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1/07 12:54:44瀏覽906|回應9|推薦36 | |
1) "酒駕肇事致死的人數,從2006年民進黨執政時的高峰高峰的727人,2013年降到245人。" 羅先生不提,我想大家都不會注意到馬總統這個看似平凡卻極不易做到的政績吧! 馬總統是個內斂的人,總是默默得做,總統心其實充滿著滿滿的正面能量,可又有多少人能夠體會? 或許他最大的缺點,先天性的就是因為他是外省人,後天性的就是他太不擅於政治作秀吧! 這五、六年來不管他怎麼努力得做,做出了多少成績,都有一大群人對他冷嘲熱諷,拼命朝他丟擲石頭! 想想總統這則小故事,若是出自於擅於政治作秀的政客,不知道媒體是會怎麼樣諂媚逢迎!? 2) 咱台灣的前總統(錢總統)陳水扁,不就剛好是一大明顯的對比。昨天陳致中在臉書上貼了一張阿扁阿珍吃飯的照片,附上圖說「團圓的餐飯,靜謐的背影,不用多言語,白水亦是甜」。據說才貼出30分鐘就有1千6百多人按讚。 其實這句話我也深受感動啊(咦?),既然陳家體認到「白水亦是甜」,金錢財富無用;那何不把海角那幾十億匯回? 這樣我應該會更感動! 另外,一個貪汙的前總統(錢總統) 保外就醫居然會有這麼多人列隊歡呼,媒體大肆報導其一舉一動,台灣這一堆人是不是太奇怪了、太瘋狂了? 道德標準和正常人是相反的嗎? 3) 不知道格友有沒有注意到昨天"張盛和當選亞太區最佳財長"這條新聞,馬英九、張盛和才被一群惡搞成性的網友選為2014台灣十大惡人,和魏應充並列;可國外金融專業的雜誌卻是這般推崇他;這背後是什麼道理呢? 濫搞民粹那些人自己想想吧! 習慣動腦,才不會讓你們只領22K。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旗下的銀行家雜誌(The Banker )評選財政部長張盛和為2015年「全球與亞太地區最佳財政部長」,這是我國財長首度入選。 銀行家雜誌表示,張盛和去年經歷了極具挑戰的12個月,推動困難的不動產及所得稅制改革,包括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兩稅合一及財政健全方案等。 央行總裁彭淮南曾在2009年被銀行家雜誌評選為「亞太地區最佳央行總裁」後,張盛和是第二位被銀行家雜誌選中的我國財經官員。 張盛和得知此消息後表示,連遠在英國的媒體都有關注台灣政經情勢的發展,並且能給予正面評價,讓台灣能被看到,他相當開心;對他個人而言,這是在紛擾年代中,工作辛苦所獲得的甜美報酬,在政院、立院以及財政部同事的支持下,才能讓稅改方案通過且上路實施。 張盛和表示,雖然很多稅改政策在推動時,會遭受到外界極大的反對聲浪,但他仍堅持持續推動,因為「沒有推動,一切就是零」,唯有推動落實,才會有所改變。新的一年,他希望可以持續推動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制度,而為了讓此稅制改革能在明年元旦上路,他會先傾聽各界聲音再端出最佳方案。 羅智強 「幕僚之路-我認識的馬英九《15回》總統心──馬英九的數據迷信」 在馬總統身邊工作的這些年,有些事情是讓我頗受不了的。其中之一,就是他對「數據」的著迷與執迷,什麼事他都要數據,每段發言,都要掛上一長串的數字。而他又要求數據的「精確」,很多的數據他常常要求要精確到個位數,甚至要精確到小數點。 一則我知道,一般人對數據其實是很冷感的,談話裡不是不可以掛進數據,但如果通篇都是數據,會讓聽的人有距離感,覺得講話的人離自己很遙遠、很不親切;二則,數字其實是很容易「錯」的,太精確的數據,意謂犯錯的可能性會增加。例如,我在談數據時,通常習慣概略地說大約1000多件,這意謂只要正確的數字落在1001件到1999件,都代表我的數據沒錯。可是馬總統就是喜歡把數據精確到個位數,甚至小數點,這當然會帶來一些困擾。 甚至,有人還會以他太愛用數據,說他是一個「迷信冷冰冰數字」,而缺乏感情的人。 這當然讓曾身為發言人的我頗為苦惱,我和他提了幾次,但他就是聽不進去,也只能尊重他。 可是,有一件事,卻改變了我的看法。 馬總統是很重視數據的人,對治安數據尤其是,他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聽取警政署長的治安簡報,有一樣「數據」,每一次,是每一次,他都會要求警政署長提出的,就是酒駕肇事致死的人數統計。 「還有辦法再降嗎?」 「要怎麼樣,酒駕肇事致死的人數才可以再減少呢?」 「怎麼這個月增加了?原因是什麼?」 每一次聽取治安簡報,都一而再的重覆以上的場景。我行禮如儀地在旁聽著、看著這不管重覆的場景,數年如一日。也因此,連我都對這些數據感到麻痺。 有一天,警政署長又在做治安簡報,馬總統像是影帶重播一樣,重覆著同樣的問句。就在應答間,馬總統忽然嘆了一口氣,以一種非常認真而在乎的神情,緩緩的對署長說道:「你知道嗎?這數字每降個1,就代表拯救了2個家庭的幸福!」 我被這句話一驚,馬總統說這句話時,我知道他並沒有注意到,這句話讓我深受感動。是個,每降1,不但無形地救了那個可能被害的家庭,其實,也同時救了那個肇事者的家庭。 我忽然理解馬總統為什麼那麼在乎這些被批評為「冷漠」、「迷信」的數據,而且「執迷不悟」的總是掛在口中。因為,對聽他演講的人來說,那也許是一個無感的、冷冰冰的數字,但對酒駕的受害家庭,那卻是一個無可挽回的晴天霹靂。 酒駕肇事致死的人數,從2006年民進黨執政時的高峰高峰的727人,2013年降到245人。減少了482人,代表政府祭出一連串的反酒駕措施,無形地拯救964個家庭。 當然,酒駕肇事致死人數的遽降,不能把成果攬於馬總統一人,治安單位才應居於首功,但我要談的,其實不只是所謂的「政績」,而是馬總統那一份一般人看不見的「用心」。 「一個人的死亡是悲劇,百萬人的死亡則是統計數據」,也許,這句話可以為所謂「冷漠的數據」做最恰的詮釋。 幕僚之路全系列,均連載於遠見華人精英論壇,要看前回內容,請連結遠見華人精英論壇羅智強 (本文同步刊登於羅智強「幕僚之路──我認識的馬英九」臉書粉絲團,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幫羅先生按個讚。)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