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3/16 10:41:39瀏覽1146|回應4|推薦77 | |
快樂的星期一 每當疲累後的星期天完之後,緊接著帶來更累的星期一症候群。但是,星期一早上的小天使,總可以帶給我快樂的心情以及更清醒的腦袋,真是提神好方! 可以促進彼此思考的機會,以及絞盡腦汁想出適合說明的方法,真是一件提神的運動啊! 《↓------------我是可愛的分隔線------------↓》 「老師~我有遲到嗎?」「呵呵!當然沒有啊!不過還有人沒到,我們等一下ㄟ!」 「上個星期做題目或上課的內容有沒有什麼問題?」 「老師!我不會兩位數的除法ㄟ,就是那個除數為兩位的,我都不會算ㄟ,我會亂掉!我都要另外拿計算紙,然後將除數一倍一倍乘上去,我覺得這樣好花時間喔!」 「呵呵!仔細看看這裡……!」 從每一次的問話開始,進入真正的教學單元,都可以發現這孩子的進步。從一問三不知,二問再搖頭,到現在可以具體描述出自己的問題在哪?並加以提問,以及說明自己的作法! 隨著提出的問題越來越深入,越來越細節,可以發現孩子開始有餘力去注意固定教學內容外的不足之處,並且試著用額外的時間補足! 《↓------------我是可愛的分隔線------------↓》 「注意一下這單元的主要精神,其實它想敎會的是什麼?也就是我們一直在運算中的主要模式!」「分數、倍數、通分、約分、擴分…」 「非常好!所以我們將觀念一貫化,也就是一開始單元中所要求的,我們可以從這樣去找出它所提出的解題元素,再將它分解出來,題目就會比較好懂了!」 「所以也就是它是分母,它是分子囉!」「答對了!真棒!」 「老師你講的很簡單,為什麼課本這麼複雜?」 「呵呵!哪有複雜?你看看它的描述,是不是跟我講的一樣,只是我們的呈現順序比較不一樣,所以你會覺得比較複雜,你看喔!我把這邊遮起來,是不是就是我們剛剛用的方法?」「對ㄟ!那我要把這邊圈起來!」 講解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容易遇見的題型加以說明,但是進行這步驟之前,一定要確認孩子是否已經擁有可以解題的能力。 他可以說出主要概念時,表示他掌握了基本的規則,進行題目教學時,才會比較容易舉一反三。 當孩子基礎未建立好,就只 寧願將時間放慢,也要讓孩子有時間學會,重點不是敎完,而是敎會!只是這種方式在大班教學時,因為進度及團體的關係,是比較難以兼顧到的! 《↓------------我是可愛的分隔線------------↓》 「老師!那我可不可以用這種方法?我覺得這種方法比較簡單ㄟ!」 「呵呵!當然可以啊!依你最想要的方法來做,只要邏輯概念正確,適合你的就是好方法!所以你知道它怎麼做的嗎?」 「不曉得ㄟ!」「好!這個方法是這樣的…」 「老師!那我不要聽那種的,這樣我會亂掉,我覺得剛剛的那種比較適合我,我想弄懂這種的就好!」「當然沒問題!」 在一問一答之間,討論需從學生的經驗基礎出發,找到最適合個別的教學以及技巧,讓不同的孩子可以得到真正符合他們的策略與方法,學生就可以慢慢思考自己想要的方式。 能針對自己的程度選擇自己需要的,這就是一種成長,也很令人欣喜! 《↓------------我是可愛的分隔線------------↓》 「ㄟ!上課了沒?我剛剛沒聽見鐘聲!」「唉啊!時間過了,等我把這裡講完,這樣比較會有一致性!…,好了!該回去囉!」 「老師你可以慢慢講沒關係!」「不行!你要回班上上課了!」 「那下次這裡還要重講一遍喔!我希望可以更清楚了解,我還有一部分不太懂!」「這當然沒問題的啦!」「老師再見!」「再見!下週見!」 每次總會欲罷不能,恨不得傾囊相授,當然學生太捧場也是原因之一啦!哈哈!結束完一堂教學,精神全都振奮了!真是不錯啊!真是快樂的星期一! 如果覺得不錯的話,也請給予推薦回應喔!感謝啦!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