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你說的到底是誰?
2013/10/26 20:35:17瀏覽104|回應0|推薦0

 

        事實上,任何單一的觀點都是狹隘且不完整的。

 

        一個在朋友眼中放任不羈的「性情中人」,在老闆的面前可能是「一板一眼」的員工;在孩子面前「不苟言笑「的父親,在年輕女秘書的眼中可能是「幽默風趣」的上司;在父母眼前「四維八德」的孩子,在太太面前也可能是「冷酷無情」的火爆浪子。這些您知道嗎?

 

        我們總是支離破碎的看事情。我們看朋友、同事、同學、先生、太太、和孩子都是片面的。如果父母把我們的美德善良描述出來,我們的部屬可能打死都不會相信;如果讓我們的配偶或孩子來描述我們,那麼我們的朋友很可能會問:「你說的到底是誰?」

 

        只摸到象鼻的盲人,相信象是長長管狀的,而摸到象肚子的盲人,卻不同意他的看法,並堅持自己才是對的!

 

        愛因斯坦曾引用過蘇東坡的『日喻』(沒有見到太陽的瞎子,聽人家說太陽的熱像蠟燭,後來他摸到蠟燭時,就猜想太陽也是長的細細長長的。)來比喻平常人對相對論的暸解。

 

        從片面的認知就去作結論,就好想憑著封面去判斷一本書的好壞,這不是太主觀了嗎?

 

        當你知道我們可能扣錯了第一顆釦子,每個觀點都可能只是拼圖的一小塊時,你還會繼續執著於固有的想法?你還會總是堅持自己的看法嗎?

 

        既然說「這只是你的看法」,當你下一回想對任何人或事情做評斷,還是聽到別人評論某人、某事時,別忘了先問自己~~~

    我(或他)是否對這個人或事早有成見?

    我(或他)是否太執著於某個想法?

    我(或他)的觀點是否太偏頗?夠客觀嗎?

    畢竟,我們經常都看不到「整頭大象」,不是嗎?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5104105122&aid=9197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