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9/03 15:42:45瀏覽1429|回應1|推薦17 | |
自從健康亮起紅燈之後,以前就很重視飲食的我,開始變本加厲地「注意飲食」,經過一陣子的研究與搜查之後,發現了一個「事實」,就是「健康的,不好吃」。 首先從澱粉類開始談起。最好的澱粉來源是「未精緻的穀物」,意思就是最健康的澱粉來源是他「原生」的模樣,例如地瓜(連皮都不去更好)、糙米,乃至於近年流行的五穀米、十穀米等,都是因為「原始」,所以營養多,去殼過後的白米不好,因為除了澱粉外,幾乎沒有其他的營養,磨成粉再製的更不好,像是米粉、冬粉、麵食(含麵、水餃、麵包等),一類,因為可能有奇怪的食品添加物,可能造成身體負擔,所以更不好。 單這一項便對喜歡麵食的我造成打擊。我從小早餐吃麵包、土司配牛奶,其他餐能吃麵時絕不選飯,沒空時泡麵一碗囫圇吞,有閒時自己調理特製麵,乾的、濕的我都拿手,對我來講,彈牙Q有咬勁的麵食配上醬料與湯汁,就像是生活的一部份,甚至有時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山東人轉世投胎的呢!可現在雖不至於「戒」,但卻會想到「它不夠健康」,煮起晚餐礙手礙腳的,因為飯不能像麵那樣料與食材全部一起「下落去」,總要事前多準備些,唉,不曉得是不是該高興自己還沒老,還有能力學新把戲,現在的我,開始學做飯料理,有點給他辛苦咧! 食物要好吃,除了本身的鮮甜外,調味料也是美味的關鍵,可看過相關書籍資料後,我才知道許多調味料都不好,越簡單的調味料才能少造成身體負擔,例如鹽、醋就比沙茶醬一類的好,最令我傷腦筋的就是家人對「小麥」「慢性食物過敏」,原本以為避開麵食就好,可沒想到「醬油」、「高梁醋」裡竟也有小麥,天哪,以前我超愛用醬油煮菜的,因為鹹度很好調整,不夠加一點攪攪就可以吃了,可是現在只能盡量換成鹽巴,為了健康,還特地去買海鹽。 可惜這樣還不是很夠,烹調方式不佳更可能成為「健康殺手」。看了書我才知道,原來所有的蛋白質經過「煎」「炸」後,變會「氧化」,營養失去了不打緊,還會讓體內的自由基增多,使人身體變差、容易老化,這使得我將所有的食材「遠離煎炸」,只用煮滷,這樣就使得我能做的菜色大受侷限。但青菜類烹調也有訣竅,不是所有的蔬菜都能生食,有的生食容易胃脹氣(如高麗菜),有的是不能生食(如皇宮菜),但煮過久營養又容易失去,所以「燙青菜」最好是「燙細菌」,也就是放到水裡8到10秒葉子變成綠色即可撈起,可是這樣的青菜「菜味很重」,對於不喜歡「草食」的人來講,吃起來很難過,唉。 還有「油」也十分重要。以前我是「女子遠油」,為了怕胖而不敢吃油(除了嘴饞吃煎炸的東西例外),然而,現在我知道這是不對的。沒有油會讓細胞不穩定,容易生病,因此油是身體必需品,不但要吃,而且要吃好油來取代已經在體內的壞油。 基本上市面大部分販售的油都是壞油,像是家庭常用的沙拉油、花生油等等,因為他們多半是用化學方式製成,是「氫化」後的油,雖然不容易變質,但吃到身體裡面卻無法代謝,因為這種產品是「非自然產物」,甚至比傳統的豬油、牛油還糟。豬油、牛油的問題在於他們的飼料是否添加有害人體的物品,另外還有「氧化」的問題,他們比較容易氧化,產生自由基,不過,多吃蔬菜水果還有救,比起「氫化油」好多了。壞油也會隱藏在其他東西裡,例如現在比較紅、也是人體無法代謝的「反式脂肪酸」,他們常出沒的地方是奶精飲料(嗚嗚,我的珍珠奶茶與咖啡)、植物性奶油、餅乾(天哪,我以前常吃蘇打餅乾當早餐咧)與炸類物品,唉,怎麼愛吃的東西竟都是「健康殺手」呢? 比較好的油是純粹簡單壓製而成的,例如現在已經很出名的「高級處女橄欖油」(此翻譯源自某唐人街的外國人)就是好油,還有苦茶油、(沒污染的)魚油、月見草油、亞麻仁油等等。「好油」多半有自己的「香氣」、不耐高溫、不耐保存、放到冰箱裡還有雜質(這才表示它有水分與營養),但為了身體,我還是買了好油放著,然後努力地學習適應他的味道與使用方式。 此外,「糖」也是「合法的癮劑」。精緻過的糖會讓人上癮,他們在蛋糕、果汁、布丁等各種甜食裡隱藏著,除了讓人變胖以外,會干擾血糖、胰島素的分泌,這對喜歡吃甜食的我來講,也是一種打擊。幸好有樣「改善體質方法」是我喜愛的,就是多吃水果。水果裡的甜味多半是寡糖,有助益菌生長(也同樣有助壞菌XD),但因為他的「升糖指數」不高,不會造成內分泌負擔,同時纖維質與酵素還有助消化、排泄,所以算是很好的食物。我本來就愛吃水果,只是近年來為了省錢,想說就別讓自己太奢侈,現在可以打著健康的名號,大方的吃水果囉! 現在回頭看看,原來自己的胃口早被現在化學物品養壞了,喜歡的東西多半不健康,但我也不能讓「健康的,不好吃」一直留駐在心頭,畢竟「快樂地飲食」也很重要。我想,我得學習喜歡健康的食物,讓自己調整胃口,畢竟有健康的身體,才有健康的心靈,才能好好的過日子啊!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