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Tomorrow, the World!(1944)
2021/10/17 12:32:13瀏覽124|回應0|推薦0

二戰時期,父母雙亡的德國男孩,去美國跟他舅舅一家同住,由於他滿腦子納粹思想,氣到他舅舅想要掐死他。

源自1943年百老匯同名舞台劇,12歲德國男孩Emil BrucknerSkip Homeier),父母被關在集中營折磨致死,他被納粹黨灌輸爸爸是國家敵人,1918年帶領罷工,導致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通貨膨脹及共產主義興起,而被指摘有罪後,不敢面對刑責,自殺以終,因為有這樣父親,致Emil無法獲選納粹青年隊隊長,被送去美國與舅舅同住。

Emil在美國的舅舅Mike Frame(Fredric March)是化學教授,家中成員包括與Emil同齡的獨生女兒Pat Frame(Joan Carroll)、Mike姊姊Jessie Frame(Agnes Moorehead),而Mike未婚妻Leona Richards(Betty Field)是猶太人,也是Mike女兒學校導師。

Emil來到舅舅家,除了鄙視老師及同學,同時在同學之間宣揚軍國主義,帶給同學不良影響,還挑撥大姨是這家外人的心理恐懼,造成大人之間彼此心結,而且自認要效忠希特勒,得知舅舅研究工作事關國家安全,伺機竊取舅舅書信文件。

這故事當時看來是指控德國納粹黨極權統治,並宣傳美國有能力拯救受創心靈,電影片名來自劇中男孩轉述希特勒語句:「年輕人對德國未來負有責任。今天,我們統治整個歐洲。明天,我們統治世界!」(it is the youth who will have responsibility for Germanys future. Today we rule all of Europe. Tomorrow, the world!)。

但男孩來到陌生環境,與週遭人事格格不入,任何時代履見不鮮,相對而言,也是另一種異形入侵平靜小鎮,個別分化產生猜忌,劇中舅舅起先對Emil偏執言行不以為意,樂觀相信孺子可教,等到女兒被Emil用鐵棍擊昏,Emil不但不認錯,還繼續說謊造謠,才憤怒覺得他無可救藥,必須送走。

好在劇中這個壞小孩不會拍得很討厭,也不會真的冥頑不靈,最後大哭,讓人心疼,而且其他角色都不笨,不致一面倒讓邪惡興風作浪,所以看得不難受,甥舅對話尤其好玩,Fredric March表現穩重兼幽默,Betty Field演女老師,之前與Fredric March合演「勝利」(Victory1940),來到本片完全擺脫青春稚氣成熟甚多,表妹這角色更好,大方友善的反應真正打動少年,簡單轉折,溫暖結局,也沒甚麼不好的。

導演Leslie Fenton1902-1978),演員出身,1940年代轉任導演,演Emil的年輕演員Skip Homeier1930-2017),當年14歲,咬字清晰,表演混合邪惡又讓人同情,他原在舞台劇扮演此角,本片是他第一部電影,後來繼續從事演藝工作,影視雙棲,角色戲路也多延續叛逆搗亂,其中在Gregory Peck主演的 「黑霸王血戰史」(The Gunfighter1950),他飾演為爭得拔槍最快名號,最後暗算Gregory Peck的兇手。

( 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dm3074&aid=16954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