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社會年齡與心靈年齡
2013/10/05 20:32:06瀏覽999|回應0|推薦2

 

在這裡與大家分享兩個名詞“社會年齡”與“心靈年齡”。當你了解這個觀念,你可以運用的很廣泛,更可快速的提昇自己的心靈年齡,而不讓兩種年齡產生脫節的現象。

 

在社會上,又有所謂的“社會年齡”與“生理年齡”,生理年齡是指你現在幾歲了?有些小孩人高馬大,但仍是孩子氣,這是生理年齡長大,但心理尚未成熟,而心理的成熟,我們稱為社會年齡成熟,例如有些人,年紀很輕,但社會經驗豐富、能力很強;而另一種則是年紀很大了,但所做之事跟小孩一樣,毛毛躁躁沒有遠見,這就是社會年齡不成熟。

 

相對的,以修行的角度來談“心靈年齡”與“社會年齡”,話說有許多社會年齡很成熟,很能幹,但是他的心靈年齡是很幼稚,大家都以他的社會地位與成就來推崇他,這其實是一種修行的障礙,他的社會成就,是不能否認,但也因為他把社會地位,帶到修行的道場,指揮別人,干涉別人,缺乏謙卑心,這就是非常不成熟的心靈年齡。

 

修行人就是要修得心靈年齡的成長,要時時勉勵自己,人人平等,無有社會地位之高低,也沒有富貴貧賤的分別,只要先管理好自己,再盡一己之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無有分別心,如佛家說“怨親平等”,雖然凡夫俗子的我們,很難做得到,但修行就是改變我們慣有的想法,讓識性〈主觀與舊有思想〉不要太發達,要積極、要突破、要有勇氣、告訴自己,我一定可以做到,這是一種精進心。

 

當你的心靈成熟時,生活就不會覺得空虛,生命也不會有無奈感,更不會懷疑自己所做的事。所以修行的下手處,就在這個心要法門,不要走錯方向,不可將社會年齡作為修行的基礎參考,這會產生傲慢心,修行者不可不慎之。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5104105122&aid=886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