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增強慈悲理念 推動佛教現代慈悲事業的發展~~方立天教授
2012/11/30 01:59:21瀏覽88|回應0|推薦0

增強慈悲理念  推動佛教現代慈悲事業的發展

 方立天教授


一、  佛教慈善與慈悲德性

慈善是佛教的本質屬性和本質要求,是佛教徒修行菩薩道的一種方式,也是參與社會慈悲濟世的重要途徑。值得我們重視和關注的是,佛教慈善活動是建立在大悲心、大慈心的基礎上的。《普賢菩薩行願品》雲:「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①  有雲:「發菩提心者,所謂拔濟苦惱諸眾生故,發大悲心;平等福佑諸眾生故,發大慈心。」

②菩提是通達涅槃和成佛之路,菩提心即眾生解脫成佛之心,而大悲心、大慈心是菩提心的基本內容,所以,龍樹菩薩說:「菩提,名諸佛道。」③又說:「慈悲是佛道之根本。」

「大慈大悲名為一切佛法之根本。」

⑤慈悲心是佛道、佛法的根本,也是佛教慈善活動實踐的心性思想基礎。慈善源於人內心的慈悲。增進心性修持,發大悲心和大慈心,是佛教從事慈善活動實踐的前提和保證。由此可見,慈悲德性是眾生主體成佛的基礎,慈善活動是成佛的資糧,佛教慈善與慈悲德性是和追求眾生解脫成佛的佛教根本宗旨密切相關的。這也是佛教與其他宗教的重大思想差異。

①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 40,《大正藏》第 10 卷第 846 頁上。

②《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 5,《大正藏》第 10 卷第 681 頁上
               
③《大智度論》卷第 4,《大正藏》第 25 卷第 86 頁上。

④《大智度論》卷第 27,《大正藏》第 25 卷第 256 頁下。

⑤《大智度論》卷第 27,《大正藏》第 25 卷第 257 頁中。


二、佛教慈善與福田思想

「福田」是指通過慈善行為可生福德、功德之田,如農民耕田,能有收穫,故以田為喻。福田思想既關乎佛教慈善活動實踐的內容,也體現了佛教的功利觀點。
福田說的內容很多,《佛說諸德福田經》宣導「廣施七法」,七法是指:「一者興立佛圖,僧房堂閣;二者園果浴池,樹木清涼;三者常施醫藥,療救眾病;四者作牢堅船,濟度人民;五者安設橋樑,過渡羸弱;六者近道作井,渴乏得飲;七者造作圊廁,施便利處。」

①以上內容,大體上分為三類:一類是支持佛寺建設,二類是關注
生態環境建設,三類即第三至第七項是直接關於民生的社會公益事業,這是佛教慈善實踐的重點內容。
佛教還把福田分為「敬田」和「悲田」兩種,並強調悲田勝於敬田。所謂敬田是指恭敬、供養佛、法、僧「三寶」,所謂悲田是指悲憫救濟貧病孤老、弱勢群體。《佛說像法決疑經》雲:「我於處處經中說佈施者,欲令出家在家人修慈悲心,佈施貧窮孤老乃至餓狗。我諸弟子不解我意,專施敬田不施悲田。敬田者即是佛法僧寶,悲田者貧窮孤老乃至蟻子。此二種田,悲田最勝。」②佛教認為,專施敬田不施悲田是不對的,強調開展社會公益救濟事業遠比供養佛教三寶更為重要。佛教這種把濟度眾生放在第一位的理念,是非常值得讚揚的美好思想。
①《大正藏》第 16 卷第 777 頁中。

②《大正藏》第 85 卷第 1336 頁上、中。

三、佛教慈善與多種佈施

「佈施」是以慈悲心而施福利、智慧與人,是佛教慈善實踐極為重要的方面,也是佛教信徒解脫得道的重要修行方法。
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強調佛教信徒應想方設法竭盡全力幫助需要幫助的眾生。《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 579卷雲:「諸菩薩眾應起是心:若諸有情來至我所,求索種種資生之具,我當發起決定施心,不應發起無資具心。設我現無所索資具,要當方便求覓施與。終不發起如是之心:我既現無所索資具,不應方便為彼求覓。若余有情自施彼者,我當隨喜;若不欲施,我當種種方便勸發,要令求者所願滿足。」
①「有情」,即眾生。佛教這種樂於佈施眾生的精神是其舍離貪婪的慈善特質的突出表現。
《大正藏》第 7 卷,第 995 頁下—996 頁上。

佛教把佈施分為三種:一是財施,又分施捨金錢、物質的「外財」和施捨眼耳鼻舌身等器官的「內財」二類;二是法佈施,指為眾生講說佛法或世間學問;三是無畏施,指在眾生處於艱難危險境地時施以救助,令人安心,遠離種種恐懼。佛教認為三種佈施以法佈施可以解人迷惑,增長智慧,提高覺悟,提升生命層次,最為殊勝難得。當前有人提出「精神慈善」、「心靈慈善」的概念,主張「精神慈善」與「物質慈善」的有機結合,並積極朝著精神慈善方面傾斜。我們認為佛教佈施的根本在於解脫眾生心靈的痛苦,提高眾生的覺悟,以成就佛果。從這一視角說,強調精神慈善是有道理的,但若由此而忽視物質慈善,以致消極對待社會慈善事業,則是違背佛教佈施的理念和精神了。


佛教還主張破除對佈施的執著,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一雲:「能施、所施及施物,於三世中無所得;我等安住最勝心,供養一切十方佛。」

①這是佛教的「佈施偈」,也稱「三輪清淨偈」。「三輪」,指能施、所施和施物。「清淨」是說此三輪無念空無所得。這是根據大乘佛教緣起性空的學說,認為佈施是緣起,是有,而施者、受者和施物三者本質為空,不能存在任何執著。若固執三輪為實有而不捨離,是妄心、妄情、妄見。這也就是說,大乘佛教一方面承認佈施,承認福報、福田,一方面又主張無慾無求,不執著福報,超越福田,進入更加清淨無染的崇高境界。

四、佛教慈善與社會和諧

社會和諧是指社會三大矛盾,即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矛盾的平衡、均衡狀態。佛教慈善事業,包括財、法、無畏三種佈施,都有助於社會矛盾的緩和、社會秩序的穩定、社會生活的安全。

為了進一步推動佛教慈善事業,促進社會和諧,我們必須探索由於時代變遷帶來的佛教現代慈善事業與傳統慈善事業的不同點,諸如在慈善理念方面有何發展,在慈善主體方面有何變化,在救助物件、地域範圍方面有何擴展,在慈善運作程式、管理制度、監督模式方面
 

①《大正藏》第 3 卷第 296 頁中。

有何創新等,都需要作出適應現代性特徵的發展。現代慈善事業組織結構的一個顯著特徵是由政府宣導、社會監督、民間組織運作。這就要求政府、社會和包括佛教團體在內的民間組織三者協調好關係,互動互濟,共同推動慈善事業的發展。中國佛教長期以來形成了慈善傳統,在當代社會慈善事業中也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如臺灣佛教慈濟功德會在慈善理念、慈善實踐、慈善管理和慈善監督等方面多有創造,認真總結推廣其經驗,必將推進佛教現代慈善事業的發展,進而也必定有助於和諧社會的構建。

                       ---------------------

                     
方立天先生現任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一級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長,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所長,中央文史館館員,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哲學學部委員。歷任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顧問,中國哲學史學會常務、顧問,中國佛教協會特邀顧問,《中國哲學史》、《宗教研究》、《宗教社會科學》等刊物主編等。迄今,方教授共發表著作17部,文章370餘篇,包含《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佛教哲學》、《中國佛教哲學要 義》等知名著作。

方立天教授是享譽國際的佛教學家、中國哲學史家和宗教學家。1961年8月,方教授自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後,開始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從事教學與 科研的工作至今。半個世紀以來,方教授培育了許多海內外優秀的學者,並利用現代學術方法解析佛教實踐的方式,為人們科學地瞭解佛教的宗教實踐開闢了偉大的 研究途徑。

此次論壇方立天教授以「增強慈善理念、增強佛教信任」為題,強調「佈施」是以慈悲心而施福利與人,這是佛教慈善的一個重要方面,尤其是大乘佛教,更強調竭盡全力,幫助需要幫助的眾生。

方立天教授認為,佛教佈施的根本在於解除眾生精神痛苦,提高眾生覺悟,提升生命品質,從這個視角來說,強調精神慈善有道理。現代慈善事業需要政府、社會和民間團體組織三者協調共生,互助共進,共同推進慈善事業發展;慈濟慈善基金會於慈善理念,慈善實踐、慈善管理、慈善建築等方面創造新的理念價值,以實踐方式推廣佛教現代慈善事業,同時有助於和諧社會發展。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cewang3005&aid=708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