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8/15 22:17:35瀏覽1217|回應0|推薦0 | |
2004.04.18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參考一下IMDB的投票: http://www.imdb.com/title/tt0335345/ratings 發現看過Pasollini的Sodome120天後,真是百毒不侵。在眾人均稱血腥的『耶穌受難記』(台灣加上「最後的激情」) 一片,我倒是不會覺得反胃。 Marcel看電影前的功課作得好。Passion 是什麼?為什麼要翻成「受難」?從Webster 大字典來看,它的拉丁字根是”Passio、pati, passus”,帶有” to suffer”之意,舉例如” Patient”。所以用在 (1). A suffering or enduring of imposed or inflicted pain; any suffering or distress (2). The state of being acted upon; subjection to an external agent or influence; a passive condition; -- opposed to action.。 意即,整個過程不僅有受苦之意,還有「被動承受」的味道。查查網上發現其實許多英文的講道已經強調了受苦的"被動性"與"全然接受",也要世人對苦難有一樣的認知。奇怪的是,形容詞 Passionate 來是有激情追求某種理念的意圖,我們似乎可以把這樣的矛盾,當作一體的兩面。 而Mel Gibson也真正要片中的Jesus發揮了「受難」精神,長達兩小時的血淋淋酷刑,以及對於毒打施暴不斷的羅馬士兵,向天父代為求饒 (“ They Don’t know what they are doing. ”) ,都顯得非常愚昧誇張,讓我再度肯定,這的確是只是Gibson版的『耶穌受難記』,而非他所說根據新約(以約翰福音為主)內容改編而成的『耶穌受難記』。 某英文網頁(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The Death of Moral Agency and the Triumph of Redemptive Violence by Dr. Gary Blaine, First Unitarian Church of Toledo, March 7, 2004) 上來自Toledo的唯一神教派(反對三位一體論)教堂的Gary Blaine博士尖銳指出,Gibson版其實沒有強調新約的信望愛精神本質,反而把上帝對約伯的作法搬到自己兒子身上,要以自己兒子受苦至死當作自己的祭禮,才能原諒世人的罪。他認為這是種”Redemptive Violence”,而這種"以暴治暴"的哲學已經在電影與媒體故事中被濫用! 其實,如果Mel Gibson不要一直堅持自己忠於聖經,或強調聖靈在引導他拍片,我想還不至於被「抓包」至此。Blaine博士發現至少幾個大問題: 《1》約翰福音從未提到Pilate的老婆 《2》耶穌未曾去見希律王──我倒是想起在『萬世巨星』裡有去見,也許Gibson因此記錯? 《3》聖經中整個耶穌受難都未提及魔鬼 《4》馬麗亞在被鞭笞處擦拭耶穌的血是18世紀Anne Catherine Emmerich看到的幻象,新約也沒有 《5》最重要的,雖然導演驕傲而用功地讓猶太人說Aramaic而羅馬士兵說拉丁文,一世紀那時閃族人的通用語是希臘文,而羅馬侍衛也是當地的非猶太人而已,並不是來自羅馬,所以還是說希臘文。(Any first year seminary student who has take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could tell you that the common language of first century commerce and law was Greek. Roman guards did not come from Rome. They were gentiles from Judea who would have spoken Greek and never heard of pizza!) 本片也有幾個值得嘉許或檢討之處。 《1》壹是加入一丁點的魔鬼(撒旦),放在耶穌掙扎赴義間──不過這種"神鬼交戰",亦即上帝與撒旦的期待,似乎並不是我們一向感動的"耶穌天人交戰"。而那扭向耶穌的蛇、撒旦抱著魔鬼侏儒的威脅、撒旦最後掉落地獄的描述,都顯得畫蛇添足,深怕觀眾看不懂似地。 《2》片子從耶穌夜晚在山上祈禱開始,逐漸閃回許多過往,到死亡復活──重點放在最後12小時,其實是很好的安排。可惜男主角除了外型神似耶穌,傳道或最後晚餐等場面,語氣都軟趴趴、毫無抑揚頓挫地把許多重要的話帶過,演技有待改進! 《3》耶穌跌倒與被士兵鞭打的次數,多到不合理,而包括鞭笞、跌倒、釘上十字架,都要用很重的音樂、強大的音效與慢動作配合,十足好萊塢。其中的閃回方式也都非常笨拙,畫面與聲音都不太能聯想,而比較合理的兩次,如耶穌看月時猶大看月,耶穌跌倒時馬麗亞想到他幼兒跌倒,都是虛構。也就是說,劇本做不到把耶穌傳道三年的回顧,成功融合在死前受刑過程裏,非常可惜。 《4》與巴哈馬太受難曲一樣,強調眾人的「看」與「淚」,約翰與馬麗亞、馬德蓮像是一組不停交換位置的“觀看者”塑像群,以目光勇敢參與整個過程。 《5》馬麗亞的演技非常生動,幾乎沒有台辭,偌大的眼與無聲的淚,已經把母親與為聖人之母目睹獨子受刑其間的痛楚和服膺,清楚展現。 《6》耶穌死亡那一刻,由上天俯瞰落下一滴雨水(淚水)的安排,其實很可以用來幫Gibson所受的Redemptive Violence譴責解套,不幸導演忍不住又要放入猶太神殿被震垮的畫面,馬上使人從神的慈悲中又陷入神怒。 《7》從片頭開始的方式來看,顯然把觀眾當作應該念過聖經故事的人,那麼耶穌死後,又何必多此一舉,把復活幾秒帶過?是怕觀眾無法承擔血流成河後沒有復活受不了嗎?是好萊塢的習慣一定大歡喜收場嗎?這種前後不一的表現型式,很讓我困惑。 馬麗亞在坎伯Joseph Campbell的討論中,可以被當作是基督宗教(主要是天主教,因基督教不接受馬麗亞的封聖)的女性面相。我一直很喜歡這個概念,身為女性,她很像是不死的慰撫,而基督則是真理的象徵,一齊領我在俗世沉沉浮浮又再度沉澱。 事實上我會更把馬麗亞在觀看過程中的心路歷程當作重心,那比較像是未解之謎,以及接近凡心的思維,卻更有助於思索"受難"本身代表的意義。那落在兒子身上的鞭刑、刺入兒子體內的荊棘或釘子,如錐心泣血,如果一個母親接受這樣的邏輯,願意”被動地”接受兒子代世人受死的傷痛,並全程”endure” ,經由這樣母子之間的默契(就像Gibson讓Maria匍匐在刑場地面傾聽耶穌於地底牢獄的呻吟) ,我們當更”有可能”理解為何代死是如此神聖與必然。 當然,今日的Passion已經是”基督受難”的專用語,如Passion play、Passion Sunday。然而我看完後,還是禁不住要很passionate地說上blablabla一大串。幸而我又看到這一句─“"Passion" is taken from the Latin word for suffering but it also means profound and transcendent love.” ,終於平靜地為這篇感想,打上C大調休止符。 不過情節之外,對於電影本身的編劇,我認為很難達到完全的客觀,這是指,如Gibson 仍然加入許多自己的觀點,他卻加以否認。 "聖經不管舊約新約都是人寫出來,而且經過之後的翻譯與重新的解讀,過程一定有人為的錯誤"──更應該知道, 不需強調自己是遵古法煉製,這給人"挾聖經以自重"的質疑,我覺得除了神學家沒有多少人有這個資格。 所以與其硬說是遵循古典,不如承認多少有加上導演的詮釋,這是導演的權利, 也並無不當呀!我想我的"褒貶各半"應該還算公正,畢竟耶穌受難是很重要的議題,它牽動許多人對宗教的判斷,不應該為"討好該教觀眾"而去誇大一些不太清楚的地方,徒然增加社會衝突,導致許多人產生"反猷"或"新法西斯"的疑慮。 雖然我是不夠認真的基督徒,雖然我也不認為Gibson有醜化猶太人,但是對羅馬士兵的噬血變態描寫,其實反過來讓"加害者"找到"不負責任"的理由,是有風險的作法,這是我無法茍同之處。 就如三位一體,這是教會在聖經正本外的詮釋,理論上很難不說它不是當時神學以"基督徒"眼光作的結論,但這並不就表示三位一體不存在 只是它不存在聖經的"字面"上,那麼, 每個凡人都會產生自己的解讀,也不會有完全的客觀。 於我聖經的重點在新約,耶穌說的話是引導生活的指標,其他並不是太重要,就是因為謬誤難免。當然,誠如H先生所言,我的努力是不夠的! 至於導演手段的討論,那是屬於表演藝術的範疇,不必因而動氣,既導之則需被評之,如此而已!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