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談「結構殺人」的社會科學哲學意涵
2006/09/10 16:59:17瀏覽2497|回應11|推薦5

  自從開始寫小說後,我很久沒有寫「學術」性的文章,然而,一個朋友的疑問,讓我動筆寫了這篇文,也重新省思:我的小說究竟在說什麼?

  這或許得從原始的念頭講起。

  醞釀這篇小說時,我正讀著M. Foucault的「規訓與懲罰」,裡面談到各種「無所不在的規矩」,可以操控時間與空間來對人們做「各種精密的調整」。簡單來講,就是各種集體製造出來的規範,會讓處於其中的人遵守,越能遵守這規範的人,就越能在整體活動中得到「眷顧」。

  這對當時的我是很大的衝擊。原來,我之所以能考上大學、念研究所,並不是因為我比別人「努力用功」而是我比別人「遵守規矩」,不管那「規矩」是什麼。於是,對於現實社會制度的「規訓」,我變得越來越難忍受:我開始不能明白,為什麼工作已經做完了,卻一定要我乖乖地在辦公桌前呆滿8個小時,又或是我喜歡在家裡完成工作,但仍須依照規定的時間上下班,我不明白,公司要的究竟是我的工作成效、還是我乖順的肉體?

  於是,「結構殺人」的雛形就這樣慢慢地浮現:我要設計一個完全操控時間空間的世界,讓角色們喘不過氣來,將規訓的力量壓到最大,再讓角色們反抗。因為,純粹的壓迫是很恐怖的,而且A. Giddens的「社會的構成」也在這時也影響我,讓我瞭解「結構的二重性」,也就是整體、社會和個體是彼此互動、影響、改變的,雖然我個人主觀意識認為個體要影響結構實在是有夠難。

  在提筆的時候,詮釋學的概念主宰了這篇小說。

  M. Heidegger提過,人會以「生活世界」當「視域」來理解存在物,所以,我在寫整個故事時,不會用「那個角色」與「角色生活地點」及「那個時代」沒有的東西來形容。像豹、羚羊看到「神」都以「示」字邊的代名詞描述、用「光棒」來講手電筒、以「神之語」來代替電腦等,都是為了表現這樣的「詮釋」。這樣的寫法加深了文筆操控的難度,我變得很難用譬喻法來描述角色看到的、聽到的,生活中許許多多的形容詞,其實都是「生活視域」的引用,如獐頭鼠目,在沒有「獐」、不知「鼠」的年代裡,那能用這樣的辭來形容人呢?所以我只好用角色的五官去詮釋世界,監製把那些「角色的囈語」當成是「意識流」,而我則稱之為「詮釋」。

  還有個更重要的部分是,我用四個角色的視點來詮釋一個「事件」,也就是J. Derrida的「解構」概念:「任何訊息都不會只有單一詮釋」。

  說實話,最初寫「結構殺人」時,我本來只想用雙主線劇情作交代,也就是用豹與烏鴉兩個角色的夢和現實交錯處理,這樣的稿子寫了五萬多字,在中途卻因為自我反省而拋開。因為,這個故事想談的是「世界」,要把故事世界「如實」反映出來,只用兩個角色的「視域」是不夠的,我需要其他的角色來支撐整個世界觀,需要不同視角來呈現「解構」與「結構」的混和,於是,重新調整之後,終於成為一個像「網子」結構般的小說。

  當然,我必須承認,或許這些學術概念在作品中並沒有被很清楚地闡釋出來,這可成為我下次寫作的目標。然而,我也相信技巧不夠,無損於小說創作的理念,對於讀者來說,故事好看應該才是重要的事情吧?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da209&aid=441646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譚劍
正在看
2008/01/02 23:31
hi 葉軒你好!
我們應素未謀面,但我偶然找到你的大作,也翻閱起來。有意思的故事。閱讀中。
葉軒(ada209) 於 2008-01-04 10:31 回覆:

譚劍,久仰啊!

最早「見到」你是因 為那本「換身殺手」,拿起來就很難放下去了,再次聽到你是哆啦蔣和劉姐的轉述,頓時讓我後悔沒有蹺課,應該蹺課去參加倪匡頒獎典禮的才對......唉。

謝謝您撥空欣賞我不成熟的作品,有意見歡迎指教^^


葉軒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沒啦~
2006/10/30 10:33

啊,我不是職業小說家,也不是哲學社會學的專才,我只是個愛寫小說的研究生,什麼都喜歡看,正印驗著一句話:「樣樣通,樣樣鬆」(汗)

謝謝小咩咩舅舅有這個心意,聽了好感動!如果真的有看,歡迎po心得、想法、建議給我喔!^^


張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失敬失敬
2006/10/08 17:38

原來葉軒不但是職業小說家,還是哲學社會科學方面的專才呢!

我已經很久沒看科幻或偵探小說了,不過葉軒寫的蠻有吸引力的,過一陣子去買一本瞧瞧咯


葉軒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知道自己想怎麼活,很好啊!
2006/09/20 14:06

呵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要是你覺得不需要要就不想練習,這是你的選擇,也沒什麼不好的,只要你自己覺得OK就好囉!

唔,我是覺得過程也是一種享受啦,但要是過程讓你難過,或許不必太勉強自己吧?畢竟,這又不是傷天害理的事情,沒做也不會害到人,就照著自己的希冀吧(只是,希望是真正的內在希望,而不是為了偷懶而自圓其說的希望喔)!

^^「不朽」是我的理想,如此而已,其他人怎麼想我覺得無所謂,正如你覺得有話可說就好了,過得可以就很棒了,這樣也沒啥不好啊?

人生是很多選擇,你選擇自己想活的方式,也如願了,恭喜呢!^^


Cyber KJI @ UDN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或許是一種逃避心理吧!但為什麼不逃避
2006/09/19 12:46

我接觸電腦很早,超過了二十年的歷史。但我到現在還是不會盲打。固然我對技藝性的東西感覺一向不靈敏(小學音樂課我直笛吹得很爛,一直按不好那幾個孔、考機車兩次才過,迄今沒有汽車駕照),但我想下定決心去練習一定會收獲。但是,為什麼要去練習?我並沒這方面的需求啊!

儘管那可以讓我多貼幾篇文章,或許還可以成為了寫手,進一步地還可以名利雙收...但,對我來說那只是 bonus 。有最好,沒有我也不覺得遺憾。而在得到 bonus 之前,我得忍受痛苦,至少那不會是一種 enjoy 。

這種想法讓我不能出類拔萃,更別提不朽了。但,那又如何?百年之後,大家都是形神俱滅。誰還能看見這世界是欣欣向榮,還是走向毀滅。我不鼓勵大家這樣想,但這是我的人生觀,my own。

所以,我也沒有打算去「訓練」自己有什麼樣的能力,或許那樣可以增加作主及享樂的「機會」,但我只要知道我過得還可以,還有東西可以出來屁一下就好了。


葉軒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給張子陽:
2006/09/19 09:20

呵呵,你還是叫「張子陽」比較好,不然,每次回文我都想到航海王裡的羅賓(不過,你或許就是想用「羅賓」當你的「形象」吧^^)

我有稍微看過你的小說(沒有很用力看的原因是因為你po的是「第二集」,我不曉得第一集和第二集有沒有「關連」?但我個人不喜歡故事從中間看,如果第二集是「獨立的故事」,我會用心看的^^),完全不像你說的「不入流」。

你有你的文彩,正如你說的是「直覺性的」、「感官的」,這反而是我佩服的地方,因為我缺乏這樣的素質,我做什麼都喜歡理論化、概念化,所以總編嫌我的東西太「意識流」、太硬,普通人比較難啃,所以比較難賣錢^^"

你有關「學歷」的看法可以直接回在那篇底下,我從來不排斥「其他觀點」,我從來不曾因為「論辯」去討厭或喜歡一個人,所以,不必怕不合我的胃口,我的另一個理想是當柳下惠,不是為了「坐懷不亂」,而是「聖之和者」,也就是各種意見、思想都能交融的人,我也有朋友才國中畢業而已,但我覺得他很有自己的想法,是很有趣的人(笑)。

很多概念講明了也不見得真的能「溝通」,如果沒有講明,就更「溝通」不了了,我絕不會因 為你的想法和我不同而討厭你的,請放心^^


葉軒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給Cyber KJI @ UDN
2006/09/19 09:06

你說的沒有錯,「吸引力」有時來自「自我詮釋」,一個讀者對一篇文章有自己的觀點、看法和觸動,如果把這些拿掉,文章的「趣味」就消失了,這點我可能做得不夠好,以後我希望能達到,如果有十個人看我的小說後有十種觀點,我反而會覺得成功,因為,我最希望表達的是「眾聲喧嘩」。

所以,不要將任何權威人士的言論當成「標準答案」,即使是書本的作者,我都只認為自己僅能說創作的心路歷程和感覺,而不是講出整個故事的趣味,別讓「專家」剝奪了你作主、享樂的機會!

我想,這不是「心靈殘缺」,但有可能是某種閱讀障礙或缺乏訓練,我的「小論文」對一般人來講是更難啃的文,因為他們是我研究所中寫的報告,需要將論辯的過程描述清楚、引經據典,我已經習慣看這樣的東西,而這習慣是多年來的培養,然而,初看「規訓與懲罰」時,我還是會像你那樣「跳躍」、只想抓重點,因為,還「不夠習慣」Foucault的思想^^


張子陽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真厲害之感想
2006/09/19 00:58

真厲害....

葉軒,我得承認當我在寫得時候什麼也沒有想= =(不用我承認看也看得出來= =)

我很是直覺性,感官性做事的,所以我會想訓練我的感官,對於眼前我所看到的,我所感覺到的,我用我的話語去說我的想法,當然,未免過於凌亂,因此對讀者來說,有些是難以消化的,有些又像台灣龍捲風劇情。

我其實沒有唸過什麼書,(這個不用承認看也看得出來= =),理論性的東西我一概不了解,因此當你用故事來包裝一個理論性的概念,我覺得很厲害。我只是單純的在寫自己的內心,創作對我來說,就是發覺更深的自我。

所以這樣的我也被許多人批為不入流,因為我並沒有唸過書,我不懂美學或什麼生命哲學,除非我自己找書來看,那是我國中看過的,現在其實有點忘記。(因為我當初一直在思考人生的意義= =)

批為我不懂藝術或等等任何,因為我沒有唸過,我沒有資格在那裡說大話。

這又回到我之前看到你寫得學歷有用嗎那篇文章

這篇我來寫感觸會比較深= =

國內外藝術家,劇作家,作家等等有"家"的,我比不過人家提出來的頭銜

這才是現實。

今天你提到某些對學歷反對的人,其實也是再反對學習(不好意思如果意思有偏請包涵^^),我並不這麼認為,因為台灣的教育已經把孩子斷頭了。我是一個例子,未來的我妹妹和一些成績差的同學都是例子。

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扭曲......不敢說太多,怕不合你胃口

就醬...


Cyber KJI @ UDN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我確實有點傾向接受標準答案
2006/09/18 22:45

我想到過去曾看到一篇關於駭客任務的劇情釋疑(據說是編劇給的),之後就把這堆說法當成一個標準答案了,不知是不是這樣,駭客任務對我的吸引力突然就沒了,之後重播都只會割裂一些精彩片段來看。

其實我也知道那就算真是編劇寫的,也在控制中的情況下發展成影片,但影片還是會發展出自己的生命的,不管是因為不同的演員的認知與表現,或是在觀眾的心理激盪。如金庸那樣,他說把人物性格設定好了,之後的發展他也不能完全控制,他的作品的生命展現的層次又是另一個境界了。

但是,對我來說,都已是蓋棺論定了。

這牽涉我心靈的一種殘缺,我一直懷疑我有某種程度的閱讀障礙,我很難專注在一本書上超過30分鐘,即便如妳的小論文那樣的長度我也沒辦法。我只能注意重點,閱讀中間的論述對我有點吃力。「呆伯特大未來」裡面形容的好:對於它們出來的秩序毫無印象。


葉軒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可以直接讀原典^^
2006/09/18 18:27

呵呵,如果Cyber KJI @ UDN真的只喜歡看詮釋,可以直接去看Foucault的「規訓與懲罰」(台灣有譯本,網路上也有大陸的翻譯版),書裡論述的正是我想講的,只是,原文呈現有點硬,要有些耐心才能啃下去。

突然想到「辯論」。對我這種不認為有「絕對答案」的人來講,看辯論的過程很好玩,因為兩種以上的價值觀在激盪,尤其是立場相反者卻可能「同樣正確」時,中間的思辯過程我覺得很有趣!小說也想呈現這樣的概念,雖然不知道成不成功。

然而,你似乎只想知道「正確」的一方?只想有個「標準答案」?這樣會不會有點可惜呢?希望是我猜錯了XD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