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勝利」(Victory,1940)
2021/09/05 07:00:44瀏覽104|回應0|推薦0

根據1915年出版英國作家Joseph Conrad(1857-1924)同名小說改編,自1919年首次拍成默片版起,至今影視翻拍共6次,仍以本片1940年這版最簡潔俐落,演員塑造及表現最有特色。

原著男主角是瑞典裔英國人Heyst,多年來,恪遵哲學家父親遺訓,「俗世唯惡,不結塵緣」,遊走於爪哇及新幾內亞一帶馬來群島間。然而先後兩次出於憐憫對人伸出援手,一次是借錢給英國籍船東兼船長Morrison週轉,免於因繳不出葡萄牙海關罰款而被沒收船隻失去生計,再來是搭救一位駐泗水(Sourabaya)旅館女子樂團團員Alma,讓他無可避免牽扯出連串故事,走向悲劇結局。

而書名之所以為「勝利」,實則敘述女主角毫無保留愛著男主角,及至為他香消玉殞,他除對塵世再無眷戀,也領悟人應趁年輕學習信、望、愛,否則白走一生,結局可說女主角以生命換來男主角全心感悟,「凱旋而歸,黃泉路上等他顧盼」(聯經出版,2006年,P.419)。

電影沒有這麼刻骨銘心,反而偏向一則短篇劫財故事,旅館老闆(Sig Ruman),先是造謠男主角HeystFredric March)是奸險小人,榨乾煤礦公司合夥人Morrison,害他去英國拓展業務染疾病死,致公司破產清算,捲款避居Samburan島獨享。後來Heyst救走老闆本想佔為己有的女子(Betty Field),老闆氣不過,慫恿來他旅館開賭場賴著不走的二個英國壞蛋(Cedric HardwickeJerome Cowan)加一個聽不懂英文的跟班,去島上圖謀所謂的贓款。

言簡意賅擷取原著小說情節及對白,角色人物也大致相同,除了沒提到中國僕人Wang在島上還有家眷外,其餘幾無增減,電影與小說最大不同在最後5分鐘劇情走向,同樣好看,不失吸引力,鋼琴協奏曲配樂抒情動聽。

女主角Betty Field1916-1973),外型稚氣纖弱,片中愛上幾近中年叔叔的Fredric March,越到後段表現越出色,尤其她的嗓音符合小說描寫的「含著愉悅悲哀與膽色」。本片是她與Fredric March第一次合作,其後兩人再次合演Tomorrow, the World!1944),而她也是1949年版「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1949)女主角,1950年代轉型中年婦女,「野宴」(Picnic1955)居然演Kim Novak1933-)的媽,可見她不拘泥於外貌年歲,也自詡以演技取勝。

本片演壞蛋之首「Mr. Jones」是1934年受封爵士的Cedric Hardwicke1893-1964),之前與Fredric March合演 「孤星淚」(Les Misérables1935),是感化Jean Valjean的好神父,其後「鐘樓怪人」(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1939),變成邪惡法官Frollo。來到本片,說話維持慢條斯理,難得看他戴副墨鏡,初登場詭異迷人,但去到島上,為免男主角質疑他們遲遲不離開,他必須裝病,坐臥床上,反而沒甚麼表演餘地,不過這角色有他加持,仍是高人一等而有魔力。

男主角Fredric MarchHeyst與之前戲路有別,這角色情緒平穩,不愛人也不恨人,待人以禮,沉靜優雅,前段與女主角相處多半保持距離,等到後段要去找Mr. Jones談判,可能有去無回,交待女主角後路時,那一貫深情眼神,還是非常有魅力,最特別是壓軸踢倒燈火,黑暗中對Mr. Jones心戰喊話,完全看不見面容,聲音表情清晰突出。

附帶一提,片中中國僕人Wang演得很好,尤其他看到二號壞蛋Ricardo進入屋內與女主角打鬥,決定不想再攪在這些白人爭鬥裡,幫助Heyst也只會惹禍上身,於是偷走Heyst左輪手槍,等被Heyst叫住,連串不成文英文,演得很真,與March對話正經透著趣味。

( 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dm3074&aid=16735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