於炎帝和黃帝時代。因此人們常以「 炎黃 」代表中華民族的祖先。炎帝、黃帝之後又傳數百年,職位禪讓均採用氏族公社選舉制度,史稱「禪讓時代 」,此時國家已在形成當中。


堯舜禹
堯的時期,自然災害嚴重,社會也不安定,堯就採取措施與大自然進行各種鬥爭,還命羲氏、和氏觀測日月星辰的運行情況以製定歷法。堯治理天下注重家族的作用,部落聯盟得到鞏固,堯也因此受到愛戴。



堯舜時期,洪水泛濫為害,堯命夏族首領鯀治洪水,鯀用築堤法治水失敗,為舜所殺。舜又命鯀之子禹治水,禹為治理洪水「 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 」。禹用疏導法治水,導小水入於川,導川水至於海﹔不僅消除了洪水,還為農業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後來舜推舉禹為他的繼承人。禹繼位,國號夏。


夏朝史話
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經歷了十四代十七個君王,夏禹治水有功,按照禪讓制度為天子,分中國為九州,平服了九黎、三苗等南方部族。

禹之子啟即位後,開始實行帝王世襲制度。夏啟的兒子太康,被諸侯首領後羿所逐,改立太康之弟仲康為傀儡王,未幾後羿又為臣子寒浞所殺。仲康之子相即位後亦為寒浞所殺,相的王后緡逃至有仍,生下遺腹子少康,少康長大後,收復王位,重建夏王朝,為夏朝鼎盛時期。以後夏朝逐漸衰敗,到了暴君夏桀,為商湯所滅。


商朝史話
商朝人傳說是帝嚳之子契的後裔,因契助禹治水有功,被舜封為商侯。到成湯時候,在伊尹的輔佐下,打敗了夏桀,建立商朝,被認為是「 順乎天而應乎人 」 的舉動。



商朝從西元前1562年到西元前1066年,共經歷30主、17世,因為採取兄終弟及繼承王位的制度,多次因為爭奪王位而遷都,國力衰敗,直到盤庚遷殷後才安定下來。商王武丁任人唯賢,平定內憂外患,是商王朝的鼎盛時期。祖甲之後商日益衰亂,到了商紂之時,暴虐奢淫,終為周人所滅。



商代是神權統治的時期,甲骨蔔辭記錄了大量祭祀、尚鬼、尊神的活動,而青銅器的鑄造技術亦發展到高峰時期。


西周史話
周人的祖先傳說是帝嚳元妃薑嫄的兒子棄,即後稷。商朝初年,後稷的後代公劉率族人從邰遷到磁。古公亶父時,又遷到岐山南邊的周原,自稱為周。周武王牧野一戰打敗商紂,建立了周朝。

武、成、康三代盛世後,周逐漸衰弱,周厲王時鎬京平民暴動,將厲王流放到彘,由周公和召公執政,史稱「 周召共和」,共和元年即西元前841年,是中國歷史有了明確紀年的開始。周幽王時,立寵妃褒姒為後,廢申後及太子宜臼,最後被申後的父親申侯所殺。幽王死後,太子宜臼即位,是為周平王,由鎬京遷都洛邑,至此西周告終,進入東周時期。

大汶口文化

山東龍山文化

中國黃河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又名典型龍山文化。50年代後半期由統稱的龍山文化中區分出來予以命名。主要分布在山東省中部﹑東部和江蘇省的淮北地區。年代約當公元前2500~前2000年。它上承大汶口文化﹐下續岳石文化﹐在中國新石器時代諸文化中具有較高的發展水平和獨特的成就。目前經過發掘的主要遺址﹐有山東章丘縣城子崖﹑濰坊姚官莊﹑濰縣魯家口﹑膠縣三里河﹑日照兩城鎮和東海峪﹑諸城呈子﹑泗水尹家城和江蘇徐州高皇廟等。
文化特徵與分期 山東龍山文化以黑色陶器群為顯著特徵。陶器普遍採用輪製﹐壁薄而均勻﹐造型規整(見中國新石器時代的製陶工藝)。器表多素面磨光﹐常見紋飾有劃紋﹑弦紋﹑竹節紋﹑鏤孔﹐並盛行盲鼻﹑乳釘等附飾﹐籃紋少見。袋足器﹑三足器﹑圈足器比較發達﹐但未見斝﹑鬲﹐一種假圈足狀的內凹小平底器也頗具特色。典型的器物有袋足﹑盉﹑甗﹑罐形鼎﹑盆形鼎﹑三足盤﹑高圈足豆﹑折腹盆﹑罐形杯﹑筒形杯﹑蛋殼高柄杯﹑折肩罍﹑大口深腹瓮等。其中﹐﹑盉類為黃色或白色的薄胎細砂質陶﹐也有的是白衣紅陶﹐無論陶質和器形﹐均異常突出。大量使用陶鼎﹐罐形鼎多為砂質﹐鼎足多作鏟式﹐盆形鼎多為泥質﹐鼎足多作“鬼臉”式(又稱鳥首式)。特別是高頸陶(見彩圖 陶 )和鬼臉式足的鼎﹐特徵鮮明﹐並給相鄰地區以強烈影響。在山東龍山文化分布區的偏西部分﹐即魯中南丘陵與魯西平原接壤的狹長地帶﹐文化面貌稍有不同。以城子崖遺址為代表﹐這裡的灰陶比例略高於東部地區﹐出現了少量帶繩紋﹑方格紋的大口深腹罐﹐陶多為子母口短頸大袋足﹐罐形鼎的鼎足多作側三角式﹐大口深腹瓮多為灰陶並常在器腹上安有寬橫把手或拍飾籃紋﹐筒形杯數量較罐形杯為多。還發現過有灼的卜骨。這種地區性的變異﹐應是在與河南龍山文化交往的過程中形成的。
山東龍山文化的陶器
根據東海峪﹑三里河﹑呈子的地層和器物形制的演變﹐目前把山東龍山文化初步分為3期﹕早期。灰陶較黑陶為多。典型器物有大口深腹小平底罐﹐大口深腹罐形扁鑿足鼎﹐頸腹分明的小袋足﹐斜直壁三環足盤﹐還有保留著大汶口文化特徵的敞口淺盤豆﹑觶形壺等。中期。黑陶比例增加﹐約佔半數。典型器物有粗頸﹑頸腹不甚分明的陶﹐梯形堆紋足的盆形鼎﹐折腹式三足盤﹐寬摺沿﹑粗柄包住杯身下半部的蛋殼黑陶高柄杯﹐以及新出現的陶甗等。晚期。黑陶佔絕對優勢。器類﹑器形複雜多樣。典型器物有“沖天流”粗高頸的陶﹐盤口“杯膽”式(杯身全部套進杯柄內)的蛋殼黑陶高柄杯﹐捲沿深盤高圈足豆﹐帶蓋多耳罍﹐鬼臉式足的盆形鼎﹐折腹的盆﹑碗﹑盤﹐各式的帶耳杯﹐以及精巧小型的陶盒﹑盂﹑皿﹑匙等。
社會經濟 山東龍山文化的社會經濟﹐是在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原始農業為主﹐兼營家畜飼養及漁獵﹐並經營各種原始手工業。農業生產工具主要有扁平穿孔石鏟﹑蚌鏟﹑骨鏟﹑雙孔半月形或長方形石刀﹑蚌刀﹑石鐮﹑帶齒蚌鐮等﹐用於翻土和收割的工具種類比較多樣。以種植粟類旱地作物為主﹐如在棲霞楊家圈遺址的窖穴裡就發現有粟的遺存。飼養的家畜有豬﹑狗﹑牛﹑羊等﹐尤以羊的飼養比大汶口文化有明顯的發展。輔助性的漁獵經濟仍佔一定比重﹐發現有石鏃﹑骨鏃﹑蚌鏃﹑陶鏃﹑骨魚鏢和陶網墜等漁獵工具。其中石鏃較多﹐有不少為磨製斷面呈菱形的圓鋌鏃﹐還發現了少量以細石器工藝製作的燧石鏃。狩獵的對象主要是鹿類。
製玉工藝比較突出﹐發現了一定數量的精美玉器﹐如扁平穿孔玉鏟﹐陰刻獸面紋玉錛﹐三牙璧及鳥形﹑鳥頭形等各種玉飾。這些貴重玉器表明當時製玉工藝達到了較高水平﹐同時說明玉質禮器的生產已專業化。製陶業也十分發達﹐所生產的器類繁多﹐器形規整精巧。除突出地存在以為代表的少量白陶外﹐大量的是磨光發亮的黑陶。其中的蛋殼黑陶高柄杯﹐有的器壁僅厚0.5毫米﹐還加以鏤孔和裝飾纖細的劃紋﹐製作工藝達到了古代製陶史上的頂峰﹐無疑是由專業陶工製作的(見彩圖 蛋殼黑陶高柄杯 )。有些黑陶器上刻劃複雜的雲雷紋﹑獸面紋等紋樣。這類精緻的陶器絕非日常用具﹐它們與貴重玉器一樣﹐是一種顯示尊貴身份的禮器﹐都是在社會上產生階級分化後為適應某種特殊需要而生產出來的。
獸面紋玉錛
金屬冶鑄業是當時的一項新興手工業。棲霞楊家圈發現 1件殘銅錐﹐同時出土不少銅煉渣和孔雀石一類的煉銅原料。三里河遺址出土 2件銅錐﹐經鑑定﹐係鑄造而成的黃銅製品﹐平均含鋅量23%左右﹐此外還有少量錫﹑鉛﹑硫﹑鐵﹑硅等雜質。有人根據當時的生產水平及當地的資源條件﹐並通過模擬實驗﹐認為可能是用富含銅鋅的氧化共生礦在木炭燃燒的還原氣氛下合成的。但也有人認為黃銅問世很晚﹐三里河的黃銅不應肯定為山東龍山文化的遺物。...............

龍山文化

泛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約當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類文化遺存。因1928年首先在山東省章丘縣龍山鎮城子崖發現而命名。對龍山文化的內涵﹑性質﹑分布的認識曾幾經變化﹐現已細分為幾個考古學文化﹐但同時習慣上仍沿用廣義的龍山文化這一稱謂。
1930~1931年對龍山鎮城子崖遺址進行了發掘。其下層突出地存在輪製漆黑光亮的黑陶和蛋殼黑陶﹐所以最初稱為“黑陶文化”﹐被認為是起源於東方而與仰韶文化不同系統的遺存。不久即被命名為龍山文化。1931年﹐梁思永在河南安陽後岡遺址﹐第一次發現了小屯(商代)﹑龍山﹑仰韶 3種文化遺存上下依次堆積的“三疊層”﹐明確了三者的相對年代關係。在30年代﹐歸屬於龍山文化的遺址不僅有黃河中﹑下游的﹐還包括了杭州灣地區﹐當時根據地區差別﹐劃分為山東沿海﹑豫北和杭州灣 3個區。又有人提出龍山文化是中國文明的史前期之一﹐並認為後岡的龍山文化是商文化的直接前驅。
1949年以後﹐大量的發掘和研究表明﹐原先的所謂龍山文化﹐其文化系統和來源並不單一﹐不能把它視為只是一個考古學文化。現在﹐根據幾個地區不同的文化面貌﹐分別給予文化名稱﹐以資區別。一般的分法是﹕山東龍山文化﹐或稱典型龍山文化﹐即最初由龍山鎮定名的那種遺存。其分布以山東地區為主。上承大汶口文化﹐下續是岳石文化﹐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當公元前2500~前2000年。廟底溝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地區。由仰韶文化發展而來﹐屬於中原地區早期階段的龍山文化﹐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約前2900~前2800年。河南龍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北和豫東一帶。上承廟底溝二期文化或相當這個時期的遺存﹐發展為中原地區中國文明初期的青銅文化﹐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約前2600~前2000年。一般還分為王灣三期﹑後岡二期和造律台 3個類型。陝西龍山文化﹐或稱客省莊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陝西涇﹑渭流域。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約前2300~前2000年。龍山文化陶寺類型﹐以新發現的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為代表﹐主要分布在晉西南地區。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約前2500~前1900年。目前這些文化暫多冠省名加以區別﹐今後通過深入對比研究﹐有條件的當以代表性的遺址地名單獨定名。至於30年代所稱的杭州灣區龍山文化﹐已經另行命名為良渚文化。


河姆渡文化









編結紡織:

       河姆渡出土的紡輪、兩端削有缺口的捲布棍、梭形器和機刀等,据推測這些可能屬於原始織布機附件,顯示新石器時代人們已由手工編織發明了原始的機械。
原始音樂:河姆渡出土相當多的骨哨,是一種樂器,也是一種狩獵時模擬動物聲音的狩獵工具。時至今日,浙江杭州市還能看見一種用小竹管做成,發出鳥鳴聲的竹哨,顯然是河姆渡骨哨的遺存。陶塤也是河姆渡的出土遺物,塤身呈鴨蛋形、中空,一端有一小吹孔,也是我國一種古老的樂器,目前市面上觀光區兜售的陶笛與此相似,只是河姆渡的陶塤只有吹孔而無音孔,可見它的原始。
河姆渡遺址充分顯示出南方長江流域在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的發展不亞於華北的文化,這可證明中國文化其實是多元發展,各有特色的!

經濟和宗教生活:
       陶甑 ㄗㄥˋ、鼎、鬲 ㄌㄧˋ、等炊煮器;ㄍㄨㄟ、盉ㄏㄜ ˊ 等溫酒器,說明飲食文化更精緻了。酒器的出現顯示農業收穫較前豐富,才有餘糧釀酒。河南龍山文化中,還流行以豬、牛、羊、鹿的肩胛骨為材料製成卜骨,將卜骨加以燒灼,觀察兆文以解釋吉凶。占卜顯示此時已有某種程度的信仰。另外在龍山的兩座窖穴裡還發現了煉銅用的坩鍋殘片,說明當時已能鑄造銅器。一般認為河南龍山文化處於原始農業社會解體階段,最終發展為中國文明初期的青銅文化。

前言:
        河姆渡文化 年代約為公元前4360年-前3360年。 主要分布于浙江宁紹平原。以夾炭黑陶為主,少量加砂、泥質灰陶,均為手制,燒成溫度800-930℃。器型有釜、罐、杯、盤、缽、盆、缸、盂、灶、器蓋、支座等。器表常有繩紋、刻划紋。有一些彩繪陶,繪以咖啡色、黑褐色的變体植物紋。

河姆渡文化則是分布在長江流域下游新石器時代文化的例子。因遺址首先是在浙江省餘姚縣的河姆渡被發現,故1976年命名之。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約為公元前5000~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分早、晚期。早期為約公元前5000~前4000年。晚期為約公元前4000~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發展的時間介於裴李岡、磁山文化及半坡文化之間,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波(紹興)平原,並越海東達舟山島,分布以長江流域為主,環境與華北不同,所以觀察河姆渡遺址立體造景,可發現自然景觀與裴李崗、磁山及半坡文化有相當大的差異。
自然環境:河姆渡遺址位於長江下游地區,河湖泥沙沉積土壤肥沃,為原始農業的產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遺址附近水源豐富,適合需要水的稻作生長,普遍都發現稻穀、稻殼、稻桿、稻葉的遺存,是中國水稻栽培起源的最佳例證,也是目前世界稻作史上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記錄。當地降水多,氣溫高,應屬常綠闊葉林和亞熱帶落葉闊葉林,森林有水鹿、野豬、牛等動物。河姆渡出土的大量野生動物遺骸,以鹿科動物最多,當時最具代表性的農具「骨耜 」即採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製成。密布如織的沼澤,又為水生動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也為發展漁獵、飼養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遺址中所發現的柄葉連體木槳,證明已有舟楫之便,除用于交通外,可能也在漁獵活動中乘用。杆欄式的房屋也反映出為適應南方高溫潮濕的生活環境。自然環境的不同,使河姆渡文化與華北黃河流域文化有所差別。


住屋特質:

       據地理勘測,河姆渡建築遺址附近有一座小山,東北面當時是一片湖泊,這樣的地理位置最適合杆欄式建築型式。杆欄式住屋有許多特色,使居民能臨水而居。地板在地面上通風涼快,可防潮防溼,也可防止大雨過後的氾濫,及不衛生的蒸氣和低飛的昆蟲聚集。殘餘棄物可從地板空隙擲出,隨水漂流;在陸上的杆欄建築擲出物可成犬豬的飼料,地面上又可燃起燻出濃煙的火以防蚊蟲。如建築在地形崎嶇之地,還可減免填土、挖掘;又因居高臨下,也可防敵人襲擊。
       河姆渡遺址出土許多樁柱、立柱、樑、板等建築木構件,構件上有加工成的榫、卯(孔)、企口、銷釘等,顯示當時木作技術的傑出。柱子兩端凸出的小方形稱為「榫 」、柱上鑿出可將榫插入的孔為「卯」。遺址中所發現的兩種木構銜接法,令人驚嘆不已,至今仍為木工工藝所沿用。一是企口板,企口將兩塊木板拼接在一起而不露縫隙,遺址中發現的企口板兩側各有一道企口,可與另一塊側邊削薄的木板相接,如今我們的木質地板還是用這方法拼接。另一是銷釘孔,帶銷釘孔的榫和樑柱的卯垂直相交,用銷釘栓住,榫頭就不會從卯口脫出了。河姆渡遺址的建築技術,可說已為中國木結構建築打下了基礎。

參考資料
http://www.tpec.org.tw/new17.htm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dyyoung527&aid=139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