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偽經?
2020/12/22 13:27:55瀏覽953|回應0|推薦0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偽經?

                        

             西夏是党項族(羌族)建立的一個朝代 包括漢族、回鶻族

          與吐蕃族等民族, 党 項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時遷

          居陝北。,西夏人信佛,以佛教為國教,並自創西夏文,

          西夏在藝術文化於繪畫書法、雕刻、舞蹈與音樂都有成就

        。活字印刷也曾居領先世界地位,繪畫方面 現今敦煌莫高窟

         、安西榆林窟等石窟與寺廟壁畫最為豐富。我國佛經向來

          傳自西域地區地藏菩薩本願經的西夏文現已找   

          到

         

         西夏文活字印本《地藏菩薩本願經》

        維基百科:

  明朝蓮池祩宏大師,為本經所作的題跋中,稱此經由唐代實叉難陀

,而當時明朝流通本,譯者多半題為法燈、法炬,此二人的生平及時代

皆已不可考。但在唐智昇開元釋教錄》與《貞元新定釋教目錄》中

所記載實叉難陀譯出經典共十九部,其中並沒有包括本書。因此是否由

實叉難陀所譯,歷來受到許多質疑。

在文獻上,最早提及此經的,是北宋太宗端拱年間(西元988年至989年)

僧侶常謹所集的《地藏菩薩像靈驗記》,在其中引用了〈分身功德品〉

的內容[1],並且記錄在五代後晉高祖天福年間(西元936年至948年)

,西印度沙門知祐曾攜此經梵文本至清泰寺[2]遼代僧侶非濁所集的

三寶感應要略錄》也引用了〈忉利天宮神通品〉中的內容。法國學者

伯希和於1908年在敦煌發現了西夏文本的地藏經殘本(如上圖),而且地藏經在宋朝之前已傳入日本,由這些證據可知,在五代至北宋初年,地藏經已經

在中國流行開來。

胡適研究,普林斯頓大學葛思德東方書庫所藏的二千餘本宋元刻藏經

是《磧砂藏》原本,並在其中發現了7本經名失考、暫無從訪補的佛經,

其中即有此經。有學者懷疑此經並不是自印度傳入,而是五代時在中國

寫出的經典。該經強調孝道,較接近中國的儒家思想,也被當成是此

經在中國所作的論點之一。但美國學者Gregory Schopen則駁斥稱在印度

佛教中也能找到強調孝道的內容。[3]另阿含經中也有,如一為母乞食,請教於佛是否是孝順,佛陀稱是

  蓮池祩宏《山房雜錄》卷1:〈唐譯地藏經跋〉:「地藏經譯於唐實叉難陀,而時本譯人為法燈、法炬,不著世代,不載里族,於藏無所考,雖小異大同,理固無傷,而覈實傳信,必應有據。」

1^ 五代僧常謹《地藏菩薩像靈驗記》敍:「有化身地藏菩薩摩訶薩。爾時世尊舒金色臂,摩諸世界化身地藏頂言:汝當憶念,吾在忉利天宮,慇懃付屬,令娑婆世界已來眾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佛遇授記,爾時諸世界化身地藏,來集佛所,共復一形。……良由彼大士在,感應於斯土。」

2^ 常謹《地藏菩薩像靈驗記》〈清泰寺沙門知祐感應地藏記〉:「沙門智祐,是西印度人也。天福年中來至,而住清泰寺。所持像經中。有地藏菩薩變像,並本願功德經梵夾。……兩年之後,不知祐及像所在,人皆疑還印度。可祐是地藏化身也矣。」

3.^ Gregory Schopen. Filial Piety and the Monk in the Practice of Indian Buddhism: A Question of Sinicization Viewed from the Other Side. 通報. Second Series (BRILL). Livr. 1/3 (1984), 70: 110–126 [2014-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07). (英文)

^

另按:

劉景雲. 法藏敦煌西夏文文獻的考訂. 《敦煌研究》. 20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7).

 西夏文活字印本《地藏菩萨本愿经》. 敦煌研究院. [2014-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09)

 

最上圖

 1989年敦煌莫高窟北區石窟地藏菩薩本願經:北區B59窟出土文物之一,編號: B59:62。文書高 25.5釐米,最大一頁殘寬9.5釐米。紙纖維交織不勻,有透光,略泛黃白麻紙。經折裝活字印刷本,上下雙邊框,每頁6行,足行16字,殘存五片,為同一件文獻,其三片無法連綴。

此經在漢文《大藏經》中是二卷本,標為唐實叉難陀譯,但後世曾誤認為是中國本土撰述。西夏文本有中卷,可知西夏文分上、中、下三卷,與流行的漢文本不同。B59:62-3和B59:62-4應是相連的兩頁,其中有一面主要是咒語,而漢文《地藏菩薩本願經》並無咒語

。B59:62–3,從第一面末行至第二面皆為咒語,因音譯梵音,轉譯成西夏文時,為求得準確,採用附帶小字的方法。由此可以看出排印此經時至少有大小兩種字號,而且可以想見這樣在排版、印刷時必須要有更為高超而複雜的技術。”

         法國學者伯希和於1908年從中國敦煌莫高窟第181窟和第182窟

     發掘獲取文獻中,包括了西夏文活字 ,而莫高窋 中回紇文亦有發現

     印刷的《地藏菩薩本願經》,內容與漢文本大致相合。另回鹘文亦已發現

     1989年在敦煌莫高窟北區出土此經的西夏文活字印刷殘本有中卷,

     可知此本分上、中、下三卷,與流行的漢文同。其中有一面主要是咒語

    ,而漢文本並無咒語。

宋代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很快就傳播到宋朝毗鄰的西夏王朝,並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在莫高北區發現的西夏文活字印刷品《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世界現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實物之一,是其他地區發現的西夏文活字印刷版本中未見的,可以說北區發現的這件活字版《地藏菩薩本願經》是海內孤本。

參考文獻:

史金波《敦煌莫高窟北區西夏文文獻譯釋研究》(一),敦煌研究院編,彭金章、王建軍著《敦煌莫高窟北區石窟》第1卷,文物出版社,2004年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cewang3005&aid=15479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