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著名神學家 賴特 說:死後上天堂”是“中世紀柏拉圖主義者誤導,大多數基督徒都錯解天堂的真正含義”
2023/03/12 17:18:20瀏覽224|回應0|推薦0
著名神學家賴特說:死後上天堂”是“中世紀柏拉圖主義者誤導,大多數基督徒都錯解天堂的真正含義”
作者:Brandon Showalter,高級調查記者

賴特博士
NT “Tom” Wright,《保羅傳記》的作者。
著名神學家賴特說,新約並沒有像大多數人認為的那樣描述天堂~一個人死後會去的地方。他說,事實上,這是關於通過猶太教上帝不斷發展的王國來恢復創造。
在《時代》雜誌的一篇社論中,這位前聖公會主教和著名作家強調,與當代信徒相反,早期基督徒並不認為天堂是他們死後去的地方。
那些在寫新約時確實相信“死後上天堂”的人是“中世紀柏拉圖主義者所創造”,比如德爾福的異教牧師普魯塔克。
“要了解耶穌的第一批追隨者相信死後會發生什麼,我們需要在新約的世界裡閱讀新約——猶太人希望的世界、羅馬帝國主義和希臘思想的世界,”他說。
“在那個複雜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耶穌運動的追隨者將‘天堂’和‘地球’——上帝的空間和我們的空間,如果你願意的話——視為上帝美好創造的兩半。”
早期的基督徒並沒有從地球上拯救人類,而是相信上帝將天地合二為一,創造了新的世界,使世界從所有病態中恢復過來。
“他們相信神會讓他的子民從死裡復活,分享——事實上,分享他的管理權——這個被拯救和更新的創造。他們相信這一切都是因為耶穌,”賴特強調說。
基督的複活是這項偉大更新工作的起點,他接著說,這是最早的信徒所理解的。
“耶穌體現了‘天’和‘地’的完美融合。” 因此,在耶穌身上,古代猶太人的希望終於實現了。重點不是讓我們‘去天堂’,而是讓天堂的生命到達地球,”賴特說,並指出耶穌教導他的追隨者去祈求上帝的國度降臨人間,就像在天堂一樣。
“早在三世紀,一些基督教教師就試圖將其與柏拉圖信仰的類型相結合,產生‘離開地球去天堂’的錯導想法,這種想法在中世紀成為主流。但耶穌的第一批追隨者從來沒有走了那條路。”
為了完整地理解福音,賴特在之前的一次採訪中告訴基督郵報記者,耶穌的信徒必須重新發現他們獨特的猶太精神遺產,這是新約中賦予的,但由於各種原因,幾個世紀以來已經丟失.
在他關於使徒保羅的傳記中,賴特說保羅“從未停止以猶太人的身份思考、說話和寫作——一個相信獨一的上帝派遣了真正的彌賽亞的猶太人。”
“幾代外邦基督教經常試圖忽視甚至抹殺猶太人的含義,將‘基督教’變成一個本質上非猶太的體系,並使保羅的大部分主要主題只能被半理解,”他當時告訴基督郵報。
他解釋說,自二世紀以來,非猶太人團體一直試圖從古代以色列人的理解中,將救贖的信息扁平化——改成一種“新的宗教方式”或“得救”。
“以色列的舊約經文早就應許上帝會親自回來,永遠與他的子民同住。早期的基督徒接受了這一點:‘道成了肉身,’約翰 [1:14] 宣稱,‘住在我們中間。’ “居住”這個詞的字面意思是“居住”、“支起帳篷”——暗指摩西時代的荒野“會幕”和所羅門建造的聖殿,”賴特週一在時代雜誌上寫道。
“在歷史上研究新約,在它自己的世界裡(而不是為了符合我們自己的期望而將其壓扁和砍掉)表明,第一批基督徒並不相信他們會‘死後上天堂’,而是相信,在耶穌,上帝來與他們同住。”
他補充說,“我們現代人很難理解這一點:以至於有如此多的讚美詩、祈禱文和佈道詞仍然在談論我們會‘上天堂’。”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2014 年宗教景觀研究,72% 的美國人表示他們相信天堂。在調查中,天堂被定義為“過著美好生活的人會得到永恆獎賞”的地方。
在同一項研究中,37% 的不屬於任何特定宗教傳統的人,即所謂的“無信仰者”,表示他們相信天堂。
================================
作者Nicholas Thomas Wright FRSE,被稱為N. T. Wright或Tom Wright,是英國新約學者、保羅 神學家和聖公會 主教。他於 2003 年至 2010 年擔任達勒姆主教。隨後,他成為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聖瑪麗學院的新約和早期基督教研究教授,直至 2019 年成為該大學威克利夫音樂廳的高級研究員牛津大學。
賴特寫的是神學和基督徒生活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他提倡根據聖經重新評估神學問題,例如稱義、女性的任命、以及流行的基督教關於死後生命的觀點。他還批評了字面上的狂喜的想法。作為 70 多本書的作者,賴特因其“基督教起源與上帝的問題”系列而在學術界和神學界享有很高的聲譽。第三卷,上帝之子的複活,被許多神職人員和神學家認為是關於耶穌復活的開創性基督教著作, 而最近發行的第四卷《保羅與上帝的信實》則被譽為賴特的巨著。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_T._Wright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cewang3005&aid=17859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