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愛因斯坦
2005/12/21 13:33:22瀏覽562|回應0|推薦1
1.這裡有關於愛因斯坦的一生...
http://www.bud.org.tw/museum/s_star06.htm
2.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http://www.nmns.edu.tw/New/Exhibits/91/Einstein/introduce2.htm
愛因斯坦的科學成就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對現代物理學的貢獻無人可以匹敵,他在科學生涯中始終孜孜追求,探尋物理學領域的普遍的、恆定不變的規律。他的理論涵蓋自然界的一切基本問題,大到宇宙、小到次原子粒子。他修正了時間和空間、能量和物質的傳統概念。愛因斯坦對20世紀物理學兩大支柱的建立起到了關鍵作用:他是相對論之父,也為量子論作出了重大貢獻。愛因斯坦的科學天賦來自他對於自然界規律運行的敏銳觀察和直覺的把握。然而,他也清楚地認識到,沒有科學前輩們的努力,就沒有他的理論。愛因斯坦還說,正如他的理論超越了牛頓的理論一樣,遲早會有人超過他的。

狹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從新的角度分析了空間和時間。這一理論動搖了牛頓物理學的根基。在牛頓的理論中,任何情況下,時間和距離的長度都是絕對的、普遍恆定的。但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時間和距離的長短取決於觀察者的相對位移 ─ 尤其是在觀察者的運動速度接近光速的情況下。狹義相對論的一個基本假設是真空中光的移動速度為恆定的常數。從這個假設推導出了狹義相對論的一切異於日常生活中的常識,令人咂舌:一根高速運動的尺似乎會變短、變重,高速運動的鐘似乎會變慢。
廣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於1915年完成了廣義相對論,並於1916年發表。廣義相對論推翻了已有 250年的牛頓引力論。在牛頓引力論中,萬有引力(重力)是質量間互相吸引的交互作用,也是質量大的物體吸引其他物質的力量。行星被視為是受到太陽重力而環繞太陽在橢圓軌道上運行。但在愛因斯坦描述的宇宙中,重力不是一種外力,而是嵌入於一個空間和時間的『場』 ─「時空場」中。因此,當物體通過這個時空場而運動時,仿如像太陽這樣的大質量物體可使它周圍的時空連續結構彎曲,太陽系的行星就會沿著時空場中彎曲的路線運動。愛因斯坦指出:「物質的分布決定著空間的彎曲;彎曲的空間描述著物質會如何的運動」。廣義相對論精確地揭示了光經過太陽附近會發生的彎曲偏折程度。廣義相對論反覆地被實驗所證實,它的一個推斷是宇宙必然會不斷膨脹的,由此形成了「宇宙大爆發」理論的基礎。此外,廣義相對論對於解釋黑洞和類星體等奇異星體的運動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量子論:
愛因斯坦對量子論做出了重大貢獻。量子論假設光是由不連續的量子能量束組成的。1920年代後期產生了對量子論有了全新詮釋,即「量子力學」。這一理論的支持者如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 o 玻爾認為,原子裡的躍遷過程是機率性的,而不是精確性的。愛因斯坦強烈反對這種不確定性的新觀念。他是個務實主義者,堅決認為客觀世界獨立於任何主觀觀察過程而存在。愛因斯坦拒絕接受量子力學的基本論點,這使得他在晚年時期漸漸脫離了科學主流。但是,他對量子力學推理嚴密的反對意見,迫使其支持者不得不為捍衛它而探索更有力的論據。
統一場論:
在他生命的最後三十年,愛因斯坦把科學興趣主要放在發展統一場論方面,試圖在一個更廣泛的數學結構中解釋重力與電磁學。雖然愛因斯坦為此花費相當長的時間,他沒有成功,但他相信總有一天有人會成功的。當代雖然人們常常以為他這些年的時光都虛度了,但現在大家都認為,愛因斯坦的思想實際上比他同時期的人超前好幾十年。目前,物理學家們正試圖提出「萬物至理」理論,就是用一套公式涵蓋物理學的一切已知的交互作用力和作用場。這一要求是愛因斯坦留給科學家最重要的遺產。
愛因斯坦與澳大利亞:
人們很難把澳大利亞跟阿爾伯特 " 愛因斯坦聯繫起來。不過,愛因斯坦的個人文件表明二者不無關聯之處。實際上,澳大利亞在證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上甚至起到了關鍵的重要作用。1922年日食期間,在澳大利亞的觀察工作為廣義相對論提供了第三次和關鍵性的證明。西尼、墨爾本和阿德萊德大學還邀請愛因斯坦訪問澳大利亞 - 這是澳大利亞發出的至少兩次邀請的第一次,但愛因斯坦禮貌地拒絕了。愛因斯坦的文獻還表明,澳大利亞曾請他幫助阿德萊德天文臺籌資,這個天文臺為證明廣義相對論發揮了作用。他的文件中有他與他的學生艾爾莎 . 羅森塔爾 .施奈德的大量書信,她是從柏林移民到西尼。第二次大戰後,愛因斯坦積極投身於核裁武運動 - 1949 年,他代表美國原子科學家緊急委員會向澳大利亞的科學家發出了呼籲。愛因斯坦的文件中還包括紐約澳大利亞新聞署辦事處的一封信,從信中得知愛因斯坦曾收到過一支迪吉裏杜管。
3.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25509/43673/43674/3350343.html
4.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25509/43673/43908/
人民網愛因斯坦的專題~~有細節~可以點看看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90932&aid=130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