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6/20 21:13:21瀏覽1254|回應0|推薦16 | |
網上看到網友在討論長恨歌、楊貴妃。想起從前老師說過關於白居易寫長恨歌楊貴妃的故事,很有趣,我印象中不曾在網路、及其它文章中看過,或許有、是我孤陋寡聞。在此倒是樂意和各人分享。 長恨歌分二部份,上一半寫玄宗、楊貴妃的愛情故事,下一半寫楊貴妃死後玄宗對楊貴妃的思念。白居易寫長恨歌,顧名思義,玄宗、楊貴妃之長恨,止於:「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頭血淚相和流.」人都死了,長恨已成,全詩本可終結。 只是若是大家細看白居易在接下來的詩句中,有多少句用語曖昧,暗示楊貴妃沒有死去的: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馬嵬坡下泥土中,沒有楊貴妃只有空墳。) 「排雲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偏.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上蒼穹下黃泉,兩處皆不見,那楊貴妃就是在人間。)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生死一別經年,楊貴妃的魂魄不曾來玄宗夢中,就是暗指楊貴妃還沒死。)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只要有心,天上人間也會見到面。) 這些蛛絲馬跡不也不用過於妄測。但再看長恨歌下半像是寫玄宗因為對楊貴妃的思念,於是找方士去尋找楊貴妃的魂魄,還是像去尋找楊貴妃的人?唐玄宗對著六軍信誓旦旦把楊貴妃賜死了,總不能對外說找人罷,而且更不能把人找回來,是嗎?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情覓.」道士在上天入地尋找不到楊貴妃的魂魄,卻在「忽聞海上有神仙,山在虛無縹緲間.」自古就有傳說楊貴妃沒死,而是流落到日本,至今日本仍有貴妃村,有村民稱自己為貴妃後人。這仙山描寫像日本嗎? 大家再細看白居易在詩中對這仙山、仙子的描寫,看到有何仙氣?仙味?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雲膚花貌參差是.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裏夢魂驚.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瓶迤邐開.雲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那仙山是樓閣玲瓏、很多女子,中有個叫太真,雲膚花貌看來很像,道士便走到金闕裡西邊的廂房口,敲著白玉製成的門,請外面的侍女小玉,去轉告裡面貴妃貼身的侍女董雙成,讓他們把這件事傳報進去,楊貴妃聽到是玄宗的使者、夢中驚起、攬衣推枕起來,雲髻半偏、花冠不整來見道士。若減去白居易瑰麗的文字,楊貴妃像仙子嗎?怎麼看來就是流落民間、甚至像是流落在唐代的妓院、怎看楊貴妃都有些落魄,像神女不像仙女。 最後楊貴妃用她舊釵作信物,還有二個人七夕的私語告訴道士,好教道士向玄宗交代真的有找到她,多麼人性化,還要加一句,只要有心,天上人間也可相見。 全詩下半若用不同的角度重看一遍,會很有趣,感覺會不一樣,還有沒有語意曖昧的句子,可自己找找看。也許是巧合、也許是白居易意有所指,白居易朝中處於高位,或有所聞。不過把它當故事聽聽就好。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