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語文不使用漢字,用什麼?
2011/06/20 10:35:41瀏覽2810|回應15|推薦0

成大台灣文學系副教授蔣為文本日投書報社,說「強迫使用漢字,就是霸權心態」。我想,這完全是一種「意識型態」,也不是學術論談的正確思維與態度。

試問:台語文不使用漢字,用什麼呢!?


當然,「羅馬拼音」是目前為止唯一的替代選擇;可是,羅馬拼音正是最糟糕、最不得已的選擇。

大陸曾經試行「中文羅馬字拼音化」,結果失敗。因為,同音字太多,拼音也不標準。用羅馬字拼音,絕對拼不出標準的北京話、廣東話、閩南話、客家話......。

台語文要「排中、獨立」,唯一的途徑只有一條:自己創造文字。如果創造出來的文字如同韓國、日本一樣,是「拼音文字」則罷,如果創造出來的文字是如同中文的方塊字,則同時還要附帶造出一套「注音系統」才行。

身為語文學者,不從這個基本方向去思考著墨,卻以受壓迫者的意識思維來強行抵抗,請問,這對台灣語文有什麼積極正面的好處?

最後,還要提醒蔣副教授,「台灣語文」也包含客家話與原住民語,請問,書寫客家話,要用什麼字?如果沒有思慮及此,那麼,還不過就是「閩南族群優越感」的另一個「霸權心態」。

不是嗎!?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Xuser&aid=5343670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知北遊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漢字沒有國台語之分
2011/06/21 16:51

對拉,漢字沒有國台語之分,讀法才有國台語之分。我看到現在我小孩的閩南語教本,我就覺得,根本是為了台語而硬湊在一起。

為甚麼不乾脆就教學生用台語念唐詩,宋詞,比國語好聽多了,應該更能夠提起小孩子的興趣。


張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言文不是語種 只是書寫體
2011/06/21 10:10
連橫台灣通史只算一般文言文,沒甚麼國台語之分。

閒雜人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通史,算不算台語文?
2011/06/21 02:13

然觀連雅堂之史述,朱一貴之討滿檄文.騁馳筆穎,綴辭成章.管翰奮而振毫,純以漢字行文.典故富麗,精心雕琢,堪稱佳作之謂矣.閒來遂貼其文,聊資網友之共賞也!

『「在昔胡元猾夏,竊號神州,穢德彰聞,毒逋四海.我太祖高皇帝,提劍而起,群士景從,以恢復區宇,日月重光,傳之萬世.逆闖不道,弄兵潢池,震動京師,帝后殉國.地坼天崩,椎心泣血.東南忠義,再造邦基,秣馬厲兵,方謀討賊!」

「何圖建虜,乘隙而入.藉言仗義,肆其窮凶.竊據我都邑,奴僇我人民,顛覆我邦家,殄滅我制度!長蛇封豕,搏噬無遺.遂使神明冑子,降為輿臺.錦繡江山,淪於左衽!烏乎痛哉!」

「延平郡王,精忠大義,應運而生.開府思明,經略閩粵.旌旗所指,喋血關河.使彼建虜,疲於奔命.則有熊羆之士,不二心之臣.戮力同仇,效命宗國!」

「南京之役,大勳未集.移師東下,用啟臺灣.率我先民,以造新邑,遙奉正朔,永戴本朝.蓄銳養精,俟時而動.雖張堅之王扶餘,田橫之居海島.史策所載,猶未若斯之烈也.天未厭禍,大星遽殞,興王之氣,猝爾銷沈!」

「然東都片壤,猶足以抗衡海上焉!嗣王沖幼,輔政非人.大廈將傾,一木難柱!以故權奸竊柄,偷事宴安.叛將稱戈,甘為罪首!滄海橫流,載胥及溺.茫茫九州,無復我子孫,託足之所矣!」

「哀哉!夫盛衰者時也!強弱者勢也!成敗者人也!興亡者天也!古人有言,炎炎之火,可焚崑岡.是以夏后一成,能復故國.楚人三戶,足以亡秦.況以中國之大!人民之眾!忠臣義士之眷懷本朝,而謂不足以誅建虜者乎?」

「不佞世受國恩,痛心異族.竄逃荒谷,莫敢自遑.佇苦停辛,垂四十載.今天啟其衷,人思其舊.揆時度勢,否極泰來.爰舉義旗,為天下倡.群賢霞蔚,多士雲興.一鼓功成,克有全土.此則列聖在天之靈,實式以憑.而中興之運,可操左券也.」

「夫臺灣雖小,固延郡平王,肇造之土也.絕長補短,猶方千里.重以山河之固,風濤之險,物產之饒,甲兵之足.進則可以克敵,退則可以自存.博我皇道,宏我漢京,此其時矣!唯是新邦初建,庶事待興.引企英豪,同襄治理.然後獎帥三軍,橫渡大海,會師北伐,飲馬長城.擣彼虜庭,殲其醜類,使胡元之轍,復見於今,斯為快爾.」

「所望江東耆艾,河朔健兒.嶺表孤忠,中原舊曲,各整義師,以匡諸夏.則齊桓攘夷之業,晉文勤王之勞.赫赫宗盟,於今為烈.其或甘心事敵,以抗顏行.斧鉞之誅,罪在不赦.夫非常之原,黎民所懼.救國之志,人有同心.敢布區區,咸知大義.二三君子,尚克圖之!」』...

詩曰:「濟濟多士,文王以寧!」臺灣之名士,析文奇麗,吐語雄偉.摛藻雕章,經略壯觀,詠可諷誦,以知英雄之所躔也.咀嚼而味,言皇天之眷命,含英靈而秀發,懷變化而非常.辭采之蔚然,精誠鼓舞招玉龍,甘霖神其造化功,乃不可不譽也.


張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語文的羅馬化
2011/06/20 19:53

樓下那個蘇信

隨便罵人日雜是誰給你的好教養?他可沒亂罵人喔!

######################

蔣為文有他個人的政治狂熱,但從歷史事實和學術方法來看,台獨和台語文的羅馬字表達絕絕對對無法畫上等號。

各位有所不知,閩南語羅馬化是傳教士在福建首創,晚些時候才導入台灣。

不但閩台語如此,客粵吳語等方言都有羅馬化拼音需求。

如果你去研讀史語的古漢語研究論文,第一個要學的就是各種方案的羅馬拼音。

不懂就要會藏拙,以免貽笑方家。

我個人喜歡全漢字書寫,但有些漢字假借會引起爭議,或者以音害義,因此羅馬代字就成了另一種選擇。

如果讓政治狂熱壓倒學術,你們不也成為政治光譜另一端的蔣為文?

PS  這篇留言只針對樓下某些過激反應,不針對本版主文。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大家看懂就好
2011/06/20 17:26
大家看懂就好

齋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樓下的尊氏
2011/06/20 16:36
第一,你要是有種,發言都用白話字來寫,不要再用你討厭的漢字。

第二,我想你大概沒有讀過《孟子》,或是在學校應付一下之後就忘得一乾二淨。《孟子.滕文公下》第六章有一個小故事:

====================
孟子謂戴不勝曰:「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傳諸?使楚人傳諸?」曰:「使齊人傳之。」

曰:「一齊人傳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嶽之間,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謂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於王所。在於王所者,長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誰與為不善?在王所者,長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誰與為善?一薛居州,獨如宋王何?」
====================

國家元首根本沒有處在一個只要是醒著就是說閩南語的環境。別說馬英九,就連陳水扁、蔡英文、以及所有民進黨縣市首長都辦不到。更何況,馬英九可能從出生到李登輝當上總統之前都沒有說閩南語的環境,反觀那些駐紮在中南部的外國傳教士、醫師,只要人是醒著,耳朵聽到的全部都是閩南語,當然學得快。你要求馬英九之前,為何不先要求那些從小就說閩南語長大的民進黨政客先學好白話字?

蘇信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樓下那個日雜!
2011/06/20 16:14

樓下那個日雜!

外國人用全羅馬拼音學閩南語也是一樣的怪腔怪調!

除非他在台灣住的夠久!而且常用閩南語溝通!


尊氏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這些都是白話字學台語的成果
2011/06/20 14:07
台語教英文好有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xdXGBAPIoo&feature=related
日本大學新課程 看海角七號學台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JhYMo8PGUY&feature=autoplay&list=PL82F2604B8697CF13&index=97&playnext=2
蘭大弼醫師的家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MhQuzfAzI0&feature=related
這是漢字的成果:
馬英九破台語 助陣卻像在唱衰-民視新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lihV4bRfJM

尊氏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聽過馬英九的台語
2011/06/20 13:37
聽過馬英九講台語後,還相信用漢字能學好台語嗎?
外國傳教士從來沒學中文,更沒聽過台語,幾個月就能說的比馬英九好,為什麼呢?
當然要用白話字學台語。

知北遊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閩南語的文字就是漢字
2011/06/20 12:52

我覺得有些人還是沒改搞明白,閩南語的文字就是漢字,台語的問題不是拼音,是沒有人搭配漢字來學習,我祖父念書的年代,所有的書都是曾曾祖父用閩南話教的,他念唐詩和宋詞時,用國語還念不太出來。

而且詩詞還真的時要用閩南話念,比國語念好聽多了。

我祖父還真得沒看過羅馬文,可能是他沒看過聖經的關係吧!但是比起那個外國傳教士,我的祖父還真得比較台。

聽過外國人講台語後,還相信的外國傳教士能正確的用羅馬發音拼中文的音嗎?

所謂的白話文,就是口語的文字,明朝開始已經這樣做了,三國演義,西遊記,就是例子。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