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國府帶來兩百多萬難民?
2008/01/03 08:55:05瀏覽2997|回應4|推薦26

網友「愛中也愛台」在我前文《陳水扁的「偉大旅程」》回應,有一句話說:「台灣的省籍問題不能跟美國的種族問題相比. 政府政策從來沒有岐視任何特定族群, 國語教育一律平等, 蔣家後代也不得不放下寧波方言, 學習說國語. 其實嚴格說起來, 大部分的外省人才是省籍問題中的弱勢. 」

這篇回應,讓我不得不另起新欄多說一些。

昨天,在 Discovery 頻道看到一部報導台灣的影片,其中有一位「學者」說:「國民政府來台,帶來了兩百多萬難民,這些難民無處安置,只好到處搭建棲息....。」看到這樣的報導,令人遺憾。

這個月來,Discovery 播出了系列的台灣影片,如「謎樣金門、謎樣台南」,其中亦有一些類似的扭曲與詮釋。

請問:國民政府真的是帶來兩百多萬的難民嗎?這一點,我不想多加理論,大家自己解讀就好。

問題是,如果由這個方向來引伸,則,「台灣人」自然將「外省人」永遠視為負面的歷史問題、政治問題、社會問題。這是非常嚴重、也是對台灣絕對不利的繩索圈套。

國民政府究竟替台灣帶來了什麼?這個問題請大家自己回答。我想接續上位網友的回應:早期政府用人,並無省籍歧視,但求「菁英人才」而已。而,當時的菁英,自然以國府帶來的人才較多、亦較「可靠」。

持平而言,當時的「台灣人」並非沒有菁英人才,而且為數恐怕也不少,但是,「並不可靠」--因為,當時越是菁英人才,越不順服國府統治、也越不想讓台灣回歸中國,相反的,這些人的反抗心理最強,而且他們對於實際的行政工作並無經驗。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早期國府重用「外省人」其實有其合理的思維與時代背景。

後來,國府慢慢從一些(可靠的)本省人當中培植、起用人才,這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李登輝就是這批人才當中的知名人物(可惜,李登輝實在並不可靠,而且公然誇言他騙過了國民黨);其餘,年輕朋友不熟悉的,不在此一一列舉。不過,必須一提的是,當時率先起用的本省人,多屬「半山」--就是曾經在大陸有過政治經歷與行政經驗的本省人,如連震東、謝東閔等等。

拉拉雜雜說了這些,我做一個簡單的結論:早年國府治台,是「菁英治國」,同時也培植「認同中國」的台籍人士。這,不是簡單一句「歧視台灣人」可以打翻的。

可惜,政客擅於利用簡單的語言來打翻歷史,如,「二二八就是外省人殺台灣人」,連外國人都因此受到影響--最近 Discovery 台灣系列的影片,就出現過「二二八事件,政府『屠殺』台灣人」的字眼。

嗟呼!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Xuser&aid=1505951

 回應文章

劉莉真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在自己的國家被叫難民
2008/01/17 01:05

把外省人降到難民這階,可以讓台灣升高到哪種層級

又"難民"的論調似乎意味著台灣不是中國領土

跟隨國民政府而來若是難民,中華民國是什東東

有一部份外省人並非為逃難而來,卻境遇淒涼

無人聞問,無人紀念,也就罷了,還要被掛上"難民" 一詞

在台灣,不同的族群有不同的歷史背景,族群是一個整體名詞,沒有好壞高低

不滿某一個人,就挑明個人,而不是打包一塊論

至於為了政治利益而操弄族群者,不值一顧


時季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雖然當時台灣比中國進步
2008/01/08 02:34

從社會和經濟來說,當時台灣是比中國進步,這是事實,但那是因為日本人的建設和統治,並不是台灣人自己創造出來的。台灣當時的教育是比中國普及,但那只是在小學階段,再上去就要靠到日本留學。另外,在治國方面,台灣當時教育出來的,一般只是很基層的公務人員和一般工人,少數精英,也只是在一般語文藝術或是醫學方面,要立即建立一個政府,那還是遠得很。

不要講什麼台灣人接納不接納的問題,外省政府帶著強勢的武力進來,你不接納行嗎?另外一方面,你不接納,難道要人家跳太平洋嗎?但是到現在,本省外省已經平等了,也多處融合了,但到處還不是有人在強調省籍情結嗎?不要把所謂的本省人講得好像多大量一樣,有多少人根本不是真心的接納。

我相信大多數的所謂本省人是善良的,但為什麼讓那些混蛋的政客不斷的操弄省籍情結呢?是不是所謂的外省人也有該檢討的地方呢?


時季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難民與移民
2008/01/06 12:53

用客氣的講法,蔣介石帶來了兩百萬移民;用貶抑的講法,蔣介石帶來了兩百萬難民。客氣或不客氣,都對,也都不太對。

第一,這些移民的大部份,最初並沒有打算在台灣久待的,因此,不太能算是移民。

但是,無論當初想不想久待,其中的一大部份還是留下來了(還有很大部份移民到海外去了),留下來的人,自然就是移民了。

這兩百萬人是難民嗎?有很多人是,因為他們無家可歸,或是有家歸不得,他們是被一個敵對的政治勢力或是軍事力量,逼迫來到了台灣,其中有很多人倉皇離開,放棄一切,十分悽慘。

但也有不少人不能完全算是難民,因為他們的離開時間是充裕的,他們是準備完善才離開的,來到台灣是一種「轉進」。這就像西晉的士族東遷一樣,原來故土被佔,無法回去,故有「新亭對泣」之事。

到了現在,難民或移民,是一個歷史事實,但卻已經被賦予太多不應該有的政治和情緒意義了。

就算是難民又如何呢?沒良心的人才會看不起難民,不是嗎?


盜帥
有點看法
2008/01/03 20:24
一;蔣總統治台期間,是『政學系』治國時代。
二;『半山』也是『政學系』一支。
三;親美代替知日。如今是;『歸來』『來歸』角力。

台灣人可憐,只知崇洋媚外。
鹹水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