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One Foot in Heaven(1941)
2021/09/19 07:55:03瀏覽113|回應0|推薦0

依據Hartzell Spence原著改編,寫他牧師爸爸William Spence,從年輕聽完一場佈道後,放棄醫學本科,轉為神職人員,終其一生,奉獻心力。做為牧師家人,尤其牧師妻子,無怨無悔跟隨丈夫調動搬遷,適應破舊房舍,撫養孩子,內外在低調不張揚。

而原著作者身為牧師兒子,小時候想出去玩、想看電影,都被爸爸阻止,要嚴守教義,也要做別人榜樣,因為「牧師一家屬於特殊類別,好像走在繃緊繩子上,一腳在地,一腳已經在天堂。」(the pastors family are in a special category. Its as if we walked a sort of tight rope. Balancing with one foot on Earth and one foot already in heaven.

提名奧斯卡獎最佳影片,起先看得平淡,可謂宗教題材健康寫實片,就是William Spence牧師生平,兒子眼中的爸爸,沒甚麼悲歡離合,或是宗教神跡,也沒有特別挫折打擊,或是戲謔搞笑,相對影史著名神職角色,這位牧師平凡無奇,也較默默無名。

待耐心看完,居然覺得感動,整部電影就是平平淡淡不疾不徐敘述牧師工作與家居,如同日常人生,小恩小怨,流言蜚語,也有灰心低落,但終會過去,回歸靜好。

男主角Fredric March表演非常有水準,熱情正直,埋首工作,居家抱怨、耍脾氣,串起全片,也撐起全片。而且這個牧師善用緩兵之計,以退為進,前段為小兒子取名,與老婆爭執不下,他用這招堅持己見,後段對抗地方富豪掌控教會勢力,也是不動聲色一一反擊,甚至假意推辭捐獻,其實誘你捐更多。

他從原本只在專注佈道內容,關心教友身心情緒,到後來決定重建教堂、牧師房舍,以及社區育樂設施,因兒子被流言中傷,一度想放棄改建計劃,正好有機會調到加州教區,偌大教堂,氣派高聳,很難不為所動,但這是別人豐功偉業,他不願白白接下,何況本有建築計劃,不能半途而廢,又回去克服困難。

最後教堂落成,牧師即將轉調別地,他敲奏鐘琴(carillon),一面看譜,一面按下琴鍵把手,節拍準確,(一直覺得Fredric March懂點樂器彈奏),眾人集結教堂門前,唱「The churchs one foundation」,加上Max Steiner1888-1971)莊嚴又有氣勢的編曲,還滿感人的。

附帶一提,牧師在藥房遇到牙醫,兩人坐下來辯論一段,演牙醫是Jerome Cowan1897-1972),之前在「勝利」(Victory1940)演二號壞蛋Ricardo,來到本片變得相當體面,說話眼神很有表情,與Fredric March對戲,有莫名趣味。

Martha Scott1912-2003)演牧師太太,劇中似乎非常非常愛這個牧師,凡事禮讓順從,其實根本沒甚麼情緒,也沒有表演餘地,她之後與Fredric March合演「逃亡」(The Desperate Hours1955),再度扮演夫妻,更是全看March表演。

( 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dm3074&aid=16799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