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7/01 15:38:49瀏覽15131|回應9|推薦25 | |
長久以來,有部分的台灣人,居於優越感而輕視大陸人,也基於意識型態而仇視大陸人。居於優越感者,蓋「台灣經濟奇蹟」確實比起早先的大陸非常優越;而意識型態者,則不用論矣! 早幾年,部分台商把人民幣稱為「草紙」,言下之意,自然相當不堪;但是經過幾年來人民幣的逐漸「升值」,「草紙」之名也就逐漸消退,蓋叫起來實在是有點心虛的也! 之後,「阿六仔」的稱呼又不逕而走、逐漸流行--如今許多台商與台灣人都稱大陸人為「阿六仔」(閩南語),蓋「六」、「陸」同為一字,叫「阿六仔」自然可以達到相當鄙視與痛快的意境。 如今的台灣,實在相當錯亂。一方面仇視大陸,一方面又期待陸胞前來旅遊花錢;尤其在南部,透過綠色地下電台的廣播,將要來訪的陸胞簡直就像一群渾身帶病的乞丐。 面對這樣的場景,我要是大陸「台辦」,我一定發動抵制;至少,陸胞來台旅行團一定要繞過台南縣市,絕不在這個區域花費一文。須知,這個年頭「污名中國」的潮流固然排山倒海,但是,「中國抵制」的力道也相當可觀,即使好萊塢的超級鉅星莎朗史東都承受不住。 話說回來,「呆胞」也曾經是「台胞」的另一種稱呼(我沒有親自聽過)。這,依我的看法,並非基於大陸對台胞的輕視與仇視,而是基於台胞自己的言行所致。 回顧1987年台灣開放大陸探親,當時的第一批訪陸人潮多屬「老兵」與退休公務員。這些人「返鄉」,都帶著一肚子的淚水與一荷包的美鈔,回到家鄉,淚水流光了,美鈔派完了,也就一身輕鬆、打道回府;這些人,問題不大。 之後,台灣又開放大陸觀光,這一波的訪陸人潮,心態就與「老兵」不同了。直言之,前往大陸觀光,除了一荷包的美鈔之外,許多人還帶著一肚子的「優越感」。如此,美鈔與優越感產生了化學作用,就是典型的「凱子」了。「呆胞」,不正就是「凱子」嗎? 再其後,「台商」興起,情況就更為可觀。聽說,有台商在大陸的歌廳一出手就是百元人民幣打賞歌手,而以八零年代的水準,一百元大約等於大陸一位中學教員半個月的薪水。如此的「凱子」,不但引起有識之士的反感,也引起有心人的邪念,因此,各種詐騙層出不窮,台胞,就成為實質的「呆胞」了。 鑑往說今,無論「呆胞」也好、「阿六仔」也好,都是不應該有的稱呼;然而,更重要的是,任何人出門,都應該注意言行心態,唯有自重、而後人重。這不僅關係個人,也關係群體,更關係整個「國家」的顏面。 至於「阿六仔」的稱呼,我看在台灣一時不會消失,我對此則實在非常反感(跟早先台灣把「行動電話」稱為「大哥大」一樣)。本來,這種事應該由台灣的「家長」馬英九出面來管,但是,大家都知道馬英九絕不敢碰觸這種話題;因此,雖然我是台灣居民,但我仍然希望大陸「台辦」自己拿出對策--如果「陸胞」沒錯,卻平白長期遭受「阿六仔」的稱呼,那是不能坐視不管、唾面自乾的!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