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意識轉化----高峰經驗與自我超越
2012/05/21 19:16:50瀏覽632|回應0|推薦1
時間:101年04月13日(五)AM9:00~12:00
主題:意識轉化----高峰經驗與自我超越
講師:吳文傑 老師
記錄:陳月霞

今日內容請對照『恩寵與勇氣』ㄧ書,第219頁,“意識的基本結構”,以及講義第一單元,第4頁,“意識光譜”。

作者威爾伯講的並不是抽象的東西,而是和一個人的發展階段有關的,就是ㄧ個人從小到大會經歷什麼樣的過程。威爾伯將這分為三種:1.每一階段這人經歷什麼問題,2.若他沒有順利渡過,就會產生某種病理學(精神疾病) ,3.並針對該病理,他提出一個治療模式。
(一) 第一階段是感官生理構造,就是剛出生的嬰兒,他是活在一個『混沌』的,『未分化的』世界,他的身體感官、聽到、看到的一切就是自己。而正常人格狀態是知道自己內在所想所看的和別人的觀點,這多重觀點叫做『分化』,但精神分裂症的人就是處在第一階段『未分化的』,他以他內在聽到的、感受到的為一切,他說「這水有蟲,有毒」,他就相信了,他不會去看這水裡到底有什麼。他會相信2+2=5或6,不信其他答案。

REALITY (真實) V.S. FACT (事實)

「REALITY」是你個人主觀經驗到的東西,例如,我覺得這人「好高」喔。
「FACT」是客觀存在的,是可測量的,例如,「他185公分高」。

第一階段的人,他的「真實」(reality) 就是他個人內在主觀經驗到的世界,他內在身心的感受,就是唯一的真實,他沒有FACT(事實) 。

人年紀老時,若沒有太大的成長,會退化到一個比較原初的狀態,他自己想的是唯一的答案。

而有的人生命中有時也會活在第一階段的病理學,自己想的、感覺的才是絕對的權威,才是真理,所以要小心,不要退化到那混沌的世界。
華德福教育很注意七歲以前透過藝術及很多自然的接觸,轉化孩子的「我執」,如果這東西沒有轉化,這輩子都在增長那個「我執」,自己想自己對,以自我為中心的那經驗世界的模式,若沒有深刻的轉化,這輩子學的越多,「我執」就增長的越強,威爾伯的治療方式就是給這階段的人(精神病) 較好的照顧,讓他不要出亂子,因為能夠做的不多。(但海寧格在家族排列對精神分裂有不同的做法) 。

(二) 第二階段是幻象-情緒
所謂幻象,幻象是你所看到的,別人不見得看到。到了第二階段,這人已有”自他的分離”,可是過程中有時候分不清楚是真的還是自己的想像,所謂”邊緣性人格”就是一方面我還活在第一階段,以我自己的感官為基礎的認知世界,活在自己的想像和情緒當中,可是我同時會去看看別人的世界在想什麼,我會在這二方面游離。

例如,有少數受虐的孩子,會進入自己的童話世界,並以其為真,但有時他會出來探頭一下,懷疑並批評剛才那自己世界裡的東西怪怪的。

曾在加拿大看過二位老師治療一位20歲的女士,她從小被家暴時,就躲在她內在和那些玩具、人物對話,可是對話久了就出不來了,就是我剛才還和我那些內在裡的東西對話,你突然插進來,我就分不清你是這裡面的人物還是外面的人物,於是就會和別人有連結溝通上的困難,這叫做邊緣性人格。老師就請這位女士用文字或圖畫或用演的、用舞蹈、動作、聲音把她內在這些故事敘述出來,也就是請她當導演兼編劇,由一些專業老師協助她把故事演出來,她看到自己內在故事被演時,終於知道那個是想像的世界,並從邊緣性人格走出來,成為了兒童戲劇治療的老師。

(三) 第三階段:表象思維
五官所能感知的世界叫做「表象」,「表象」就是原始時代(具體的)以物易物,你看到什麼就是什麼,或是你之所以知道今天要來上課,是因你接到通知,上面有時間和地點(看到、聽到、摸到)。在表象思維的階段時,他已有很明確的你我他之分,已和外界有更多的連結。

精神官能症 (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恐懼症,恐慌症,強迫症) 就是明知2+2=4,但我不接受這答案,不接受和自己期待不一樣的。每個人用他自己看到的世界 (感官世界),然後期盼這東西永恆存在。

何謂「揭露技巧」,就是把真相告訴他,人生有晴有雨,有起有落,我們不應教孩子永遠積極樂觀,因人生並非只有光明面。與其學習成功者的信念,不如學習他們如何面對挫折,林書豪在挫折時,至少有基督的信仰,禱告和主連結,然後走出低潮,這才是珍貴的,才是人生的全貌和現象。


(四) 第四階段是 具體規則 ─ 角色取代
從訓練大小便,不能吃奶嘴,到希望你做什麼事,要求你的學業、走路、生活習慣等等,這些「具體規則」是從你很小的時候,那個「超我」(父母、祖父母,,,etc.) 編織的一套你這孩子要怎麼演的「人生腳本」。


「角色取代」就是你會開始扮演各種大家希望你成為的人,你進入這「人生腳本」,即使你想走另一方向,但你怕會被處罰,或怕被遺棄,於是你還是乖乖地走回來,其實對大部分的人來講,都不能依照那腳本來生活,可是當我們無法照腳本演出時,無法滿足社會及父母對我們的期待時,我們會自責、罪惡感,會覺得自己沒價值,所以從敘事治療的觀點來看,真正的問題不是在問題本身,而是你對問題的解釋 (敘述的方式),我們常會這樣看:「因為你和我們家族的腳本不同,所以你是有病的,有問題的」,敘事治療在這一部分有做很多的反思,人生是不是只有這樣活才有價值,不一定的。

「角色取代」就是你會開始扮演各種大家希望你成為的人,你進入這「人生腳本」,即使你想走另一方向,但你怕會被處罰,或怕被遺棄,於是你還是乖乖地走回來,其實對大部分的人來講,都不能依照那腳本來生活,可是當我們無法照腳本演出時,無法滿足社會及父母對我們的期待時,我們會自責、罪惡感,會覺得自己沒價值,所以從敘事治療的觀點來看,真正的問題不是在問題本身,而是你對問題的解釋 (敘述的方式),我們常會這樣看:「因為你和我們家族的腳本不同,所以你是有病的,有問題的」,敘事治療在這一部分有做很多的反思,人生是不是只有這樣活才有價值,不一定的。

很多自殺家屬,「常認為一定是自己哪裡做錯了」,有位台大護士辭去工作回鄉照顧父親,父親後來竟臥軌自殺,她後來九年的憂鬱症,生活很慘,後來朋友帶她來做海寧格的家族排列,她本來以為父親自殺是自己有問題,但家族排列讓她看到她父親的自殺是他自己早就想做的一件事,排列完她大睡三天,後來生活有很大的改變,因腳本重新改寫, ”我將父親的命運還給她,不管父親選擇什麼方式離開這世界,我都尊重他的命運,我知道只要我能過得好,爸爸在天之靈一定會安息”。 所以她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改頭換面。

所以,我們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符合某種角色和期待,一開始我們是別人的兒女,然後是社會的一份子,公司的員工,可是你後來往上成長到第五階段,「形式反思」。

(五) 第五階段「形式反思」
大人會以這人是否符合社會的道德規範,就是「具體規則」,來決定喜不歡這個人,可是一個符合國家、民族、或團體道德規範的人就算是好人嗎? Beetles (披頭四)當初寫了很多有關愛、和平的反戰歌曲 (反越戰),如果他是美國人,就該支持美國成為世界警察的位置,怎可違反「美國公民」這個國家角色的認同呢,應該做一個愛國者才對啊!可是John Lanon不再是「乖」美國公民,不再是被社會文化訓服的人,他看到的是人生更普世的價值,他從一個更大的觀點來看,這就叫做「形式反思」,所以,原來你認同的那些價值、想法,你這時候開始想 ”到底這是對的嗎?”,所以生命中有一段時間會出現一個原型,有一個內在會出現的非常重要的能量,叫做「破壞者」,就是它會把你以為認為對的、應該的、必須的那些東西,做一個鬆動,如果這些過去沒有一些鬆動,那麼你一生就在此停頓了。(不再成長了)

「認同官能症」就是你認同什麼,你就死在那裏,如果一個母親認為孩子要考好,孩子考不好,她就苦得要死,可是「部分不等於整體」,任何對於你的形容,對於你的角色,並不等於你,可是我們常把其中某一角色,某一種關係,當作是唯一的,如果這唯一的東西做不好,那我死了算了,比如男人生意失敗,覺得對不起家人,沒面子,就去自殺,因為我無法完成一個男人對家的照顧,所以我就是沒有價值的,所以我認同男人養家的這個角色,當那角色認同失敗了,他就崩潰了。這就是「認同官能症」。

我們怎麼和自己相處,而活出自己的價值和尊嚴,這在「角色」裡面是做不到的,因為有太多的放不下,但若沒有「形式反思」,在原來架構裡有一個新的思維,放下那些不切實際的期待和想法,我們是無法自由的,就會一輩子綁在那角色裡。煩惱孩子讀書、結婚、生子,你要煩惱到什麼時候,煩惱都是角色,所以有智慧的老人,他不會煩惱這些事,因你生命中有經過反省,「內省」,不再只是固定中的那個人,這是「形式反思」。

(六) 第六階段「存在」
簡單講「存在的定義就是生命中一定會發生的事」,所以「存在」裡面涉及了:
「死亡」:如何面對死亡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意義」 :生命會有一種對意義的追尋,有人會說活著很無聊,當你感到無聊,是因為你開始知道你的生命不只有這樣,而是有個東西在呼喚你,請你要做一些調配。
「焦慮」:人會有焦慮、煩惱。
「責任」:我對什麼負責任。
「決定」:人都要做決定的,可是我們對生命有太多的希望,太少的決定,到底你在這一刻為自己、為什麼東西做出什麼決定,我們太少為自己生命做過決定。

生命中一定會「存在」的這些「死亡」、「意義」、「焦慮」、「責任」、「決定」,如果沒有調適好,就一定會遇到困難,作者威爾伯是用「存在主義心理治療」的方式來治療。(張老師出版社,「存在主義心理治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我個人的解釋,魏德聖至少已經成長到了第6階段,他說當初他從一本小說看到這故事很感動,因為莫那魯道 (電影 “賽德克巴萊” 中的真實角色) ,他不是為了身體的自由,而是為了追求靈魂的自由。魏德聖寫賽德克巴萊劇本已醞釀8、 9年,為了籌錢才去寫「海角七號」,之前,他有一段低潮,因他之前拍商業廣告和MV還有收入,但他把這些都辭掉了,他一個人在咖啡店寫東西,那時他買 一條五十元吐司,吐司沾水可以吃一週,那些商業的東西不是他要的,對魏德聖來講,賽德克巴萊就是他自己。賽德克巴萊在敘說一個人怎麼尋找他內在靈魂的自由,生命中不只是身體,我要有一個內在,我在追尋的是真正有意義的。

(七) 第七階段是通靈
這裡的「通靈」是指比較高等的,因生命成長到這階段,我可以開始發展和那更大力量的連結,而在這連結中做出一些對生命有意義的事。

通靈階段最大的問題:1. 民間「被附身」也叫做通靈 (這只是名詞使用的問題) ,實際上他們有沒有那能力,或只是接收神秘力量的管道,若自己沒有成長,而且染上惡習抽菸、喝酒、玩女人,這樣不是有能力通靈,而是被動的等待某種力量進來,會只是被附身的工具。2. 假藉通靈對象,來斂財、胡作非為。

「通靈症」,在台灣最近出現很多靈媒,他們接收金星或什麼星的能量,講出一些訊息,那些靈媒很多都是 神經!神經和神通只有一字之差!

通靈階段還有一個盲點,就是我說我要禱告問上帝,我們是否可結婚,可是得到的答案到底是神說的還是自己說的,我們所得到的訊息釐不清是來自上帝,還是來自自己。

「瑜伽士之道」,瑜伽就是「合一」的意思,也就是,如果你沒有跟那更大的力量合一或是臣服的經驗,你要做通靈是有危險的,所以,像西雅圖酋長回覆華盛頓總統的信 (請參照講義第二、三單元第7頁) ,他是很深的和那塊土地及對大自然一切臣服,像他這樣才能很精準的傳達出那更大力量的訊息給他的族人。要走上通靈之道,我們必須已經沒有個人的歷史或個人的角色,你有一個比較純粹的能量,才能跟那更大的力量連結。

(八) 第八階段:微細光明
當你進入微細光明時,你和那生命的光有一個融合跟照見。很多天主教修道院,他們不斷透過默禱,不斷跟神在一起,會看到耶穌基督來到面前和他們講話。密宗有一個階段是讓你選擇一位本尊,觀想祂,你就會和祂合一,進入到微細光明。在這個過程中,你所思所言所想就如那位本尊的正量,你已經從一個小小的人格殘缺,充滿了習氣、煩惱、生命遺憾的人,透過身心轉化,發現你生命的圓滿,因你的身口意都是祂,都是那更大的力量,你就進入祂那生命的境界,那時你就感到一個極大能量跟心量的開潤,所以那時你就覺得你自己就是祂了。這時候,因為跟那力量連結,你就會發展出一些助人的力量,就是所謂的神助,通靈。
「聖者之道」即「修行」,超凡入聖,放下這一切迎向那更大的力量。

(九) 第九階段:自性
就是明性見性、開悟、或是回到你生命的本質。

那「自性」裡面會產生的問題,叫做自性病理學。過去有種病叫“禪病”,因為修行所引發的身心狀態,就是生命中進到一個很深的內証中,有時岔路了,像明朝有個憨山大師,有一天他讀經讀到三方化為光明水晶世界,從此他讀什麼經都懂,什麼話都會講,什麼經都能解釋,所以他寫很多書,幾個月寫了近一百多萬字,結果他師父叫他去閉關,把這東西放下,他那時文思泉湧,下筆如有神,非常的high。


到了(七) (八) (九) 這三個階段,就會進入「超個人」領域,比較是ㄧ個靈性的修煉,是屬於一個內証的過程,可以跟內在很深的力量連結。

第七、八階段比較像是「超個人心理學系統圖」的「Soul」(心靈) 的階段。
第九階段比較像最外圈的「自性」,「神性」,「佛性」,「本來面目」,「生命的絕對的神性」。

這是個發展的進程,後面的階段是在前面的基礎往上走,是一個含攝和成長的過程,也就是當你小學時,你看不懂大學的書,當你只發展到底下的階段,你很難包含上面階段的內涵,一個人在「感官生理構造」階段是不會通靈的,但是當你在「大學的階段」時,你已涵蓋了高中、小學、幼稚園的階段。可是,如果你只能發展到第5階段,那麼第6、7、8、9階段的高度(內容) ,對你來講就不存在。很多人只有到第4階段,不斷的服役某種角色功能,以滿足某人的期待、眼光,為他這一輩子努力的目標,或是活在自己的習性裡,所以他不知道更進一階段的「形式反思」,因為對他來講上面這些成長階段就不存在了,因為還沒意識到那些層次。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XisongV&aid=6476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