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民國的地位和馬英九的算盤(上)
2008/05/05 21:00:46瀏覽9682|回應6|推薦8

自從馬英九任命墨綠色的台聯黨前不分區立委賴幸媛為陸委會主委,不但國民黨內炸了鍋,整個台灣政壇都鬧翻了天。有翻臉痛罵的國民黨員,譬如邱毅;有幸災樂禍、見獵欣喜的民進黨人,譬如蔡煌瑯;有死命護馬的啦啦隊名嘴到處放話,譬如黃創夏;有假裝冷靜呼叫讓賴幸媛做做看的台獨份子,譬如楊憲宏;當然最多的是數不盡的打電話抗議的民眾。熱鬧極了,沒有一個談話性的政論節目會放過這個非常具有爭議性的題目。

 

一連五天,絕大多數的政論節目都在馬政府人事安排上打轉,這是最有吸引力的話題,但也是最容易的話題。糟糕的是,如果我們陷入這些複雜的人事爭論,我們就看不清楚問題的本質與源頭而在人際關係上打轉,那就越看越糊塗了。

今天 YST要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個問題,為各位剖析馬政府的問題到底在那裏。

 

首先我們要認清的是,問題的源頭是甚麼?

答案:馬英九,一切問題都發源於馬英九,不是賴幸媛。是馬英九製造了所有的問題。

 

其次我們要認清的是,問題的關鍵是甚麼?

答案:「92共識」。我們要花一點時間從國共鬥爭的歷史上徹底瞭解「92共識」是甚麼,這是關鍵點,一點點都不能含糊。

 

最後我們要用什麼樣的角度觀察問題呢?

答案:從上到下(top down)的方式看台灣的問題。

 

所謂從上到下的方式就是從國際政治的大環境開始,然後把範圍一步步慢慢縮小,最後縮小到賴幸媛的任命案。

 

任何人如果看不到國際政治的大格局則必定迷失在瑣碎的人事任命這種枝節上,典型的例子就是黃創夏以圈內人的姿態在政論節目大談人事糾紛與人際恩怨。黃創夏這種論政方式是沒有營養的,屬於八卦。這種恩怨情仇的人際論述屬於主觀的自由心証,沒有任何知識性,所以不會使你進步。“名嘴”這麼做為的是嘩眾取寵好獲得更多未來的通告,但是觀眾對兩岸政治的瞭解一點點好處和收穫都沒有。事實上,很多“名嘴”不在教育觀眾與讀者,反而是添亂,把原本簡單的問題複雜化。

 

因此我們今天要用top down的方式來解析目前的政治局勢,讀者看完後不但對兩岸問題的關鍵非常清楚,而且緊緊掌握問題的本質與根源,賴幸媛的任命案也就不說自明了。

 

好了,現在我們把高度拉高到國際,先檢驗中華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是甚麼,然後檢驗大陸與台灣的關係、地位與相互厲害是甚麼,然後評估中華民國未來的利益在那裏,中華民國到底要什麼,更重要的是中華民國到底要到什麼,最後中華民國需要在政策上作出什麼樣的決定對自己最有利。

 

至於現在發生的人事任命問題只不過是反映中華民國政府的政策執行,也就是領導人馬英九在打什麼算盤。看完這篇分析,對這個問題讀者心裏自會有數。讀者自己心裏有一把尺,也就不會聽“名嘴 ”亂放砲了。

 

現在我們開始做從上到下(top down)的論述。

 

(一)中華民國的國際政治地位

 

YST 對這個問題曾經有過專文論述,請參閱

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2005/07/28)。

我在此簡單扼要地敘述如下。

 

中華民國是1911年國父孫中山用武力推翻滿清政府所建立的民國,也是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的地位一直沒有任何爭議直到國民黨在與共產黨的內戰中慘敗,於一九四九年退到台灣。於是國際上中國產生兩個政治實體,一個是「中華民國」,一個是1949年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1.不論是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都認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

2.自從一九四九年以來,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所爭的只是中國在國際上的代表權。

3.中華民國一直代表中國直到1971年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以六十分之一的人口和兩百六十六分之一的土地,「中華民國」能夠在聯合國代表全中國達二十二年之久,這已經是一個奇蹟。

4.從大陸的觀點,中華民國在1949年就亡國了。我們可以對此否認。

5.從國際承認的觀點,中華民國在1971年亡國了。我們很難對此否認。

6.從國際實力的觀點,中華民國在1979年亡國了,因為中華民國得不到任何一個大國的承認。我們不能對此否認。

7.在2008年的今天,台灣用錢買了23個無足輕重的邦交國就號稱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這不過是自說自話,完全不能服人,也不可能在國際間成立。

8.2004年,美國國務卿鮑爾公開聲明「台灣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一錘定音。任何政客,譬如馬英九在5月2日趙少康的訪問節目中說「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這種論述只能在台灣自己爽,走不出台灣島。

 

YST 用拳擊賽做一個非常貼切、非常形象化、非常深入淺出的比喻。

職業拳賽的勝負分為擊倒(knockout簡稱KO)與技術擊倒(technical knockout簡稱TKO)兩種。

 

「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目前的關係是內戰的延續。

「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戰就像是職業拳賽。

中華民國今天的國際地位是名存實亡,相當於拳擊賽中的技術擊倒(TKO),雖然還沒有倒地但已沒有防衛能力,承受不住未來的一擊。

如果中華民國還不想辦法體面地結束內戰狀態的話,「中華民國」將非常丟臉地被擊倒(KO)。

不論有沒有美國與日本的幫助,「中華民國」贏得這場拳賽的機率是0;只要「中華人民共和國」出重手,「中華民國」被擊倒(KO)的機率是100%。

 

(二)台灣與大陸的關係與利害

 

第一階段:蔣介石時期

 

在1965年以前,台灣與大陸的關係與利害是你死我活的熱戰,而且台灣積極從事主動的反攻大陸。1965年的「八六海戰」國軍遭到慘重失敗,「劍門」與「章江」兩艘軍艦被擊沈。自此以後台灣才放棄武力反攻大陸。

 

第二階段:蔣經國時期

 

蔣經國主政期間兩岸休兵各自從事內政建設,但是敵對狀態並未結束。蔣經國採用三不政策,那就是不接觸、不妥協、不談判。

 

事實上,1978年鄧小平宣佈大陸改革開放,這是兩岸和談對台灣最有利的時機。這時候的台灣可以取得談判最有利的條件,但是蔣經國放棄了。

 

蔣經國沒有遠見,並非雄才大略的人,他的能力也只能經營一個彈丸之地的小朝廷。蔣經國用行動告訴我們,他寧為雞頭不做牛尾。我個人認為蔣經國是「獨台」的創始者。

 

第三階段:李登輝時期

 

李登輝執政的前半段受到國民黨大老的強大壓力,所以他採用的策略是「明統暗獨」。在這個策略下,李登輝不得不成立「國統會」並且訂下「國統綱領」。

這段期間兩岸關係發展出一個非常重大的里程碑,那就是「92共識」。

YST將在下一節對「92共識」作出進一步的說明。

 

李登輝執政的後半段成功將國民黨大老趕出權力圈,完全掌握黨政軍。李登輝發表「兩國論」,台獨的作為越來越明顯但是以「獨台」方式出現,口口聲聲「中華民國在台灣」,兩岸關係的政策變成「戒急用忍」。

 

第四階段:陳水扁時期

 

陳水扁執政後全力推動台灣獨立,廢除了「國統會」與「國統綱領」,不承認「92共識」代之以「一邊一國」,兩岸政策從「明統暗獨」變成「明獨」。陳水扁是明目張膽地搞台灣獨立。兩岸關係進入劍拔弩張。

 

沒有一點點誇張,兩岸在這段時期不止一次有熱戰的可能,因為陳水扁令大陸沒有其他選擇。如果中共坐視「法理台獨」成功而沒有軍事行動,中共政權會崩潰的。

 

(三)「92共識」

 

1987年,蔣經國在去世前解除戒嚴,開放台灣人民赴大陸探親,從此長達三十多年的兩岸隔絕狀態被打破。兩岸人民的往來和經濟、文化、貿易、旅遊等各項交流迅速發展起來,同時也衍生出各種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台灣不得不調整「三不政策」。

 

由於大陸與台灣都不承認對方的政府,台灣於1990年11月21日成立了得到官方授權與大陸聯繫的民間仲介機構「海峽交流基金會」,簡稱「海基會」。台灣政府授權「海基會」出面處理官方“不便與不能出面的兩岸事務”。

大陸於1991年12月16日由國務院台辦推動成立了非官方的「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簡稱「海協會」。國務院授權「海協會」與「海基會」接觸並商談兩岸事務,但是必須以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作為兩會交往和事務性商談的基礎。

 

上面這一段是「海協會」研究部公開發表的檔案,非常正式和明確。所以我們看得很清楚,「一個中國」的原則是「海協會」得到大陸政府授權與台灣商談的基礎,這是不可能改變的。

 

值得重視的是,在隨後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兩會在香港的商談中都提出了5種文字的表述,而「海基會」的表述是根據「國統會」的結論擬定的。所以兩會的商談「統一」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事實上,「海基會」拿出了最後表述的內容,其中有“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惟鑒於兩岸民間交流日益頻繁,為保障兩岸人民權益,對於文書查証,應加以妥善解決”。

 

所以「海基會」在1992年「香港會談」中明確表達了台灣根據「國統綱領」所表達的統一意願。因此「統一」是這次會談的重要基礎,也是「一個中國」這個原則的重要支柱,這是不能磨滅和改口的。

 

YST 省去複雜的過程,只在這裏提出1992年「香港會談」最重要的結論。

 

「海協會」建議,在事務性商談中,只要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基本態度,可以不討論一個中國的政治含意。

「海基會」提出:“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

「海基會」還建議“各自用口頭聲明的方式表述一個中國原則”。

 

1992年11月16日,「海協會」致函「海基會」表示:“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含意”。「海協會」的信後還附上了「海基會」提供的表述方案。

1992年12月03日,「海基會」回函「海協會」,對「海協會」的表述沒有異議。

 

至此,兩岸就「一個中國」的原則如何表述的問題形成了雙方相互接受的兩段具體表述內容,為「海協會」和「海基會」繼續會談奠定了政治基礎。這就是大陸與台灣所承認的「92共識」。

 

「92共識」雖然是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的共識,但其過程和內容均有明確的文件和文字記錄,是任何人、任何政治勢力都否定不了、歪曲不了的。這就是為什麼胡錦濤主席面色凝重地說:“「92共識」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

 

(四)「92共識」的共識點與相異點

 

台灣與大陸的共識點:

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台灣與大陸都努力謀求中國的統一。

 

台灣與大陸的相異點:

大陸認為,「92共識」不涉及一個中國這個原則的政治含義,一中原則的政治含義可以留待以後討論。

台灣的國民黨認為,「92共識」的核心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以突出中華民國的客觀存在。

 

現在我們看得很清楚了。

為什麼李登輝要馬英九多提「一中各表」、少提「92共識」?

「92共識」裏面有台灣與大陸都同意的“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這句話非常的清楚不需任何進一步的解釋,任何人都賴不掉。李登輝非常後悔。這也是民進黨不承認有「92共識」的重要原因。

「一中各表」可以自由發揮很容易就導向「獨台」,李登輝可以勉強接受,大部分的台灣人都可以接受,事實上是馬英九的首先選擇。但是很可惜,「一中各表」並不在「92共識」的共識部份,大陸從來就沒有同意過。

 

賴幸媛說她接受“一中各表的92共識”根本是胡說八道。她把大陸反對的「一中各表」去框住兩岸都同意的「92共識」根本不成一個東西,連邏輯都不通。

賴幸媛的話正好應了中國一句俗語——牛頭不對馬嘴。

 

這個狗屁不通的賴幸媛居然被馬英九以才德兼備的標準從台聯黨挖角過來,由不得令我冷笑。YST 從國民黨智庫中隨便抓一個人也比賴幸媛強。

YST 為國民黨的總統勝選感到不值,為國民黨熟習兩岸事務的濟濟人才感到憤憤不平。

 

(五)目前的兩岸關係

 

台灣的民進黨一直不接受一中原則,也不承認有「92共識」。

 

這是為什麼民進黨政府不能與大陸恢復對話,而國民黨政府有這個機會。兩岸會談的基礎就是「92共識」,這是一個必要條件。

 

國民黨在3月22日贏了總統大選,兩岸談判有了新的契機。2008年3月26日布希總統主動打電話給胡錦濤主席,希望台海兩岸能夠把握這個機會恢復談判。胡錦濤做了正面的回答。等到「新華社」正式發布新聞消息,數小時後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才正式發表相關新聞。這就是大國外交,有理有節。

 

下面是「新華社」發表的中文與英文新聞稿。「新華社」是大陸官方的新聞機構,發言非常謹慎,是代表中共官方最正式也最權威的新聞報導。

 

胡錦濤表示,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兩岸協商談判是中國的一貫立場。中國期待兩岸共同努力、創造條件,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

 

Hu also expressed hope that the Chinese and U.S. governments will continue to make joint efforts to secure peace and stability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He  (YST 註解即胡錦濤) said it is China's consistent stand that the Chinese Mainland and Taiwan should restore consultation and talks on the basis of "the 1992 consensus" which sees both sides recognize there is only one China, but agree to differ on its definition.

 

(六)大陸胡錦濤主席所釋放出來的善意

 

胡錦濤和布希的熱線談話透露非常重大的意義,大陸對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含意從來都是「留待以後討論」,這是由大陸最高領導人胡錦濤口中第一次說出「雙方同意對一個中國有不同的定義」,意義重大。

這是大陸對台灣釋放出來的非比尋常的善意。

 

蕭萬長在投票前不敢申請參加「博鰲會議」,因為怕被民進黨扣上紅帽子影響選情。新華社的新聞發表後,蕭萬長立刻看出這個善意和機會想參加「博鰲會議」,但是申請參加的報名時間已經過期了。當蕭萬長向大陸表達參加「博鰲會議」的意願時,大陸慨然破例接受蕭萬長的申請。

這是大陸對台灣第2次釋放的善意。

 

蕭萬長在「博鰲會議」期間受到大陸高規格的接待。

這是大陸對台灣第3次釋放的善意。

 

大陸在「博鰲會議」與台灣進行商談時,不但胡錦濤親臨主持,而且他的辦公室主任令計畫和重要幕僚都參加,蕭萬長所得到的重視非比尋常。

這是大陸對台灣第4次釋放的善意。

 

大陸新聞(非新華社)曾對台灣此次會談有「在一個中國原則下」的報導。蕭萬長抗議,大陸新聞在二小時內迅速撤回。在隨後新華社的報導中也沒有這些字眼。

這是大陸對台灣第5次釋放的善意。

 

我們看得很清楚,大陸對兩岸恢復會談認真期待並且真心釋放出善意。

 

(七)台灣對大陸的善意並不領情

 

對胡錦濤在口中第一次透露「雙方同意對一個中國有不同的定義」,台灣把它扭曲為大陸同意「一中各表」並且解釋為這是胡錦濤迫於美國的壓力。

對大陸破例接受蕭萬長在截止日期後提出的申請,台灣解釋為因為西藏暴動和西方國家的壓力,大陸不得不對台灣作出妥協。

對大陸高規格接待蕭萬長,台灣認為這是台灣花二十五萬美元買來的。

對大陸超級重量人士與台灣團會談,台灣認為這是中共的統戰陰謀。

對大陸新聞在蕭萬長的抗議下迅速撤回「一個中國原則」字樣的報導,台灣覺得是應該的。

 

(八)馬英九的小算盤

 

上面敘述的不領情主要是來自台灣的新聞媒體和人民。這是一個重要指標,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指標是馬英九的回應。

 

馬英九在西藏暴動事件中明確表達對中國的譴責、使用反中的激烈言詞、發表抵制北京奧運的不當言詞和對大陸總理溫家寶的瘋狂辱罵,這些不僅僅是不友善的行為而且違背國際外交的禮節,再一次表現盲目跟隨美國的政治風向。這對營造兩岸復談的有利氣氛作出嚴重的傷害。

 

馬英九自己透露選擇賴幸媛為陸委會主委是他主動的決定,而不是接受李登輝的推薦。用一個墨綠的賴幸媛掌管兩岸事務是對中共釋放的善意最不友善的回答。更可惡的是,馬英九說他在三月底就已經決定任用賴幸媛。所以馬英九一方面派出蕭萬長到「博鰲會議」接受大陸的善意,一方面運作賴幸媛的任命給未來的兩岸會談穿小鞋。

馬英九非常權謀,只是國際政治的道行不高,將來必定碰壁。

 

我不相信馬英九選後會見李登輝是禮貌性的請益,李馬之間必有處理兩岸事務戰略性的的意見交換。但我也不相信馬英九在兩岸關係是走李登輝路線。馬英九的「獨台」與李登輝的「台獨」本來就是一線之隔,不過只差一面青天白日旗,對大陸而言根本沒有什麼不同。「獨台」與「台獨」對大陸用同樣的戰略方針並不奇怪,馬英九走的是有馬英九特色的「獨台」路線。我們用賴幸媛的任命做例子。

 

馬英九任用賴幸媛做陸委會主任委員有多重好處:

1.賴幸媛對馬英九不會構成威脅。馬英九未來施政的首要條件就是確保4年後沒有超級明星出來和他競選提名,賴幸媛對他非常安全。

2.馬英九認為賴幸媛的墨綠色彩會擴大他的選票基礎,至於會不會是另外一回事。

3.賴幸媛是馬英九兩岸政策的白手套,陸委會的手遍及半個行政院,這樣就幾乎完全架空國民黨。國民黨不可能有人冒出頭。

4.賴幸媛的墨綠色彩可以非常有效地阻礙兩岸所有的交流與發展,符合美國的意思,非常容易博得美國的信任與支持。

5.在賴幸媛的把關下,確保「獨立台灣」是本,能夠從大陸撈到任何好處都是額外賺來的紅利(bonus),有固然好,沒有也無所謂。

6.馬英九只要在台灣所有的爛蘋果中是最不爛的一個,就能確保2012年的勝利,穩穩做8年總統,其他都是次要的。

 

馬英九權謀重,心眼小,既無雄才大略,對兩岸恢復談判也不懷好意。馬英九的首要考量是自己2012年的選票,不是台灣的民生和經濟。

 

(全文未完,請點擊下面的連接繼續閱讀下半部)

 

中華民國的地位和馬英九的算盤(下)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ST2000&aid=1841873

 回應文章

傅嘉玲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要不是中華民國 你有機會在這裡放狗屁嗎
2008/07/12 22:36
忘恩負義的傢伙

有種怎麼不像林毅夫一樣游到大陸匪幫那邊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你太小看馬胡他們倆了!
2008/05/12 11:43

您把這文章 Post 到文學城網站, 可是爽死那些沒機會體會民主滋味的大陸同胞了.

盲點是, 中國的內涵若是只可以在 PRC 和ROC 中選一個, 那麼是無解, 接下來的論述, 都是鑽牛角尖.... 各說各話 (各表)

之所以有不統, 就是因為現階段的 PRC, 政治制度乃至於統治心態的進步性, 無法說服 ROC. 不獨, 是留一個機會, 給一個可能會存在的新的民主中國.

所以, 何不花心思在勾畫一個統一之後的理想民主中國? 而不是只站在偏坦 PRC 的立場, 單方面的瞎猜惡意批判馬英九的用心?

可能, 在你所不知的馬英九內心世界, 與胡錦濤內在的中國願景, 是完全一致於未來的民主中國呢!! (連日本都可以和解了, 他的肚量不是市景小民. 只可惜, 年輕治西藏時留下鎮壓的惡名.)

別自己受限於國共內戰的思維了. 那只是無解, 帶來世界大戰. 大戰後的中國, 即使是超強, 對人民又有何益處....

我想, 濤哥的眼光, 絕不是你可以度量的. 若是他真如你分析的, 這兩岸的戲, 早不需要演了. 濤哥不需要面對選舉, 九哥要. 九哥正在部署後四年的事, 就是在爭取和濤哥共創歷史的籌碼. 這兩個人, 是中國近代史的機遇, 都不是簡單的人. 你太小看他們倆了. 論政的, 先察其言觀其行, 別心急. 心急就會把自己的意志加諸於人 - 失之偏頗.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胡亂分析!
2008/05/09 10:03
打從李登輝上任,老共的文宣都沒啥改變,只要是民選的總統就非要把他往台獨的路上推,不管是兩岸協談的態度還是外交空間上的打壓,總是兩手策略的玩,搞到後來就是漸行漸遠,兩岸互信降到谷底,新政府上來又是舊戲重演,這個問題大陸要負比較大的責任,因為大陸有比較多的籌碼!

回顧李登輝和阿扁主政時期,都有一段時期是很有向中國靠攏的政策走向,畢竟美日都非我族類,如何可能平等待我,不過是利益權衡的互相利用罷了,台灣人也不傻,怎麼會不知道!

可是一旦走到更細節的兩岸合作,就又顯得困難重重,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大陸的一黨專政體制,對於習慣生活於政治民主的臺灣地區人民,我們不可能再走回一黨專政的統治型態,也無法接受言論自由的驟然緊縮,這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及資訊自由化、生活化是互為因果,大陸將來也會走向這個方向,只是快慢的問題!

李登輝和阿扁都是牆頭草的政客,本來就有可能變來變去,連臺灣人民也會惑於他們的搖擺,但是如果今天馬英九也會被戴上台獨的帽子,那麼我們就很有理由相信,大陸的共產黨不願意看到同為炎黃子孫的台灣同胞,居然可以接受又享受到更高度化的政治民主,這是很不利於一黨專政體制的維繫,台獨只是轉移大陸同胞觀感的醜化手法!

在台灣,要是有人告訴你,馬英九要搞台獨,一定會被大家當成是瘋子,我看只有認識不清的大陸蛋頭,才會鬧這種笑話!



cafer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馬英九被人民唾棄
2008/05/08 11:26
二流的人民
三流的閣員
四流的總統馬英九
不可能有一流的政績
兩國論的馬英九比陳水扁更差
陳水扁還會堅持一邊一國
但馬英九忘記中華民國
擁抱台灣共和國
會被人民唾棄
籃的選民認為馬英九是台獨份子
綠的選民認為馬英九是終極統一

alilin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不懼
2008/05/08 00:13

老兄,

您也太誇大中國大陸的實力(或能力)了.

我也有緣去過中國大陸的一些大城市及一些鄉下,而且僅只於南方,就可輕易發現他們的問題可不比台灣少.只是一黨專權,很多浮不上台面罷了.

胡錦濤或許是很厲害的人物,但他背後的政權是否真穩固?誰也不敢打包票.所以,他的中文及英文稿會有不同內容.

而台灣雖小,但有他的優勢,可以快速靈活反應世局變化,以拖待變,也是目前較可行的方法.或者,自抬身價來談判,也是有利台灣的.

當年,強大如蘇聯,不是一夕瓦解?這個歷史也才不久發生的.誰能保證未來的發展?

退萬步而言,即使馬英九算盤打的是未來台獨,只要不是為各人私利(如陳水扁),而真能有利於大多的台灣人,您為何要懼怕與反對?


墨鯉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蔣經國
2008/05/07 20:23
對其他人沒什麼意見,但蔣經國是否如你所說?

有點意見!

蔣經國在解嚴後,開放老兵大陸探親,沒多久就蒙主寵召,到底其後有無其他想法、作法,應是未知數,指責其大陸政策保守?有點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