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史上最瞎的紅茶史
2010/01/11 15:58:32瀏覽1786|回應2|推薦37


古老的飲料紅茶

 茶的起源並無任何文獻記載,約莫在人類發明輪子與懂得取火的時刻。  傳說西元前 2737年,大約是諾亞造方舟的時代,中國的神農氏被推翻而遭放逐南方,那裡土地貧脊並無食物,只有熱開水可喝。有一天幾片樹葉掉落在他正在煮水的鍋子 裡,神農氏欣喜發現鍋中的熱水竟散發出迷人的芳香,他喝了一口立刻覺得神清氣爽,神農氏著迷於這種加了葉子的湯液,並將之命名為「泰」(Tai,和平之 )」,他死時最後一句大家都知道是什麼吧?
到了西元
780年,茶飲料在中國與日本發展成一套精緻、高尚的社會宗教儀式.

茶流傳到西方
 東方人把持茶飲料的秘密長達一千多年,直到葡萄牙在湄公河口的澳門建立海上貿易據點,才把茶介紹到西方國家。雖然中國人不信任洋鬼子,卻不時以茶葉來交換西方的銀子或鴉片。 
 
是在17世紀初,神不知鬼不覺首次運抵英國。早在西元1596年,英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獲悉中國有一種古怪的喝茶習慣,便派遣一支小船隊前往東方調查, 但船隊一去不返。
20年後,一艘與日本人做生意的荷蘭商船駛抵英國,運來茶葉正山小種红茶,原來是英國茶文化,一開始就和皇室掛上了鉤,
   1662
年嫁給英王查理二世的葡萄牙公主凱薩琳,人稱"飲茶皇后",這就當年她的陪嫁包括221紅茶和精美的中國茶具,茶葉就這麼歪打正著傳進英國,喝茶很快成為王親貴族的習慣。當時,茶被視為一種昂貴又新奇的飲料, 一磅 茶葉的價格約等於當 時一名工匠一週工資。




  紅茶的發展






資料來源 :孟樊的紅茶時間:


 

 國外:


英國──有「紅茶王國」之稱。歐威爾〈一杯好喝的紅茶〉:「所謂紅 茶,是包含了愛爾蘭、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支撐大英帝國文明的大棟樑」。


全世界二百萬噸紅茶,英國消費品近一成,平均每一英人要消費 三公斤 左右的紅茶。


一、荷蘭東印度公司1610年把中國茶帶到歐洲,二、三年代茶間接傳入英國。


二、英荷戰爭1652-1674,英於1669年禁止從荷進口茶葉;英東印度公司從此自福建廈門進口茶葉。(black tea一詞之由來,有三說)


三、咖啡屋的出現(1650年英第一家誕生於牛津,1652年倫敦開第一家。1666年倫敦大火,燒掉五分之四咖啡屋)


1.一便士入場


2.public sphere


3.禁止女士進入


四、紅茶專賣店──1717年Golden Lion的創設,容許女顧客進入。紅茶風行,1730年代紅茶庭園紛設(在圭十九世紀半左右才沒落──因不賣酒,男人不太想光顧)。1701年消費茶6673 8磅 ,1781年變成491547 2磅 。1784年茶稅從119%降到12.5%,1791年達到1509684 0磅 。


五、Queen Ann(在位1702-1714)──愛茶的女王,早餐一定喝茶,貴族紛仿傚,傳至倫敦的女性之間。


六、紅茶稅──從課一成到十成:由於要挹注戰費的增加。釀成1773年美國波士頓茶葉黨事件(tea party二義)──美自此逐漸改喝咖啡,紅茶沒落。後再經Twinings等紅茶商的遊說,
終於在1784年降至12.5%。

七、十八世紀後半除了降低紅茶關稅,又廢除英東印度公司獨家進口紅茶專利權;加上印度及斯里蘭卡開始大量栽種茶樹,紅茶風遂盛行於民間。維多利亞女王在位(1837-1901)期間成了紅茶流行時期。十九世紀中葉以後為了競運茶葉,英、西、荷、奧還一度展開Tea Clipper海運的競爭。


八、貝弗德 公爵 夫人安娜瑪莉亞的英式下午茶,留下三點傳統:


1.茶應正確沖泡


2.喝茶時擺設要優雅


3.豐盛的茶點



九、愛德華時代(1901-1914)──紅茶全盛期,肇因於倫敦等地嶄新館旅的設立,提供下午茶的服務。1913年又興起一種起源於阿廷根的探戈茶舞。


十、第一、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社會形態的變遷,雞尾酒漸得勢,1950s後,速食店及咖啡吧的興起,導致紅茶逐漸沒落。


                               關於下午茶的喝法請看附註(一)



羅慶士表示:例如日據時代外銷木箱上為Made in Formosa,光復初期改為Taiwan Free China,退出聯合國後,包裝上不能出現China,但依據規定必須印上產地名稱,戒嚴時期乾脆就以「中華民國台灣製」的中文字樣外銷非洲,蒙混不懂中 文的外國人,居然也能順利過關。 

對台灣紅茶史有興趣請看附註(二)
 
本文,圖文如有侵權請告知會立即刪除 謝謝






延申閱讀

賣春小站(蜜香紅茶製作過程全都錄)(一)

純手作茶


         

甜美蜜香紅茶水果茶譜


  我的蜜香紅茶水果茶譜 材料及配方(六人份)     *茶葉


附註(二)下午茶的喝法

     下午茶這玩意,到底是誰發明的?原來這個令英國人引以為「貴族品味」的風俗習
 慣,正是源於貴族夫人。話說一名封號 Duchess of Bedford 的 公爵 夫人,由於每天只吃早晚兩餐,所以一到午後便覺精神不振。後來她想出一個方法,邀請三數閨中密友回家飲茶,並吩咐下人準備些青瓜三文治、奶油烘餅與 小蛋糕等奉客。下午茶就這樣的一傳十、十傳百,先流行於貴族圈子,漸漸普及到尋常百姓家了。
     
正式的下午茶,茶桌的擺飾、餐具、茶具與點心 盤都極之講究:茶壺是主角,用的是二人壺、四人壺還是六人壺,視乎招待賓客的人數而定;杯具組合、濾匙和放濾匙的小碟子每位一套;七吋的點心碟、塗奶油和 果醬用的茶刀,吃蛋糕的叉子,也是每位一套。桌上還要備有三層點心盤、糖盅、奶盅、放茶渣的碗和端茶用的托盤等。

   
飲下午茶,過程不可掉以輕心。若是喝奶茶,應先倒牛奶,然後才加茶。茶匙攪動杯中物後,必須放在茶碟邊,而正確的擺法是與杯子成四十五度角,這樣才算是得體。
   
為茶工作為茶忙

 午茶的最正統時間,是下午四時,俗稱「Low tea」。下午茶的專用茶,則以「紅茶中的香檳」——大吉嶺、伯爵茶與錫蘭茶為主。而正統的英式下午茶點心,是用三層點心盤裝盛,底層和中層放英國特產烘 鬆餅 (Scones)等的點心,頂層則放蛋糕與果撻。至於烘鬆餅的吃法,是先塗果醬、再塗奶油。吃完一口,再塗下一口。

英國人每天除了 下午茶之外,還有不同名目的「Tea Time」。清早睜開惺忪的睡眼,先來一杯「被窩茶」;早餐桌上,再來一杯「早餐茶」;上午公務不論多繁忙,也得小息二十分鐘,啜一口「工休茶」;下午有 幾乎法定的下午茶;回家吃晚餐前還要再來一頓「High tea(五至六點之間、有肉食冷盤的正式茶點);就寢前還少不了一杯「晚安茶」……真正做到以茶開始每一天,以茶結束每一天。
     
被笑為一生把三份一時間花在茶上面的英國人,對茶的一顆忠心,幾達感人的境界。
(以上資料來自http://www.towngascooking.com/chi/hottopic/hottopic_detail.asp?uid=23)




附註(一)台灣紅茶史


《台灣紅茶產業發展概況》
作者:魚池改良場 王兩全 資料來源:行政院茶業改良場 魚池分場
◎1888
年巡撫劉銘傳有意開發台灣紅茶,即向印度阿薩姆聘請技師來台試製紅茶,因當時製造數量極少即無商品價值。1902年日本在桃園廳竹此二堡草湳坡設置製茶試 驗場後1903年錫蘭茶樹栽培業組合場八巴巴技師來台視察,將製茶試驗場以各種處理製造之茶葉樣品,寄住錫蘭評審,並在每一樣品茶均註明品質之優劣點及其 市場價格,自此台灣紅茶因安平鎮製荼試驗場設立而奠定發展紅茶基礎。
日據時代的紅茶發展
◎1907
年製茶試驗場將紅茶製成品試銷土耳其,訂為以後促銷歐洲之第一步。1908年安平鎮製茶試驗場廢止,無償借予日本台灣茶業株式會社專攻紅茶製造,此後每年 自該社輸出紅茶總量達25萬斤以上,至1917年因歐洲大戰東勝輸出紅茶628千斤。1918年日本台灣茶業株式會社經合併在台灣殖產製茶會社,並經業 者不斷努力,始順利輸銷地中海沿岸諸港、歐洲各國、中東地區及南北美各地,經過克服各種衝擊,始使台灣紅茶(FormosaBlackTea)名揚各國, 而促使紅茶製造及開發市場之活潑如新竹州產業主事下貿民夫氏為其中之一,尚有三叉河工廠`居城吉氏,每日負貴收購茶菁萬斤以上。

為提高台灣紅茶品質,研究紅茶製造最長者可德乾三老,經赴大陸視察紅茶磚茶,並改良萎凋及發酵過程得到提升品質之效益,1936年 山本 博士旅行大陸祁門,認為祁門春、夏紅茶之香味較台灣紅茶特殊圓潤,故在此一時期考慮以印度或祁門製造方法改善台灣在來品種製成紅茶之品質。

台 灣野生茶樹在1916
被鳳山熱帶園藝試驗處所故田代技師發現叢生在高雄山中,其葉片大小如阿薩姆,後新竹州勸業課蒿科正忠氏乃依故田代技師之陳述,搬運
簡單之製茶機械採摘野生茶樹葉製造紅茶,其品質具台灣北部茶葉未有之良好滋味及水色,較立頓紅茶為優等而發表在報紙上。此後尚在魚池地區採摘野生茶樹與當
地種植之蒔茶與低海拔蒔茶(三叉一帶)試驗製造紅茶,評審後仍以野生茶為優,魚池蒔荼製咸之紅茶則較低海拔蒔茶為優,於是認定在魚池栽培製造之紅茶之水 色、香味有如此良好之表現,主要條件為依賴當地氣候及土質所賜。

◎1926
年台灣總督府殖產局開始在魚池,以JaipuriManipuriKyang等阿薩姆種籽播種繁殖於富士山麓供申請配發,另由中央研究所茶葉支所,在林業試驗所蓮華池支所設置苗圃,並定植在開墾林地與旱地。

◎1928
年定植之Assam茶樹發芽,經採摘製造紅茶後寄送倫敦,經專家評審,認為該紅茶香氣有如在海拔2,000~ 3,000公尺處栽培之茶樹,滋味也相當濃厚有力的評價,自此以後魚池地區正式奠定製造Assam紅茶重要茶區。

◎1940
年殖產局鑒於台灣茶葉輸出量2,200萬斤中,利用在來品種(小葉種)製成之紅茶即佔45%,所以其品質不及阿薩姆紅茶,乃提出「山地茶園開發助成事業概 要」計畫,並計畫在1940~195011年間,擬在新竹以南及東部山地開發推廣面積為11,000甲 ,其中僅台中州即佔地2,500甲 。但本計晝初實 施未久,即逢太平洋戰爭,本項計晝遂未能按進度實施。

戰後紅茶的發展

世界大戰(1945)結束後,由我政府接收日本人在魚池地區種植Assam紅茶產業,歸台灣農林公司茶葉分公司經營,並積極整頓整個被荒廢之茶園並開始生 產Assam紅茶,另一方面進行擴張茶園面積,至1961年台灣種植Assam紅茶面積已達1,800餘公頃,其中魚池、埔里及水里茶區即佔l,700公 頃左右,至1963年台灣茶園面積達38,372公頃 為最高峰,但是Assam茶園並未有顯著之增加,故台灣紅茶以Assam品種製造所佔的比例甚低,亦 未能提高台灣大宗出口之紅茶品質。鑒於此農林廳仍計晝於1963-1968年推廣種植阿薩姆紅
茶,其中花蓮縣以推廣新品種台茶七號,台東縣以台茶八號為主,總共推廣種植面積為250餘公頃。此一時期可能受到台灣綠荼外銷暢旺之影響,推廣面積並不理想。
◎1971
年以後台灣工業之快速發展,國民所得提高、農村勞力外流及台灣茶葉生產量僅佔世界生產量之1%,幾無影響力之情況下,國人並提倡飲茶藝術,養成飲茶習慣, 促使高價位之內銷部份發酵茶達總生產量之50%,台灣紅茶價格雖然穩定,但仍然保持在低價位之情況下經營,至1990年外銷紅茶僅佔茶葉總輸出量之 9.61%,但仍較1989年增加487,492公斤 。
隨內銷部份發酵茶之逐年增加,紅茶市場導向也趨於內銷形態,經過 業者多方面之努力經營及不斷促銷,僅在紅茶區所生產不到100萬公斤紅茶,除不足供應內銷外,在1990年之統計自外進口之紅茶即達2,000萬公斤,其 他不足之紅茶有可能購自台灣北部荼區製造之夏季紅茶摻入使用。
目前勉強可以維持生產紅茶之區域,僅魚池較高級茶區,其他 現有茶區則較難經營,其原因很可能每戶農家均以茶園為副業,故多以簡便之方法管理,所花費之財力不多,因此有足夠的時間去做其他事業,同時茶菁價格多維持 在一定的經濟水準(每公斤10~13),另一方面政府開放農產品自由貿易以梭,進口廉價紅茶拼堆降低成品價格,增加市場競爭力量。
目前台灣紅茶區大部份之茶園,除80%以上為雜種大葉茶樹齡多己超過40年以上,茶樹衰老缺株多,若能再予更新改植新品種則其單位面積之產量可提高三倍及提高茶菁品質(一般新品種茶菁價格較一般茶菁多1~2),並能適合機械化之經營。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552218&aid=3676654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感佩您對土地的愛惜
2010/01/23 17:50

感佩您對土地的愛惜

無毒農業是良心事業 請堅持下去

快樂農夫阿榮(a552218) 於 2010-01-24 17:35 回覆:
謝謝支持
我們只是做應該的事
很多少人只是不知道可以這樣做的
希望有機會能讓大家都知道
也希望地球還在時一起努力
讓土地變健康~

星際訪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應
2010/01/13 15:57
無毒紅茶...值得推廣!
快樂農夫阿榮(a552218) 於 2010-01-24 17:33 回覆:
不要這樣嘛
把我心聲說出來

我會不好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