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的職業‧病】過動無罪,缺失有理
2008/07/02 00:13:52瀏覽3646|回應20|推薦145
引用文章生兒育女

待過一個幼稚園,老師總說我乖巧,路上看到出家人會鞠躬說:「師父好」,變成自家人取笑的對象。然而這並不是我的本意,是對於幼稚園教導方向沒有選擇的能力。其實,練習說師父好沒有什麼不對,或許長大了,我們會更願意對於值得尊敬的人表達敬意。問題在於,不願意說師父好的小孩,待遇又會是如何?算不算「壞小孩」?

待過另個幼稚園,每天午睡時間一到,老師便把孩童手貼體側捲入墨綠的毛毯包起來,每個小朋友都變成了菠菜捲,以免亂動。毛毯硬硬地扎著背,讓人好想抓癢,卻只能忍著,因為手被固住了,不能動。現在,我從來不用毛毯、不喜穿毛衣,每次睡覺,就想抓背。但是我也一直不懂得抱怨,因為,我們一直被教導要變成「乖乖的」不亂動的小孩。

現在想起來,才不是乖,是笨罷!是膽小罷!向來很「景仰」班上那些帶頭造反的同學。我那小小的自主的意識在高中都只能算是萌芽,需要上了大學,脫離動不動鞠躬說老師好、大人動輒要你立正聽講不准反駁的日子更久一些,才比較抓得出人生當中哪些事情源自大人「管理方便」的需求,而非為學生培養良好心性。

上了小學以後,孩子原本頑皮嘻鬧的部份越來越淡。某日簽完聯絡簿,竟對媽咪鞠躬說:「謝謝老師。」,惹得為娘的一陣發毛。謝謝老師變成了一種制約,來自對於責罰的恐懼驅使,而不是內心的認知。因為對於教導的方式,總還是有聽不完的抱怨與意見。

曾幾何時,講求開放式教育的美國,也對小孩的「乖巧」有了新的要求。大量的「過動兒」(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 ADHD )被診斷,被建議服用藥物,服藥人數在2007年是1987年的30倍,另篇研究則發現2006年美國小孩服用精神科藥物的比例是同時期歐洲的3 (p.129);而且,許多父母對孩子服藥之後變得聽話而功課進步的狀態非常滿意,認為對孩子是有助益的。

藥物永遠是許多問題最簡單的解決方式,但是解決人生問題的能力不能單賴藥物。如何善用藥物而不依賴,永遠是門學問。而在「過動兒」身上,是否需要用藥,更是頗有爭議。一個不注意聽講的小孩,是否真得如大人的判斷不注意聽講?而若他真不注意聽講,如何精細排除其他因素,如受虐、缺乏觀關愛、太聰明、老師教得不好,或就是和半夜的我一樣,喜歡抓癢?

一直不懂上課為什麼需要一動不動?雖然我不敢動。心理上,從未停止當個過動兒。

『浮萍男孩』Boys Adrift 作者Leonard Sax是心理學家(賓州大學心理學博士)與家庭醫學科醫師,也是美國國家單一性別公立教育協會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ingle Sex Public Education)的創辦者與執行長,推動男女分校。他在書中除了分析許多現代男孩缺乏動機的阻力、討論如何幫助男孩身心成熟不過度沉溺電玩外,也不斷呼籲──「許多好動的孩子需要的不是治療過動兒的藥物,而是一個友善的學校與環境」。

哈佛研究(p.133)發現,過動兒的藥物對於正常小孩與被診斷為過動兒的小孩,都具有同樣程度的改善表現的能力。這會不會讓你想起歐威爾 George Orwell 的『1984』?在孩子沒有機會、沒有能力選擇自己的性向以前,就先用藥物洗腦他的性情?研究顯示藥物可能讓孩子長得比較不高(p.126),而數個作者接觸的案例,年長後停藥的孩子認為停藥物已經讓自己更為缺乏動機(作者認為這可能是大腦負責情緒調節的神經激素間的平衡已經受到藥物影響),或是換個學校便讓一個被認為應該服藥的孩子變得活潑主動。(p.142)

使用藥物處理一個過為外向的孩子,就有如使用藥品處理情緒上的憂鬱一樣,都還是讓問題存在著。讓孩子「看來好動」的,或許只是過於死板與師資不足的上課秩序要求。美國某些單一性別學校已經開放讓孩子上課可站可坐可趴,只要不妨礙他人聽講。這種正面的處理,讓某些好動的孩子有體力上的出口。

Sax具體從「過動兒」的診斷標準上,告訴父母中間可能的誤差有多大。什麼叫做「社交與學業上顯著地失去功能」?要我們不要忘記『湯姆歷險記』,我要提醒更為出色的『哈克歷險記』,如果以現在的診斷標準,他們一點都不可愛,還應該吃藥。

身為一個好動小孩的父母是非常非常辛苦的事,我也不是精神科醫師。許多真正嚴重的過動症正如嚴重的憂鬱症,還是需要治療,以免患者傷害到自己。但是對於輕微的患者,要使用藥物讓他有紀律/不憂鬱,或是動腦筋給他一個適合他的教育環境,教導他如何解決人生的難題呢?

這本書提出的過動症的「過度診斷」,正好讓我趁機提出長久以來的想法。教育的態度有的時候不慎變成任意診斷的幫兇,古人都知「一樣米養百樣人」,我們又何急於「矯正」自己孩子與他人比起來的不一樣? 急於把他們歸類為有「缺失」的孩子呢?

爹娘們加油,孩子們加油。我們都不是生產線上的產品。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bertineproust&aid=2005640
 引用者清單(1)  
2008/07/02 22:12 【^^ 安姜annJiang 網誌】 ,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瑪歌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用葯還是用心
2008/07/02 21:48
有人說學校其實是工廠,生產製造統一規格的好公民。來美以前我們都聽說美國教育的開放與尊重多元,可是一旦真的進入這個系統,看到與眾不同的孩子們所受的差別待遇是很讓人失望的。

但從老師「管理」的角度來看,面對一班包括一干所謂「正常」的孩子、難搞但還不到被診斷是「病」的孩子、再加上所謂需要「特殊教育」的孩子,的確是很大的挑戰。我的孩子是屬於第二種,從國小到國中八年中,記憶裡只有兩個老師是能包容所有不同的學生,而大部份的老師是不會隱藏對後面兩種族群的惡的。老師的喜惡常有意無意manipulate一種氛圍,讓後面兩種族群與「壞學生」或「笨學生」畫上等號,使這群學生學習上更加困難。是一種惡性循環。

《不用「葯」醫、用「心」去救》應該是對大系統的處方籤,在系統沒有配套措施的情況下,要求個別老師去用心如果不是苛求、也是不實際的。教育的經費一再縮減,教育的目標是分數能不能達到No Child Left Behind 的補助褾準、教育的內容只有學科而不在人本…「不同」但有能力的孩子去了資優班就沒事了,「不同」但有能力的家庭送孩子去私立學校就沒事了,但教育主體只有愈來愈疲軟乏力,「病」童和「壞」學生只是更被邊緣化。

抱歉,曉萍醫師,發勞騷了。講到教育就一肚子話,但好像怎麼講也講不清。

 
■♀醫楊曉萍(albertineproust) 於 2008-07-06 21:49 回覆:

http://blog.udn.com/albertineproust/2005640?f_ORDER_BY=DESC&pno=1&#reply_list

瑪歌 的經驗真是點醒許多人. 我也同意要不懂特教的老師負擔或管理過動或特殊的小孩, 是雙方都蒙其害...這點我們的教育當局以及社福單位都應該負責, 而非直接丟給學校, 讓玻璃娃娃家屬狀告學校的事重演, 更多特殊孩童父母被迫簽署切結書


古士塔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管理方便
2008/07/02 20:25
「管理方便」,真是一針見血!可畏可怖的是,到處都充斥著這個「管理方便」啊!
My definition of a free society is a society where it is safe to be unpopular. (Adlai E. Stevenson Jr.)
■♀醫楊曉萍(albertineproust) 於 2008-07-06 21:42 回覆:

人治有時比法治恐怖


夜遊神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真巧
2008/07/02 16:47

我禮拜天到書店吹冷氣,等朋友請吃晚飯,站著看了兩本腦子有關的書,

其中一本正是講AD(H)D的,叫Driven to Distraction (追魂分神),由兩位醫學博士Edward M. Hallowell 和 John Ratey寫的, 讓我了解到自己一輩子婚姻不定,自命清高,抱怨有志難申,工作不定的原由 - 標準AD/HD的患者。

不光是單純講體能好動不安定,我這種是意志渙散,很有意思!!  

■♀醫楊曉萍(albertineproust) 於 2008-07-06 21:41 回覆:

http://blog.udn.com/albertineproust/2005640?f_ORDER_BY=DESC&pno=1&#reply_list

考不考慮現身說法, 鼓勵過動兒


crystalsu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美國人用藥過多是真的
2008/07/02 15:13
於此,藥廠難辭其咎,我曾在德國的藥廠待了將近六年,略知一二。
好像有此一說,小孩糖吃多了也會過動。看看德國很多父母,小孩一哭鬧就塞糖果給他吃。
過動兒與社會變遷應該脫不了關係,不能把問題都推給小孩,然後塞藥給他。我總覺得很多現在的父母為了經濟拼命工作,或許無形中也產生很多壓力間接影響到小孩,尤其當母親也無暇與孩子相處的時候。如果小小孩大部分時間接觸的是不同的大人,如外籍勞傭、托兒所、安親班等等,教導的程度不齊,會不會不知所措而產生反抗?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亂想的?)
■♀醫楊曉萍(albertineproust) 於 2008-07-06 21:40 回覆:

http://blog.udn.com/albertineproust/2005640?f_ORDER_BY=DESC&pno=1&#reply_list

藥廠真是巨大的猛獸, 連疫苗都可聯漲....ㄞ

現在的許多保健食品也差不多, 只是對健康的影響較小, 影響的是荷包

雙薪家庭與經濟壓力的確可能讓父母的更缺乏了解或轉嫁壓力, 教育的普及與制式化, 父母的錯誤期待, 我想也都是因素之一罷


blue phoenix和新冠同行的旅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從前教書時聽過家長抱怨
2008/07/02 09:08

暑假時無法給小孩服藥

成了他們最痛苦的時候

家長精神負擔太重也是個難題


blue phoenix

■♀醫楊曉萍(albertineproust) 於 2008-07-06 21:32 回覆:

http://blog.udn.com/albertineproust/2005640?f_ORDER_BY=DESC&pno=1&#reply_list

不知妳也當老師....., 的確暑假, 光伺候四體不勤的王子公主...家長都很累

不花工夫訓練孩子紀律與家事, 真會倒拓來又累壞自己


小筏 ( 休息中 )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我好苦啊
2008/07/02 08:57
我的小孩, 一個過動症, 一個妥瑞氏症   
■♀醫楊曉萍(albertineproust) 於 2008-07-06 21:27 回覆:

http://blog.udn.com/albertineproust/2005640?f_ORDER_BY=DESC&pno=1&#reply_list

這真是名列最悲情的媽媽經之前列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in college
2008/07/02 07:34
在美唸大學時我是主修心理學  其實教授們有認為ADHD被太過濫用的情形  
■♀醫楊曉萍(albertineproust) 於 2008-07-06 21:24 回覆:

http://blog.udn.com/albertineproust/2005640?f_ORDER_BY=DESC&pno=1&#reply_list

我相信這種問題要寫成書決非一日之寒


Reed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們又何急於「矯正」自己孩子的不一樣?
2008/07/02 06:50

女兒初上小學時,老愛在課堂上講話,被視為問題學生,

後來進了資優班,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敬請人道支援 我卓越不群的母親

八旬阿嬤
【台灣司法◎人間煉獄】部落格
■♀醫楊曉萍(albertineproust) 於 2008-07-06 13:22 回覆:

Reed好厲害, 能夠幫忙自己的小朋友解決"問題", 迎向"資優"

這也是許多家長的典範....找出孩子的優點, 而非僅看見缺點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彼此彼此啦
2008/07/02 01:52

我也差不多啦,不是什麼守規矩的小孩。幼稚園時,午休時間,大家被規定躺著睡,但那時候我就不愛躺著睡呀。所以等老師沒看見,我就偷偷轉過來趴著睡,但是屁股翹得太高,老是被發現,又被大人翻回來。幼稚園時就會逃學了,我的「症狀」肯定不比妳輕的。

所以妳的滿腹苦水,我也是感同身受啦。

至於妳是不是老派的災星,看他下一場輸還贏就知道了。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想到三個奶爸一個娃
2008/07/02 00:33

那個小女娃長大了,被同學笑有三個爸爸,她生物學上的爸爸告訴她:It's OK to be different.

真正出色的人都與別人不一樣。拿棒球來說,史上打得最好的幾個人,打擊姿勢都和教科書裡正統規矩的方式不同,甚至違背常理。

不一樣,也許正是出色的初芽。與眾人相同,只是容易覺得安全,容易有歸屬感而已。

說到棒球,老派又一次六月全勝不敗。請勿再突然殺去紐約,以期他的連勝不致中斷。謝謝。


■♀醫楊曉萍(albertineproust) 於 2008-07-02 01:42 回覆:

哈哈, 我還沒想過自己是老派的"災星"!

過動症整到的大多是男孩, 不過我一樣自小滿腹苦水, 幸而現處於"自由業", 不然大概會被老板罵到臭頭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