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山西興起素食潮
2010/10/21 00:15:20瀏覽345|回應0|推薦9

   山西省體育場內有一家素食飯館,開張後生意日漸興隆,一個不沾葷腥的飯店,竟有不少食客遠道慕名而來。


    桃園南路有一家粗糧館,多年來門庭若市,前些日子竟也改營素食。


    三墻路上一家飯店,可謂極端素食,店堂內張挂著古今中外素食主義者的頭像,而且明示客人:本店無煙、無酒、無蛋、無肉、無奶。據說是從上海請來的名廚,素菜有上百道。


    新建路、體育路、小東門,本市不少地方都不聲不響地打出了素食的招牌……


    素食都有些什麼花樣?素食的背後有著什麼樣的市場需求?市民如何評價正在悄然興起的"素食主義"?帶著這些疑問,記者進行了多方走訪。


    □素食,是何面目 


    19日,記者來到三墻路上的一家素食餐廳。


    服務員遞上菜單,初一看,雞鴨魚肉鮑翅樣樣都有,連"老太原"最愛吃的過油肉也赫然在目,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素食?


    記者用目光遞過去一個問號,服務員立即心領神會:"這些都是素的,樣子像,味道像,東西不一樣……"看來,類似的客人,服務員見得太多了,不問都知道你想說什麼。


    徵得店方同意後,在各處轉了轉,發現素食還真是一個大有可為的廣闊天地。素雞、素鴨、素豬手,看上去都惟妙惟肖,"鰻魚""
"全是用菌類做成,"造型"堪稱絕妙,"雪螺"用的是魔芋,但形態直逼真螺,炒"魷魚"、炒"蝦仁",如果不注意看,根本發現不了是替代品。


    有錢人吃菜,沒錢人吃肉,難道這樣的時代真的已經來臨?


    □素食,被誰追捧 


    有市場是因為有需求。素食餐廳開始顯山露水,相應的市場需求又是什麼?


    在一家素食餐館,記者隨機採訪10多位顧客。對于"為什麼要選擇吃素食"的提問,兩成顧客回答是為了減肥,三成顧客稱素食營養豐富,另外三成的顧客則是出于健康方面的考慮,其他顧客則沒有明確的目的,只是來嘗稀罕。


    被採訪者中,趙女士的回答頗有代表性:"植物類食物,包括豆類、蔬菜、瓜果,都含有比較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纖維素、礦
物質,而且相對于動物食品,植物中的蛋白質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這位女士說,雖然自己平日在家也經常白水煮菜,但總覺得口感欠佳,素食餐廳花樣多、做法也
很不一樣,所以自己既是食客,也是
"取經者"


    那些認為素食有益健康的顧客則認為,素食不但營養,而且餐後胃口舒服,身體負擔比較輕。


    □素食,由來已久 


    素食果真如此神奇嗎?


    曾在《中國營養保健》雜志工作過的秦先生說:"素食主義有著悠久的歷史,戰國時的《呂氏春秋》就曾提倡素食,西漢時發明了豆腐,素
食進入了新階段,佛教傳入中國後,素食之風大興,那時就有了寺院素菜,隋唐時有了素菜葷作,而且已經可以以假亂真,現在的許多素食館,走的基本上還是這條
路子,到了清代,中國的素菜發展到頂峰,而且形成了一個菜係。
"


    有資料表明,西方國家的素食主義也是由來已久。古希臘時代的畢達哥拉斯就是著名的素食主義者。18世紀之後,素食主義在歐洲風行,伏爾泰就是一位著名的素食倡導者。


    目前,許多國家都有素食協會,國際上也有素食者聯合會。在英國,素食者佔總人數的7%,在意大利,這個比例更是高達17%。


    □均衡,才最合理 


    "只吃素和不吃素都是一種偏食或挑食,素食可以凈化血液、養顏美容、安定情緒,適當增加素食,對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病、糖尿病、高血
壓、骨質疏松、肥胖症及部分癌症是十分有益的,但是一味吃素則會使蛋白質嚴重缺失,導致人體缺鐵、鋅、鈣、碘等。
"太原市醫政處處長張政說,從營養學角度
來看,最合理的飲食是結構均衡的飲食。


    記者隨後採訪了我市幾位營養學專家。幾位專家的共識是,除了出于信仰的食素者,對于一般人群,營養學上的建議是均衡飲食。改革開
放以來的
30多年間,中國人的飲食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尤其在城市,動物類食品所佔比例日益增加,在此前提下,適當提倡食素是有必要的,各地出現的素食餐
館也正是這一需求的體現。與此同時,營養結構的合理性與均衡性是最重要的。(記者
孔莉萍)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cewang3005&aid=4518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