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22 22:40:34瀏覽470|回應1|推薦1 | |
為了釐清228事變的動機與遠因,最近久遠追蹤滿清末年至民國初年歷史,為了想搞清楚中華民國建國時的文化思想,希望從中理出一個頭緒出來。這讓久遠發現了很多很多從沒想過的問題。也讓久遠對國父 孫中山先生的許多政略宣言,感到無奈。 當時所謂「韃虜」無非是指中國北方的邊疆民族,包括滿洲、蒙古、維吾爾等。他們都是滿清用以侵略中國的幫兇,本就應該驅逐出漢人故土。但不知甚麼原因,使國父 孫中山先生於革命掌權後,卻反過來背叛了漢族,而想利用滿蒙回等民族勢力與土地,來取代滿清,卻使中國境內的漢族在民國成立之後,幾乎都受到了滿蒙等少數民族的政治歧視與壓迫,形同延續滿清對漢族的殖民統治,這或許是孫先生所始料未及的。 其實中國是從來也不是滿蒙回藏的國度,而是一個由複合部族,古稱諸夏的漢民族組成的國家,其人數為中國最多數,其文化也是中國文化主軸,就是現在所用的正體漢字也是原屬於漢族的智慧財產。對於這一事實,中國國民黨執政下的國民政府始終不願意承認,理由便是國父 孫中山所創建的國民黨背叛了漢族,而延續滿清五族共和的主張。雖然後來國父 孫中山先生曾表示:「所謂五族共和,直欺人之語。」。但他所創之國民黨卻背棄了漢族而拉攏滿蒙等殖民中國最烈的敵族,與其合作,回頭延續殖民漢族的事實,也已經造成既定的事實。雖然五族共和可能使國父 孫中山拉攏了滿、蒙等滯留漢土的旗人心態,卻也使國父 孫中山在漢人心目中廣失民心,並始有著同情漢人立場的日本人遠離國父 孫中山。最後使國父 孫中山不得不借助共產國際的金援,來延續其革命生命。 這段歷史曲折懸疑,而最後其所建的中華民國,終究不能被廣大中國漢人所接受,而被踢出了中國,使後續的汪政權潰散,蔣政權則戰敗於共產黨而退居台灣,並且還利用五族共和的名分下,掩護滿蒙遺族隨同國民政府一起遷居台灣。然後續以滿清入主中國手法,又在台灣釀造了228事件,屠辱台灣漢人與台灣精英,在台重現滿清入關的歷史,且順勢嫁禍成漢人所為,這種因果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當其時,滿族宗社黨所推廣的五族共和思想,始終左右了中國國民黨的思考型態,以致使中國國民黨對事實視而不見。中國共產黨也利用這思維,並承認中國大陸有五十五個少數民族,與漢族均立於平等的地位。美其名為平等,但漢族本身人口最多,比其餘54民族人數總和都更多出數十倍。文化最久,稅負亦最多,但國共兩黨均利用與攏絡這種少數卻兇悍野蠻的民族,回頭來殖民與瓜分漢族的資源與稅金利益,然後去造福滿蒙等少數民族,並美其言為民族平等的想法。從大陸延續至台灣,貽禍數億人,至今有數十年之久。國父 孫中山在三民主義之民族主義第三講還倡言將來中國如果亡了,一定是列強要亡中國,但國父 孫中山一定沒去想到,要亡中國者,還有滿蒙回藏等少數55民族。
對這種民族抱有五族共和幻想的漢人,顯然是對著敵人喊自殺的愚蠢民族,蠢到這樣的程度,這絕不能被美化為一種善良。如果說,當年國民政府宣示這是充滿了包容滿族的美德,相信那絕對不是事實。而應該被認知的事實是,國民黨本身就已經是滿州宗社黨的某種復辟政黨,從國父 孫中山創黨時代開始,就在某種程度上成為滿州宗社黨的分支,所以國民黨才能站在滿蒙等少數民族立場,主張寬容大度的包容了滿蒙等少數民族延續國民政府的主張,假藉民族平等為藉口,實質上卻去賤踏漢族,蹂躪著有濃厚漢文化生活方式的台灣人。相信後來的中華民國會一直處在搖搖欲墜的國運中,國父 孫中山沒有貫徹驅逐韃擄,將滿族趕回滿州去建國,而允讓滿族化身為漢人,潛伏在漢族社會裏,延續著對漢族殖民統治的壓迫與啃食,國父 孫中山所創建的國民黨,要負起很大的責任。 現在馬政府率領一堆滿族擔任國民黨的高層了,推出一個接著一個的親共政策,與那群居在北京幾百年的滿族人後裔,媚來眼去。而回顧馬先生競選時期的選舉承諾,承諾對美國爭取FTA,選後完全不見下文,只見親共ECFA。這使人又讓人想起了滿族人多爾袞入主滿清,欺騙了漢人而強行推動剃髮易服的政策一般。事隔三百餘年的政治詐欺手法的重現,僅讓人對滿族人的野蠻與落後政治觀感到恐懼。 久遠認為這些滿族人實在應該驅逐出境,讓他們回滿州獨立建國去,久遠實在很想知道這群滿族人有朝一日,如能在滿州建國,是不是也會這樣子欺騙與蹂躪他們自己滿族平民。 綜上所述,今日全世界不存在有漢族國家,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為56族國,而中華民國又不為世界各國所承認,這遠因可說是辛亥革命後,國父 孫中山去包含與接納滿族人寄生在漢人社會裏,使漢族人永遠不可能再次獨立建國,也是現在台灣無法公投入聯與復興中華的最大理由。 無怪乎國父遺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實在其來有自。沒將滿族人趕盡殺絕,驅逐韃擄,其後果竟能使漢人國家興而復滅,使今日世界已無漢人國家。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