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1/07 11:17:43瀏覽2894|回應27|推薦390 | |
熱蘭遮城的風暴 介紹林景淵著《濱田彌兵衛事件及十七世紀東亞海上商貿》一書 看完了「賽德克‧巴萊」上下兩集後,深被導演魏德聖的功力折服,他成功的把「霧社事件」搬上銀幕,是否完全忠於史實則見仁見智。十多年的夢想終於成真,背後當然有一把辛酸淚,Discovery還特別以「台灣電影復興」為題介紹這部電影呢。 其實「台灣史」適合拍成電影的橋段不少,可惜的是很多人對台灣史一知半解,甚至對發生在這塊島嶼上的歷史渾然不知。近日有幸閱讀 這是鄭成功尚未登台前的台灣史,發生的地點就在府城安平的熱蘭遮城。 荷據時代的台灣,荷蘭人在台灣耀武揚威,看在也來台灣做生意的日本人眼裡,很不是滋味。荷、日兩國的文化差異又演變成擦槍走火的導火線,互相看不順眼就對幹起來了。 可惜這不是纏綿悱惻的異國戀情,沒有留下像「安平追想曲」那樣動人的歌曲。說白了,這是一樁暴力事件,也是政治事件。 事件的兩要角,一個是當時荷蘭派來的台灣長官奴易茲(Pieter Nuijts)一個是日本船船長濱田彌兵衛。1628年6月29曰上午,被扣留在安平港的日本船船長濱田彌兵衛突然從宿舍帶著十五人進入奴易茲官邸,透過翻譯卡隆,要求奴易茲同意他們離開安平返回日本。 兩方人員晤面時,日本人按照習慣坐在地板上,奴易茲卻趾高氣揚,高高在上,雙腿還不時伸向日本人。而且奴易茲還一再强調自己作不了主,要召開評議會才能決定。累積一大堆新仇舊恨的濱田彌兵衛難耐憤怒一躍而起,以短刃架著奴易茲的脖子,並由隨從綁住他的手脚,日本人又殺死兩個荷蘭人,附近荷蘭人見狀也從城堡中向外開砲打日本船,打死幾個日本人,一場混仗於焉而起。 情節有如電影裡的綁架鏡頭,濱田要求奴易玆下令部下放下武器,否則將先殺死奴易玆再自殺,不得已,奴易兹下令部下退出城堡。第二天下午,奴易兹以書面通知評議會,表示已和日本人達成協議,雙方各互派五人互為對方人質,日人在此條件下可釋放奴易玆,並於四天內離開安平。 事情並不就此落幕,其間還穿插很多意想不到的突發事件,還有十幾位台灣原住民牽涉其中,一直拖延到 至於到曰本後的情節發展,書裡寫得很精彩,在此從略。事件中的這兩個要角也命運大不同,奴易兹歷經「濱田彌兵衛事件」最後被撤職,甚至以罪犯身份被送往日本坐牢,1636年才獲得釋放,孑然一身回到荷蘭。而濱田彌兵衛被譽為日本的民族英雄,開拓疆土有功,1938年9月,日本統治台灣第43年,在台南舉辦紀念濱田彌兵衛活動時,野田八平就以「日本英勇氣概的南方開拓者」報告他的事蹟,並撰文建議樹立一座英雄濱田彌兵衛結髮帶刀、昂然睥睨滄海的銅像。 台灣人從這段歷史能學到什麽?這塊島嶼有那麽多外人在垂涎呀。 除了「濱田彌兵衛事件」外,這本書對十七世紀東亞海上商貿亦著墨甚深,引用的資料甚為豐富,書中有多幅珍貴圖像,是南天書局魏德文社長的珍藏,值得喜歡台灣史的讀者一閱。 ( 網路購書: 南天書局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