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8/28 15:16:12瀏覽1140|回應1|推薦35 | |
隱身於七星里南勢湖的呂家古厝,已有百餘年的歷史,是高雄現存規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傳統民居聚落,也是墾民時期土埆厝建築的代表作之一。呂氏古厝的建築屬於二進多護龍合院,主要建材為土埆、砌磚,形制上維持著前高後低的傳統尊卑觀念,造型雖無華麗的雕工彩飾,卻是早年先民移墾山區惡地形的代表與見證。(以上文字摘錄自高雄旅遊網)
走了一段山路來到呂家古厝,有點驚訝於位在深山中,竟有一處如此大規模的聚落,沿著貫穿聚落的道路走到底,一幢占地很廣的三合院,這應是呂家古厝的代表處。
可能住在這裡的都是同家族,所以道路直接通達三合院的門口,三合院外並沒有建圍牆與道路做內外區隔。但三合院的院子分成二段不同高低,看起來像是兩側護龍再延伸長度,而早年可能是有圍牆,圍牆位置就在高低交界處。
三合院維護得很好,不論外牆或屋頂看起來都稱得上光鮮亮麗,古厝座落在山上的一處平台,前有院子、後有綠林,環境寬廣而舒適。
走近大廳前,大廳的門框以紅磚砌成柱,大廳門上寫著河東堂。河東堂為呂姓堂號之一,呂姓堂號除了河東堂之外,尚有渭濱堂、東萊堂、錦上堂、明煙堂、敬和堂、三相堂、著存堂等。
大廳門旁的牆上掛著一塊河東堂公厝大廳整修捐款著芳名錄,落款為歲次乙酉年。最近的二個乙酉年分別為2005年和1945年,以大廳目前的外觀來推測,名錄上所記載的乙酉年應是2005年可能性較大。
正身經過整修而煥然一新,護龍則顯得有點斑駁,門板褪色了一大塊,牆的頂端處外層石灰剝落,內層的土确裸露了出來。
走進大廳,大廳後面還有一道門,由後門往外看,後面還有一幢和正身平行的古厝,門旁掛著「田寮鄉南勢湖河東堂管理委員會」的牌子。
走過大廳後門,大廳後又是一處院子,院子後方就是在看到的那幢房子。這幢房子和大廳格局相類似,但牆上只有粉刷石灰而無貼上大塊的紅磚,看起來維護得很好。
房子兩側也有護龍,所以後面又是一處三合院。這古厝的外觀雖然比不上城市有名古厝的豪華,但卻也古色古香。
再由大廳走出,回到前幢院子,再繞到護龍的後面去看看。護龍的背面牆不知道是否重新改建過,看起來比前面牆牢固了許多,而窗子也改為水泥框加鐵柵欄的窗,和前面窗明顯有著時代上的差異。
抬頭看看護龍前後的屋簷,都是木材或竹子的架構再覆上紅瓦片,傳統老式的屋頂能維護得這麼好,實屬不易。
呂家古厝除了這前後兩幢三合院之外,房子還很多,三合院的護龍後方就又有一長排房子,但這排房子中的部份房子已經翻修為現代化的建築。
護龍之外還有第二排房子,但這排房子有部份以乎已倒塌,一排房子間有了斷層。
有些房子改建了門面,但其餘的牆仍然維持著土埆牆,土埆牆怕水,屋頂又已毀壞,這恐怕維持不了多久,不久後就會被雨水給帶走。
離開三合院往回走幾步,路旁有間單獨的房子,紅磚牆、紅屋瓦、古樣式,牆的下半部洗石子配上菱形圖案,讓人覺得紅光滿面,不過這種紅磚的年代應是與現在相去不遠,比三合院晚了些建造的才是。
再往回走幾步,一處大聚落,但房子都蓋得很有規則,每一排都相同的寬度、排與排間相同的間隔,說它有如棋盤也不為過。
聚落房子多,不同的狀況自然也多,有些已改建成磚牆,但大部份都還保留著古老的原貌,為了老屋更堅固、更安全,有些房子就架設鐵柱來作為輔助支撐。
聚落中大部份的房子都仍然有人居住,有些房子維護得很好,雖然是百年古厝看起來尤如新建,這種古厝的維修材料和技術人員取得都不易,費用必然不低,甚至會高於新建,但他們卻寧可保有古厝,可見對厝有著難以割捨的深情存在。
在比較偏角落處,有一處以紅磚蓋的房子都已廢棄,這些房子明顯建的時間較晚,而且應非供居家使用,應是做為豬舍。
一處龐大的聚落,以外觀來看,幾乎是相同的外貌、相同的年代所建,若是住在這裡的都是同一家族的後代,那麼實在不簡單,莫非這裡是一處風水寶地,能產生強大的向心力,將家族齊心合力的長久聚集在這裡。
古厝的附近有片龍眼園,園中都是老龍眼樹但株株生意盎然,青翠樹冠的綠葉間垂吊著串串的果實,充滿了生機。
來時是在七月的上旬,龍眼尚未成熟,還不是採收的時候,但看的出來大約一個月後,這些龍眼將是豐收。在古厝聚落逛了一圈後離開,接著往山下的滾水坪泥火山去。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