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4/05 11:25:16瀏覽3435|回應22|推薦157 | |
引用文章雜醬~撈麵篇~ 高麗菜絲+香菜+芹菜粒+辣椒 打開燒餅鋪上高麗菜絲~ 再加上香菜和芹菜粒~ 層層往上疊~ 蓋上一大杓的雜醬 蓋上燒餅! 整束完成! 趁熱!! 大大的咬上一口~ 香到不行!! ~~天衣無縫的組合~~ 我家的雜醬還拿來做雜醬捲餅,雜醬蒸牛丸,雜醬小點。 老廣食的文化 為了這雜醬,也來聊聊老廣吃的習性。 這是長輩給我的飲食文化概念和訊息。 北方人叫酢醬!! 老廣稱撈醬和雜醬是一樣的東西...... 撈醬也拿來撈粉....撈米...撈粉絲....搗飯...... 雜醬就是三種醬以上....基本的芝麻醬+豆瓣醬+甜麵醬。 香港的甜麵醬和台灣的甜麵醬不一樣!! 請教過製醬廠,有顆粒的是豆瓣醬.泥狀的是甜麵醬.感覺是重複加醬.事實上兩者味道不同。 曾在某個版主處,看他大肆批評加了豆干,是窮人吃法!!是物資不揚的年代替代品!!這樣的批評很不厚道~
就算是窮人吃法,也不丟人!! 搞不懂這有啥好批評的!! 先人哪一個不是從無到有!!胼手胝足辛苦開創自己的家園!! (打死我都不信~錢會從天上掉下來!!) 我這惹嫌的在此說明,加豆乾的用意是讓入口時不燙嘴!! 冬天的撈麵是要燙熱滾滾的上眼前,豆干可以讓急著想嚐鮮的人有個緩衝時間!!不會因為急急的入口而燙嘴~ 老廣的雜醬最早是放腐竹,腐竹在雜醬裡有提鮮和爽口的作用,除了讓入口後不燙嘴之外,還增加有嚼的口感... 老廣的麵不似北方麵的粗獷豪氣.伊麵...雞絲麵...公仔麵...都是細幼麵類。 雜醬麵裡放豆乾,還有一個重要的時代演化,這和整個大環境有密切關聯,早在康熙與乾隆六下江南時就已奠定了這個基礎。 廣東省在明朝時期已與外國大量通商.商務頻繁讓大量人力勞動者想盡辦法聚集在廣港,也因商務航運的發達,造就其飲食文化上的多樣貌。 於是有了"打工仔"這個名稱。 老廣以米食為主,米食就適合勞動耗體力者,商務者不勞動耗體力時,就會選擇點心類,所以米製點心也是花樣繁複,有米製點心當然也有麵製點心。 老廣米製點心以 腸粉 和 蘿蔔糕 還有 芋頭角 為代表~ 廣港的麵常出現在點心系列,為麵點。 廣東人煮麵喜歡老火湯,就是把麵直接丟進靚湯裡煮,撈起來後另外加湯,調醬.... 老廣的商務勞動飲食習性~快(快速)~準(準時)~猛(猛急)~ 步調快。 經貿商業快速發達後,連打工仔和市井凡夫身上都有點積蓄了,就想放慢腳步,慢慢的吃~好好的吃~享受美味所"富"予的快樂!!所以有吃在廣東住在蘇杭的俗諺~ "老廣"能放慢腳步的人,多半已有些年紀和積蓄,不願意再"追趕跑跳碰"般狠猛,老廣的慢步,帶動新廣(港)的優閒.....對吃的細節更講究。 有錢沒錢,吃一定會有所要求,不知何時開始,飲食上的高標準已然形成。 聽長輩講過... 廣東人什麼都吃~背朝天的都吃~ 同朋友同學研究過,哪種動物是沒有背朝天的!!?? 除了人以外....所有的動物都是背朝天!!------ 結論。 吟吟沉沉講咁多~~~(囉哩巴嗦又拉拉雜雜說這說那~) 順帶一提 許多來臺灣落戶的外省北北,喜歡喝老酒,能和家鄉串聯的就是雜醬。 一口老酒一口醬香,撫慰了離鄉背景,舉目無親又單身孤獨寂寞的心!在那個保密防諜的年代,部隊的餉俸微薄,行動也受管控,正值青春年少的歲月,全部奉獻給國家和部隊。 那時候的國策...... 軍人不能結婚!! 也不能置產!! 後來開放軍官可以結婚,卻得上書報告!!不但要報告,還有登記人數上的限制!! 臺灣光復後的役男很多都逃兵,逃不了的,就先結婚再入伍,入伍後也逃兵的....那就是"死路"一條,即使沒有被逮回來,一輩子的光明前途也離他而去。 入伍逃兵大部份是"兵變"引起的居多,若在外島逃兵!!那等於前線,視同作戰是叛國,要拉去"打靶"的!!老兵或老士官若發現"班兵有鬼"就會拉著去海邊~輔導~輔導!! 聽我家的老水鬼阿叔說....帶瓶金門大高,一個大鋼杯的雜醬和少許花生米去碉堡.... 一個星期後沒事的話!! 讓他帶刀上陣殺敵!!絕對是勇猛無比,一夫抵眾兵!!獅虎難敵!還會活著回來授勳,放榮譽假~ 大刀?? 開山刀?? 武士刀?? No ~ No ~ No ~ 刺刀是也! 有軍人之光~ 有大將之威~ "小兵"立大功。 Ps.批評雜醬放豆乾是窮人吃法的!!你是有錢人的代表!!?? 可能還不知道這是部隊裡的下酒好菜。 加了豆干的雜醬更是老士官安撫兵變的"秘密武器"~~~ 忘了說......(也懷疑)..... 批評的人是個男性的話,我很懷疑他有沒有當過兵? 早年不用當兵的役男只有2種,一種是逃兵(or罪犯),另一種是有缺陷的人,身體的不全及心智不足的都免役.... 刻意逃兵抓到要判刑,監禁.... 所以~早年沒當過兵的都不是男人,是社會上普遍的觀感。
2011 4 5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