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17 18:12:33瀏覽131|回應0|推薦0 | |
對於一個深深了解痛苦煩惱的人,最能體會解脫痛苦煩惱的快樂。 對於能夠引領他離開煩惱痛苦的人,是最珍惜感恩這難得的因緣。 對一個遍訪名師的修行者,就是全心等待,這唯一的契機與奇蹟。 , 修,是為了行,假如能正確的行,不修也無妨,用‘正思惟’而入眞修行。 修心養性的目的,不是成仙成佛,是要解決人類自己心靈的問題,不要痛苦。 安頓好自己的身心,稱為‘悟’,老子是透過‘靜’來展現他的智慧﹝身智﹞。 人有不同層級的智慧,有些智慧是發展在科學上,而釋迦牟尼佛與老子的智慧,是發展在心靈上。 我的任務只是營造一個“集體因緣”,讓有緣的人,在這個因緣當中,各取所需,各自成長,乃至於達到一種心靈上的成就。 讓自己過著沒有病痛,沒有煩惱的生活,才有能力去感化別人。 國父說:「哲學是科學中的科學,佛學是哲學中的哲學」。所以在接受科學之餘,也要接受“超科學”。 宗教不等於修行,宗教是走入修行之門的橋樑。然而走入宗教,要記得“再走出來”,不要在宗教裡面迷失了。 “原古法門”是綜合了科學、哲學、佛學的道理。 科學,是透過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經過實驗分析,來探討真理。 哲學,是我們對周遭的人、事、物,透過方法,來明白真理。 佛學,是透過‘六度萬行’了達真理,重點在身體力行。 科學,重物質生活的提昇與改善。 哲學,傾向於精神生活的提昇。 佛學,除了精神、物質兼備以外,更進一步探討心靈的生活。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悟到“原來我所擁有的,就是最適合我”還有什麼事情可以煩惱你呢? 心靈的奉獻,心靈的服務,沒有經過鍛練的人,是沒有辦法的。我們像清道夫,只是盡我們應盡的義務而已,沒有貴賤之分。 飛機,是科學家智慧的結晶,給我們的肉體使用。 佛、菩薩,是心靈學家智慧的結晶,給我們的精神體使用。 其實大自然並沒有反撲,是我們不懂跟它的相處之道。 修行在關鍵時刻,絕對要大善知識的接引。否則修行的‘我執’,‘法執’正如水可載舟,也可覆舟,稍一不慎,難免引火自焚。 傳承是無私的,更無法私相授受。唯有心、有緣、有德之人得之。師父給我的,我將加倍奉還給眾生。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