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寶頂山的千年一夢
2019/09/29 09:36:46瀏覽6445|回應8|推薦51

六道輪迴祈善終 
涅槃座下跪逾恆
眾生紛擾何時解
恰似千年一夢中

年輕時愛作夢,尤其是白日夢。有黃粱一夢,也有南柯一夢。過了作夢的年齡,有了歲數後,仍日有所思, 夜有所夢。往往惡夢連連,常在夢中驚醒。今天來到了重慶大足區的寶頂山,所見所聞,前所未有,驚奇連連,如真似幻,徬彿做了一場長達七十年、盪氣迴腸的春秋大夢,夢回到了南宋⋯

曬到黝黑的工匠爬上爬下於腳架之間;鐵錘聲、斧鑿聲、呦喝聲此起彼落。山壁漸裸了,洞窟漸成了,造像浮現,故事成形,參差羅列,前後有序。 但見雕刻彩繪,石灰飄揚,想像力在飛舞,意志力在鞭撘,宗教力在萌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塵滿面,鬢成霜;然後雕具鈍了,工匠駝了,和尚老了, 漫長的七十年過去了⋯直到韃子答答的鐵蹄聲響起,才中斷了這個勸世為善、教人牧心的精彩宗教藝術大夢。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景區位於四川省重慶市大足區境內,古時候大足區叫做大足縣,唐乾元元年 (公元758年)正式建縣,因境內有大足川而得名,隸屬於昌州。大足有「大足天下,天下大足」之稱,也有「知足常樂」之意。其山區多屬砂岩成分,適於雕刻,自古就被譽為「石刻之鄉」。以大足縣、潼南縣、銅梁縣、壁山縣的1300多平方公里為範圍,在這個區域內所有代表唐宋時期的石刻造像,主要以摩崖石窟造像為主,統稱為大足石刻。開鑿起於晚唐,盛於兩宋,是宋代造像最集中的地區,明清兩代亦續有開鑿。全縣共有已公佈受文物保護的石刻造像75處,5萬餘尊,保存完整,據估計完好率達86%。在1999年的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將大石足刻中的寶頂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等五處摩崖造像 (合稱五山石刻),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從此大足石刻進入「世界遺産名錄」的行列,其中又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石刻造型中以佛家為主,儒、道為輔,是中國晚期石窟石刻藝術的巔峰之作,規模宏大、工藝精湛、內涵深厚,與敦煌之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前後輝映,為石窟雕刻藝術,劃上了一個完美的句點。現列世界上八大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石窟 (除上述外再加上甘肅麥積山石窟、柬埔寨吳哥窟、印度孟買象島石窟、阿富汗巴米揚石窟) 之一。

自西元初始 (约漢明帝時)佛教由印度東傳中國,一座座雄偉壯觀的石窟藝術群沿著絲綢之路矗立了起來。石窟造像原是佛教的一種修行方式,後來技術越精進,種類越豐富,遂演變成為一門藝術,成為在中國最常用也最有效的傳播方式。經過了幾百年的發展,中國北方在五至七世紀 (魏晉至盛唐) 間所開鑿的雲岡和龍門石窟成為了石窟造像熱潮的代表作,此為石窟藝術的早期時代。

為什麽接下來大足縣會在四川崛起,成為新的石窟藝術的發展舞台,將大規模的石窟造像活動再推延了400年呢?現存大足石刻的作品中,最早的是開鑿於初唐永徽元年 (650年) 的尖子山摩崖刻像。其後200多年後再開鑿聖水寺摩崖造像一處,兩者規模都很小,合計不過20龕。一直了公元880年,唐朝的首都長安被黃巢大軍佔領,大批石刻工匠、畫師追隨唐僖宗流亡四川。彼時大足縣已是四川東部政治、軍事和文化的中心,隸屬昌州,885年成為州治所在地。昌州刺史韋君靖,為求彌補征戰殺生之罪過,在北方難民中召募了一批畫師工匠,於892年在大足北山崖壁上,開始鑿刻毗沙門天王和千手觀音的摩崖造像,一時官吏、仕紳、平民、僧尼等群起響應,就此啓動了中國藝術史上繼雲岡和龍門石窟之後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的大規模石窟造像的序幕,從公元九世紀末年十三世紀中葉建立了以「五山」摩崖造像為中心的大足石刻,直到十三世紀末南宋晚期才因戰亂而中斷。這次造像過程與前不同特點是極度的民族化和生活化,在中國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大足石刻的佛和菩薩都長著中國人的面孔,衣著亦求中國化,完全擺脫了域外佛教雕刻藝術對北方早期石刻造像的影響,創造了一個純中國式的雕刻風格。除了佛像、人像之外,同時又以大量的動物、實物、文字記載,忠實的展示了當時民間宗教信仰的內容,藉由創新的藝術技巧,讓宗教文化,由神壇走下民間,外來融入本土,對中國石窟藝術的發展有無可取代的重要貢獻。

大足石刻不但有規模宏大的佛教造像和體系完整的道教造像,更有其他石窟造像中罕見的儒家造像。而且「三教」、「兩教」合體的實例也很多。從大足石刻的這種現象可以看出,三教歷經了長期的競爭與融合,到了宋代時,三教合流的思想已成為主流。在當時的寺廟宮觀裏,孔子、老子、釋迦,均被遵為至聖;懲惡揚善,同歸於治,三教皆曰可行。佛教加入了中國文化的因素,為了親民,只有本土化;儒道兩教也吸收了佛教教義的精髓,聞聲救苦,渡化眾生,一直沿用至今。總之,在三教教義的大旗下,創作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誘之以福樂,威之以禍苦」的作品,是石窟藝術的集大成的最後神來之筆。

南宋末年,蒙古軍隊攻入蜀中,大足未免於難,但工匠與百姓逃避戰亂,石刻造像由此中斷衰落。元代百年大足又廢州縣治,山巒崖壁上的石刻造像漸漸被世人淡忘,數百年來默默無聞,沉睡於荒野翠嶺間。可是也因為地處中國偏遠內地山區,過去交通不便,人跡罕至,得以避免戰爭兵災和盜竊破壞,保存十分完整,對於瞭解唐代和宋代的宗教、社會、文化各方面,提供深刻的觀察和認知,有很高的藝術、文物、觀光各層次的價值;尤其寶頂山的石刻群最有規劃,也最為集中,一般團客的觀光之旅多只到寶頂山為止,所以往往人潮洶湧,難以從容瀏覽

下面簡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的五山石刻的特色,而以寶頂山集所有石窟特色之大成 (下兩圖摘自重慶大足區政府官網):

[北山石窟]

北山位於大足龍崗鎮北1.5公里處,從晚唐景福元年 (892年) 開鑿,經五代至南宋紹興31年 (1162年),歷時250多年,共開發了450多處龕窟,密如蜂房地佈列在長約500米的山灣石壁 (形成帶狀的北山佛灣石刻造像區,即上圖橙色標示處,見大足區官網) 上,雕像近萬尊,以造型精美、工法細膩而著稱,展現了自唐到兩宋時代各個時期中國民間的佛教信仰及石刻藝術的發展和變化。代表的作品有「轉輪經藏窟」、「數珠觀音」、「古文孝經碑」「韋君靖碑」、「趙懿簡公神道碑」等等,都是歷史上彌足珍貴的文物遺產。

[南山石窟]

南山石窟位於大足城區以南2公里處的南山之巔,南山古稱廣華山,松柏翠竹,鬱鬱森森,乃大足十景之一。石窟鑿刻時期在南宋紹興年間 (1152-1162年),造像崖面長80多米,高3-10米,通編為15號,主要有真武大帝龕、后土聖母像、三清洞、龍洞等道教造像,是一處重要的道教造像區。其中又以「三清洞」最為著名,共刻像421尊,排列了從道教「三清六御」到三百六十天尊的完備神仙系列,雕刻精美,真實地呈現宋代道教神仙系統的演化進程,是中國道教史的寶貴資產。另外也保存了許多記載南宋時期真實史料的碑碣題記,對探討當時社會政治歷史現況,留下了珍貴的原始資料。

[石門山石窟]

石門山石窟位於大足縣城龍崗鎮以東20公里的石馬鎮新勝村,開鑿於北宋紹聖元年至南宋紹興21年 (1094-1151年),刻像崖面全長約71.8米,高約3.4-5米,共造12龕窟,為佛、道兩教合一造像,尤以道教造像最為特別,神韻逼真,栩栩如生。如「玉皇大帝龕」、「獨腳五通大帝龕」、「三皇洞」、「東岳大生寶懺變相圖」等道教造像頗有可看之處。

[石篆山石窟]

位於大足縣城龍崗鎮西南25公里處的三驅鎮佛惠村,最早由莊園主嚴遜在北宋元豐5年到紹聖3年 (1082-1096年) 間捐地出資,開龕鑿窟而成,造像崖面長約130米,高約3-8米,是座典型的儒釋道三教合一的造像園區,在石窟群中極為罕見。最著名的是孔子及十哲龕,老君龕,志公和尚龕等,反映了宋代宗教多元,相互包容的重要史實。

[寶頂山石窟]

寶頂山石窟在大足縣城東北15公里處的寶頂山,是宋代石刻最出色最集中之處也是中國唯一一處有整體構思的大型石窟,由大足名僧時稱六代密宗祖師趙智鳳 (1159-1249,見下圖摘自重慶歷史名人館網站) 於宋南宋熙淳至淳佑年間 (1174-1252),清苦70餘年經營開鑿而成。寶頂山石刻分布在13處山區, 龕窟雕像,綿延不絕氣勢雄偉,蔚為大觀,成為大足石刻中最精華的所在。以大佛灣為主、小佛灣為副,其他還包括倒塔波、龍頭山、三元洞、大佛坡、仁功山、珠始山等處,是一座大型的佛教密宗道場。大佛灣重點在摩崖刻像,保存較為完整,是一幽深的馬蹄形山灣,雕像分布在東、南、北三面,長達500米,高約15-30米的崖壁上,依山勢崖形,按主題歸屬,雕刻大小造像近萬尊。現有31處龕窟,碑碣16通,題記及遊記詩詞44則,舍利塔2座,佈局嚴謹,龕窟相接,題材生動,憾動人心。造像題材互不重複,龕窟之間既有教義上的前後聯繫,又有形式上的相互連接,串連成一個饒有生命的共同體,頗似一卷氣勢恢宏的歷史長軸。其龕窟造像主要有:千手觀音、柳本尊行化圖、西方三聖、護法神聖、釋迦涅槃聖跡圖、九龍浴太子、孔雀十大明王、圓覺洞等,將佛經典故,深入淺出地以生動石像及碑文,高超雕刻和著色呈現在普羅大眾眼前,頗收教化世人、引渡眾生之效,也是研究雕刻史和宗教思想史的重要素材另一方面也融合了密宗、禪宗及儒家孝道等各種思想,加以本土化與世俗化,使能更深入人心,如其中的「父母恩重經變相」、「大方便佛報恩經變相」、「地獄變相」等造像皆是以佛門經典形式宣揚儒家的孝道。而「牧牛圖」則是參考儒道二家心性之說,配合佛教的色空觀,以達修心養性之果,用意至深,卻不著痕跡。小佛灣則為寺院殿堂建築,現存造像六百多尊,也有重要藝術價值,可惜歷經兵災及翻修,已不復舊觀,現不對外開放。據考證當初趙智鳳先開鑿小佛灣,以其為藍圖樣本,開發設計小規模的石刻,成功之後,再到大佛灣的大崖壁上放大雕刻成圖。所以現在小佛灣的石室內砌成的條石壁上,有許多與大佛灣內容相同的小石刻。例如小佛灣的十大明王像只有約30釐米高,而大佛灣的十大明王像 (半數有半身未完成) 則至少有3-6米高,兩者形態比例非常類似,可見後者是前者雛型放大後的作品。

寶頂山石窟以能攝服人心為其創作原則 ,借以激發信眾對佛法絕對虔誠的信仰。例如「柳本尊行化圖」「地獄經變圖」,「六道輪迴圖」等。也可見到科學原理被注入藝術造型之中,其造像、裝飾、布局、排水 (如圓覺道場、九龍沐太子圖丶牧牛圖等)、採光 (圓覺道場)、支撐 (華嚴三聖、釋迦涅槃聖跡)、透視等 (華嚴三聖) ,兼顧了形式和意境之美。

下圖為寶頂山石刻景區入口處的北宋街,入門大道的另一端還有一南宋街。尚未入寶山就似乎已經置身於人文藝術薈萃、社會經濟蓬勃的宋代,展開了穿越時空之旅⋯

夢開始了⋯

廣大寶樓閣就是大佛灣的別名。

寶頂山景色宜人,滿山遍野的蒼松翠竹與大量傑出的雕刻窟群互相輝映,剛到這裡的信徒,真有「心曠神怡,目不暇給」的感覺。走過刻有「廣大寶樓閣」的陸橋,就是寶頂山精華石刻所在的大佛灣,崖壁上刻「寶頂」二字,每個字高1.65米,寬1.25米,乃清同治十二年 (1873年) 大足知縣王德嘉所書。寶頂係密宗裏所謂的「金剛頂」之意。

第一眼見到的是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的石刻,據說是民國時期的作品。旁有太上老君和伏虎山君並坐一窟,兩側的楹聯刻著「道祖乘牛登岸上,山君伏虎鎮橋頭」,注意伏虎山君三頭六臂的威猛氣勢。這些是寶頂山少數道教造像中的幾個。

摩崖龕窟登場了,第一個就超震撼的⋯


[柳本尊十煉圖]

柳本尊,姓柳名居直,四川嘉州 (今樂山市)人。信眾尊稱為「本尊」,為密宗傳法人稱謂之一。關於其人,正史上並無記載,事蹟僅見於寶頂山小佛灣聖壽寺本尊殿遺址所存的「唐柳本尊傳」石碑 (為南宋紹興十年釋祖覺修撰、王直清刻石而立),與分布在寶頂山大佛灣和安岳毗盧洞的二個「柳本尊行化事迹圖」,以及存刻於大佛灣南岩,明宣德元年 (1426年) 劉畋人撰的「重開寶頂石碑記」。生於唐宣宗大中九年 (855年) ,五代時在四川自創金剛瑜伽部密宗,為佛教密宗第六代教主,繼承當時在中國已式微的密宗,建道場於彌蒙鎮,佈道行化於成都,屢顯神蹟,信徒日增,獲得蜀蜀王王建「唐瑜伽部主總持王」封號 (此名刻在柳本尊十煉圖石刻崖頂)。

話說唐僖宗年間黃巢之亂後,哀鴻遍野,瘟疫盛行,本尊發願救苦,遂於唐昭宗光啓二年 (899年) ,時年44歲,起誓佛前持咒滅鬼,並在本宅建道場,煉左手二指一節供養諸佛,是為第一煉指。開始了他的十煉的自殘神奇之旅:

第二立雪:同年底在峨眉山於大雪中端坐一夜,效釋迦雪山苦行。
第三煉踝:天復二年 (902年),年47,以檀香燒煉左腳踝供養諸佛,願眾生擧足皆遇道場,永不踐邪謟之地。
第四剜眼:同年應廣漢太守索取製藥,刀剜左眼付與,毫無猶豫。
第五割耳:天復四年 (904年),割左耳供養諸佛,立誓以除病疫。
第六煉心:天復五年 (905年),以蠟燭煉心,供養諸佛,發菩提心,令一切眾生,永絶煩惱,時年50。
第七煉頂:同年以五香併成一燭,端坐煉頂,效佛祖鵲巢頂相、大光明王捨頭布施。
第八捨臂:同年八月揮刀斬斷左臂,刀刀發願,誓救眾生。
第九煉陰:同年十二月,以蠟布裹,經一夜燒煉,以示絶欲。
第十煉膝:天復六年 (906年) 正月,將印香焚煉兩膝,供養諸佛,發願與彌勒佛成道之龍華三會同得相見。自此神蹟四傳,歸依者雲集座下。

天復七年 (907年) 柳本尊在52歳時寂然坐滅。252年後,南宋趙智鳳承襲密宗衣缽,並發揚光大,將佛經故事以石雕的方式,搬上了寶頂山摩崖的舞台,成就了弘法渡人的大心願。其中一個令人震憾的場景,就是「柳本尊十煉圖」,並留下柳本尊傳碑一通。此龕高14.6米,寬24.8米,全部分為三層,神格化當年柳本尊的苦修煉、成正果的歷程。檐上橫刻「唐瑜伽部總主持王」,右邊刻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左邊刻字「佛日光輝,法輪常轉」(有些字被補泥蓋住)。

上層共有五佛四菩薩,端坐於九個小圓龕內,以戴寶冠的毗盧遮那佛安坐中央,左手覆於右手之上作「結外縛印」。四佛分坐兩側,乃阿䊵、彌陀、寶生、不空成就諸佛。接着向外左右外側各坐二尊戴冠菩薩,分別是普賢、文殊、觀自在、彌勒四位菩薩。

這龕正中的巨大主像即為柳本尊像,高5.2米,跨越中、下層。頭戴方巾,頂現毗盧佛像,佛頂出現二道光芒延伸而上出龕本尊留三縷長鬚,右眼已瞎,缺左耳,身少左臂左袖軟趴趴地披在腿上,右手舉胸前作說法印。主尊兩側各有一戴冠菩薩,下方兩側各有一侍者,左端耳朵,右捧斷臂,在柳氏滅後此二寶尚存。值得注意的是,趙智鳳在此圖中已將師尊柳本尊神格化,宣示他為大穢跡金剛本師釋迦牟尼佛化」,視其已成佛,為釋迦牟尼佛的化身。這點與最後出口處所看到的柳本尊成佛圖有異曲同工之妙。

主像的兩側,中層各有左右五組雕像,依序由左到右分別表現柳本尊煉指 (左1)、煉踝 (左3)、割耳 (左5) 、煉頂 (左7)、煉陰 (左9)、以及煉膝 (右10)、捨臂 (右8)、煉心 (右6)、剜眼 (右4)、立雪 (右2)等十種修煉苦行,稱為「十煉圖」。

每一煉圖下有刻文字題記的方碑,揭示苦修的內容。每一煉並有佛祖、菩薩、明王、天神等顯靈見證。呈現出逼真的驚悚景像,據說南宋當年展現時,很多信徒在石刻前仿效,場面非常血腥。唐宋之間,捨身煉行的風氣非常盛行,成為一種特有的宗教現象,五代十國之間的興亡迭替,社會動盪、人心思變,佛教界也有不同的爭論。到了北宋晚期,徽宗頒行禁「燃頂、煉臂、刺血、斷指」等令,顯示燒煉之風仍在。所以南宋四川十煉圖的出現,更說明了民間捨身、煉指的行為禁絶不了,只是非密宗的佛教界比較冷靜保守,並不提倡而已。趙智鳳師承柳本尊的密宗,自然要將師尊的舍身供佛的行止公諸於世;可是他一方面又在鄰崖的「父母恩重經變相」及「大方便佛報恩經變相」造像中宣揚儒家思想的孝道,即使是佛,也奉行孝道。他應深諳儒家所重視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的道理,與柳本尊的自殘行為是完全背道而馳的。他奉獻一生光陰致力於宣揚佛教的摩崖造像志業,卻未留下任何本身自殘弘教的記載,這點證明他沒有採取譁眾取寵的偏激手段,是值得肯定的。

再下層有十七位柳本尊的信徒和侍從像(左10右7),其中有捧方盤的少女、托寶瓶的弟子、拿香爐的老人、執法器或捧經書的居士、雙手捧笏的文官、穿盔甲執劍的武士等,除了本尊兩側的侍女外,其他諸人似乎與十煉圖的關聯極為薄弱,可能只是其信徒,卻頗似宋代社會各類人物的真實寫照。這些人物各式各樣的衣冠服飾,為了解宋代社會生活和考證其服飾,提供了寶貴的形象資料。

[十大明王]

位於「柳本尊行化圖」的正下方。明王又作持明王、忿怒尊、威怒王,是按照密宗教義和儀軌創作的佛教尊像。按密宗佛可顯化為三身,即自性輪身 (佛之真身) 、正法輪身 (菩薩)、和教令輪身 (忿怒尊)。當菩薩受佛教令而現忿怒威猛之相,以摧伏邪魔,是為明王。崖壁次序由西至東分別是「馬首明王」、「降三世明王」、「憤怒明王」、「大威德明王」、「大火頭明王」、「大穢跡明王」、「大笑金剛明王」、「無能勝金剛明王」、「大輪金剛明王」、和「步擲明王」,或二面四臂,或三頭四臂,或三頭六臂,皆面目猙獰,揮舞神器,神態威武,十分駭人。猜想當年趙智鳳的原意可能是借這十位多頭多臂的護法神王的猙獰強悍,以保護密宗道場不受侵犯。這些十大明王造像應該是大佛灣最晚的一龕石刻造像,有部分下半身未完成,尚為粗鑿石坯。

譬如說其中最主要的一尊大穢跡明王像,全身高約六米,頭部已刻得十分精細,三臉輪廓清晰,連衝天豎起的怒髪,也根根條理分明。然而上舉的兩臂僅雕有大體,尚未經過精雕細琢。而胸前合十的另兩臂則更粗糙,鑿痕班班。至於胸部以下,腰及兩腿,還只是割裂出的身形石槽而已。從這遺跡,我們得以窺見宋代工匠如何地開崖挖槽,再粗打成坯,然後經歷千錘百煉、千雕萬琢、揮汗如雨、嘔心瀝血的勞動過程,才能賦予這些冰冷的頑石發光發熱的生命,成為歷史、宗教、社會、文化的代言者。

據當地保存的石碑記載,可能是因為宋末元初元兵入蜀,迫使工匠們倉促停工、聞風逃難而中斷,留下了未完成的石刻,意外地成為後代研究其雕刻過程及手法的第一手資料,對於鑑定從小佛灣雛型如何依比例放大,完成在大佛灣的巨大雕像提供了寶貴的實體例證。可憾的是趙智鳳七十年的心血與堅持,也隨著他人生走到了終點而畫下了句點。

明清時期,工匠只利用十大明王未完成的石胚部造出了幾個風格與趙智鳳迥然不同的小作品:

[三清像和趙公明夫婦坐像]

三清像即道教玉清大帝元始天尊 (中)、上清大帝靈寶天尊 (左)、太清大帝道德天尊 (右) 之造像,位於十大明王下面的中間小龕。將道教三尊神放在柳本尊行化圖和十大明王的摩崖下端,凸顯了佛教密宗和道教共存包容的精神。為清宣統時所造。

趙公明夫婦像則在三清隔壁,也是同期作品。趙公明,道教尊為「正一玄壇元帥」。亦稱趙公元帥趙玄壇,秦時避亂,隱居終南山。其像黑面濃鬚,頭戴鐵冠,一手執鐵鞭,一手持翹寶,坐騎黑虎。故又稱「黑虎玄壇」。傳言其多才多藝,能除瘟禳災,也保求財如意。

在晉代以前,趙公明並非財神,只是天帝手下的一員大將,專司冥間職事,是勾取人命的。到隋唐時期,趙公明成為瘟神,如《列仙全傳》中就說他為八部鬼神之一,專行下痢,禍害萬民。唐宋及其以前許多道教經書都把趙公明描繪為五瘟之一。

直至元代、明代,《道藏·搜神記》和《三教搜神大全》,䦕始稱趙公明為財神。不過,趙公明成為財神的初期,知名度並不高,他是靠明代通俗小說《封神演義》的大肆渲染描繪,才成為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的。在《封神演義》中,趙公明原本是峨眉山羅浮洞中的一位仙人,被商紂王的太師聞仲請去助商抗周。趙公明法力無邊,曾把姜子牙大軍打得落花流水,後經姜子牙的師父元始天尊出手,才滅掉了趙公明。

姜子牙滅商後,在封神台上大封諸神,趙公明也名列榜上:「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其職守為「迎祥納福」,率領招寶天尊蕭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陳九公,利市仙官姚邇益等四部正神,統管人間一切財富。自此,趙公明成了名副其實的財神。

[福壽題字、與佛有緣]

最後在崖底造像的左右兩邊各有一個「福」字和一個「壽」字,中國人認為有福之人必定長壽。聽說是名道家、易經學者陳摶的手筆,另外在福字下角的田字有玄機,字格中有一小洞,可以閉著眼睛觸摸,摸到了就是知福之人,摸不到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何妨一試!另外在「壽」字旁邊刻有「與佛有緣」四個大字,既然來到此處,佛祖認為都是有緣之人,所以不論信佛與否,不妨在此時此刻,拋開一切,傾聽教誨,思考領悟,不會入寶山而空手回的。

[小兒選缽-價值取捨的無題小雕刻作品]

在十大明王壁之側、地獄變相之前有一組父母和孩子的小刻像頗為吸睛。母親一手拿著裝滿米飯的碗,一手拿著裝滿金子的碗,讓小孩自己選擇,結果小孩指著米飯。這裡的金子代表著成佛道的最高智慧,真理如真金,小孩子看不出來這智慧的價值,而去選擇了一碗飯,暗示了眾生因貪慾而蒙蔽了雙眼,藉此說明眾生愚昧,離成佛還有很長的距離。知識精英們會認為這是代表眾生膚淺,只是貪圖眼前的利益,沒有想到真正的價值。但是,對於每日在貧窮線掙扎的基層普羅大眾而言,一頓飯的溫飽,也許就是他們最大的奢望呢!這點值得我們深思。

[地獄變相]

「地獄變相」全龕高13.8米,寬19.4米,深2.4米,刻像133身,規模巨大,主要依據佛經「十惡品經」和「佛說十王經」而刻造。岩檐下第一層刻有十個小圓龕,坐着十尊十齋日佛,包括一日定光佛、八日藥師如來、十日普賢菩薩,十五日阿隬陀如來、十八日觀音菩薩、二十三日勢至菩薩、二十四用地藏菩薩、二十八日盧遮那佛,二十九日藥王菩薩、三十日釋迦如來。日念千遍聽說可以祈福免災,免墜地獄。跨越一、二層正中,端坐着主尊地藏菩薩,右手結印,左手捧摩尼寶珠。寶珠發出4道光芒,二條為智慧之心上通天庭,二條為憐憫之心下達地獄,關注地獄裏的一切受苦眾生。他曾在佛前許下度盡六道眾生的大願-地獄不空,不證菩提,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菩薩兩側刻有十個主管地獄的閻王和立於旁邊的判官及侍從。左側刻有一速報司,右側刻有一現報司,因此完整地組成了陰曹地府的十二殿。十殿閻王,分別是一殿秦廣大王、二初江大王、三殿宋帝大王、四殿五官大王、五殿閻羅天子、六殿變成大王、七殿太山大王、八殿都市大王、九殿平等大王、十殿轉輪大王。十殿閻王是民間流傳主管地府十殿的十個主事者,其說始於唐末。正統佛教中沒有十殿之說,後期有些人結合民間之說歸入佛教,道教也沿用此說。

地獄為懲惡勸善、善惡有報之所,懲罰之輕重及種類要衡量生前所積的善業及所造的惡業。在地獄門的右上方有一把巨秤叫做業秤,秤鉤上鉤著一個「業」字,代表靈魂入地獄時要將生前所作的「業」鉤在秤上,秤秤看善業及惡業各做了多少。而地獄門的左上方還掛了一下面「業鏡」,以示明鏡高懸,量刑公平無私。

往下第三層和第四層構成刑罰殘酷,恐怖陰森的十八地獄圖,並附有榜題罪名。第三層有10組,即:刀山 (濫殺無辜)、鑊湯 (偷搶)、寒冰 (不孝)、劍樹 (搬弄是非)、拔舌 (毀謗)、毒蛇 (蛇蠍心腸)、剉碓 (貪污)、鋸解 (偷工減料)、鐵牀 (淫亂),黑暗 (説謊) 等地獄,刻像多著黑色,象徵又黑暗又恐怖。

第四層有8組,以舍利塔為中心,刻有截膝 (喝酒賣酒)、阿鼻 (永世不得超生之鐵圍山)、餓鬼 (破齋戒)、油鍋 (偷食)、鐵輪 (烹飪),鍪戟 (浪費食物)、刀船 (養雞)、糞穢 (髒亂) 等地獄及刑罰,有刻像又有文字說明,淺近易懂。造像中的閻王、判官、鬼卒、受刑人,神態表情,鮮明生動,就像是宋代官吏差役、普羅百姓的縮影,刻劃得非常成功。

[截膝地獄戒酒圖]

這是一系列勸人戒酒的故事。告誡眾生,酒本無性,但酒後會亂性,故當戒之。因為佛家認為飲酒、勸酒、賣酒均有罪,要入截膝地獄。下圖的上下共四組的造像活靈活現地呈現出,酒後失態昏亂的四不識狀況。

父子不識:父親酒醉敞懷跌坐在床上,兒子恭敬地問候著,父親卻置之不理,彷彿路人一般。

夫妻不識:丈夫喝得酩酊大醉,搖搖晃晃袒胸而歸,其妻前去攙扶,他卻揪住妻的頭髮。匠師們把丈夫那種兩眼無光,全身乏力,的醉茫茫形態刻畫得非常成功,也將傳統婦女逆來順受的神韻表達得十分傳神。

兄弟不識:哥哥醉酒後仰坐於地,對前去摻扶他的弟弟毫不領情。弟弟的關心卻換來一頓咆哮。

姐妹不識:姐姐喝醉後步伐蹣跚,妹妹上前扶持,姐姐頭偏一方,推卻作不識狀。

這四組情節,從人物表情動態、性格特徵的刻畫到動勢關係的組合,以及刀法的洗概括來看,都堪稱藝術佳品。工匠們打刻這四組造像的目的是讓人們在清醒時看到自己醉酒時的醜態,然後引以為戒。即便是在今天,仍有很大的教育意義。

下圖左上方有一名頭部已風化的僧人造像,他旁邊站著一對賣酒的男女,正在勸酒,這圖是警告賣酒的人會下地獄,因為不賣酒就不會有人喝酒,而且還向比丘勸酒,更是罪惡深重。下面有一勸酒男子被反綁著,一鬼卒正抓住他的腳踝,舉刀砍其膝;一酒女被拔舌,剜眼、砍手、截足,令人怵目驚心;另有一青年男子酒後亂倫,殺戮其父在地,淫匿其母,母與外人共通,又持刀害之,入地獄後頸戴枷鎖,等待行刑,這男子指著一行字「不信佛言,後悔無益」,悔不當初,惜為時晩矣。

舍利塔下的僧人據推測是承造寶頂山石刻的趙智鳳。旁有偈語左右兩行,應該是他的勞苦奉獻一生,為渡苦難眾生的座右銘吧。

天堂也廣 地獄也闊 不信佛言 且奈心苦

吾道苦中求 眾生樂中求苦

[養雞女]

地獄變相圖之養雞女為「刀船地獄」中的一幅燦爛美麗的浮雕,髮髻袖褶,精刻細琢;唇角眉梢,嫵媚動人。工匠雖把這少女放在地獄世界中,她卻神態自然,工作從容,打開籠子,群雞爭先而出,兩隻雞搶食一蚯蚓,少女內心充滿喜悅,是地獄中的亮點,也是寶頂山門票選用的圖案。刀船地獄位於最下方,船上佈滿刀劍,刀尖穿刺兩人,痛苦萬狀,牆壁刻有「自作自受、非天與人」。另上方碑文刻有「大藏佛言,佛告迦葉,一切眾生養雞者,入此地獄」。所以在碑文上方,那位美麗淳樸的養雞女,最終也是要下刀船地獄。因為畫面上的兩隻雞正在爭啄一條蚯蚓,其他雞也爭先恐後往籠外跑,準備覓食吃蟲,這就構成佛家殺生的罪過。這些雞最終還是會被殺掉,以祭人類的五臟廟,所以始作俑者養雞女種下的因,就要承擔結果,受到刀船地獄的懲罰。這條戒律在今天看來已不合時宜,佛教界也都以鼓勵不殺生來代替威嚇以重懲。

地獄變相整體岩石刻群像幾百年來保存完好,實數難得。這兩層對世人有很好的警示作用。佛家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生前行惡,即使逃脫了懲罰,死後還是要經過審判下十八層地獄的。所以佛教要人們節制慾望,世人至少要守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在地獄變相中,或是情態各異的醉人,或是溫柔美麗的養雞女,或是瑟瑟發抖的受刑人,都以極其簡練的藝術手法、生動真實的表現技巧,加上豐富神奇的想像,表達出佛教懲惡揚善的觀念。在中國石窟的同類題材中,這幅地獄變相圖是規模最大、內容最完整、藝術形象最生動的登峰造極之作。

[鎖六耗圖]

位於「地獄變相「觀無量壽佛經變相圖」之間的摩崖。頂高8.1米,上端寬3.3米,下端寬1.84米。龕正中主像為一個捲髮人,跌坐蓮台上,懷抱寧靜躺臥的猿猴。捲髮人頭頂上方橫書「縛心猿鎖六耗」六字。其左側豎刻「彌勒化佛」四字,意指捲髮人即為彌勒化身。其右側還豎刻有「傅大士作」四字。傅大士,姓傅名翁,字玄風,自稱為善慧大士,又稱傅大士。南齊建武四年(497年)生,陳宣帝大建元年(569年)卒。苦修佛道多年,作《傅大士傳》四卷,曾自稱是彌勒佛轉世。這龕六耗圖實際上是趙智鳳根據傅大士的《心王銘》再加上自己的倡見刻出來的,很有創意。在此署款「傅大士作」是為了借其名以招徠更多的信眾。

猴子代表人心,小猴靜躺在懷中顯示出抱猴之人的「心」安靜如初,不受外界干擾。而蓮座下縛有善走、能奔、快飛的犬、鴉、蛇、狐、魚、馬六種動物,並標明各自相應代表的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即所謂的「六耗」、「六窗」、或「六根」。六根如果隨意與外界接觸,就會有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來污染人的情識,迷住人的真性,產生各種慾念,使人「眼如走犬,逐五色村;耳如烏鴉,逐空吱起;鼻如毒蛇,常思人穴;舌如狐狸,尋私即奔;身如大魚,常思濁海;意如野馬,奔走無閒」;「心猿意馬」的成語即典出於此,而其結果就產生諸多煩惱和痛苦。蓮座下的六種動物都被繩子緊縛著,表示六根不可放縱。 「六根」清凈,才能免除外界幹擾,心得以寧靜。六根」被控制了,不隨意跟外界接觸,因此就不會產生「六塵」,就不會「心猿意馬」。

造像的上面刻有“鎖六耗詩”一首:

獨坐思惟贍部洲,幾人作業幾人修。
不因貪愛因名利,不為新冤為舊仇。
意逐妄猿如野馬,心隨境轉似猿猴。
多緣執此迷真性,致使輪迴不肯休。

意思是說,人們擺脫不了輪迴之苦的原因是沒有把握住自身的心性,在人心這間小屋上,建造起可以阻擋塵埃的門窗,才能一心一意追求自身的事業和理想。

這下面還刻有十字「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這句話的意思並非指的是知己少的意思,而是說普天之下,能知「心」明性,堅持初心,懂得修心之人寥寥無幾。

捲髮人的胸部射出兩道光芒。一邊射向天堂的光束中出現善、福、樂”三個字,一邊射向地獄的光中出現惡、禍、苦三個字。明示自身一切善惡行為由心支配,天堂和地獄僅一念之差,發善心就得福享樂上天堂,起心便造禍受苦下地獄。

寶頂山石刻善以通俗的圖畫文字來推廣佛法,深入淺出,簡明易懂,連老嫗都解,功力可見一斑。

[觀無量壽佛經變相圖]

觀無量壽佛經變相圖亦稱「西方淨土變」,龕高8.1米,寬20.2米,深3米,面積達160多平方米,刻像169尊,規模之大,堪稱空前。上部為西方淨土盛況,中為西方三聖像,下部及左右刻三品九生、十六觀等。以飽滿的構圖,精巧的雕琢,琳琅滿目的形象爲我們展現了當時人們理想中的西方極樂世界的盛況,是中國石窟藝術同類題材造像最出色的傑作。在七重 (七重珍寶做成) 欄楯的上方端坐着西方三聖主像,迎接眾生前往浄土。中間爲阿彌陀佛,慈眉善目,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其左右有觀音和大勢至菩薩。觀音菩薩悲天憫人,聞聲救苦救難。大勢至菩薩以獨特的智能之光遍照世間眾生,使眾生能解脫血光刀兵之災,得無上之力。主佛頭頂有六角形寶蓋,兩旁刻有樓閣橋池、飛天、青雀、七寶樹等,美侖美奐。二菩薩頭頂上方各有十方諸佛並列,左右側刻有大寶樓閣;在七重欄楯的七根柱上,各立有幼童,手持樂器,共奏天籟。在欄楯之下刻著圖文並茂的「三品九生圖」。「三品九生」是一種佛教的審查制度,把往升極樂淨土的眾生,以其生前行善積德的多少而劃分爲上、中、下三品,每品又分爲上、中、下三生。銘文言:上品皆菩薩,中品阿羅漢,下品全兇惡。上品之人,由西方三聖親自迎入天國;中品之人由菩薩迎入天國;下品之人,只要日念阿彌陀佛,臨終前皈依佛法,於蓮花之中滿12大劫,脫胎換骨而出,亦可往升天國。蓮花象徴高雅聖㵖,在三品九生圖下面的欄桿上,刻有許多荷花童子,他們或在荷葉中露臉,或在蓮花上打坐,或在欄桿上玩耍,爲西方浄土增添了無限生趣。

所謂「十六觀」法,即是把心思集於一處,排除諸般雜念,真心想於西方的修行方法。此龕的十六觀有:日觀、水觀、地觀、樹觀、池觀、總觀、花坐觀、佛像觀、阿彌陀佛觀、觀世音觀、大勢至觀、普觀、丈六金身觀、上品觀、中品觀、和下品觀,針對社會各階層人物形象的每一觀都有詳細的說明。除雕刻有圖像外,旁邊還配刻了頌詞。這十六種冥想的世界,都用流動的雲彩隔開,更富有詩意。

佛教提倡修今生是為了來世,除了上一地獄變相圖中規勸世人戒五欲避入地獄之外,這裏更積極地展示了西方極樂世界的美好,到處金銀珠寶、山珍海味,歌舞昇平,琴瑟和鳴。人人和睦相處,長生不老。淨土宗向人們描繪了一個無限美好的極樂世界,并且還爲人們策劃出一條簡便的,通往天國的光明大道,只要發善心、持善念,做善事,心中有佛,天天念佛,一定可以登上西方極樂世界,從而使西方淨土成爲千百年來佛教信衆所憧憬追求的理想境界,也變成教化勸善的原動力。

誠如「回向文」中所指引的: 

願生西方淨土
九品蓮花為父母
開見佛悟無生
不退菩薩為伴侶

是每個佛教徒一生的功課。


[大方便佛報恩經變相]

大方便佛報恩經變相刻於寶頂山大佛灣北岩中部,高7.3米,寬15.6米,深1.82米,刻像68身,造像主要根據佛教大方便佛報恩經而作。此經是在宋梁之際 (445-516年) 由漢僧改編自「涅般經」、「賢愚經」、「雜寶藏經」等經中關於孝養的部分撰集而成,為佛教漢化的重要指標。大方便指佛菩薩廣大之善行教化也。報恩即報謝父母、師尊、三寶、國王等之恩德。全籠規模宏大,內容豐富,在龕頂齊檐處,橫刻着偈語:「假使熱鐵輪,於我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這是趙智鳳在修建寶頂山石窟時發出的誓言。據張澍「後遊寶頂山記」的記載,寶頂山上刻有此二十字者,凡數十處之多。龕的正中刻有一座高大且正在說法的釋迦牟尼半身佛像。左持缽,右手結說法印,頂上有毫光,光中出現「五趣」圖像和研究雕刻史和宗教思想史的重要素材忉利天宮。佛像身前有一塊「三聖御製佛牙贊」石碑,為宋太宗、真宗、仁宗三位皇帝對佛的讚頌,猶如佛祖說法時的一座講壇。碑左刻上句「惟有吾師金骨在」,右刻下句「曾經百練色長新」。

釋迦牟尼佛左右兩邊刻著各種前世和今生因地修行、行孝的故事,及「大方便佛報恩經」,計有六師外道謗佛不孝、闍提太子割肉供父母、薩埵太子捨身濟虎、忍辱太子挖睛出髓治父病、鸚鵡行孝、釋迦抬父棺、雪山求法、釋迦探父病、剜肉求法、文殊問相、白雁啣書、睒子行孝等十二組。都是具有故事情節的題材,大部分是頌揚古印度孝道的思想。

有的故事除了人物形象之外,尚刻有經文、偈語。裡面最精采的有幾組,其一為迦抬父棺一組。據佛經記載,當淨飯王逝世入棺時,釋迦為勸眾生行孝,親自為父王抬棺,並以香木焚化,收骨建塔供養,以盡人子之孝道。此處雕刻家採取了簡潔的手法,全組七人,抬棺三人,身向前傾,作前進的動勢,中間一人一手扶棺、一手扶杠,肩部壓下,好像很吃力,說明了棺材的重量,後面的阿難,雙手合十,面孔呈現著深沉的悲痛。這一些細節都能增強送葬行列的氣氛。

另一組為六師謗佛,描寫六個異教徒看到有個孝子擔著年老的父母,指手劃腳地詆毀釋迦捨棄父母出家修行 ,説佛的孝心還不如那位擔着父母行乞的孝子。旁邊站著入城乞食的阿難,他聽到這種話,看到這情景,引起了對釋迦的懷疑和不滿,從阿難緊閉著嘴、微縐著眉、作著側耳靜聽的姿態中,是能夠令人體會到這種複雜心情的。困惑的阿難返回山中,便問釋迦:"佛法中可有孝養父母之道" 於是釋迦牟尼佛即召集三千大千世界諸佛菩薩,大放五色光明,為眾人解說「大方便佛報恩經」,以正視聽。

還有一組為釋迦探父病。刻於左壁中層右側。淨飯王病重思子,釋迦前往探視。圖中淨飯王病臥床上,釋迦站於床側,以右手摸父額,左手握父手;頭頂發出毫光,照在淨飯王身上。釋迦身後有一比丘,雙手合十,肅穆靜立。可見佛亦至情至性,感人肺腑也。

再有一組為刻於左壁中層右側。榜題大抵是說:

佛告阿難,昔有國王生一太子,名曰闍提,身黃金色。一日國破,王驚抱太子出投鄰國,糧盡饑渴。太子自願從身上日割三斤肉,分作三分,二分奉上父母,一分自食。父母聽子,割而食之,隨路而去。太子誓言:"若我欺誑,身瘡不合,若不爾者,平復如故。"即時身體立即恢復正常。佛告阿難,爾時太子,即我前世。

此故事見於《報恩經·孝養品》。圖中國王右手拄劍,左手抱闍提太子。王妃身體右前傾,雙手接過兒肉。小太子臂上割痕累累。

[吹笛女]

「吹笛女」是「大方便佛報恩經變相」石刻造像中出色的一尊,像高50釐米,常與養雞女被人相提並論。位在謗佛之六師上方,乃婆羅門之女旃遮摩耶。她黑髮高簇,頭傾右側,手執弓笛,撮唇吹奏,神情專注,透露出一種平淡悠揚之美,被俗稱為「吹笛女」。吹笛女和其下五身造像,其表演的樂舞場景,是研究瞭解宋代雜劇的重要依據。

[父母恩重經變相圖]

趙智鳳出生於大足的平民百姓家,五歲即出家,「曹瓊碑」上稱他「奉母最孝」,此一根植於儒家的孝道思想也深深地反映在他的摩崖造像的作品「父母恩重經變相圖」上。「父母恩重經」又名「父母恩重難報經」,乃釋迦牟尼佛褒揚贊歎父母之恩情與貢獻的經文,相傳為後秦時期三藏法師鳩摩羅什所譯。但由於經中強調的孝道較接近中國的儒家思想,所以有人懷疑它並非印度原經翻譯而是由華人所作。不過也因此使得本經廣為中國社會所傳誦。此石龕高約7米,寬約14.5米,深約2.5米,刻像44尊。上層以七佛結跏趺坐,刻有迦葉、拘那含、拘樓孫等七佛,施不同手印。中層刻「父母恩重經變」,分為11組人物刻像。下層右壁為阿鼻地獄圖,左壁則無造像。中層位於最中間者係序圖「投佛祈求嗣息」(此六字係清代一位主持僧人為斂取香火錢而加刻,非趙智鳳所為),一對夫婦,男執香爐女上香,立於佛前,虔誠求佛賜子。

該圖兩側雕刻父母十恩圖,由中間向左右兩側排列,用連續的表現方法刻出了一對夫婦由結婚、懷孕、臨盆、保育直到孩子長大、父母衰邁等一系列的生活情節,這些情節的處理真實動人,給觀者以極深的感染。其內容包括題刻頌詞如下:

1. 懷胎守䕶恩 (左壁一) :婦女辛苦懷胎,坐着安胎,侍女奉上一碗安胎藥,表現了母親守護胎兒的決心。頌詞曰:"慈母懷胎旦,全身重如鐵,面黃如有病,轉動亦艱難。

2. 臨產受苦恩 (右壁一):臨產婦女以手撫肚,痛苦不堪。旁有侍女扶持,身前有產婆單膝跪地,準備接生。産婆後站有產婦丈夫,手拿書卷,神情焦慮。頌詞曰:“父母慈親苦,令人眼淚流,知恩囗囗囗,兒取出胎時⋯“ (註:囗代表題字已漶滅難辨)

3. 生子忘憂恩 (左壁二):妻子手抱嬰兒,與丈夫共同逗樂嬰兒,共享天倫之樂。頌詞曰:"初見嬰兒面,雙親笑點頭,從前憂苦情,到此一時休。


4. 咽苦吐甘恩 (右壁二):母親坐着手抱兒置於腿上,兒拿餅欲喂母親。頌詞曰:"甘讓兒子食,苦留自家吃,不世知恩少,他時報德難。

5. 推乾就濕恩 (左壁三):孩子尿床,母親側臥於濕處,將孩子挪至床沿乾處作施尿狀,兒仰臥酣睡。頌詞曰:"乾處讓兒臥,自身睡濕處,仰推慈母恩,諸佛亦何偏。

6. 哺乳養育恩 (右壁三):毌敞襟露乳,兒緊貼母胸站立,吸吮左乳,左手摸着右乳。頌詞曰:"哺乳無時節,懷中豈暫離,不愁脂肉盡,惟恐小兒飢。

7. 洗濯不盡恩  (左壁四):母親坐著洗衣,身後丈夫抱著小兒,小兒用腳蹬母的肩膀玩耍。旁有一大孩子也逗著小兒玩。頌詞曰:"兒身多汚穢,洗潔囗囗囗,父母年需時,誰供一勺湯。

8. 偽造惡業恩 (右壁四):孩子長大婚嫁,宴客難免殺生,佛以殺生為造惡業,父持棒、母持刀殺豬,為了辦好孩子終生大事,願承擔殺生之罪。頌詞曰:"養兒方長大,婚嫁是尋常,筵會多殺害,罪惡使誰當。

9. 遠行憶念恩 (左壁五):年邁父母拄杖送子遠行,千叮嚀、萬囑咐,依依不捨之情,躍然像上。此乃儒家「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的翻版。頌詞曰:"乳下為兒日,三年豈離後,如何千里遠,出外多小心,思倚門二老,歸來莫太遲。

10. 究竟憐憫恩 (右壁五):一對老年夫妻並排坐著,兒子拱手跪於雙親前,老父右手指著小兒教誨。頌詞曰:"百歲惟憂八十兒,不捨作鬼也憂之。觀喜怒,常不犯慈顏,非容易,從來謂色難。

十組刻像中,有年輕父母親對孩子的寵愛和呵䕶,有中年父母對孩子成家立業的付出和喜悅,也有年老父母切盼孩子歸來的期待。以連貫的情節,生動的形象,觸及人心深處,自然而然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受潛移而默化。
這群平常高調宣揚宗教 (尤其佛教) 教義的藝術大師在此將人人熟悉的日常生活情節,生動地搬上大自然的崖壁舞台之上,讓信徒在瀏覽藝術的過程中,回想起為人父母以及為人子女間的互動,「養兒方念父母恩」,進而感念父母養育兒女的辛勞和恩德。作品雅俗共賞的教化人心力量,遠超過原本的宗教屬性,從高高在上的殿堂神宇,走入了平凡尋常的民間深處,人人看得懂,所以人人做得到,成為佛教教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百善孝為先」終於相互融合的鐵證。這組龕窟造像所用的樸實寫意之雕刻手法,也精湛地反映出宋代民間的家庭生活和世俗文化,是不可多得的歷史文物珍品。

[毗盧道場]

毗盧道場是寶頂山兩處洞窟造像精品之一,高6.9米,寬8.0米,深5.0米,為平頂中心塔柱式洞窟,可惜頂上及左壁已坍塌,只能在門口參觀,不能入內。洞外佛像慈眉善目,雍容華貴,洞內造像色彩瑰麗,引人入勝。窟內造像表現佛教密宗主尊毗盧遮那 (大日如來) 佛給諸菩薩、僧眾講經說法的場面。窟洞正中刻了一座半爿的八角攢尖雙重檐亭,亭座及四柱圍繞著蟠龍,中間的佛祖,頭戴五佛天冠,雙手結印,趺坐蓮台上,吐文理之光,自唇角至頂顯現兩道「金剛佛頂印,正侃侃講法,神情端莊肅穆。大師們將這些非常抽象的概念細節都用雕刻實體化出來,非常高明。此龕洞雕琢華美細緻,左右兩壁還有不少佛、菩薩像,現共有287尊,這些造像都是體態端莊、神情靜默,繼承唐代造像之風,在大佛灣的佛菩薩中,可稱為典型性的代表作。洞中前壁刻著文殊、普賢菩薩,兩旁侍立著力士和獅、象奴,菩薩腳下,兩個天女跪向菩薩求教誨,如同圓覺洞中的菩薩跪向佛祖求開示一般,有異曲同工之妙,堪稱神來之筆,並不多見。

[釋迦涅槃聖跡圖]

在寶頂山大佛灣佔着最顯赫位置的《釋迦涅槃聖跡圖》,俗稱「臥佛」。龕高7米,寬32米,深5米,佛身長31米,是大足石刻中最宏偉的一尊造像。周圍還有三十多尊刻像,場面浩大。「涅槃」是佛教畢一切修行達到的最高境界。在大澈大悟後,修行者從「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滅」的彼岸。橫臥於佛灣東岩中的釋迦涅槃像,依照佛經所述「頭枕北方,足指南方,面向西方,後背東方,右脅而臥」雕成。佛表情安詳,慧眼微閉。大足的工匠運用圓雕技法,渾厚柔和地刻出大佛的頭部和上身,而巧妙地將其雙腳隱入山岩有如遮掩在帳幔之中。下身雖然「虛」入於南崖的岩石之中,但教人感覺到是完整的、「實」在的。佛的右肩陷於地下,左肩覆於五色祥雲之中,以示釋迦牟尼橫臥於天地之間,。臥佛身前,躬身肅立著弟子群像十四尊,僅露上身,在座旁祈禱他的「圓寂」,個個垂眉致哀,神情肅穆。由左至右是:1、迦葉,已毀。2、趙智鳳,捲髮,拱手。3、柳本尊,首戴方巾,捧八方缽。4、阿難,抱六合瓶。5、舍利子,捧缽。6、須菩提,持凈瓶。7.富樓那,持蓮花。8、目鍵連,捧果盤。9、迦旗延,捧經書。10、阿那律,捧如意珠。11、耶輸陀羅,拱手。12、摩利拘利,拱手。13、優婆羅,捧盤托缽。14、羅侯羅,持如意 (按佛經中並未記載趙智鳯及柳本尊兩位)。

雲霧間,有釋迦母親摩耶夫人,姨母摩河波者波提,髮妻耶輸陀羅 (三者均比釋迦早逝升天) 等率內眷共有像九身,或持花或獻果,立於虛空,迎接釋迦聖靈,好一幅駕雲西歸的景象!天眾諸像與佛前弟子群像共同對主像烘托出「以小襯大,以豎破橫,虛實相濟」的格局。天眾的衣飾玲瓏剔透更與「臥佛」簡潔俐落的袈裟相映成趣,種種的用心遂教整部造像構圖恢宏與精緻兼備,哀思與祥瑞並存,神韻寬廣,意境深遠,令人動容。

首左側不遠處的九龍浴太子圖中有釋迦剛出生時的小兒像,僅有半米高。相比之下,出生時的弱小,成就了後來的巨大。如此一小一大,一虛一實,以設計的巧思,來襯托佛陀「實」在的偉「大」。

另外一個有幻想力和實用性的絶妙設計是在臥佛腰間刻有一香爐散發出香煙所化成的祥雲。龕深四米,龕頂厚約2-3米,長30多米,這朵祥雲自龕內向外突出約2米,形成一朵雲柱,支撐了崖頂的中部,加上足部前的二根大柱子,一起承托了絕大部分的重量,避免坍塌的事故。雲的前端再削出一小平台,9位天眾駕馭於上,裝飾、儀容、神韻不一,各有千秋。

臥佛前方有條曲折蜿蜒的「九曲黃河」,傳為釋迦在涅槃之際所劃的界線,用這條大河將送行不已的弟子們隔開。然而「九曲黃河」乃華夏之河。將古印度的釋迦牟尼與黃河聯結,只能說是佛力無邊,是佛教中國化的又一佐證。匠師們在臥佛岩上的水池裏也打上一雙大腳印,長1.8米,寬1.1米。不知大足之名,是否因此而來?

[九龍浴太子圖]

佛之誕生,殊為奇妙。據佛經所載,釋迦之母摩耶夫人40歲尚未得子。一夜,夢見一小孩乘六牙白象進入她的右腋,從此便有身孕。懷胎十月,回娘家分娩。路經藍毗尼花園時,見園中鳥鳴景幽,便入內小憩。當她擧右手折花時,釋迦太子自其右腋鑽出,斯時芳香遍野,祥雲繚繞。太子甫一落地即能行走,朝東南西北四方各走七步,步步生蓮。然後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大聲宣佈,:「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立刻有九條金龍從天而降,口噴冷暖兩道香水,為太子淋浴。

「九龍浴太子圖,又稱九龍灌頂圖,龕高6.2米,寬4.5米。生動地刻繪了佛祖釋迦牟尼誕生後,天上的九條金龍噴水為他沐浴洗身的情景。兩天王隨侍左右,天王手指天天王手指地,暗示太子「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在原來的印度佛教裏,為太子洗身的是蛇而不是龍,因為中國人不喜歡蛇,以蛇乃邪惡的代表,所以把蛇改成了象徵權威和吉祥的金龍。此處本為岩上聖迹池出水口。古代雕刻師匠心巧手,將水導到中央龍口排出,讓涓涓清泉長年不斷地洗滌太子,意全像妙,有醍醐灌頂的效果,堪稱因地制宜的經典之作。最後水流入下面的小池蓄滿,再經彎彎「九曲黃河」排出去,可說是同時直到了排水及造景的目的。

[孔雀明王經變相]


龕高6米,寬9.5米,深3.2米。孔雀明王是佛教密宗的一大本尊,在佛教所有的明王中,他是唯一具慈悲相的,其他皆作憤怒相。孔雀明王專精驅除百毒,禳災去禍。造像中孔雀兩翼張開,背載蓮台,明王端坐其上,面容慈祥。尾翎後翹,巧妙地形成明王身後的背光。明王呈現一面四臂之相,第一右手執開敷蓮花,第二右手掌托俱緣果,第一左手掌持吉祥果,第二左手執三、五莖孔雀尾。蓮花代表敬愛,俱緣果代表調伏(調和身心以制服諸惡),吉祥果代表增益,孔雀尾代表息災。而孔雀象徵斷盡一切煩惱惡毒。
龕左壁有一比丘遭蛇噬俯臥在地,旁有一蛇由枯樹中鑚出。只見阿難尊者手捧經書誦念,以求解毒。原來據「佛母大孔雀明王經」所載:有一比丘名曰莎底,出家未久,受具近圓,學毗奈耶法,為眾破薪營澡浴事,有大黑蛇,從朽木孔出,螫彼比丘右足拇指,毒氣纏身,悶絕於地,口中吐沬,兩目翻上。爾時阿難見狀,疾往佛所,請求救護。佛告訴阿難:「我有摩訶摩瑜利(大孔雀)佛母明王大陀羅尼,有大威力,能滅一切諸毒,怖畏災惱,攝受覆育一切有情,獲得安樂。」於是佛為阿難說此孔雀明王陀羅尼,阿難即持此孔雀明王法,回至莎底比丘所,為彼比丘而作救護,莎底比丘因此苦毒消散,身得安樂。 佛以是因緣而說孔雀明王經咒,經中並廣說此經咒有除諸病惱害,一切恐怖災禍之威力,勸令阿難普告四眾等受持流通,普令一切有情離諸憂惱,得福無量,常獲安樂。這組造像表現的是阿難正為莎底比丘誦念明王咒,使其袪毒復原。

龕右壁刻有阿修羅手執旗幡,他有美女而缺佳餚;左壁刻帝釋天有佳餚而無美女,兩者相互嫉妒,爭戰不休。明王咒一出,雙方前嫌盡釋,立即止戰。壁下刻有虎、狼、蛇等猛默,說明孔雀明王咒可驅除它們,消災解厄。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

千手千眼觀音像是大足石刻的重要代表作品,位於大佛灣南崖的東端崖面上,由整塊巨石刻成,為圓雕與浮雕結合的摩崖造像,集石雕、彩繪、貼金箔藝術之大成,被稱為「國寶中的國寶」,是世間現存的千手千眼觀音中最精美的一座。上面覆蓋着清代為保護石像而建的木構建築「大悲閣」,檐前匾曰:「浄土珠光」龕為大橢圓形,高7.2米,寬12.5米,占壁面積88平方米。

觀音主像高約3米,結跏趺坐於高0.7米的金剛須彌式座上,頭戴飾有多尊小佛的花冠,另有六尊小佛分布於上半部的千手之中。胸前披有簡潔的纓珞,雍容尊貴,慧目下視,溫和文靜,線條非常柔和,輪廓仍然清晰。額頭有一慧眼,身上伸出12手,最中間的雙手合十。上方及左右兩側循岩刻千手千眼,如孔雀開屏一樣壯觀。千手或作手印,集密教手印之大全;或執法器 (如日、月、寶劍、如意珠、寶瓶、蓮花、寶鏡等),展宋代器物於一壁。或屈或伸,或合或離,一手一態,千手千姿,形式上變化萬千,無一雷同;最令人吃驚的是,這些手並非是雕刻好再黏上去的,而是直接在原生石頭上雕造一氣呵成,無一受損;手指關節紋路,清晰可見,真乃鬼斧神工,可謂世界上獨一無二實有千手的摩崖造像,氣勢滂礡,金碧輝煌,令人震攝而贊歎不已。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是密宗信奉的主尊菩蕯之一,其造像自唐代始。據「大悲心陀羅尼經」所載,「若我歸來。堪能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是願已。應時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十方大地。六種震動。十方千佛。悉放光明。照觸我身。及照十方無邊世界。」其典型造像,實有千手千眼,首戴寶冠,冠有化佛、面有三眼,臂有千條,每手掌上又各有一眼。「千」者,多矣,無窮盡也,為無量及圓滿之意,以「千手」表示大慈悲的無量廣大,以「千眼」表示照看世界的無窮智慧,觀微知著而明察秋毫。放眼眾生世界的苦難和煩惱千絲萬縷,需求和願望亦千頭萬緖,幸有觀音菩薩的千手千眼法力,能夠回應眾生祈求,照見諸端病灶,解除一切苦難,成就大慈大悲之德,是中國民間信仰最廣的菩薩。
這座千手觀音實際上到底有多少隻手呢?從來沒有人數得清楚過。據載直到清代一位僧人在修補金箔時,每貼完一隻手的金箔,則投下一根竹籤,完工後清點,才數清楚手一共有1007隻。然而這個數字在2009年由專家為重修佛像會診時,以電腦分析影像,實得830隻手而被修正過來。手中所持法器亦經確定為227件。千手上的眼睛和法器除了被賦予象徵性的意義外,實際上還是崖壁重要的換氣孔。因為岩石也需要呼吸,在全部表面被金箔覆蓋之後,水分及氣體的進出,就全靠這些眼和法器孔的通道,來維持平衡了。

在千手觀音的兩側尚立有四尊小的金像,右手邊為婆藪仙,左手邊為吉祥天女。最右邊戴豬首者為金剛亥母,最左邊戴象首者為毗那夜迦。他們原是婆羅門教中的一對凶煞夫妻,在此卻全被刻成了女像。另外在千手的盡頭的角落還分別刻有一窮人 (右) 手捧口袋,作求物狀和一餓鬼 (左),雙手捧碗,作求食狀;上端觀音的纖手還持有錢及食物,表示陰陽兩界都能獲得觀音大士的拯救。


經過了八百載 (六百年室外再加兩百年室內) 歲月的洗禮,耄耋之年的千手千眼觀音像也出現砂岩風化、手指斷裂、金箔脫落等多種老化現象。 從2007年調查論證開始,到2011年起展開閉關修復的大工程,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敦煌研究院、清華大學、大足石刻研究院所組成的團隊,來自十幾省的30多位文物修復專家,採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做探測、修補和加固工程,並大量使用宋代的工藝來上漆和貼金,盡全力保留千手觀音像的原貌,經過8年鍥而不捨的努力,共修復800多支手,200多件法器,用了100多萬張金箔,終於在2015年大功告成,重新亮相,使佛像恢復了莊嚴神聖,金光閃閃的風釆。在2014年,修復團隊在千手觀音主尊像的左腹發現了一塊石磚題記,刻字中有「乾隆四十五年四月立」的題記,文字內容記載了該年遂中縣中安里一位名叫張龍飛的善士全家發願裝修千手觀音主尊的事情。由此可知,在歷史上,大足石刻主要由當地的僧人和道士管理,四處募化維修,依靠世俗民眾祈福捐款裝修佛像。根據碑文記載,寶頂山石窟曾在明初、清初和清末做過三次大的維修。希望在2015年的重新整頓大修之後,現代的科技加上復古的工藝,能讓千手觀音的端莊美麗可長可久,流傳後世。


現在走進大悲閣,一切煥然一新,光耀奪目。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永遠等候在那邊,嫻靜安詳,無論在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看到祂慈悲的微笑,與你對話。

座前有一副偈語:

行深般若 照見五蘊皆空 普渡眾生 看殿上菩薩 千支金手炳世界
修大手印 徹悟六字真言 欲登彼岸 問座下施主 幾許功德留人間

徬彿菩薩正在借它而開示,人生是一場修行的過程,放下執著,看破一切,徹悟真言,留下功德,就可自由自在,安抵彼岸。希望大千信徒讀了它後,頓時如醍醐灌頂,當頭棒喝,滿天烏雲散去,而豁然開朗起來。

孔雀明王和千手觀音這兩大密宗本尊,加上中間的臥佛,便形成了大佛灣整體造像的核心。

[華嚴三聖]

寶頂山大佛灣東端,屹立着三尊高大的聖像,為了方便信眾仰視,所以刻成身微前傾的姿勢,依崖屹立,更像是菩薩悲天憫人,在俯覽眾生一般。居中者為毗盧遮那佛,左右兩側分別為普賢菩薩和文殊菩薩,合稱為「華嚴三聖」。龕高8.2米,寬15.5米,深2.05米。高約7米的三尊聖像,頭頂崖檐,腳踏蓮台,頂天立地,支撐著深3米、長20米的巨大崖頂。雕造手法簡練,大度磅礴,袈裟皺褶如刀斧劈出,舒展自如。袈裟持肘,直至腳下,支撐著雙臂,也使文殊菩隆手中所托上千斤寶塔歷千年而不墜。在聖像後壁,有81個圓龕,每龕有一尊小佛像,加上舍利塔上的六尊小佛像,共雕有88尊小佛像。

趙智鳳團隊利用科學原理雕刻出超高藝術水平的三大佛像,給後人帶來了很大的啓示作用。

毗盧遮那佛

為了可以近距離透視,設計時巧妙地將雕像的頭部放大,胸部縮小,腿部加長,將像身前傾25度。如此一來,信眾站在近處即可一覽無遺,既可親炙菩薩,也可凸顯佛祖菩薩的慈威和偉大。

文殊菩隆像及舍利寶塔

在文殊菩隆一側立有一座高約7米的舍利寶塔,乃崖壁直接石雕而成,用以珍藏舍利和佛經。外部造型採用了中國式木造閣樓的風格,由此可見佛教造型藝術在南宋時期已然漢化。

[廣大寶樓閣]

部分的造像是根據唐不空所譯的「廣大寶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經」雕成的。廣大寶樓閣是一個降魔、清心,化刀山為寶山、變兵杖成蓮花的金剛不壞之地。並坐三人為寶髺、金髻、和金剛髻,效法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死後在埋骨處長出三根竹子。十個月後,竹內各生一童子,於竹下結跏趺坐,成等正覺,三根竹子變成三所廣大寶樓閣。另有一說是此像為趙智鳳老、中、青三個時代的修行造像,他在此現身說法,以示諸佛菩薩與我無異」。

在廣大寶樓閣圖下橫刻著「寶頂山」三字,為南宋杜孝嚴所題。杜孝嚴,四川安岳人,南宋名臣,官至兵部侍郎、禮部尚書。嘉定十六年 (1223年),孝嚴從杭州返郷省親,途經大足。酷愛山水,對佛學有很深造詣的他被石崖上雕造的上萬尊佛像深深吸引。趙智鳳當即請他在大佛灣石崖上題字。杜孝嚴在廣大寶樓閣圖下部揮毫留下了楷書橫題寶頂山」三個大字,署「朝請大夫權尚書兵部侍郎兼同修國史兼實錄院同修撰杜孝嚴書」。筆勢鏗鏘有力,被贊為難得的書法精品。由此也可窺見趙智鳳的公關能力及他在風雨飄搖的南宋晚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六道輪迴圖]

刻於寶頂山大佛灣南岩的《六道輪迴圖》,龕高7.8米,寬4.8米,深3.6米,刻人物像90尊,動物像24尊,又名「六趣唯心圖」、「六趣生死輪」,表現佛教的「生死輪迴」觀念,這是趙智鳳在寶頂山傳播佛教知識的開宗明義第一課。這石刻共分四層,顯示了「六道」、「十二因緣」及「轉世輪迴」的佛家思想。轉輪王兩臂環抱巨輪,表示業力不可逆轉,命運隨業力而定。巨輪係載著眾生在三界 (欲界、色界、無色界) 六道中生死運轉的車輪,共分四圏:由裏而外,第一圏坐一修行者,左側有一隻豬、座下一條蛇、右側一隻鴿,此三種動物分別代表貪、嗔、痴,佛教稱為三毒,列為根本煩惱之首。由其胸部發出六道光芒,將巨輪分為六部分,每道光有諸多小圓龕,裏面坐著眾佛菩薩,代表「萬緣發於心,一切由心造」,即眾生的一切皆由自己的業力所致。第二圏則刻有六道,眾生住在欲界,依其業力,從下而上,分居於「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三惡道)、「阿修羅道」、「人道」、「天道」(三善道)。根據眾生生前的業因差別,確定六種輪迴轉生的去處。第三圈具體呈現了「十二因緣」(無明、行、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的內容和眾生痛苦的原因。這十二個環節,因果相隨,三世相續而無間斷,使人流轉於生死輪廻大海,而不能得以出離。第四圈分十八格,刻出具體的輪迴圖像,前世的善惡的因决定了來世投生何種生靈的果。巨輪兩側則刻有教化眾生的頌詞,說明了墜入輪廻並非無法解脫,只要勤修戒、定、慧,除無明,斷煩惱,熄滅貪、嗔、痴三毒,就能跳出三界外,修成正果成佛。

輪盤左下方有一官一卒,以手扶輪表示「貪」;右下方猴子一邊撫著私處,一邊瞥著後面少女示「愛」;就是眾生的貪愛之心,是造惡業的源頭,讓輪盤旋轉不休,眾生擺脫不了輪迴的宿命。

六道輪迴圖,是佛教人生觀的形象化表述,闡述了因果報應、輪迴轉世的基本教義。

[貓鼠圖]

這幅幽默的佛家小品浮雕,位於「六道輪廻」與「廣大寶樓閣」的下方,講的是矛盾為一切煩惱之源。。鼠在竹林梢,怕成了貓的祭品,不敢下來;貓耐心地等待。一個求生不能,是苦;一個求死不得,也是苦;從南宋等到了現在,一等就是八百年,鼠已成老鼠,貓已成老貓,等到了被千萬隻手摸到掉漆,摸到發亮,還要再等到海枯石爛,地老天荒嗎?

[䕶法神像]

龕高4.3米,寬12.6米,深1.2米。上層中部並立䕶法神像9尊,左右刻六通神像 (獸首人神者),下層刻鬼卒7尊。司保護佛國,護衛道場之尊嚴的䕶法神,以忿怒猙獰的形態來捍衛眾生在內,抵禦魔障在外,保障專心修行,不受外來業障之影響。據説初始道場的入口即設於此處,因此設有這些護法諸神,以示佛地森嚴,邪惡莫入之意。中間持劍者正是釋迦牟尼的化身,他親自率領天龍八部在此守衛道場。開門便見此山,可見當時趙智鳳發願之宏大。

[虎圖]

在䕶法神像之右側,和䕶法神相同,有震攝的作用。又有一說此虎應屬於下個「牧牛圖造像的第一組未牧圖。猛虎自山坡上衝下來,代表外界的威脅讓牛 (人心) 受到驚嚇,惴惴不安。然而可能是雕刻師沒見過虎,將牠刻如大貓,變成十分憨厚可愛。

[牧牛圖]

「牧牛圖」全長約30米,是一組參考了儒、道的心性説,將山野情趣、用豪放刀法表現出來的禪宗造像。自有禪宗以來,引用牧牛的教化世人修心的公案甚多,其中以宋代的廓庵師遠和普明禪師各自主張的兩種十牛圖版本流行較廣,普明的十牛圖中牛色會由黑逐漸一段段的變白,藉此隱喻野性的去除。這點趙智鳳的「牧牛圖」石刻亦彈同調。但趙之牧牛圖右刻有兩行大字:「朝奉郎知潤州賜紫金魚袋楊次公證道牧牛頌」,可知是根據楊次公的「牧牛頌」所創作出來的作品。楊次公,名傑,別號無為子,北宋人,元佑中(1063--1086)為禮部員外郎,知潤州。精於佛學,與蘇軾同時,東坡集有楊傑詩序。楊傑所作証道牧牛頌,係題前代名畫之作。趙智鳳在一百餘年後依頌詞造像,故以楊次公証道牧牛頌命名。牧人代表修行者,牛象徵修行者的心。馴牛的過程是修行者調服心性,悟憚入門之道。其間穿插「十牛」、「十牧」:"未牧、初調、受制、回首、馴服、任運、相忘、獨照、雙忘。" 最後趙智鳳再加"禪定、心月圖"二組以畢全功。 十牧人或揮鞭馴牛,牽牛徐行;或併肩耳語,橫笛獨奏;或袒胸露懷,憨然憩睡;十條牛或舔啼飲水,或跪地而息,人牛交融,逸趣橫生。看完全部牧牛圖之後,急躁的心情也會平靜下來。

未牧對面山頭有猛虎衝下,奔向牛群而來。一牛昂頭怒吼狂奔,欲突破欄柵。一牧童在牛後而立,雙手用力牽拽,作相持狀。牛頭右側刻頌詞:突出欄中莫奈何,若無純綣總由他,力爭牽上不回首,者麼因循放者多。"作者認為人心未調服前,如未馴服的牛一樣,很容易受外界干擾而波動,無法自制。注意牛和牧童身上部分被染黑,象徵心猿意馬、野性難馴。

《初調》圖中之牛(右角殘)向東欲奔,牧童身背斗笠,面向牛站立,右手舉鞭,左手牽韁繩,強使牛回首轉向。圖旁有頌云:「芳草綿綿信自由,不牽終是不回頭;雖然牛是知人意,放去低昂不易收這比喻在佛門清規下,放任頑化的心性開始得以收斂。注意牛和牧童身上部分被染黑,象徵野性仍未全馴。

受制》一牛奔跑下山,牛頭低足高(牛頭及前半身現已殘缺),牛尾翹起。一牧童頭紮髮結,身穿對襟衣,左手揚鞭,右手牽牛,立于牛首之側,作驅牛下坡之狀。看來牛已能勉強順從人意。比喻貪執的心性雖然受制約,但還不能大意,放任自流。圖中頌文已大半漶滅,原文為:「牽回只是不同群,不去猶疑性未囗;以囗走能忘無慮,囗囗囗奔是苦空」。注意牛和牧童身上部分被染黑,象徵野性仍未全馴。

《回首》刻一牧童頭戴斗笠,身披蓑衣,背上捆一鳥籠,牛(嘴殘)頭向西立,回首向牧童,作傾聽狀。突然之間遇著狂風暴雨和虎來襲,兩者急速爬山避險。這代表貪執的心性有所轉化,已不易受世俗的干擾,但仍需清規的約束,否則就會前功盡棄。圖中頌文已漶。注意此時牛已不再有黑色,所以已無野性。

《馴服》《無礙》合刻一處。前組在右,後組在左。圖中二牧人並肩依偎坐於山石上,勾肩搭背,作談笑狀。《馴服》組的牛靜立牧童旁,口微張,似在咀嚼,又似在傾聽主人談話。牧童手上繩毫無著力,不刻意管顧牛。至此牧人和牛關係已趨和緩,雖然還手握韁繩,已不需要在意自已的牛。這說明對心性的馴化已順利無礙,清規的約束已流於形式。圖中頌文已漶。

《任運》牧人作傾聽狀,頭微偏,滿面笑容,牛鞭掛在肩上。其牛掉頭向西,跪伏於地,引頸向山溪作飲水狀,牛鼻上無繩。比喻此時已無需清規來時時約束,但仍然要提防外界的干擾,而失去了馴服無礙的心性。此溪為人工所鑿,從岩頂蜿蜒而下,岩頂所積雨水,即由此溝導流至下方。圖中頌文曰:「牛鼻牽順鼻無繩,水草由來性自任;澗下山陰無定止,朝昏不免要人尋」。

相忘》《獨照》合刻一處。前組在右,後組在左。刻一牧童偏頭斜睨,笑咪咪地拍手與牧歌相和,牛在旁低頭伸舌舔足蹄。又刻一吹笛老牧人,興來坐在山石上,雙手橫笛、凝神吹奏牧歌,那悠揚動聽的笛聲,引來天上的仙鶴站立於前。牧人身後跟隨一牛,牛頭向西,昂首張嘴向山溪流水,作接水飲取狀。這說明人的心性已不在執著於外界的誘惑,而顯得純真自樂;但牛飲水表示它仍有求於外,煩惱不能斷絕,所以更需要繼續修煉。此山溪為一明溝,排出岩上積水。圖中頌文為:「全身不觀鼻嘹天,放者無拘臥石顛;任是雪山香細草,由疑勿食向人前

《雙忘》圖中牧童袒胸露腹,仰臥石上,右手墊腦後為枕,左手高舉過頭,似已酣睡。其頭右上方刻有一樹,樹上倒吊一猴,其右手吊樹,左手扯牧童的衣袖,卻喚不醒他。牛臥於牧童腳右上方,牛頭向西,四腿跪伏於地,尾似在搖,頭微上仰,如凝神狀。小猴代表外界的干擾和紅塵的誘惑,已對牧人起不了作用,說明修行到此已是心澄如鏡,六根清淨。圖中頌文已漶,原文為:「高臥煙霞絕諸囗,牧童閑坐囗無囗;欲尋古囗囗祥囗,去住人間得自由

《禪定》《心月圖》合刻。左為《禪定》右為《心月圖》。左邊結跏趺坐的是趙智鳳像 (因旁邊石刻又見他的招牌偈詩「假使熱鐵輪,於我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牛已消失無蹤,比喻執著貪嗔痴的心欲已全然排除在外,修行者的心性已化作林間清風,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然此仍非最高境界,因為修行者的「本我」還存在。頭上有題詩云:「無牛人自鎮安閑,無住無依性自寬,只此分明誰是侶,寒山樵竹與岩泉」趙智鳳坐像左側,浮雕一明月,浮於雲中,人牛兩不見,心性皆無形。其下有一碑,立於蓮臺之上。修煉到了最高境界,修行者由定生慧,萬象皆空。人和牛都消失了,只剩下長存的皓月。禪宗以「心」代表思維,「心月」即是逐步磨練自己的思想達到空靈如皓月、一塵不染的田地。碑上有頌云:「了了了無無所了,心心心更有何心;了心心了無依止,圓照無私耀古今。人牛不見杳無蹤,明月光寒萬象空;若問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叢叢。」後四句為普明禪師之原詩作,趙智鳳將其合併在此,似乎想表達兩位禪學大師修行的共同理念,均為表現主客雙亡、超越絕待的返本還源最高境界。

禪宗擅長將很「玄」的哲理,用淺顯的擬物法表達出來,在宋朝官民間造成很大的風潮,這個「牧牛圖」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寶頂山的匠師平時又對庶民生活觀察入微,感情到位,下手時已有成竹在胸,所以能超神入化地刻劃出牧民的生活百態。看到完這12組牧牛圖,除了透徹領悟佛理之外,倒像是回到了南宋巴蜀的郷野之中,度過了一段與世無爭的牧牛生活,夠酷的了。

這真是個意外的收穫。


[石獅]

伏臥在圓覺洞外的雄獅,是文殊菩薩的座騎,有正心鎮邪的作用,使邪惡不侵圓覺洞;也象徵諸佛說法如獅子吼,能發聾震聵,如雷灌耳,使眾生聞道解惑,豁然開朗。

[圓覺道場] 

圓覺又叫做無上覺,是佛教中覺的三種境界之一,指自覺覺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達到最高的、最圓滿的地步,形容洞中十二位菩薩的修行境界。。圓覺洞為一個長方形平頂窟,深12米,寬9米,高6米,是大足石刻中最大的一個洞窟,其精美的造像和巧妙的佈局,堪稱大足石刻之精華。窟內正壁並列三尊佛像,正中為法身佛 (毗盧遮那佛),左為報身佛 (盧捨那佛),右為應身佛 (釋迦牟尼佛)。兩壁刻十二位菩薩像,左壁是文殊、普眼、彌勒、威德自在、淨業障、圓覺等菩薩,右壁是普賢、金剛藏、清淨慧、觀音、普覺、賢善首等菩薩。佛前跪有一菩薩請求佛開示,代表了12菩薩輪流聆示。工匠在洞上方巧妙地開鑿了一線天窗,引光自天而降,直照跪在佛前的菩薩背上,正如黑暗之中的一道曙光,可以照明,也可以解惑,真是神來之筆。

雖然幸得一線洞天,入內仍然覺得光線不足。眼睛需要片刻適應方能欣賞這些超凡精美的造像。此洞非天然生成,而是靠著手一錘錘地鑿成的。洞內幽暗無明,日夜都在燭火下趕工,是何等神力可以雕出如此精美的傑作?看那袖褶衣擺,珞瓔垂飾,線條自然,輪廓分明,祥和神秘卻不覺歲月之痕跡。千年一瞬,佛即永恆,保存之良好,令人贊歎。

雖然窟內昏暗,但暗中取靜,偶爾得聞水滴聲。原來右壁上方刻一龍,雨水自龍頭滴入下方的缽內,經石壁暗道,再由窟底水溝排除窟外,形成一個周密的排水系統,可謂巧奪天工。可惜聽說為了保䕶世界文化遣產,已將滴水引離洞窟,所以不能再享受空谷幽音的天籟了。

[柳本尊成正覺像]

造像手結外縛印,頭上有「平頂金剛印」,在頭頂的兩道光芒之間刻有一座小小的柳本尊的居士像,説明柳本尊已大徹大悟,修成正果。在側有通碑,名為「重修寶頂山聖壽寺碑記」,追敘了寶頂山石刻的源起和趙智鳳的生平事蹟。

[萬歲樓

位在寶頂山石刻入口右側,距今已有近600年歷史。明永樂十年(1412年),蜀獻王朱椿,也就是朱元璋的第11個兒子來寶頂山進香,大足縣人民為了紀念他的朝香之行,特地斥資建了萬歲樓。為四層木結構建築,高21.2米,底層邊寬3.6米。樓為八角四重檐,沿用了故宮的修建方法,下大上小,樓層逐漸上收,翹角飛檐,非常壯觀。樓閣中藏有幾十幅風俗民情、世俗生活的水墨壁畫。據說樓內原有《當朝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的牌位,故名萬歲樓,但是牌位現在已經不知去向。

[結語]

寶頂山石刻群的設立是有前瞻性的,它的規劃兼具理想面、現實面、包容面、獎懲面;其作品以佛教教義為經 (密宗為主,淨土宗、禪宗為輔),儒家、道家思想為緯,再吸收了廣泛的民俗傳説,融為一個完整生動而有強大説服力的傳教體系。在題材內容的多樣性,整體布局的連續性,結構建造的科學性,藝術形象的親民性,技法風格的優質性,在在打動人心,雅俗共賞,看完之後,人無「敬天地,孝父母,畏鬼神」之感受者幾希!因而能起移風易俗,淨化世道之功。它不僅在四川省的各處石刻作品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即從全國範圍來說,也是少數最優秀的石刻造像群之一。在四川,以前曾有「上朝峨眉,下朝寶頂」的說法。而峨眉山是以秀麗的風景見稱,寶頂山卻主要是以傑出的雕刻作品吸引著人們,實在是一座最理想的古代石刻展覽館。以前因為交通非常不便,人跡罕至,因此保存完好,甚至於躲過了日寇的狂炸、文革的浩劫 (五十年前,紅衛兵本欲上山砸像,卻只能望著崎嶇泥濘的山路興嘆,作罷而歸,上蒼有好生之德,祖宗志業沒有被不肖子孫所敗),真是佛祖眷顧,菩薩保佑,人間至上的文化寶藏得以安然無恙,只是有點歳月的蒙塵,自然的風化而已。今日公路已闢,民智已開,朝聖訪客,絡繹不絕。從此古聖先賢的智慧寶藏,重見天日,不再寂寞。

些出家人、工匠、畫師們,犧牲了他們的青春歲月,貢獻了他們的智慧才華,付出了他們的勞力心血,造就了一個個偉大的藝術結晶;但是,在長長的歷史長河畫卷的末端,他們停筆了,各奔天涯,不知所終。殘留下未雕完的十大明王像,鑿痕班班。像是要告訴後人們,千古風雲,因緣際會,一旦緣起,天工可以巧奪,頑石可以生輝;一旦緣滅,鏗鏘只有消音,曲終只有人散。中國的石刻藝術,從外來的,皇家的,一直演變到本土的,民間的,在十二世紀的天府之國,不但登峰造極,而且登堂入室,創下了一個新的里程碑。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是中華民族藝術史上最燦爛耀眼的一個夢!

醒了,雖然僅是南柯一夢,但是入了寶山,卻沒有空手而回,而是心靈受洗,滿載歸來。千年前先人們花費七十載的心血,千年後代代的子孫們卻受益一輩子。人生無時不刻在修行,世上苦人多,人間苦難多,吾道苦中求樂,只要秉持初心,都能修成正果。

南無阿彌陀佛!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NLONGLIN1&aid=129623011

 回應文章

終南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12/19 15:56


蕭之華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10/18 10:56
專心專業,受用無窮。十分感謝!
洛城聞笛 ( 故鄉的月光)(YUNLONGLIN1) 於 2019-10-23 08:21 回覆:

多謝蕭兄大駕光臨,承蒙鼓舞,感恩不盡。希望爾後能多來探訪,切磋指教,非常期待。敬祝 文安


終南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10/15 11:02

洛城聞笛 ( 故鄉的月光)(YUNLONGLIN1) 於 2019-10-23 05:19 回覆:

多謝分享。這是苗栗三義的道場嗎?看來十分新穎宏偉,值得一訪。


sami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太令人佩服的大作
2019/10/12 20:10
我們到訪時人潮汹湧,導遊只簡單的解說,我們真是入寶山而空手回,感謝您詳細的解說讓我們就像舊地重遊一樣,謝謝您。

sami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太令人佩服的大作
2019/10/12 17:56
我們到訪時人潮汹湧,導遊只簡單的解說,我們真是入寶山而空手回,感謝您詳細的解說讓我們就像舊地重遊一樣,謝謝您。
洛城聞笛 ( 故鄉的月光)(YUNLONGLIN1) 於 2019-10-23 08:14 回覆:

感謝您的誠摯回應。在今年四月初在一個星期之內前後去看了寶頂山石刻和雲崗石窟,前者雖然規模宏大,共31個主題,上萬尊造像,但是主題漢化而鮮明,碑偈頌詞俱備,典故連貫,下筆始繁終易,得能一氣呵成。後者初步整理一下,已知有洞窟45個 (只走馬看花瀏覽了20個左右),雕像51,000尊,佛教故事220幅,全是印度背景的佛陀故事,包括本行 (佛傳) 故事、本生 (前世)、和因緣 (菩蕯受教) 故事。加上年代久遠 (1,500年前),原始資料失傳,各家考據紛云,所以至今遲未動手,實是緣份未到也。

當然北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石窟等各個世界文化遺産也要放進 Bucket List 裏,希望有生之年,能夠登堂入室,將它們一網打盡。祝閱讀筆耕快樂 


玉米蘋果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10/12 00:35

   真是篇 了不起的大作Fox恭喜恭喜

   那楨 "六道輪迴圖", 幼時曾於廟宇牆上見過 臨摹印刷後的圖表,

   印象極其深刻

   真正的 原物, 原來是出自於此處

   感動, 且非常感謝您 慷慨的分享 !

洛城聞笛 ( 故鄉的月光)(YUNLONGLIN1) 於 2019-10-23 07:19 回覆:
很高興敝文能勾起您童年的回憶,也是一種結緣。本以為文中介紹之主題有些是嚴肅驚悚了一點,會把讀者給嚇跑了。但是如果把它們當作是藝術品或宗教的象徵來欣賞,則會有很大的樂趣和收穫。祝 文安

~奇異的奇異果~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們真有眼福
2019/10/03 14:42

真是太令人讚嘆了!

不知您花費多少時日才完成這曠世巨作!

洛城聞笛 ( 故鄉的月光)(YUNLONGLIN1) 於 2019-10-04 12:18 回覆:

多謝您的鑑賞。您的喜歡就是給作者的鼓勵。趙高僧一世的心血,我們花點時間參觀整理出來,也是應該的。其實這個精采的宗教文化寶藏太博大太精深了,我介紹的只是部分而已。譬如《大方便佛報恩經變相》有十二組事蹟刻像,但是我只涵蓋了較著名的三組;全大佛灣32處主題我也有七處沒有介紹到。即便如此,當初我上傳時可能就因為檔案過大,被拒絕了好幾次,也刪減過好幾次,大費周章,折騰了幾小時才突圍成功;所以剩下的部分,只好期待將來的緣分再說了。北山的石刻也很有可看性,雕刻更為精緻,涵蓋的年代更為久遠。但是由於沒有中心思想的連貫,故事性較低,所以遊客較少。此次很遺憾未能一網打盡,現在已將其列在BUCKET LIST裡面,相信有天會再次造訪大足的。


從現場的遊人如織、摩肩擦踵的熱烈氣氛可以看出,大陸對於宗教勸人為善,孝悌節義的傳統美德是鼓勵的。聽說光是千手千眼觀音的大修就撥了六千萬元人民幣,集合十幾省的文物專家,費了八年的時光才完成。在現場看到的導遊們,人人口若懸河,通史達理,典故傳說,倒背如流,彷彿一個個的歷史系教授在田野授課,令人佩服。不管他們是科班出身,或是公司栽培,或是自學有成,都代表著觀光業的欣欣向榮,才能容納這麼大批優秀的專業人才。我在大陸各旅遊,都觀察到這個現象,導遊們有在地的,也有跨省的,他們之間的合作無間,令人印象深刻。

再次謝謝您的回應,請常進來坐坐。祝 文安


Sir Norton 魯賓遜,救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今年UDN第一名的文獻
2019/09/30 22:40

曠世巨作,您的用心編輯、費力校準,已成一位大家之言!

跟您的夢走讀下去,開了心界、拓了視界,省視歷代的匠心工藝,想那倚懸石壁山崖施工鑿刻而成的艱難耐力,那百年以上累積的功德,以至佛經示人的苦口婆心。

更銘感您馬力路遙,功夫深湛。一揖敬上。

洛城聞笛 ( 故鄉的月光)(YUNLONGLIN1) 於 2019-10-01 06:21 回覆:

多謝格友的迴響。今年暮春去遊長江三峽,從武漢逆流而上,一路山水古蹟相伴,行囊滿滿,本以為到了重慶之後,已到了行程的尾聲,應可放鬆心情,為此行瀟洒地畫上句點;沒有想到一個空檔上午,去了寶頂山,因為完全沒有心理準備,所以感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埋沒在喧嘩的人群中緩步前進,一組組的摩崖刻像,把消逝的人生過往情景,一幕幕地倒帶回來,讓你喜,讓你憂,讓你悔,讓你幸,有如洗了三溫暖一樣。平常總覺得苦海無邊,何處是岸,煙波浩瀚,何時靠岸;今日到此一遊,茅塞頓開,勝讀十年佛書原來彼岸就在眼前,自己從未看見。


因為個人才疏學淺,在醖釀了幾個月後,才把自己的感受發現整理出來,與諸君分享。如果您尚未造訪過,讀了再去,就可以多一份從容。也許少了一點驚喜,但希望會更用心去思考,得到更大的回報。這算是拙文一點小小的貢獻。無限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