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9/06 00:03:45瀏覽1528|回應2|推薦11 | |
【2011/09/02 聯合晚報】導演魏德聖執導的台灣史詩電影「賽德克‧巴萊」,今天在威尼斯影展中舉 行世界首映,由於 「賽德克‧巴萊」是今年影展首部曝光的競賽片,吸引了滿場的影評及 影迷觀影,映後全場觀眾起立鼓掌達十分鐘,甚至有外國影迷熱情高喊「台灣加油!」讓首度隨片參展的演員徐若瑄、溫嵐、馬志翔等人都感動落淚。 (全文: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S1/6566214.shtml#ixzz1X5tbIM67 ) 現象一: 現在的臺灣媒體慣於誇大甚至炮制新聞,令我好奇的是究竟怎樣一部曠世神片才能贏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的共鳴?而且鼓掌竟然能夠長達10分鐘之久?聽起來頗有些北朝鮮官方通訊社的口氣。臺灣媒體口徑一致,如此夸張,難道又要炮制出另外一部「海角七號」來嗎? 有人說這是臺灣首部史詩級的巨作,投資之巨也堪稱首例,但“投資多≠影片好看≠票房好”。反面的例子從好萊塢巨制到大陸張一謀導演等人的無聊巨“騙”多的不勝枚舉。反倒有不少小投資的影片却獲得票房和口碑佳績的,如: 小成本的好萊塢影片「基督受難記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投資僅3千萬美元,全球卻大賣6億美元。大陸的「那山,那人,那狗」墻內開花墻外香,在日本大賣800萬美元。日本電影「入殮師 Departures」也是一例。 影片「賽德克」是好是壞,現在說為時過早,畢竟並沒有大規模公映。何不等到公映之後,留給各地觀眾和市場去評判,我相信這才是相對較為公正的方式。 現象二:異議者,會被批 "不愛臺灣",其結局:被臺灣媒體和網民齊聲撻伐,身敗名裂。 曾幾何時,臺灣島內彌漫起了這股強烈的風氣,容不得一絲一毫的異議,否則就被訂罪,如:那個娶了韓國太太的鄭姓臺灣裁判,其下場慘不忍睹。廣州亞運會說了句“吞下去”倒霉官員現在又有誰會為他討回正義公平?現在,有受邀去威尼斯參加影片首映的大陸媒體人在觀影完畢後寫了篇“反彈琵琶式”的感想文,也被一些臺灣的好事者放到論壇上撻伐。難道當今自詡為“民主”的臺灣社會容不得一絲的異議了嗎?這豈不是變成了“一言堂”了嗎? 而那位臨近退休只不過匿名撰文自嘲為"高級外省人"的外交官卻因此丟掉了退休俸,反觀前臺灣領導人a扁長期分裂族群,公開叫囂"臺灣是美國的軍事托管區域",以及那位黑金始作俑者,長期以來鼓吹"釣魚島是日本的領土"的前前臺灣領導人,這兩位如此明目張膽地違法憲法卻還可以歆享每月豐厚的退職領導人待遇,不禁讓人感慨:這是究竟怎樣一種顛倒是非的社會審批制度啊? 當失格的人已經名利雙,收笑對媒體暢談使用韓貨的愉快經驗之時,當貪汙腐化的人仍毫無廉恥的舉起被銬的雙手喊冤的時候,當垂垂老矣的老人化身武士接受日本媒體訪問之時,誰還記得上述那些倒黴鬼的眼淚和委屈?“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臺灣媒體和人就是這樣的無情,健忘! 現象三:臺灣各色政治人物,媒體節目一窩蜂也去湊熱鬧。 能讓不同顏色的政黨趨之若鶩的恐怕不止這次的電影在臺北凱道的首映式,前面提到的“失格君”風光無限之時,哪個政黨不都是去湊熱鬧,參一腳,動作慢一步就會被網民和媒體扣上"不愛臺"的帽子,其實這些舉動只不過是相互利用而已,增加了曝光率,對誰都有好處。可憐的是臺灣納稅人,因為開出去的支票和好處總得有人買單不是?媒體更是不落人後競相邀約。人家沒有發跡前,怎麼鮮少見這些東西去噓寒問暖呢?還真是“十年苦讀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我們中國老祖宗的早已經把這些世態炎涼總結歸納完了,後世只不過就是在重演並印證這些名言而已。 現象四:臺灣媒體添油加醋,煽風點火,制作事端。 臺灣媒體添油加醋,煽風點火,制作事端絕對是好樣的。魏導和「賽」片在大陸可以說知名度接近於零,也就是說人和電影在大陸根本沒有人關註。如若不相信,各位看官大可以去搜狐,新浪, QQ, 雅虎中国 , MSN中国等大陸的熱門門戶網站去看一下,在首頁上根本找不到相關的話題,更別提大陸網友齊聲抹黑此影片了,因為根本沒有人知道嘛。臺媒為了吸睛,制作話題,打廣告,無所不用其極,殊不知炒作了半天不過是個假議題。這樣做操作不當的話,極有可能適得其反,引起大陸觀眾的反感,畢竟魏導演不愿意失去大陸這塊市場。 回想起前幾個月,廣州亞運會"失格君"事件,在大陸也基本沒什麽人知道這件事情(對于臺灣媒體 "辱陸新聞"方面,大陸官方長期地,一貫地對大陸人隱瞞不報,深怕影響海峽兩岸的和諧以及大陸人對臺灣的感情,我也是出國留學之後才知道的臺媒及網絡對大陸描繪的是如此之不堪,看來老共才是最愛臺灣的),我為此事和國內的朋友和同學在Msn或QQ聊天的時候特地問過他們,問了4個人,結果無一人知道"失格君"事件。其後我打電話給大陸的家人,家人更是連廣州亞運會召開都不知道。就是這種情形,但在海峽的對岸: 臺灣,竟演變成一場鋪天蓋地的民粹風暴,媒體,網友,各政黨,執政者無不推波助瀾,也無一幸免地被卷入其中,但過後,大家冷靜下來想下:是否有種被愚弄的感覺呢? 如今的「賽」片也是這樣。始作俑者就是某些無良的媒體和在網絡上挑撥事端的一些"有心人"。但我想聰明的臺灣人應該有自己的頭腦和判斷力,對待網絡新聞和媒體新聞懂得如何去偽存真,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動下mouse和鍵盤,對海峽兩邊以及國外的主流媒體都去調查一番,真相不就大白了嗎。中國古人有雲:"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就是這麽個理兒。以我個人為例,我看一則新聞或買什麽產品, 通常會去大陸,臺灣,美國,加拿大,英國,韓國(如 "朝鮮日報" 中文版)的主流網站逐一查證,綜合分析後再得出我的觀點,只看其一是無法窺其全貌的。 一則小小的新聞和事情,理智的人能從其中看到許多有趣的問題。 ( 注1:下圖第2行,是「賽」片在本屆威尼斯影展中的媒體的打分。滿分10分,「賽」4.8分。 注2 :「賽」片的外文譯名使用漢語拼音,會不會被某黨人士或媒體罵成"傾中賣臺", lol 注3 : PTT上某位在威尼斯首映礼上对于「賽」國際版觀後感 )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