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8/26 18:21:28瀏覽12182|回應7|推薦53 | |
遙望峭壁間,有寺懸空。
這是一闕傳唱千載的詞,生動地刻劃了一座懸掛在北岳恆山翠屏峰懸崖峭壁間的木造古寺,以巧奪之天工,嵌入嶙峋高岩中,卻緊扣密合;歷盡風雪寒暑,而䇄立如初。上承危崖,下瞰深淵,高懸入壁,氣勢萬千,猶勝蜃樓出於海市,它,正是大名鼎鼎的懸空寺。有詩為證: 誰鑿高山石, 凌虛構梵宮。 蜃樓疑海上, 鳥道沒雲中。 -明.王湛初.游懸空寺
中國有五岳聞名於世。「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遊遍五岳,是許多人一生的夢想。雖然五嶽不是中國最高的山群 (從最矮衡山的1300米到最高華山的2155米),但由於高聳在平原上,故在古人眼中格外險峻,加上歷代帝王的封禪祭祀,名道高僧的修行加持,以及文人雅士的造訪詠歎,留下豐富的史料遺迹、詩詞歌賦、和民間傳說,因此大大提昇了五岳在全國諸山中的地位。此五處名山,各擁絶景。其中北岳恆山以「奇」、「幽」、「行」等特色著稱,位於山西大同以南的渾源縣境,西接雁門關,東跨太行山,蒼蒼莽莽,橫亙塞上,巍峨聳峙,氣勢雄渾,素有「塞北第一名山」之美譽。自西漢以降,寺廟道觀群聚,到了明、清,已有「三寺四祠九亭閣,七宮八洞十二廟」之盛況,遺跡處處,古蹟名勝,相得益彰,大大豐富了五岳內涵和聲譽。尤其是許多稗官野史以及民間傳說,流傳千古,更加添了名山景點的魅力及可看性。 恆山的主峰天峰嶺,海拔2016米。山勢陡峭,迤邐漫延於渾源縣城以南。岩石為石灰岩地形,是五億年前在海底形成的。
怪石嶙峋、崖角崢嶸的恆山翠屏峰則位於天峰嶺西面,海拔1648米。
兩峯相峙,中間形成峽谷,就是金龍峽。自古以來,地勢險要,為河北進入山西和內蒙的重要門戶,也是遊牧民族南進中原的必經關口,乃兵家必爭之地。
恆山的主峰天峰嶺與翠屏峰,東西對望,斷壁綠帶,層次分明,羅列成行,夾以蒼松翠柏,奇樓飛閣,巨岩絕泉,怪石幽洞,構成了遠近馳名的「恆山十八景」。其中「懸空古寺」景區堪稱第一,除了本身以奇、懸、險、巧的獨特建築傲視天下之外,尚囊括了「磁峽烟雨」和「雲閣虹橋」兩大勝景與遺跡。
磁峽,指的就是金龍峽,因沿該峽谷以南幾十里的地方曾經是遍地瓷窑而得名,古名瓷峽。出了渾源縣城,南行約4公里,便進入此谷。峽谷幽深,夾在天峰嶺和翠屏峰之間,約長1500米。從北至南,分為金龍口、石門峪口、和磁窑口三段。金龍口峭壁豎起,如刀砍斧劈,直上青天。而青天一線,最窄處不過十米,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谷內高崖如城,萬仞矗立;綠色植被,橫向排列其中,層次分明,渾然天成,猶如「翠屏」。懸空寺高掛於翠屏之上,每當下雨時節,雨水自懸崖上如瀑布般傾瀉而下,中遇氣流,化成水氣,往上飛騰,一時雲霧繚繞,山嵐縹渺,氣象萬千。煙雨濛濛之中仰望雲端之古寺,忽隱忽現,宛如仙宮,正是「飛閣丹崖上,白雲幾度封」的意境。唐峪河流經其下,雙峰陡束,一水中流,清澈蜿蜒,澗底水瀉,更是詩趣橫生,美不勝收。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經溯水至此而贊不絶口:「曲折上下,倶成窈窕。伊闕雙峰,武夷九曲,俱不足比擬也」。同朝趙克明也曾寫「磁峽烟雨」一首七言律詩,以況此景之漫妙: 晚雲飄渺隔平川, 峽口嵐風遠近連。 樹合曉烟迷秀麗, 花迎暮雨鬥芳妍, 懸空寺隱寒流外, 壯觀碑封碧草邊。 黛色明朝收拾去, 滿山飛翠接青天。 懸空寺的建築都集中在一個凹進的龐大崖龕裏,每逢暴雨傾盆,雨水從寺頂上方突出的岩石上飛流直下,瀉入谷底,給這瓊樓仙閣掛上了一排排晶瑩的水簾,蔚為奇觀,好似蒙了一層薄紗,更教人有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覺。近代張劍揚先生曾有詩詠此奇景曰:「山掛翡翠屏,寺飛紫雕龍。雲来好悟懸,雨去方知空」。好個雲來雨去悟懸空,真詩中有景,景中見禪也。 磁峽烟雨
霧鎖懸空
金龍峽雖則景色優美,舊時卻也有它的隱憂。唐峪河是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糸桑干河上游渾河的支流,發源於恆山山脈的千溝萬壑之中。流經地區多為質軟的砂岩,極易沖刷而下;而且恆山的森林覆蓋率歷經了千百年來戰火的摧殘和人為的破壞日益萎縮,水土保持嚴重破壞,以致唐峪河帶著大量泥沙、碎石從峽谷流過,使河床越積越高,漸成所謂「河在天上流」的態勢,要比渾源縣和周邊的村舍田野高出幾十米,所以只能沿岸修築河堤,一再隨河床而加高,以擋河水於堤外。每當大雨來臨,唐峪河上游各個恆山山谷裏多條溝壑裏的洪水,就會順著陡峻的山勢奔騰而下,迅速地匯流到狹窄的金龍谷中,使得河水猛漲,濁浪滔天,咆哮奔騰而一發不可收拾。或溢堤,或決堤,急流狂瀉,溢出峽口淹沒田野,造成汪洋一片。
浪千鈞,水無情,歷史上泛濫的洪災不計其數,渾源城多次淪為水中澤國,百姓苦不堪言。最近的一次在1939年7月15日,傾盆大雨落在日寇佔據下的渾源縣,恆山南峪口爆發的特大洪水挾著二米高的洪浪洶湧而至,造成渾源城關數千人屋毀人亡,流離失所,有些家庭甚至滅門絕戶,不知所終。唐峪河除了造成慘絕人寰的水患外,當碰上了乾旱時節,因為河床高過地面許多,河堤將河水擋於堤外,無法引流灌溉舒旱,只能眼睜睜看仼河水流去,無能為力,令人扼腕。 為了治水,傳説中有位仙長對當地人説,洪水乃由金龍而起,只要在峽谷的懸崖上修建寺院一座,便可將金龍馴服。平息水患,於是人們遵囑大興土木,想方設法在西惻翠屏峰的百丈峭壁上修建了這座懸空寺。後來在對面天峰嶺山凹處也與建了一座白馬寺。懸空寺有虹橋與雲閣棧道銜接,往來商旅絡繹不絕,自然香火鼎盛。相形之下,白馬寺卻因山高坡陡,門可羅雀。住持白馬法師因此心存嫉妒,引發唐峪河大水,來勢洶洶,撲向懸空寺而來。幸有靜悟道人坐鎮寺內,念起咒語退水,與白馬法師鬥法。如此你來我往,大水七上七下,終於退去。白馬法師一時惱羞成怒,揮手一指,將洪水引向了渾源城,吞噬了民房村落,使得百姓縣民首當其衝,無家可歸。 靜悟道人見狀大急,遂施放出黑鷹嚇阻此一佛門敗類。只見大鳥展翅,眨眼之間,熊熊烈火將白馬寺包圍,白馬法師只有棄寺飛天而遁去。今日懸空寺對岸山崖上尚可清楚看見一個大山洞,內有平地,即是傳說中的黑鷹洞和白馬寺的遺址,有人說後來這個石窟成了仙鶴之巢穴,當盛夏之季,幸運的人可以看到青鶴伴白雲的奇景。一千多年來,懸空寺一直矗立在峽谷山腰,可是沒有發揮鎮壓洪水的效果。只要雨季一來,唐峪河的水患仍然肆虐。這個民間傳說,正可以反映出為水所苦的黎民百姓之望冶心切。 近代為求一勞永逸地解決唐峪河水災的問題,決定在金龍峽的南段石門峪口處築壩截流,興建「恆山水庫」,蓄水調節,以防洪為主,灌溉為輔。1958年破土動工,歷經四年,於1962年完成,1966年開始蓄水,並在2008-2010年間進行整修、加固、延壽作業工程。水庫根據百年一遇的防洪標準設計,總容量1330萬立方米。共建有大壩、洩洪道和洩洪洞。後者為考量降低洩洪之壓力對懸空寺的穩定所造成的影響所加建。大壩為混凝土雙曲薄拱壩,配合山勢,上寛下窄,高69米,長150米,頂寬2.5米,連接天峰嶺、翠屏峰兩山,如同一扇巨牆,將大部分峽谷之水攔截於大壩之內,形成了一個青山綠水,景色宜人的人工湖泊。自此之後,水患平息,五萬餘畝良田亦得到灌溉,黎民百姓終於可以揮別「十年九旱盼下雨,一聽打雷就心驚」的夢魘,將唐峪河馴服,為民所用。恆山水庫完成後,不止根除了千百年來的水災,確保了懸空寺下崖基的安全,防止繼續被沖刷;而且給懸空寺景區增添了一處新景。由於大壩截河所匯成的人工湖,碧藍深水,波光瀲灧,千山萬峰,倒影其中,今日水庫勝景與昔日古寺風光相連結,可謂宜古宜今,相得益彰。
大壩阻攔了從南向北流的唐峪河河水,使其雨季時不再肆虐為害,並且將蓄積起來的水作有效的灌溉農田之用,達到了除弊興利的雙重效果。
在天峰嶺上向南遠眺山嵐薄纱下的恆山水庫 (湖)
現在懸空寺位於大壩東側翠屏峰削壁之山腰,距離大壩約只有150米。為了保護古寺使其避免受到太大的震動,在開啓洩洪道及洩洪洞時,皆配合氣象,小心調節並降低水量。平時如涓涓流瀑,峽谷裏水光飛泉噴湧,與山腰上的純樸古寺相映成趣,憑添山光水色。冬季裏河水順著岩縫流下,結成冰柱,掛在灰白岩壁之上,蔚為奇景,饒有空寂禪意。
雲閣係古棧道之稱,曾為恆山古景之一,似為上述王湛初詩中所讚之鳥道也。古人沿峽東崖絶壁間,鑿石揷木,飛架棧道,以利軍旅通行。規模宏大,甚至可以容納古戰車衝鋒陷陣。峽谷最窄處也建有一座連接東西峰的高空飛橋,合稱「雲閣虹橋」,乃從前恆山十八景之一。如今虹橋已渺,僅存雲閣棧道石孔的遺跡,位於金龍峽東西兩側山崖峭壁上,南北走向。木構已毀,現僅存棧道插孔。東邊崖壁現存古棧道約200米,其壁上可見明清時期的摩崖題刻「清氣」。西邊崖壁現存古棧道約80米,其壁上可見明清時期的摩崖題刻「奇觀」。就位於水庫的大壩前方。因河床淤積,距離谷底已經很近。東岸插口䦕處陡陗的岩壁上也鐫刻著「雲閣」兩個大紅字。前崖邊河床上並豎有一塊刻有「北魏棧道」的大石,聽說修築懸空寺的靈感和工法就是來自這個棧道,可以説沒有棧道,就沒有今天的懸空寺。 北魏古棧道遺跡
雲閣虹橋想像圖 (取自網路) 民間相傳虹橋最早是木匠的祖師爺-春秋末期魯國巧匠魯班 (又名公輸般;公元前507-公元前444年) 的妹妹魯姜所建。兄妹二人來到恆山造訪張果老,遍賞北岳美景。一日三人路經金龍峡,正值盛暑,瞬間大雨傾盆,山洪暴發,峽中烟霧繚繞,隱約徬彿可見對面山腰中似有瓊樓仙宇,卻因洪水阻隔,不得臨視。魯姜遂自告奮勇,造橋連接,魯班也願同時仿先前所見仙宮輪廓建造道觀殿閣,以一夜為限,到雞鳴時驗收。結果妹妹進度超前,雞鳴前一座橫跨東西二峰,形如彩虹的拱形橋就完工了,遂以「雲閣虹橋」稱之。魯姜大喜之下,竟然學起雞叫,引得附近的村莊的眾雞齊鳴。魯班雖已完成主殿工程,也只能縮小南北側殿閣樓,匆匆完工。聽說從此以後,金龍峽周遭的雞都會比其他地區的雞早啼了一個時辰。 今天在懸空寺北樓的空中棧道上方的石壁上,刻有「公輸天巧」四個大字,就是記載著這段軼事,並稱頌魯氏兄妹手藝的巧奪天工。 懸空寺的由來,比較可靠的説法起於公元397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攻克後燕都城中山,滅了後燕。次年建都平城 (今大同市)。並發兵數萬人在此開山闢道,貫通五百餘里。以金龍峽谷為根據地,發展成為古往今來的絶塞天險、交通要衝,做為游牧民族進退中原的門戶,也成為中原王朝重兵設防的戰略支點。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尊道教為國教,詔命國師天師道長寇謙之 (365-448) 到平城布道,並在恆山北麓建立道場,創立新天師道。他清理道教,引佛入道,並兼修儒教,開創了道教體制化的時代。晚年致力於修建靜輪天宮,“必令其高不聞雞鳴狗吠之聲,欲上與天神交接,功役萬計,終年不成“,而於83歲時,溘然仙逝。並留有遺訓,期望弟子們要建一座空中道觀,以達“上延霄客,下絕囂浮”,也就是建築要達到與天上神仙共語,將人世間煩惱隔絕的標準。之後天師道弟子遵囑多方設計選址於恆山金龍峽中,籌資營建多年,方於公元491年完成了一座三面凌空的道觀。同年北魏孝文帝招跋宏下令將天師道的道壇南遷至此。命名為「玄空閣」,「玄」、「空」二字各源自道、佛二教之教義,符合天師道融合道佛之宗旨。後來經歷多年擴建沿革後,再取其形似和音似,演變為「懸空寺」,又稱「崇虛寺」。 道觀是道士修煉之處。修道講求清靜無為、離境坐忘,常以上觀天象,下察地理,求道證道,期能天人合一,得道成仙,所以道觀多建於與世俗繁華隔絕,靜寂空曠,近可摘星的高山之巔。傳說中最早的玄空閣是一對師徒巧匠建在恆山腳下金龍口內的,巍峨輝煌,但並未「懸空」。皇帝前往驗收時,只見道觀安坐於河岸,絲毫沒有達到「上不屬天,下不著地」的標準,龍顏大怒,欲斬承包工匠。幸得其徒弟苦苦哀求,才得到戴罪立功的機會,必須在一年之內完成合乎要求的建築。 徒弟從此朝思夜想,苦求解套之策。一日突然見到蜘蛛在屋檐間東盪西晃,吐絲結網,凌空高掛,形如八卦。他靈機一動,悟出「空中樓閣」之建築工法,將人自懸崖峭壁垂繩而下,敲石造台,台內鑿孔,揷木為樑,上架支柱,柱上鋪板,板上搭樓。於是皇天不負苦心人,一座千古奇觀的玄空閣就如此完成了。
北魏的鮮卑民族,兼具軍事和藝術的天分。皆善上馬彎弓,鼙鼓動地,征战四方,所向無敵;亦能下馬執錾,鏗鏘作響,鑿石穿壁,挖窟闢山,雕出一尊尊佛像,建造一座座寺廟,其中懸空寺就是他們留下的最燦爛的宗教建築遺產。遠觀它,就像一幅浮雕或剪紙緊黏於峭壁之上。古人的配合自然共生共榮的智慧實在是超乎現代的想像。將寺院的格局跳出非典型的設計,利用山勢、地質,盡情揮灑著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只有手工和當地的木材,竟然可以造出屹立千古而不朽、不倒、不散的超強超美建築,不得令人深體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要向北魏以降,歷代的魯班們致敬。
懸空寺 (玄空閣)始建為道觀,但因天師道引進儒、釋二道教義,與道教融為一體,即使歷經滅佛、尊佛、崇道、貶道的朝代,至少在金代以前,已發展成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寺廟。此論點可由寺中千手觀音殿下的石壁上所嵌著的兩塊有八百多年歷史的金代石碑來佐證:一塊是金大定十八年(1178)的《釋迦宗從之圖》和《三教之圖》殘碑,碑上頌揚了三教創始人的出身及偉蹟。懸空寺更將孔子、老子、釋迦牟尼三位合供於寺內的最高處,也就是北樓三樓的「三教殿」。因為多元宗教的包含性,懸空寺受到歷代統治者的保護,安然渡過了佛道相爭的動盪時代,也得以在長達一千五百餘年的兵荒馬亂、鐵騎縱橫的皇朝更迭中,倖免於難,保存完整,實乃幸中之幸,奇跡中的奇跡!
叧一塊是金大定十六年(1176)的《游懸空寺碑》,年代最久、保存較為完整,且是紀事碑,因此文物和史料價值更大。 在《游懸空寺碑》這篇碑文中,金代邑人寫道:「大定十六年(1176)重九後二日,天晴氣爽,日朗風輕,因與友韓公同遊。邑之南六七里石峽橋棧,頗若巴蜀之道,則經商之大驛路也。峰迴路轉,仰看臨谷之數峰猶美,目不暫舍。信懸空之岩,古之遺蹟,始自建興於何代?又不知棲隱者誰也?峭巍峨之萬丈中焉,鑿石為舍,插木為榭。上不至於山之巔,下不接於陸地,懸空置房。四山掩映,如博壁之翠屏;流水潺潺,瀉清聲之淑玉。非丹青而圖畫者哉。嗟乎,一廢一興迄今幾百年矣。」 從金人所述,已知懸空寺在大定年間就已存在。文中「信懸空之岩,古之遺蹟,始自建興於何代?又不知棲隱者誰也?」可知那時也不知懸空寺建於何時。 懸空寺於金朝、明朝、清朝乾隆和同治年間,均有重修,現存建築大多為明清時重建的一院二樓的格局。在鐘樓底層有個碑房,保存一塊「重修懸空寺碑文」石刻,碑文為清舉人王尊賢所撰寫,時為同治三年 (1864年) 。重修懸空寺碑文
郡城之南有恆山,恒山之西有翠屏,翠屏東北隅有上不在巔、下不在麓而宮殿垣墉倚伏於幽崖峭壁間者,曰懸空寺。是寺也,虹橋飛跨,雲閣遙連,柱礎參差,基址危險,不知者以為神為之,也其知者以為人為之也。夫引繩墨,運斤斧,庀材鳩工,謂之為人為之宜也,而神何為乎。然天下事有人力可得而及者,亦有人力不可得而及者,至力不得及而以心及之,此其中應有神助焉。 予生也晚,不知是寺創建何時,但考斷碣殘碑中有金朝大定年號,可知其由來久矣。方予幼學時,聞縉紳先生恐其殘廢,久欲整修,奈一切工匠皆以豎架甚難屢為所沮。咸豐九年秋季,有木匠劉山玉者,會集紳士十,數人聲言修補無難,願相助為理。甫經具稟請修,劉山玉因染瘟疫暴卒事遂中止。同治二年春,眾紳士又鳩合諸工會議重修,仍多為豎架所難。木匠張廷彥言自有修法,無須豎架,及開工時,但循陳跡易舊換新。每到用架時,則以大繩結圈,一圈束在腰間,一圈登在足下,將繩頭挽在椽板,實際隨其高下長短運動,是寺本懸空,修之者亦有時而懸空也,於是不逾年而工已告竣。於戲,此豈人力所能為哉,則謂之為神為之也亦宜。 前知渾源州正堂加五級記錄十次記大功一次 李鏡清捐修前解州平陸縣儒學正堂道光辛卯恩科舉人 王尊賢撰文 以下各行當、石、木、泥、鐵、瓦、油、畫匠等名略 大同府學増序生員白學詩 書丹 大清同治三年歲在甲子菊月中澣 榖旦 了復建
王舉人也看過金大定年代的碑,並不確定最早興建的年分。碑文描述了重修之困難在於豎架不易,善飛天之匠難尋。一旦藝高膽大之能匠張廷彥就位,從天而降,則工事定矣。
懸空寺三教合一,然時僧時道,僧道融合。有記載的明代以前為僧,明清兩朝時僧時道,清末以後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是道,之後又是僧人。直到1982年,懸空寺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劃歸國家文物局管轄。1978年懸空寺曾被大修,更換了寺下幾根主要承重的橫樑,同時也發現了懸空寺之所以懸空的榫卯結構。1990年文物局再進行大規模的維修和加固,並因翠屏峰岩壁風化日趨嚴重,在寺上方百米處修築一道140米的天溝擋牆抵擋落石,保護寺體和參觀民眾的安全。2015年因落石砸中鼓樓,再度加厚並延長天溝至240米。另外加建一條離地面170米,長300米的新天溝,形成懸空寺的雙重防䕶網,對落石有更周全的緩衝和攔截。最後更對懸空寺上方一百多米陡壁危岩進行了排險及加固後才對外開放。 最早懸空寺創建時距谷底80米 (最高的三教殿只離地96米)。後因河床歷年淤積嚴重,一度離谷底僅餘58米,寺院的最高處離谷底也僅有90多米。近年恆山景區管理部門大力整頓懸空寺環境,清除河床淤積及水庫工程廢料20萬立方米,拆除輸水廢渠300餘米,終使懸空寺距離谷底的高度重回80米,從「不懸」又變成「懸」了,還它一個公道。 懸空寺背倚翠屏,面向天峰,上載危岩,下臨深谷,鑿石為台,插木為樑,所謂「半插飛樑為基,巧借岩石為托,樑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相連」,曲折出奇,虛實相生,樓閣懸空,結構奇巧,全為木造,卻能鑲嵌在峭壁山崖間達1500多年之久,歷經風雨滄桑而不朽,屢遭地震天災而無恙,依然巍峨䇄立,成為中國現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高空木構摩崖建築。究其原因,可以歸納出幾個結合古人智慧結晶的建築構想: 首先是懸空寺選址絶佳。其所在的翠屏峰山腰雖是徒崖峻壁,但崖壁呈內向弧形。站在懸空寺景區的廣場上抬頭仰望,翠屏峰的半山腰絕壁間有一處深約10米、長40多米的大凹槽,整個懸空寺就被「掐」在此凹壁之中。千仞高崗像是慈祥的母親低頭縮腹,把樓閣殿宇像是嬰兒緊緊地摟在懷裡保護。寺頂上方突出部分有如一把巨傘,使一古寺免受於雨水沖刷及落石攻擊,即使天打雷劈也照擋不誤。金龍峽之內雙峰對峙,高聳蔽日,一年之中日照時間只有三個月,而每天也不超過兩小時,減少了很多曝曬的威脅。塞外凜烈的大風進入腹大的金龍峽谷中,緩和了許多,加上懸空寺位於山壁內凹的位置,所以強風也吹不到,形成對木質建築有利長期保固的陰涼乾燥環境。寺內所用的樑柱棧板採用恆山特產的鐵杉木,堅固難腐,又都先經過生桐油多次長時間的浸泡,熟桐油的外漆,所以防蟲蝕蟻蛀,練成千年不壞之身。當然古寺高於河谷近百米,任憑洪水泛濫也動不到一柱一樑。天災無情可避免,人禍有因難防範,除了以三教並尊來規避政治迫害及兵凶戰危之外,唯一要全力以赴、隨時防範的是火災,尤其香燭、油燈等物。「天乾物燥,小心火燭」可能是歷代主持的重要課題。 懸空寺如何「懸空」呢?整座寺廟山門在南,坐西朝東,依山體由南朝北步步高昇建築,總伸展約32米,呈現「一院、兩樓、一橋」式的格局。山門緊挨崖壁,前面建有長約10米左右的紅色石牆,進入山門往北就是二層的主殿,其殿基大約長20米,這總共30米左右的牆基,高約10-20米,全用條石砌成,依崖勢而築,坐落在翠屏峰底層岩壁之上,所以這一段的寺體算是腳踏實地,沒有横樑插入,也就沒有懸空的問題。再往北的兩座長7米及8米、寬皆4米、高約10來米的三層閣樓(南、北樓),以及聯結南、北樓,長約10米的長線橋 (與建於橋上的樓閣),建築體一面緊貼崖壁,三面懸空,一共高達幾十噸的重量只有靠著27根直徑50釐米的懸臂樑依托支撐。近人翻修懸空寺時,曾經試圖把這些橫木抽出來換成新的。但發現它們深陷於石孔中,想方設法,用盡力氣,也拔不出來。如此「不可承受之重」端頼不可思議之工法,睿智的先人是怎麼辦到的呢? 工匠們從山頂的制高點垂繩而下到大凹槽之底部,使用簡單原始的開鑿工具 (如鏨、喇叭等) 敲出一個可以承受部分樓體及置入懸臂樑的平台。然後在平台內側鑿可以容納懸臂樑的石孔,內大外小。樑的前頭先在中間劈個口,釘入三角楔子,再從另外一頭將此樑木深深地敲入石孔。頂到了盡頭,楔子受石壁壓擠,便會撐開木頭,將其緊緊地卡在內大外小的石孔內,牢牢地將此一懸臂樑鎖在石壁上,打得越深,越是牢固。毎根樑木有三分之二揷入山體,以岩石平台為支點,故可承受巨大重量 (見下面施工示意圖A)。等懸臂樑安裝好後,大部分留在山體內,部分靠在平台上,小部分暴露於空中;上可鋪板,樑上可立柱,柱上塔樑、枋、斗拱等,用榫卯梁架組裝而成一個完整的框架結構,這種建築學上所稱的「彈性結構」,在受到巨大外力作用,部件彼此錯動,能夠吸收震能,有彈性地搖晃;當外力消失時,又能恢復原狀,是非常高明的減震設計。而這些構件都是工匠師傅們先在山腳下造好,再用繩索從山下吊上平台後再行施工的。先挿懸臂樑,再鋪木板,最後將所有的木質構件拼造成一個個單獨的殿閣建築,這樣便大功告成 (見下面施工示意圖B)。
現今暴露在空中的懸樑臂下去聲端尚有單薄的立木支撐在岩石上,高約10多米,長短不一,共有20多根。聽說這些立木不是主要的受力者,但亦非僅做裝飾或心理安慰之用。平常都鬆散搖晃,只靠懸樑臂挑起重責大任。只有在人多或極端外力發生時,立木才會受重壓縮,幫忙分散重量,固定不移。這些立柱似虛而實,以實抱虛,是懸空寺額外的安全保障,使得懸空寺展現出一種若危而安,懸中見俏,臨淵欲飛的絕妙態勢。看似岌岌可危,頹然欲傾,其實是有此種雙重保險,方能有恃無恐,歷經千秋的人踩、風麈、雷電、雨侵、地震、日蝕,仍得筋骨未損,安然無恙。
渾源縣歷史上地震頻繁,最近50年發生了3次6級左右的地震:1989年的6.1級、1991年的5.8級、和1999年的5.6級。聽說1989年的地震發生時,落石滾滾,地動山搖,巨響隆隆,嚇壞了懸空寺內的眾多國內外遊客。結果,全寺絲毫不損,安掛半山之上,而遊客除了虛驚一場之外,全部安然無恙。然而四公里外的渾源縣境內卻有上萬房屋被毀。可見古人的絕妙工法,是通過了老天爺的認證,經得起大自然的嚴酷考驗的。
懸空寺不僅奇在懸空,而且殿回樓轉,一步一景,建造奇特。遊客只能魚貫緩行於狹窄廊道和陡梯間,不會造成局部擁擠現象,這就大幅減輕廊道和陡梯的壓力,以及超載的風險。即使如此,管理當局仍限制參觀人數在八十人以內,循序進出,所以每逢週末假日,總是大排長龍。
懸空寺的設計規劃打破了傳統寺廟以中軸線為中心對稱的配置佈局,順沿山勢走向,因地制高制宜,以西為正,大門南開。總長約32米,樓板面積達152.5平方米,樓閣殿宇40間,主要殿堂17處,其中佛教11、道教5、三教合一1處。將殿宇佛堂配置安排由平面轉為立體化,儒、釋、道三教面面俱到,可謂「應有盡有,五臟俱全」。二層主殿在南,三層南樓居中,三層北樓座北;這兩座飛樓均為卷檐歇山式屋頂,凌空相望,懸掛在刀劈般的危崖峭壁上,三面環廊合抱,六座殿閣相互交叉,棧道飛架,各個相連,高低错落。樓體以插梁依託,外側由幾根長十幾米高的木柱支撐,一面緊貼崖壁,其餘三面懸空,每一層外均向外伸有迴廊。各樓內有狹窄的木板樓梯可供上下同行,樓梯的踏板鐵被釘成蓮花圖案,如繁星燦爛,似鐵水迸濺,看來賞心悦目,堪稱古寺一絶。既起到保護木板和裝飾的作用,又赋予了深刻的寓意。香客入寺,踏步而上,可謂「步步登蓮,吉祥如意」。畢實用、裝飾、保佑諸功于一役,可見古代工匠的巧思。
南北兩樓之間以2條棧道相連,寬度僅能容納一人通過,其中下層棧道直接在崖壁上開鑿,連接兩樓的底層;而上層棧道為木板鋪成,連接兩樓的第三層,名為「長線橋」。南樓自底層到最高層分別為純陽宮、三官殿和雷音殿;北樓自底層到最高層分別為四佛殿、三聖殿和三教殿,,佈局緊湊,錯落相依,曲折循迴,虛實相生,空間雖不寛敞但善於利用,層次多變。
懸空寺的景觀構造反映出強烈的明清建築風格,造型豐富,多彩多姿。屋檐有單檐、重檐、三層檐;結構有抬樑、平頂、斗拱等結構;屋頂有正脊、垂脊、戧脊、貧脊等。各種脊獸一應俱全。加上裏外上下的精彩木雕,以及窟中有樓,樓中有穴,半壁樓殿半壁窟的獨特巧思,都使得懸空寺大放異彩,堪稱是建築史上最出色的作品之一。
懸空寺之所以聞名天下,除了建築景觀之外,其中珍藏的寶物塑像也堪稱翹楚。寺內各殿共供奉銅鑄、鐵澆,木雕、石刻、脫紗、泥塑等各類工法所造之像80多尊,年代久遠,風格獨特,栩栩如生,古意盎然,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但最重要的是皆為中空,以減輕重量,降低寺體的負荷。這也是主事工匠們深思熟慮的高明之處。遺憾的是,這些國寶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遭到很嚴重的破壞,很多塑像遭割喉、挖眼、斷臂、殘腳的,至今無法完全修復,而且日漸地頽壞。官方和民間必須投入更多資源來挽救,和時間來賽跑。
參觀懸空寺,要遵守規劃好的動線,按照佛家所謂「不走回頭路」的說法,進入山門後,從底層一路循單行道路線前進鼓樓底層、正殿底層、鐘樓、南樓底層純陽宮、石棧道、北樓底層四佛殿、然後往上經三聖殿、三教殿、回走長線橋 (木棧道)、路過應身佛殿、抵南樓三層雷音殿、向下走三官殿,接鐘樓、再抵正殿二層大雄寶殿,中有關帝殿、三佛殿、太乙殿三殿,並可遠觀四配殿 (千手觀音殿、送子觀音殿,地藏王菩薩殿,伽藍殿);最後經鼓樓下樓而出山門,完成整個拜觀過程。如果控制參觀人數得宜,沿線可算是標示清楚,順暢無阻。雖然曲曲折折,上上下下,棧道和窄梯將各殿宮穿針引線,絲絲相扣的連結在一起,只要遵循路線,不會錯過任何一點。加上梯道多只容一人通過,所以秩序得以維持,重量可免失衡。
沿著指定拜觀動線參拜下去,一路上所見: [山神廟]登上石階,山門之前左側崖壁上緊靠著一座小小的山神廟,整座廟宇全為石雕砌而成,似乎是全寺唯一的石殿宇。山神的像是用畫的,況且這又在室外。神龕小巧樸素,不是很引人注意。
[山門]
非常謙卑拙樸的古山門,門板、門檻都包有鐵皮保護。進入後就是正殿第一層,可通鼓樓底部。
山門上的門環是怪獸銜環,是《僧敲月下門》呢?還是《僧推月下門》呢?
進了山門迎面而來的是一塊鑲在牆上,有點模糊不清的黑色詩碑。上刻有二首詩,乃明末要員劉遵義所作。抄錄如下: 登懸空寺
誰開石壁禮金仙
縹渺層樓結構難 清梵漫疑雲外度 香臺真向霧中看 山連太岳千秋壯 客到孤峰五月寒 為問遠師曾沽酒 好邀明月共盤桓 其二
寺下清泉不住流
寺前蒼藹幾時收 白雲轉向琳宮下 淨土翻從碧落遊 十載虛名蕉鹿夢 三秋塞事廣陵舟 偷閑正欲逢僧話 只恐禪關少惠休 天雄劉遵憲
據明史記載,劉遵憲,河北正定縣人。萬曆32年 (1604年) 進士,歷任山東副使、陝西兵備副使、陝西按察司副使。天啟元年(1621年),擔任陝西按察使司副使,後升按察使。天啟三年,兼右僉都御史,巡撫大同。天啟五年,擔任兵部侍郎,授太子太保。他見魏忠賢虐焰日盛,上疏告老。崇禎元年 (公元1628年),魏忠賢伏法,三年推荐他任工部尚書。時政峻刻,閣部大臣因罪去者七十餘人,劉遵憲獨以清端受知,全身而退,得以善終。遵憲赋性恬介,每退朝,兀坐小室,翻書煮茗,門無車馬之音。辭歸離京前向皇帝告别,行李蕭然。著有《揮塵集》、《會心錄》等許多詩文集。作者清官難侍昏君,兩度急流勇退,乃大智之人。此兩首詩應為巡撫大同時見懸空寺景舒情所作。
劉遵憲像 (取自人名史志網)
東側懸梯之旁,有小小彌勒佛一尊,笑臉迎香客,令人煩惱頓開,心情大好。
[鼓樓和鐘樓]
正殿兩側南為鼓樓 (下圖遠者),北為鐘樓 (下圖近者)。兩者左右分峙,都是單檐歇山頂的建築,精巧分明,結構清晰。正脊、垂脊、和戧脊上,各種脊獸一應俱全,甚為美觀。鐘、鼓二樓位於南北兩端,底層向外一面皆砌磚壁,開有月宮式的圎窗,又稱耳閣,相隔約10米,遙遙相望。
[佛堂]
由鼓樓而入首先遇到的就是佛堂,前有一長廊,寛約3米。聽說佛堂中室供奉觀世音菩蕯,是木雕的佛像。整尊佛像,飛龍盤頂,蓮花環坐,十分莊嚴。此處乃寺中惟一可焚紙上香之處,也有善男信女在此朝拜。兩側設有僧人禪房,參訪當天並不對外開放。
下圖為從鐘樓對視鼓樓和俯看兩樓次之間的長廊。右邊是正殿,一樓是佛堂,二樓是大雄寶殿 (包含三個殿)。屋頂後方還有四個副殿。此部分的殿閣完全居於石基山崖之上,並不懸空。
[南樓全景]
上層為雷音殿,中層為三官殿,下層為純陽殿。 [純陽宮]
位於南樓底層,緊接著鐘樓,又稱「呂祖殿」,主要供奉道教八仙之一的呂洞賓以及身側的柳仙和童子。呂洞賓,號純陽子,山西永樂縣人,20歲昇天成仙,在道教中被封為真人,號天尊。是托夢之神、科考之神、文具之神、淘金之神、礦業之神、理髮之神,亦有醫、武神與財神的性質。
[石棧道和長線橋(木棧道)]
離開純陽宮,由南樓去北樓時,必須走在下層從石壁上掘出的石棧道。石道狹窄,只容一人通行,大家循序漸進,魚貫而上南樓。右邊護牆高不及腰,大家都挨著山壁走,眼觀鼻,鼻觀心,專心地往下看自己的腳步。
[四佛殿] 從純陽宮出來,通過石棧道,便抵北樓的底層四佛殿。殿内供奉有東西南北的四方佛像,根據「金剛頂經」記載,四方四佛乃:東方阿閦佛,南方寶生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佛教主張處處有佛,人皆可成佛。龕中之佛像閉目蓮坐,慈眉善目,色潤廓柔,彌足珍貴,而殿内牆上的壁画線條流暢、色澤飽滿,也頗有禪風。
[三聖殿] 位於北樓中層,殿內供著觀世音菩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在三聖兩側,則站有韋馱、阿難、天女和十大弟子,皆造型精美,神韻天成,體態豐滿,神采奕奕,擁有濃濃的唐風。
[三教殿]
居於北樓第三層,也是全寺最高的地點。集宗教文化之大成,中為佛祖釋迦牟尼,莊嚴肅穆,普渡眾生;右是聖人孔夫子,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左為道教老子,仙風道骨,道貌岸然;形態各異,然氣氛和諧。座下各家弟子,各司其職,各執其禮。三家祖師同處一室,接受膜拜:佛教的善男信女前來拜佛許願;儒家的考生文人前來祈求功名;道家的清修弟子前來求卦問卜,大家各敬所尊,各祈其願,各安己心,和睦相處。此殿集佛教、儒家、道教于一體,充分表現出了各派宗教之間的雍容大度,彼此和諧包容,甚是難能可貴,為三教合一的,漫長歷史開啓新的一頁。
三教殿乃寺的最高點。立於其前廊向東望遠,藍天白雲,谷幽水靜,一派好山好水風光。淸鄧克劭「游懸空寺」一詩也描述此寺的奇險之美以及登高的感受:
石屏千仞立, 在前廊還可以看到對岸的天峰嶺高聳入雲,氣勢雄偉,山壁上鐫刻著三個大紅字:左「禪」、中「和」、右「佛」,蒼勁有力,非常醒目。和字右下題有小字:「恆山為五岳之一、儒釋道三家並存,此乃人類永恆主題」。這一宣言,和提倡三教合一的懸空寺相互輝映,發人深省。
[公輸天巧和魯班廟] 出了三教殿,步上長線橋,即可見到右側岩壁上刻有「公輸天巧」四個大紅字。前面曾提過,公輸指是春秋末期魯國的巧匠魯班,被後世尊為工匠之祖師爺,也襯托出懸空寺的建築是如何的巧奪天工。題字左側有個小小的魯班廟,可惜沒有開放。在「公輸天巧」正下方、扶梯旁的岩壁上鑲嵌著一塊「重修懸空寺」的碑碣,記著金大定十六年 (1176年)的年號,為懸空寺的建築史提供了很好的佐證,也是懸空寺内珍存最古的石碑。
金代的石刻「重修懸空寺」
[長線橋(木棧道)] 由北樓回程往下走時,要經過上層懸在空中的木棧道,棧道靠著山壁處尚有應身佛殿和魯班廟二層樓架設其上。踏上棧道,步步為營,身懸高空,凌風欲飛。往下一探,步步驚心,懸木立木,清晰可見,百丈深淵,就在腳底,棧板搖晃,吱吱作響,頭皮發麻,手腳發軟,膽戰心驚,不能久立,有如行走在古代版的天空步道之上,这是懸空寺最為驚險之處。想到這裏,不禁對每天要上下南北樓的師父道長,發出衷心的贊歎。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他們無所畏懼的定力和毅力,就是每天這樣磨練出來的。
木棧道上加裝了木條以防滑溜,非常貼心的設計。阿隬陀佛,善哉善哉!
[應身佛殿]
位在木棧道旁,魯班廟的下方,共供奉著應身佛、抱身佛、和法身佛三尊石佛,係釋迦牟尼佛的三種化身。 慈祥端莊,雍容大度,聽說是雲岡石窟時代的作品,也是懸空寺所珍藏最老的石雕像。
[雷音殿] 位於南樓最高層,佛家認為「佛音說法,聲如雷震」,故以雷音為名。中間供奉釋迦牟尼佛,左有文殊菩薩,右有普賢菩薩,下立迦葉尊者和阿難尊者。釋迦牟尼佛的上方有一建物,似為西方極樂世界。殿內懸山上塑有24飛天和18羅漢,呈現出佛祖在靈鷲山上為弟子講經說法的恢宏景象。殿裏的浮雕、塑像、彩繪十分多彩多姿。不同的角色,賦予不同的神態風貌,鮮明飽滿,極富唐代塑像之風。飛天們雖多殘缺不全,但仍可看出其神韻之美。
[三官殿]
出了三官殿,在進入正殿二樓大雄寶殿之前,立有一古樸石詩碑,乃明代鄭洛的「登早過懸空寺」及「登懸空寺」二首詩之石刻:
早過懸空寺 石壁何年結梵宫,
懸崖细路小徑通。 山川繚繞蒼寞外, 殿宇参差碧落中。 殘月淡烟窺色相, 疏風幽籟動禪空。 停車欲向山僧問, 安得山僧是遠公。 登懸空寺 昨過招提故不登,
重尋蘭若問山僧。 峰頭青鳥來還否? 洞口白雲去未曾。 誰結丹梯高萬丈? 我聞佛法演三乘。 憑虛頓悟心無住, 好步禪關最上層。 歷來詠懸空寺之詩作多如過江之鯽,惟以此二詩最為著名,因其就刻在寺內,曝光度最高。據明史所載,鄭洛,字禹秀,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進士,萬曆二年(1574年)由浙江左布政使改右僉都御史,巡撫山西。移大同,加右副都御史,入為兵部右侍郎。其後又以左侍郎總督山西軍務,對邊防貢獻甚大。此二首詩先描述殘月未落,車行遠望懸空寺的景觀,扣緊詩題「早過」,於是有意停車登寺,卻躊躇寺中可有如慧遠一般的高僧能夠相談契心?第二首詩才真正登高,看著鳥還雲去,描寫他因寺院凌空憑虛而頓悟無住此心的第一義,寺懸、景深、捫心、頓悟,凡事不假外求,體現禪法境界的高深。
[大雄寶殿]
從三官殿回走穿過鐘樓便是位於正殿第二層的大雄寶殿,中有三佛殿,右有太乙殿,左有關帝殿。
[三佛殿] 供有三尊世上罕見的脫紗佛像,乃人間稀珍,鎮寺之寶,所以保護在玻璃櫥窗內展示。脫紗塑像,是先用膠泥捏塑成形,再一層層裹上已浸過生漆的綸麻布,等風乾硬化從底部預留的洞裏淘出內部膠泥,最後再打磨、上色、貼金等,才算大功告成。由於其製作過程繁複,而成像後輕盈優美,質地堅硬,但每尊只有約三公斤重,方便移動,所以又稱「行像」。精緻考究,因此物以稀為貴,一向被視為人間雕塑之瑰寶。除懸空寺外,北方大概只有北京香山碧雲寺和五台山也有。唐代時此一工藝隨鑒真和尚東渡而傳到日本。現今奈良的唐招提寺所供奉的鑒真法師脫紗像,已被日本政府視為國寶。 右側龕壁上立著一尊鉄鑄鍍金的韋馱立像,神情威武,據說重達90公斤左右,比脫紗三佛像可說重多了。
[太乙殿] 龕中供奉太乙救苦天尊,號太乙真人,居於「東方長樂世界」妙嚴宮。天尊有無限化身,四處救苦救難可引渡受苦亡魂往生,也可接引積德行善、功德圓滿之人登天成仙。道教列為諸神之首,號令群神,地位有如佛教中的地藏王菩薩。
[關帝殿]
奉祀千古忠義的關聖帝君。武聖原為民間所信仰至明朝皇家祭祀,尊奉為關王而漸至關帝。佛教也視其為䕶法神,漢地佛教尊奉關公為伽藍菩薩,藏傳佛教也尊之為護法神。後來關公更被尊為武聖和孔子文聖齊名。又有各行各業祭拜他,更尊他為財神。此地的關公卻由平時大家熟知的英姿煥發的赤面美髯變成笑容可掬的金面無鬚,而且隨侍的周倉也未手持赤龍偃月刀,何故?
據稱關公在此是以佛門伽藍菩薩的身分受供的,因此必須秉持「慈悲為懷,放下屠刀」的胸懐以教諭世人,所以以另一面貌出現,並兼有財神的角色。
周倉及關平像已遭破壞而殘缺不全。 [四配殿] 在大雄寶殿上方的平台,倚崖建有左右二組小配殿,包括伽藍殿、地藏王菩薩殿、送子觀音殿、和千手觀音殿。高倚于岩龕,造型非常精緻漂亮,尤其是檐下懸樑斗拱,頗有可觀之處。這四座小殿相對獨立,周圍迴旋空間不足,承載力有限,容易擁塞及超重,為了安全起見,並不對外開放。 下了鼓樓,出了山門,回頭再看這座奇妙的建築一眼。片刻之前,還在賣著老命,追隨公子少年,攀懸梯,跨飛棧,穿石窟,鑽天窗,走曲廊,越屋脊,轉朱閣,低綺戶,學飛燕,忽上忽下,左右回旋,擧頭望佛祖,低頭念神仙。儒釋道三合一,聖佛仙皆得見,眾神加持,法力無邊。啊!真是一場靈魂的饗宴!
[壯觀]
天下聞名的懸空寺,有著雄壯秀麗的景色,不可思議的建築,悠久歷史的三教合一特色,歷代曾吸引了不少的官宦、文人、墨客的足跡,也留下了很多雪泥鴻爪。在懸空寺下方峭壁前有方巨大岩石,勒刻有「壯觀」兩個大紅字。傳說是自稱「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的唐代詩仙李白 (701-762) 之墨寶,字跡看起來蒼勁有力。但是為什麼會多出一點呢?傳說公元735年,李白入恆山遊歷至此,見到危崖上的懸空寺,驚為天宮仙閣,贊不絕口。酒後乘興在寺旁絶壁上寫下斗大的這兩個字,加一點是指更為壯觀之意。人們為了保留大詩人的手跡,將它鐫刻在東面的天峰嶺的山壁上,並在旁邊建起太白祠。後來歲月更迭,石刻風化,明之官員複製了一塊碑立於祠內。淸道光年間大同官員又複製一碑存於大同華嚴寺中,現已移到大同博物館的碑廊,據統計今日全大陸李白手書壯觀石刻之處共有7處之多,字跡相似,真蹟難辨,只能說他壯遊甚廣,為壯麗山河生色不少。。1950年代間,太白祠因修壩而淹沒於水下,其碑已蕩然無存。如今的江岩石刻是近年重新仿立於懸空寺正下方、翠岩峯底的河谷,與寺體儼然合為一景。看似渾厚有勁,力透絕壁,筆勢山勢,融成一體,壯觀之外,更見大觀也。
大詩人雖只留墨寶而未為懸空寺留下詩篇,可是他的千古名作「夜宿山寺」(又名「上樓詩」,年少時登綿州 [今四川綿陽市] 越王樓所做):
危樓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 恐驚天上人。 越王樓位於四川綿陽市龜山之巔,原樓高10丈 (即百尺)建於唐高宗年間,是唐代當時四大名樓之首。今之越王樓為21世紀初期重建,高99米,共15層,乃當今仿古單體建築之最。又因歷代騷人墨客留下150多篇經典詩詞文,故人稱此樓為「天下詩文第一樓」(下圖為越王樓夜景,摘自Wikimedia Commons)。
這首詩有另一個版本「題峰頂寺」:
夜宿峰頂寺, 舉手捫星辰。 不敢高聲語, 恐驚天上人。 乃詩仙中年時在湖北黃梅縣峰頂寺所作。這兩首詩完成時年紀不同,心境有別, 但都藉著「自然樸素」、「平字見奇」的語法,以大膽的想像,純真的類比,將樓閣的高聳和身處高處的惶恐,寫得活靈活現,因此一座不可思的宏偉建築景觀也就躍然紙上,活生生的呈現在讀者的面前,帶領大家的思路返璞歸真。這兩首姐妹詩如果用來形容懸空寺倒也很貼切,當年大詩人初登樓掛百尺、凌空欲飛、欲與天齊的懸空寺,一覽景山小,夜觀星象,想必也是如此的感動吧 (下為示意圖,摘自網路)!夜宿悬空寺,可登高望遠,可倚樓望月,可比翼摘星,可挑燈夜讀,可促膝品茶,可靜坐瞑想,可對泉撫琴,可隨僧誦經,可跪地高香,可頓悟入夢,聽君一席禪,勝讀十年書。福禍相倚,生死洞穿,人生無憾矣。
清朝詩人方坦曾賦詩「壯觀二字墨刻」一首抒其感懷:
蒼崖恍惚蛟螭走. 壯觀兩字大如斗。 李白當年恆岳遊, 自喜名山落吾手。 平沙浩浩黃雲開, 雁門龍首肯崔巍。 遙想真人下天際, 放筆萬里秋風來。 看來他也是李白的大粉絲,對於詩仙到此一遊,留下真蹟一事深信不疑,遙想了大詩人當年題字時,神采飛揚的氣概。 [天下巨觀]
史上最偉大的旅行家和探險家徐霞客在崇禎六年 (1633年) 曾到恒山,過金龍峽,訪懸空寺。他在《遊恆山日記》中對懸空寺有非常精彩的描述。在他 「直抵恆山之麓」之際,就看到「其山兩峰亙峙,車騎接軫,破壁而出」。這裏所説的兩峰,指的是恆山主峰天峰嶺與翠屏峰兩山對望,斷崖綠帶,層次分明,形成天然門闕,稱為金龍峽口。金龍峽峽谷幽深,峭壁側立,石夾青天,正是當年徐霞客行腳處。當時他形容此景為"兩崖壁立,一澗中流"而對此深深入迷。順著山澗小路蜿蜒行進,頗有山窮水盡,柳暗花明之感,乃不禁贊曰:「曲折上下,倶成窈窕。伊闕雙峰,武夷九曲,俱不足比擬也。」到了懸空寺山腳下,他仰之彌高,激動莫名,如此地記錄了他的震撼:「西崖之中,層樓高懸,曲榭斜倚,望之如蜃吐重合者,懸空寺也。"於是他登樓了,拜觀了,感受了,也留下了評價:「仰之神飛,鼓勇獨登,入則樓閣高下,檻路屈曲,崖既矗削,為天下巨觀。而寺之點綴,兼能盡勝,依岩結構,而不為岩石累者僅此;而增寮位置適序,凡客坐禪龕,眀窗暖榻,尋丈之間,肅然中雅。」下筆之間,有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懸空寺的格局氣勢,躍然紙上,讀之令人悠然神往。如能佇立「天下巨觀」巨岩之前,遙望橫空出世的懸空寺,印證幾百年前霞客所言,當覺不虛此行。
[雲邊覺㟁]
在懸空寺景區洩洪洞邊的唐峪河裏,豎立一塊巨石,上刻「雲邊覺㟁」四個紅色大字。左邊兩列落款小字為「宣慰使孫公亮在渾源州西二十五里畫錦山之陽」,這是元代的摩崖石刻,至今有八九百年的歷史。2003年,渾源縣當局清理唐峪河的河道,挖掘出這一塊高3米,寬2米的摩崖石刻,整理之後豎在此處,再添一景。覺㟁係指覺悟之彼岸,指不生不滅的涅槃,亦即佛之境界。
孫公亮字繼明,元代渾源橫山里人,元至元五年 (1268年) ,拜監察御史,至元十六年 (1279年) ,授正議大夫,浙西道宣慰使,兼工部尚書。其父孫威、子孫拱均以善造鎧甲著稱。孫威文官至順天、安平、河南、平陽諸路工匠總管,孫拱官至益都路總管兼府尹。一門三傑於元代位居要職,光耀故里,在家鄉地位之顯赫可想而知。從此石刻合理的推測孫氏一門對唐峪河的治水工程應該有所貢獻,出錢出力之類的。
[木柱救順治]
北岳恆山在明朝以前一直在河北曲陽,自清順治十七年起移祀於山西渾源。從此天峰嶺群山中的寺廟受到朝廷的重視,不遺餘力地整修維䕶,懸空寺也重獲青睬,全盤重建,此乃為何今日其建築形式已不見唐宋遺風之故。恆山改祀,加上後來順治帝 (見下圖,摘自Wikipedia) 到五台山出家,帶來許多膾炙人口的傳說,「懸空寺木柱救順治」乃是其中之一。
話說順冶皇帝痛失了愛妃董小宛後,萬念俱灰,決心遁世,上了五台山,落髮出家。董妃的舊情人冒襄決心為她復仇,派人上五台山欲伺機暗殺順治。一日順治在寺院後園遇刺,逃跑下了五台山,一路來到恆山腳下的金龍口,看似無路可去,突見一座寺廟懸在半山腰,連忙拾階而上,逃入山門。此刻刺客緊追在後,東尋西覓,終見順治沿著樓道向上爬去,連忙一個箭步向前,揮拳朝順治打去。順治以為小命休矣,兩腿頓時一軟,癱坐地上,此擊居然落空,正好落在寺前立在峭壁上的一根木柱上。說時遲,那時快,柱子開始搖晃起來,木棧道也隨之猛烈顫動,有如將塌一般。刺客連忙撤退逃命,躍下寺院,奪出山門,伺機再動。此時順治早在寺僧協助下,從寺的另一端垂繩而下連夜奔回五百山。等刺客發現苗頭不對,重新進寺尋找,已經人去樓在,只能徒呼負負了。 [懸空寺與江湖]
很多人第一次和懸空寺結緣,是因為讀了武俠小說泰斗金庸的「笑傲江湖」。在小說中這座寺院被寫得活龍活現,令人為之著迷。如下所述:
"儀和、儀清等弟子分别招待賓客,向方證、冲虚二人道:「下此峰后,磁窑口側有一座山,叫翠屏山,峭壁如鏡。山上有一懸空寺,是恆山勝景,……」
冲虚道人喜道:「久聞翠屏山懸空寺建于北魏年間,于松不能生,猿不能攀之處,發偌大願力,憑空建寺,那是天下奇觀……」
令狐沖引著方證大師和沖虛道長下見性峰,趨磁窯口,來到翠屏山下。方證與沖虛仰頭而望,但見飛閣二座,聳立峰頂,宛似仙人樓閣,現於雲端。方證歎道:「造此樓閣之人當真妙想天開,果然是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讀到這裏,再參照實地參觀所得,可以看出作者描寫懸空寺的所在位置並非十分精準,因為它不是「聳立峰頂」,而是懸掛在半山腰之上。金庸先生一向對其小說內容的地理歷史背景的考證非常講究,務求符合事實。然而這個美中不足的小小偏差可能只是因為作者未曾親臨現場,只憑手邊的資料,未注意細節而已。「笑傲江湖」在1967-1969年創作,大陸的文化革命已經開始,周全的地方資料如「渾源州志」可能付之厥如,而且當時尚無網路可以查詢。最詳實介紹懸空寺的「北岳恆山志」,為張劍揚先生的心血,到2008年才問世。不過此乃瑕不掩瑜,絲毫不損笑書的文學地位。武俠小說本屬虛構,虛虛實實,就像懸空寺的結構一樣,只是有些在雞蛋裏挑骨頭而已。即使沒有百分百的精凖,其想像力已經出神入化,堪稱經典。
接著再讀下去:
"三人緩步登山,來到懸空寺中。那懸空寺共有樓閣二座,皆高三層,凌虛數十丈,相距離數十步,二樓之間,聯以飛橋。寺中有一年老僕婦看守打掃,見到令狐衝等三人到來,瞠目以視,既不招呼,也不行禮。令狐衝於十多日前曾偕儀和、儀清、儀琳等人來過,知道這僕婦又聾又啞,什麼事也不懂,當下也不理睬,徑和方證、沖虛來到飛橋上之上。飛橋闊僅數尺,若是常人合臨,放眼四周皆空,雲生足底,有如身處天上,自不免心目俱搖,手足如廢,但三人皆是一等一的高手,臨此勝境,胸襟大暢。方證和沖虛向北望去,於縹緲煙雲之中,隱隱見到城郭出沒,磁窯口雙峰夾峙,一水中流,形勢極是雄峻。方證說道:「古人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裡的形勢,確是如此。」
沖虛道:「北寧年間楊老令公扼寧三關,鎮兵於此,這原是兵家必爭的要塞。始見懸空寺,覺鬼斧神工,驚詫古人的毅力,但看到這五百里開鑿的山道,懸空寺又渺不足道了。」令狐沖奇道:「道長,你說這數百里山道,都是人工開鑿出來的?「沖虛道:「史書記載,魏道武帝天興元年克燕,將兵自中山歸平城,發卒數萬人鑿恆嶺,通直道五百餘里,磁窯口便是這直道裏的北端。」方證道:「所謂直道裏五百餘里,當然大多數是天生的。北魏皇帝發數萬兵卒,只是將其間陰道理的山嶺鑿開而已。但縱是如此,工程之大,也已令人撟舌難下。」
令狐沖道:「無怪乎有這許多人想做皇帝。他只消開一句口,數萬兵卒便將陰路的山嶺給他鑿了開來。」沖虛道:「權勢這一關,古來多少英雄豪傑,都是難過。別說做皇帝了,今日武林中所以風波迭起,紛爭不已,還不是為了那《權勢》二字。」"
這些描述都切合史實,見證到宗師的功力。正確的歷史背景,提供了江湖紛擾爭權的舞台,一實一虛,正是金庸武俠世界的強項,希望虛擬的江湖可以伸張真實世界的正義。這座懸空寺,李白登臨過,徐霞客造訪過,美如仙宮,虛無飄渺,時而安詳自在,時而凌空欲飛。我深深地相信,令狐沖的「獨孤九劍」曾在此處發光發熱過,他就在每一位登高的朋友心中。大俠已作千古,經典長存不死! 」"
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鴦
上山來,下山去,我們已學會了⋯」"
自由自在
騰雲皈夢
[後記之一] 吿別懸空寺時,突然想起周杰倫唱的「烟花易冷」。在北魏時代,有位癡情的將軍在淒冷的伽藍寺裏聽雨,歎滄海桑田,盼能再遇失去的永遠。一千五百年過後,今天的磁峽烟雨也許不再那麼浪漫迷人,雲閣虹橋或著只能望蹟憑吊,但是我們仍然可以懸空追星,騰雲駕霧,和讀過的古人對話,跟美麗的傳説相遇,幸福之感,不禁油然而生。於是再許一願,期待另一個一千五百年後,登上這座偉大古寺的晚生後輩,也能想起我們永恆的故事。 [後記之二] 《懸空寺的四季禮讚》 進入懸空寺之前有一長廊展示很多精彩的恆山景區海報。下面四張可代表了懸空寺在春夏秋冬四季更迭下的面貌。 [春遊] 恆山四月,桃花盛開,灼灼其華,燦若彩霞。
[夏訪] 風拂翠屏,夕照朱閣,寧靜致遠,悟道登仙。
[秋去] 橙黃橘綠,馨香禱祝,上達天聽,下植民心。
[冬來] 紅牆白樹,銀裝冰瀑,幽境見禪,人間遲暮。
不老懸空寺,仼何時候都耐看,可謂四季皆宜也! 2019/09/02 15:39
Dear 洛城聞笛(YUNLONGLIN1):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騰雲皈夢-在懸空寺與美麗的傳説相遇」一文,已經登上udn部落格粉絲專頁,歡迎有空前往觀看。^_^ 非常謝謝您的好文分享,此推薦是利用轉址的方式連結到您的文章。如此文有原因不希望被推薦,請到電小二訪客簿留言,會盡快協助取下。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