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北誠記5/誠品誠品我愛你
2006/01/02 01:41:29瀏覽742|回應2|推薦10

友從美國紐約回台北,約我見面。去哪裡好呢?我想不出台北有什麼地方,可以吸引見多識廣的紐約客。反倒朋友提議:「去誠品書店,新開那家旗艦店。」

 

對啊,怎麼我沒想到?今年十二月,誠品開了全台灣最大的書店,約七千坪的營業空間,書店佔了將近三千坪,其他還有餐廳和精品店。更棒的是,書店從上午十時營業到凌晨兩點。

 

過去十七年,誠品一再創造奇蹟,它是台北最有人文氣質的書店,也開了亞洲第一家二十四小時營業的書店。台北市有誠品書店,讓許多外國朋友很羨慕。

 

和朋友約在誠品門口,洶湧的人潮讓人難以站立。二到四樓的書店區,三十萬種、多達一百萬本的書籍立在架上或攤在檯上,知識的濃度揮發在空間裡,讓人心醉。我覺得飄飄然,彷佛沾了一身書香,頓時更有氣質許多。

 

在書店走了兩個小時,膝蓋舊傷隱隱作痛。我驕傲地告訴朋友:「台北有這樣的書店,了不起吧!」。朋友冷靜地說:「台北養得起這樣大的書店嗎?」

 

在銀行工作的朋友果然實際。我辯說:「以體驗經濟的趨勢來看,誠品是對的!」朋友要我注意提袋率。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電扶梯上川流不息的客人,提購物袋的比例並不高。

 

望著眼前壯觀的書山書海,我想起另一位朋友的話:「看書去誠品,買書到水準。」水準書局幾乎沒有裝潢,學問淵博的老闆經常指點客人如何選書讀書,很受顧客歡迎。更吸引人是,水準的書價幾乎是全台灣最低。

 

和朋友走到誠品地下室美食區,人滿為患,買了咖啡只能站著喝。朋友說:「這樣美侖美奐、書種繁多的巨大書店,可以刺激客人買書慾望,但能為台灣書市創造多大成長?它的業績,大部分要來自其他書店同業的營業額流失。」

 

我換了個話題說:「誠品董事長吳清友很值得欽佩,真有氣魄。」朋友回過頭問我:「假設這家店經營不下去,媒體會如何評論吳清友?說他高估了台北的文化消費能力?」朋友的話讓我很內疚。逛了幾小時,僅消費兩杯咖啡。

 

我默默計算,過去二十年買了至少一千本書,其中買自誠品的不到二十本。如果誠品的業績是台北的文化象徵,那我對台北的文化,幾乎沒有貢獻。

 

我說這想法給朋友聽,他笑起來:「所以囉,台北不希望有一天,只因為誠品不再經營超大書店而被認為文化素質不夠,現在就不必太驕傲,把誠品開書店的動作當成台北的文化成就。」

 

話雖如此,我還是下決心多來誠品買書,當作贊助吳清友,也為我們台北的文化實力充點面子。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dyfish&aid=140116

 回應文章

程如晞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愛誠品
2006/03/18 12:14

剛好我今天的MSN暱稱是:來去誠品 .

從過年前至今,陸陸續嬻在誠品買了幾千塊的書,

看到你寫這是對台北文化的貢獻,有點小小的自我滿足.

如晞


黛安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買書不挑地點
2006/03/13 17:47

我買書很少挑地點。誠品、金石堂、新學友......只要有賣書的地方就可以買書吧?

儘管知道哪兒有便宜的書可以買,但是今天逛到這家書店剛好看到想買的書,絕對不會有下回再去便宜的書店買好了的想法。

這算是衝動購物啦!但是......現在不買,下回真的會抽時間去其他書店買嗎?

看書似乎不必挑什麼黃道吉日或價錢吧?

這是我個人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