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7/30 16:37:36瀏覽210|回應0|推薦0 | |
<<我的故事>>
[小生命的逝去] 我永遠記得,我讀國小時,有一門課是要養寄局蟹、蠶寶寶或蚯蚓之類的課程。有一天,家兄跟我說,他在班上跟同學玩蚯蚓的事,上課聽老師說將蚯蚓切成一半兩段還可以活,這似乎沒什麼大問題,但家兄跟班上的同學就調皮的往另一個方向切成兩條,結果蚯蚓就死了,聽家兄在講敍時,還看家兄講的很開心呢,我則表現出有點厭惡感。輪到我前後就養了蠶寶寶和寄居蟹。蠶寶寶很柔軟舒服,我也常和班上一位同學去採桑葉回來餵蠶寶寶,之後就是看著蠶寶寶吐絲作繭自縛,之後又看到牠們變成白色的蛾,之後又看著牠們交配產卵,接著就是看著一堆卵從白變黑。有一天,我在陽臺將寄居蟹放在盆栽的土堆上,看著牠爬行,家兄就突然出現在我旁邊,玩起我的寄居蟹,我制止也沒用,家兄就將寄居蟹拿起來,拉拔牠的足,想將寄居蟹拖出來,但寄居蟹的反應更快,才被一碰觸到,就將整個身子收進殼裡去,用手抓不成,就拿起放在一邊的尖嘴鉗工具,想去夾挖不成想抓出牠又不想害到牠,就改將寄居蟹殼的頂端夾碎,想辦法弄出寄居蟹,弄好一會兒弄不成,家兄只好小心的將整個寄居蟹殼夾碎,好捉出寄居蟹。各位可能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吧,並沒有,接著家兄就開始玩起寄居蟹,我看著寄居蟹手腳動的亂七八糟的,家兄一會用手,一會用尖嘴鉗,將寄居蟹的手腳又扭又拔,將寄居蟹的手腳弄斷、拔斷,我看著寄居蟹,牠似呼一直吶喊著救命的聲音縈繞在耳,最後,家兄似乎玩完了,用尖嘴鉗將寄居蟹的頭快速用力的一夾,我就聽到『啊』一聲,接著就腦中一片空白,一切寂靜無聲,接著就看著家兄將尖嘴鉗上寄居蟹的頭弄下來,接著將臺上所有寄居蟹的殘骸,一掃拍落到樓下去;我仍還猶記得,寄居蟹仍殘一二足的身軀,家兄則開心的說玩完了之類的話,就離開了。 升小學六年級時搬家,改住一樓。樓下螞蟻多,有一天在家門口,看到一隻蟑螂被一群螞蟻圍攻,蟑螂則奮力的扺抗、掙扎,我就看到蟑螂一腳被拆下來,搬走,而我沒整個看完就離開了;到了春夏還會出現大量的白蟻,在家裡到處飛舞,滿屋子白蟻,再說,住的是百年土磚的老房子,到處也結了不少蜘蛛網,就曾看到一張蜘蛛網,上面黏了幾隻白蟻,接著就看到一隻小小的家蜘蛛,虎視眈眈的看著一隻白蟻走近,在那隻白蟻身上纏繞蜘蛛絲,留下頭沒纏繞,接著小小的家蜘蛛就將白蟻的頭,一口一口的啃食掉,吃完頭就走了;我就看著白螞一邊扎一邊喊著救命又求饒,痛苦的被吃咬,到最一動也不動。記得是國中二年級吧?有一天上學時,在路上看到一隻可愛的小小貓咪在一台小發財車的輪下睡著,直到下午放學回家時,那台小發財車是不在了,但確留下一隻壓的扁扁的小小貓咪,我經過時則是不敢正眼看過去。 [親朋的逝去] 記得就讀國小三年級還是四年級時,有一天上學遲到,我一進教室就看到班導師站在窗邊看向窗外,靠近一看就看到班導師一臉難過的樣子,我就向班導師報到後回座位。早自習將結束前,班導師才走到講臺上說話,說明班上一位女同學上學途中意外死亡的事情,我才知道當天仍然未進教室的同學出意外死亡,我也只有默默的看向那個空位,班導師還特別叮嚀我們上學要小心,不可嘻戲。 國小五年級時,我的外婆才過世,記得是病逝的吧?這段時間的事情,我所能記得的不多。喪禮辦理大約有一個月左右或以上,我記 得那時候經常要回外公外婆家去,辦理喪事。沒記錯的話,就是有一天突然回外公外婆家,應該就是見最後一面吧,只見家人親人們都難過的樣子,甚至哭泣 ,痛哭;但又好像不是見最後一面,還有幫外婆淨身、更衣、戴金戒,這些程序和動作,接著就是辦喪事,經常要回外公外婆家,有時會穿戴著孝 服,和大眾親人一起在靈堂,聽著師父唸經,跟著又站又跪又拜,就這樣大約一個月左右之後,才出殯、火化、入祖墳。整個辦喪事期間,看著家人親人們的難過和不時的哭泣,我則是像以往過年時一樣,回外公外婆家就是安靜的坐在一處,看著每個人聊天和無聊打瞌睡(筆者是聽障,所以一向是安靜的坐在一處,看著親人和家人們的聊天和無聊打瞌睡,另一方面是聽不太懂台語)。在整個喪事期間,我是完全沒有什麼難過或哭泣,對當時的我來說,我是知道外婆過世了、死了,但就是一樣很平靜,沒難過、沒哭泣。唯一發生了個小插曲,有次要燒金紙時,看著大舅拿著一堆金紙要去燒,我就興高采烈的衝過去(筆者從小就喜歡玩火,所以當有要燒金紙時,我都會衝過去幫忙燒金紙),拿起一疊金紙、拆掉綁繩,準備要分張丟下去燒時,被大舅嚴厲的打罵了一下,並且奪金紙,我就當場痛哭的將頭上的孝巾拔下,有沒丟地上我就忘了,大眾親人聞痛哭聲回頭看向我這方向,並且問大舅什麼回事,而大家最後似乎都認為我是因為外婆過世而難過痛哭。 國中一年級時,輪到外公病逝,得癌症病逝。我所記得的也不多,我很清楚記得的是外公生前做了不少療程和切除手術,沒了一半的牙齒和插著鼻胃管進水進食。到了國中一年級時,才突然有一天緊急趕回外公家看外公,其實就是見最後一面,家人和親人們一樣都很難過和哭泣,就在外公斷氣時,大家才痛哭出聲。接著一樣辦理喪事,流程和外婆時差不多,不同的地方在於外公有送入太平間冷凍,以及在殯儀館辦告別式。不過,我還是老樣子的很平靜,沒有難過也沒有哭泣;但是現在回頭想想,當時的我也有點不同,就是當時見外公最後一面時,心中有微微的生起一種莫名的不舒服感,只是不明顯罷了。 大學三年級時,我在校外社團—伙食團,從一位學長口中獲知伙食團裡的一位學妹車禍過世,學妹在車禍當天晚上,戴著她的同學去打工時,發生意外。當時的學長姊弟妹們都為此感到難過,但是也有人說出令我覺得很不舒服的意思來,那個人說學妹會車禍是活該,仙佛對學妹的懲罰之類的意思(詳細話句,筆者已經忘記了)。而學妹的告別式,我則是選擇不參加,理由是我要衝刺專題,所以才不參加學妹的告別式。從我一收到學妹車禍過世的消息時,我就一直很平靜,沒什麼起伏,直到告別式的日子過後,一樣如此。 大學四年級時,一天在實驗室裡,聽到兩位專題老師們的談話,內容是說有一組專題生的班上同學,他有酒精成癮症,一直戒除不掉喝酒的習慣,一天晚上打工回家時,在住處上樓時,從樓弟上摔下來,撞到腦部,還可以起來回家睡覺,之後被家人發現死了。很平淡,也很訝異那位同學的死去,確也有點在說笑聊聊,我則是聽了也沒什麼在意。 大學畢業後的第二年,從同學得知,班上一位讀研究所的同學車禍重傷急救,甚至住進加護病房觀察,過了大約一二星期後,從學弟口中得知拔管過世。從得知同學車禍消息,到同學拔管過世,這段時間,其實我心裡是為同學焦慮的,雖然想去醫院看同學,但卻因為工作和個人的因素而未去看,得知同學有轉好退出加護病房,改住一般病房時,心裡感到安慰也高興,但隨即突然轉惡化又住進加護病房時,又為同學感到焦慮,一聽到同學過世,甚覺錯愕。過一段時間,有幾位同學都有來問我要不要去參加告別式,當時的我則是回應不參加,有位同學就問我為什麼不去參加告別式,我則是以『我就是沒有要去』的應付了事。其實,從收到同學一過世的消息,我是第一次會因為一個人的過世而心裡感到難過、惆悵,但一樣都很平靜,沒什麼表態出來,除很熟的人會看出我的不平常外,我都照平常一樣的過日子;沒記錯的話,就是在收到同學過世消息的當天晚上,我一個人坐在空無一人的辦公室裡,聽著張雨生的「我期待」這首歌,重覆播放聽著,一邊思考著,『同學為什麼這麼早就走了?』『同學還有這麼大好的未來,什麼這麼早就走了呢?』『老天太不公平了(第一次抱怨到老天)』,之類的想法,甚至開始覺得自己時間好像不夠用,深覺自己好像隨時會出意外而死,一直跟時間賽跑、抓緊時間,感覺好像很多事情想去完成又都做不完。而同學的過世,對我的影響深遠。 2013年四月的一天,高職的一位學妹傳來一個訊息,學妹告訴我,我高職時的班上一位同學,在上個月跳樓自殺過世,當時我一聽到這個消息,心裡也很震驚,直覺不該如此。來跟一位教會的人聊時(教會的人比我早認識到高職的同學),教會的人就說我高職的同學是太善良了,我一聽也對,太善良。我高職的同學是轉學生,是重度燥鬱症休學一年後,才轉學過來的,在學校期間也和同學聊了一些,也試圖開導開導,但同學就讀一年就又休學了,之後還有和同學聯繫,但很快的就莫名失聯了,直到2013年四月才收到這個惡耗。但我之後想想,這樣也好,自殺了也好,不然太痛苦到不行了,因為我在想,同學會這麼做,主要是為了要維持自身的良善吧。 2014年,我阿媽在老人安養院過世。照傳統民俗的儀式辦理,遺體先送到殯儀館冷凍,但是,是在生命禮儀公司所提供的場地辦理喪事,有公用供桌、靈堂,都不是在家裡辦理,之後再到殯儀館辦告別式,再到火葬場火化。在喪事期間,我們大眾親人數次參與做七儀式,我一樣一如往常的平靜,但卻對儀式有點厭煩感;大眾親人普遍不什麼哀傷且冷靜,部份親人從哀傷哭泣,到漸漸釋懷還有點說笑;直到在殯儀館辦理告別式時,大眾親人普遍都會很難過並哭泣,我還是老樣子的很冷靜、平靜,走完整個告別式,但我確也思考了一個問題「難道習俗中有規定參加喪事要難過哭泣的嗎?」到了火葬場火化時,還是可以見到這般景象。 數年前,家母方的大堂舅病逝,家母則心有感的和我聊了許多有關大堂舅的事。我是沒參與大堂舅的喪禮或告別式,但我則是保持一樣的平靜。雖然家母很平靜平淡的訴說著,但仍然有些感傷,滿是回憶,其中,家母就跟我說,『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以往知道別人過世或參加了別人的喪禮、告別式,心裡也不會覺得什麼樣(在同樣都是熟人的條件下),但就是參加你大堂舅的喪禮/告別式後,就覺得...心裡有些...怪怪的、不舒服』之類的意思,我則是思考了一會,很直接的回應家母一句話『熟悉度不同啦!』家母聽了也很快的反應過來說『對啦對啦,熟悉度不同啦』。 至於,我阿公的過世,是在我出生前就已經病逝了,這是過去常聽父母提起,我才知道的,所以我對阿公過世是沒什麼感覺。還有一位阿壽,外婆的媽媽,在我還很小時就過世,沒記錯的話,也有去見最後一面和參與喪事,但真的沒什麼記憶。而在我阿媽過世後的幾年,某個特殊的因緣際會下,有人問我『你想不想再見到阿公阿媽外公外婆?』我表示『想』,而在和他談話的前後過程中,我表示出自己的一個念頭,就是自己也很想孝順阿公阿媽外公外婆,而這樣的念頭,似乎在我阿媽喪禮期間有萌植,只是之後就算了,因為已經...該如何說呢...要說無緣也可,要說不孝也真,要說過去了也是,總之,活著的人還是得向前走。 [牠們的消逝] 過去常聽家父提及,家父從小在老家養狗的有趣事蹟,所以家父很喜歡養狗,我也不例外的喜歡狗。我還很小未搬家時,家人常看相片,就會看到一些有牧羊犬的照片,那隻牧羊犬有著前白後黑的長長的毛,站著時毛也可以拖地,眼睛也被頭上長長的毛蓋住。但是,在我還很小時就死了,我也是看相片及聽父母提起,我才知道家裡曾養過這隻牧羊犬,只是我完全沒有記憶。 我 還記得自己很小的時候,家裡前後養了一隻烏龜和小白兔—瑪莉,應該都是從菜市場買來。養烏龜時,家人就用小臉盆,裝些水,將烏龜放進去,就擺在陽臺上養,並且平時會定時餵食飼料及換水。平時,會有事沒事去看一下烏龜,玩弄一下烏龜,或是將烏龜拿出臉盆,放在陽臺上,讓烏龜在陽臺上奔跑行走活動,有時會看到烏龜只伸出一顆頭在水面上呼吸,有時會看著烏龜在臉盆邊奮力的往上爬,像是想要爬出圍牆,奔向自由,甚至還可以看到烏龜自己跑出臉盆奔走,若沒即時注意到,就怕烏龜會掉落陽臺,摔到樓下去(印象中,好像曾經這麼如此過)。後來,有一天,烏龜就一動也不動的被判定死亡,什麼觸碰也沒反應,就看著家母將烏龜放入垃圾袋,隨著垃圾一起丟入垃圾車裡去。瑪莉,是隻潔白可愛的小白兔,人見人愛,撫摸起來柔軟舒適,懷抱起來很溫暖,大都關在籠子裡,平時會餵食紅蘿蔔。瑪莉很活潑,有時讓瑪莉放風出來跑跳時,瑪莉的跑跳速度很快又靈敏,要抓都很難抓到,因此,每次要給瑪莉放風時,就會先用一些東西、物品,做成障礙圍堵起來,以免瑪莉亂跑跳而失蹤找不到身影;不過,瑪莉很厲害,經常會跳上高數倍的障礙物跑走,奔向自由。瑪莉的絶活還有一個,就是越獄,瑪莉會很聰明的用自己的方法打開籠子跑出去,曾有一天早上睡起來,發現瑪莉不見了,不在籠子裡,全家人就焦急的找了快一整天,最後放棄尋找失蹤人口,只有平時多注意一下,看會不會有瑪莉的蹤影。過了大約七天左右,家父就從雜物間裡的一堆雜物找到瑪莉,大家才興高采烈的將瑪莉送回籠子,並餵食。過了一段時間,瑪莉就在子裡睡著,叫呀、撫摸碰觸都沒反應,抱出來軟趴趴,宣告壽終正寢死亡了。就又看著家母將瑪莉用塑膠袋包裝著,隨著一堆垃圾丟入垃圾車。前後飼養烏龜和瑪莉,都不過幾個月到半年左右吧,就都消逝了;至於,烏龜和瑪莉被當成垃圾丟棄,當時小時候的我,到現在都還是覺得很可惜。 後來,家裡養了一隻狗,叫「黑嘴」(要用台語唸),因為只有嘴巴黑黑的是一大特徵,什麼來的,不記得也沒聽父母提過,很有個性,也算蠻聽話的,但就是很愛往外跑。有一天,家人開門進出時,黑嘴乘機衝出去,家父也衝出去找,從此就找不回來了。有時在住家附近看到很像黑嘴的狗時,還會向那隻狗喊黑嘴的名字,看會不會有反應,順便認親;搬家後,一直到讀大學時,就有幾次也是這樣,看到很像黑嘴的狗,就叫喚看看能不能認親。過一小段時間,家父抱回一隻諾威納幼狗,名叫小黑。不過,小黑來到家裡沒多久,就因為生病,肚子長瘤,送醫開刀住院療養,過幾個月才出院回家,那時已經是長成一隻大狗了。但是,才沒幾天,小黑看到家母在後陽臺拿晾衣桿收掛衣服時,攻擊咬傷家母拿晾衣桿的那手一口,只好找獸醫來帶回。當時家人和獸醫聊時,推測是因為小黑看到家母拿晾衣桿時,視為具攻擊性的棍子,而咬傷家母;話說,沒記錯的話,小黑被帶回,就是要被安樂死了。飼養黑嘴和小黑,分別前後飼養也不過才幾個月而己,就又消逝了。 過一小段時間,一天晚上下班時間,家父晚了一些時間才回到家,當時我才國小三年級還是四年級,冬天,家父從外套的懷抱中,拉開外套拉鍊,亮出黃金秋田母狗—妞妞,很漂亮,從此家裡就多了一位成員。平時全家會一起帶妞妞出去放風,散步跑跑跳跳,但是,自從搬家後,就從此不曾帶妞妞出去放風跑跑跳跳;搬家後,妞妞的處境也不是很好,就是經常被家兄惡劣對待,即使到將死之時,也還是會被家兄打好玩的打個幾下。我在就讀大學二年級時的夏天,期中考週,在宿舍準備期中考時,接收到家母從獸醫院打來的電話,說明妞妞重病又是老狗已難以治療(重點在家裡經濟不好)要安樂死,就這樣,無緣見最後一面;妞妞的逝去對我來說心裡蠻難過,但為了考試,還是只有堅定的準備期中考。事後回家聽家母述說妞妞安樂死的過程,心裡還是很難過,不過我一樣很平靜的沒有哭,但是,還蠻自責自己;另外,妞妞在獸醫院安樂死後,不是被當成垃圾丢棄,而是用一箱子放入,週邊排滿金紙,等待專人送入火化安葬,這是蠻欣慰的一件事。 [大災難的逝去] 臺灣1999年的大地震,又稱集集大地震,發生在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15.9秒,持續搖晃大約102秒,震央位於南投縣集集鎮境內,震源深度為8公里,芮氏規模為7.3,造成2,415人罹難,29人失蹤,11,305人受傷,另有51,711棟房屋全倒,53,768棟房屋半倒。 美國2001年的九一一襲擊事件,又稱「9·11」恐怖襲擊事件、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或簡稱9·11事件、九一一事件、9月11日攻擊,生於2001年9月11日的美國本土的一系列自殺式恐怖襲擊事件,恐佈份子劫持四架民航機後,兩架民航機衝撞紐約世界貿易中心,造成世貿易中心大樓完全倒塌,一架民航機衝向五角大廈,其中一架民航機則是奪回控制權,但最終仍然墜毀,四架民航機無人生還。據統計2,749人在這次襲擊中死亡或失蹤,包含美國43個州的公民,以及87個不同國家的外籍公民。 臺灣2009年的八八水災,又稱莫拉克風災、八八風災,莫拉克颱風侵擊期間為2009年8月6日至8月10日間,發生於臺灣中部、南部及東南部的一起嚴重水災,期間臺灣多處發生淹水、山崩與土石流,其中以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今高雄市甲仙區小林里)小林部落滅村事件最為嚴重,造成474人活埋,據統計,此次水災共造成681人死亡、18人失蹤。 臺灣2015年八仙樂園彩色派對火災,發生於2015年6月27日20時32分,於八仙樂園內舉辦的「彩粉」派對,時間僅長40秒的火災,即時燒燙傷499人,燒燙傷面積80%以上計41人,面積40-80%計240人。 以上四項天災人禍,是我一直以來記憶中最熟知的近幾年的大災難,當時的大災難都造成了眾多的人死去和受傷。其實,在臺灣或各國都會有災難事件頻傳,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都是會造成不少人的傷亡,令人痛惻心肺、憾慟人心。對我來說,是從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開始,我才意識到天災人禍的重大災難,所帶來的死傷事件,才開始會去注意到或關心到一些天災人禍的災害新聞,既時到了現在的武漢肺炎的疫情。否則,我一向很少去關心注意到這種事情,因為無感,自從一九九九年的九二一大地震的災情,震憾到我心動,才開始會去關心注意到一些天災人禍的事情。 <<生命>> 什麼是生命呢?任何一個生命實存主體、群體,都有各自的生命歷程、經歷,都有各自的誕生、生活、環境、成長,甚至死亡。生命的視野,可以小至空氣那麼渺小,大至宇宙那麼深廣遼闊。在這麼一個大宇宙、地球、世界中,所包含的生命實存主體就相當的多樣多元豐富。男女交合之後,總算誕下一個小生命,從嬰孩成長至兒童,再成長至青少年、壯年,再至中年,爾後的老年,至死去,這麼長的一段路程就是一個生命歷程,就有許多不同的人生/生命階段,每個人生/生命階段就有許許多多的經歷;而兩個以上的生命主體存在一,便是一個生命群體了,就也有各自的生命歷程、發展階段、許多的經歷。而各個小生命的誕生,不同的嬰孩,所處的家庭環境不同、成長環境的不同,各自的經歷自然也就不同。 對筆者來說,生命的定義: 1)即是一個實存主體有著從生到死的實際存在。 一個生命的誕生,都會有自身的生命、生活方式、生存機制,但最終都共同的走向死亡、滅亡的可能性。例如,一個嬰孩的誕生,有著自身人生各階段的經歷,最後老死或病死、意外死;又好比一朵花一顆草的生長,經過自身的生命歷程後,最終凋零或枯萎;再譬如,一棟房子,從初始的籌備規劃(譬喻生),興建(譬喻成長),興建完成入住(譬喻成年),接著就是房子的衰老、頹圮而無法住人(譬喻老病),最終損毀或遭拆毀(譬死)。所以,無論是怎麼樣的一個生命體或物品,都有著自身生到死的生命歷程及經歷,還有自身生與死的形式。 2)即是一個實存主體有著進步、改變的實際存在。 任何一個生命,都會有其成長的歷程和經歷 ,因而使自己有所進步或改變。例如,一個嬰孩經過成長至大人,再至老死,這是一個人的形體上的改變,從嬰孩期學習睜眼看物、抓取物品、飲食改變、牙牙學語,再至兒童期讀小學,接著讀國中、高中職、甚至大學、研究所,這些經歷都是使自己有所學習成長的改變而進步;好比一個蟲卵孵化出毛毛蟲後,接著成長做蛹羽化成蝴蝶,這麼多階段的經歷,也是蝴蝶的進步及改變。 3)任何的一個生命實存主體,都是由大自然中的元素所組成造就出來。 以宗教的觀點來說,佛教則表示是人是由土火風水四大元素組成,基督教則也表示人是由泥土捏造而成,上帝再吹入一口氣使之有生命而活動起來。但無論如何說,任何一個生命體都是屬於大自然的一部份,都會是大自然中的元素組成,包含物品也是。 4)即是一個實存主體有著覺知、感受、情感、情緒的實際存在。 任何一個生命體都會俱有覺知、感受、情感、情緒,例如一個人自出生到大到老,從嬰孩時期就已會哭(情緒)、會難過(感受)、知道有人在附近(覺知)、喜歡和家人相處(情感)。 5)即是一個實存主體都有著生物機制、機能等特徵的實際存在 。 例如,任何一個人都有眼、耳、鼻、口、手、足、心藏、肺、胃腸、性器官...等等,會看、會聽、會聞、能吃、拿物、走路、有血液循環、會呼吸、有生殖能力、...等等;好比一朵花,會發芽、長枝長芽、長花苞、開花、結子,之後落子再重覆著生命週期。因此,任何一個實際實存生命個體都會有各自的生物機能、機制的必須存在。 6)有循環及延續的生命歷程及機制。 例如,人類會有出生、養育、長大成人、衰老、死亡的一個生命歷程,且會重覆發生成一個無限循環,並且是會持續不斷發生、延續的機制;好比說蘋果入土,長出蘋困樹曲,接著長成蘋果樹,最後開化結果,再來就又是蘋果落地入土,這樣的一直持續循環、延續的生命歷程機制。 7)俱備群體互動能力及團體關係的生活能力。 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溝通、互相幫助、...等互相行為,就是群體互動能力;如,家庭成員、在學校的班級同學、社會團體組織、...等團體/群體,就是俱有團體關係的生活能力。 生命就是這麼如此,可以很簡單單純(微觀),也可以很龐大複雜(巨視),但是,雖然看似簡單單純的生命,有的確含有複雜的運作機制存在,雖然看似龐大複雜的生命,當中確也有著單純的運作機制。以人類來說,一個小生命的造就,其實很簡單,只要男女交合使精子和卵子結合成受精卵,並且進一步發展成胚胎,接著就是形成一個小生命了。這麼一個小生命就在婦女的腹中成了一個胎兒,婦女懷胎十個月期間,從精子與卵子給合成受精卵起,就一直持續發展變化成胚胎,成長成胎兒,最後成長成嬰兒,分娩使是一個小生命的誕生了。而這麼的一個生命看似簡單單純,確也有著複雜的機制在運作、進行。一個人,從嬰孩成長至大人,再衰老至死,這麼長的數十多年的歲月裡,其整個成長及發展的生命歷程是很龐大複雜,尤以零歲嬰孩至六歲的兒童,這段時期的成長及發展最為單純,因為這時期階段的嬰孩、兒童,生活都只有吃、喝、拉、撒、睡、玩,很是單純。任何一個人都是要學習成長的,有學習成長才有改變和發展,沒有學習成長就沒有什麼改變,也就沒有發展。因此,每個人當滿六足歲後,定當要就學,上國小、國中的九年基本國民義務教育, 以學習及充實基礎的知識及素養,這樣才有了自己的成長及改變。接著是否繼續再進一步的就讀或工作高就,其實都還是持續的在學習、成長、改變,直到工作退休至死,都還是這麼如此的在學習、成長、改變,而這麼一長長數十載歲月的生命歷程,其實就是相當複雜也有單純,單純也有複雜。任何一個生命實存主體,都必須生存在團體、群體的生活圈裡,這是必然的,逃脫不了的,免不了的,所以,一個生命群體就顯的龐大複雜,且形形色色,但,這就是生命。 <<死亡>> 什麼是死亡呢?一般人所認為的死亡,是指沒有呼吸、心跳停止,這種基本的判定方式。但是,死亡的形式就有許多種。生命的殞落,就是死亡,也是我們任何一個人、生命實存主體,在各自的人生、生命歷程,都必經必須面對的一件事。一生當中,所要面對的死亡,是有無數次的,除了自身要面臨面對的死亡之外,還有就是面對自身之外的死亡了。好比說,每一個人都一定會死的,所以每個人都會面對自身的一次死亡經歷,但也是一生中的最後一次面臨面對;而每一個人也會面臨到零到一次以上,自身接近死亡的事件,如,自身面臨車禍而重傷住院,甚至住進加護病房;另外,每一個人在一生中,都會面臨面對一次以上的他人死亡事件、經歷、訊息,如,和親友出遊,在路上發生車禍事件,經歷了一場與親友生離死別的車禍,訊息也都上新聞廣知。 對筆者來說,死亡的定義: 1)生理機能的停止。 任何一個生命個體都有其自身的生理機能,且是致命亡的生理機能,如,心臟、頭腦、...等器官,一旦停止運作就會致使生命個體殞亡。 2)生命的逝去。 任何一個生命個體,都一定會從身邊死亡、逝去,除了如意外的死去,還有重傷病末的死亡,最後就是壽終正寢。如,爺爺或奶奶的老死、親友的重病逝去、...等等。 3)生命的消失。 任何一個生命個體都會死亡、逝去,但確會如同數字一定的減少般的消失。如,一個鄉、鎮、社區的人口數量,因為死去數人而人口減少消失,且是無覺的。 4)心理、精神的消逝。 即指對心理、精神層面上的死亡。如,對一個心儀對象的離別而心死,又如,對一個人、事、物的殞損或失敗,而精神信念、精神指標的毀滅。 <<成、住、壞、空>> 成、住、壞、空是佛教的一個『四劫(成劫、住劫、壞劫、空劫)』觀念。筆者在此著作中,重新下此簡單注釋和定義。注釋:成—是成立、完成、生成;住—穩住、穩定、持續;壞—老朽、敗壞;空—沒有了、空無、死去。定義:成—誕生(生命的出現);住—生存及成長(生命的持續及存在);壞—生病及老衰(生命的衰敗);空—死亡(生命的消逝),是一個時間序。 [成—誕生(生命的出現)] 任何一個生命實存主體,都一定有誕生、生成的經歷而出現。那麼,一個生命實存主體都是如何生成、誕生、出現?舉例來說,孕婦媽媽生下一個嬰孩,而這嬰孩就是一個生命的誕生、出現;而男性精子和女性卵子結合時,就是一個受精卵、胚胎的誕生、出現;接著胚胎著床於孕婦的子宮裡,之後就是懷孕期間的十個月,嬰孩在孕婦媽媽肚子裡,這十個月的期間也就是一個嬰孩的生成、經歷;而從男性的精子和女性卵子的結合,直到嬰孩的生產,這段時間就是一個懷孕的經過、經歷。一個生命,就是這麼的誕生、出現了。 [住—生存及成長(生命的持續及存在)] 任何一個生命實存主體,都會有其各自的生存機制和發展。那麼,一個生命實存主體有什麼樣的生存機制及發展呢?這就必須站立在哪個角度和狀況來思考和討論了。舉例來說,一個嬰孩誕生、出現後,接著就是要養育嬰孩,使嬰孩長大成兒童,接著養育孩子就學、讀書,使孩子能健康成長及有學識素養有成,撫養至長大成人;而每一個孩子都是要學習如何生存、如何成長,都要學習獨當一面、負責有擔當,那就是家庭教育、上學在校生活及知識的學習及成長;長大至成人後,就是要出外工作賺錢、結婚生子、養家糊口、養育1子女。一個生命,就是這樣學會生存和成長,以及持續和存在。 [壞—生病及老衰(生命的衰敗)] 任何一個生命實存主體,終會衰老、腐壞。那麼,一個生命實存主體是如何的衰老、敗壞的呢?多是生理機能的細胞分裂已盡並耗損而衰,致使生理機能運作衰敗不順逐。例如,人活到了中年時,身體機能就會開始衰老而生病;人活到了老年時,除了身體機常生病之外,就是連身體活動也容易不順逐、不協調、...等等問題;而當身體機能衰老、衰敗至終後,就是人面臨死亡了。生命就是這麼如此的容生病、老衰、腐敗,且這是一定會面臨的。 [空—死亡(生命的消逝)] 任何一個生命實存主體,都一定會死亡的、消逝的。像是有的人是生病病末而死,身體機能受到傷病的侵蝕損耗而衰亡;有的人則是因為身體機能自然老化致壽紗正寢;有的人則是因為一場意外致使命殞而逝。因此,另一個生命體都會死亡、衰敗的,且死亡是一定要面對的。 <<喪葬>> 人,一旦死後,就會辦理喪葬禮儀儀儀式,以便追思弔唸,並送其人生最後一程路。而現今臺灣的社會及宗教可說是多國多元多樣,加上現今的喪葬禮儀儀式的新思潮,喪葬禮儀儀式也就多國多元多樣了。現今有的喪葬禮儀儀式,有環保喪葬、中式喪葬、佛教喪葬、西式喪葬。環保喪葬又分樹葬、花葬、植葬、海葬、...等等;中式喪葬的禮儀儀式則是繁多;西式喪葬的禮儀儀式有基督教、天主教、...等西方宗教的喪葬儀式。喪葬禮儀儀式無非就是為了祭拜、弔唸、追思、告別、...等目的,至今,多種多樣的喪葬禮儀儀式有傳統繁鎖的儀式到簡單精緻的儀式都有,因此,符合現今社會的多元選擇方案;而,辦理喪葬儀儀式雖看似為死者而辦理,亡生者可以在死亡之後的世界或生活,有很好的呈現或發展,但,對仍然還活著的親友來說,確是為一個心理、精神上的舒洩和調整,因此,對仍活著的親友來說,是在一個重要過度階段的可能必須之儀式,因為這麼一場儀式,可以改善仍存活者的親友的心理、精神的健康狀況。 <<死亡的心理面及精神層面>> 對筆者來說,『死亡就是失去』,因為,這就像在日常生活中,有某個人、事、物的消失不見,因而失去,如同死亡逝去一樣,再也見不到了。在天天的日常生活中,本來就有許多的人、事、物是出現又消失的,就像誔生又失去。例如,自己在一個空間裡,出現又消失一次以上,就像自己在這地方誕生又消逝一樣;身上的血液,每天時時刻刻都會分裂誕生和衰耗死去;就像每天平時都會和他人見面一樣,見到他人出現如同誕生,他人離去如同死去;一輛車子的呼疾而過,或某件物品的發現及消失,它們的出現就如同誕生,消失也就如同死去;一件事情(如,做事、工作、開會)的開始和結束,也如同誕生和死亡。以上例示,可以說明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的人、事、物,就像生命一樣的誕生和死去的出現和消失。當然,也有衰老、衰耗的存在事實,有生命體的一定都是會有顛峰和衰老的生命歷程,無生命體的事、物,也會有如顛和衰老一樣的最佳和衰耗狀態。如,開會中會有最熱烈的時期,之後轉緩即將結束會議;製造業生製造物品,當製造完成時,就會是該物品的最佳狀態,而使用一段時間就會損耗、衰耗。 死亡、死去、消逝,在心理及精神層面到底是如何呢?如同前一段中,所提及的例示,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芝麻小事,但是在心理及精神層面就差異並不大了,為什麼呢?當我們對某一個生命實存主體(如,某個人)的誕生時,就好比在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一樣,有開始、有出現的誕生,以有結束、有消失的死去;『開始』和『出現』可以象徵、形容『誕生』、『生』、『生命』,同樣的,『結束』和『消失』可以象徵、形容『死亡』、『死去』、『消逝』。所以,生和『死』的心理及精祌層面的運作機制,就如同日常生活般的理解、易懂了。 至於,死後的世界和狀況,目前都難以悉知和確認。但是,對於亡生者的仍存活親友來說,亡生者死後的心理和精神層面,才是最主要的。對於亡生者的親友,在亡生者死前及死的心理及精神上的煎熬和痛苦,就是每個人都要去探究和瞭解的事情了。 從上一段的說法來看,可以明白的知道,死亡、消失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對於死前及死後的心理及精神層面的機制也易明瞭生活化。雖然說,由前兩段的例示及說明,是與實際面臨死亡的相關事情無關緊要,但對於死前及死後的心理及精神層面的機制,仍有很大的探討空間。但筆者在此想表達出一個信念,生死信念,那就是『生死,如同日常生活般一樣的來去,無須太過歡樂,也無須太過衰傷』。至於,死前及死後的心理及精神層面的機制,筆者在此不做深廣度的詳敍。 <<「我的故事」的探討>> [初步探討] 筆者在此以「我的故事」為例來做進一步的探討,希望對各位可以有許多幫助瞭解。 在[小生命的逝去]該章的故事中,聽家兄提及在學校和同學切割蚯蚓的事情,可以看得出家兄和班上同學的玩鬧心態,雖然說是個實驗性的作為,但在心態上對生命確是很輕蔑草率,因此我就顯得厭惡當時家兄的開心態度了。飼養蠶寶寶則是可以看出對小生命的喜悅、愛護、瞭解,以及對小生命逝去時的不解心思。看家兄摧殘折磨寄局蟹至死的過程,可以看出家兄對生命與死亡的輕蔑草率,還有我面臨面對一個小生命被殞落的過程的心情及恐懼,以及特殊的感應。蟑螂被螞蟻啃咬肢解、搬運,以及白蟻落入蜘蛛網遭蜘蛛啃食至死,雖然都是很殘忍、殘酷的事情和畫面,但是筆者當時卻看的很投入、專注、不恐懼、充滿好奇,對筆者當時來說,就是好奇會呈現出如何的畫面和事情,以及死亡的結果;另外,也不能說完全不恐懼,只能說是比較不恐懼,心裡還是有些微微的拒斥。國中時的某一天,在上下學路上遇到小貓咪事情,可以看出我對小貓咪的喜愛,也看出對小貓咪殘死狀庇的恐怖心情及憐憫。 在[親朋的逝去]該章的故事中,國小三年級、四年級時,班上女同學在上學途中,嘻戲而意外身亡一事,對筆者來說,幾乎可以說是無感,因為筆者和該位同學並不很熟悉。外婆過世及喪禮期間,可以看出筆者對死亡的無知無感、不恐懼,以及對喪葬禮儀儀式的不熟悉和愛玩。外公過世時及之後的喪禮期間,可以看出筆者已開始有點意味到親人的死亡,及萌生對死亡的恐懼及心理上的不舒適。大學三年級時的伙食團一位學妹車禍過世一事,可以看出筆者開始對人的"生"與"死"的重視,但卻也未參加學妹的告別式,且心理上也保持平常平靜;此時的筆者,早在就讀高職三年級時,便已接觸及研讀生死學相關的書藉了,因此對生死之事就看得較開也冷靜。大學四年級時,聽說到別班的一位同學意外死亡一事,可以看出筆者對不熟識的人的死亡,是表現的冷漠的。畢業後的一位讀研究所的大學同學車禍意外重傷死亡一事,可以看出筆者對在生死之事上的嚴重創傷和挫折,以及對同學車禍逝去一事,感到不捨及衰傷。2013年獲知高職的同學自殺身亡一事,則可以看出筆者對一個人的自殺或死亡易感到震驚。2014年阿媽過世時及期喪禮期間,可以看出筆者對其親友死亡還是有著冷靜的態度,也對喪葬禮儀儀式有些認識和瞭解,卻也對某些作為感到不滿。家母大堂舅的過世一事,可以看出家母對大堂舅過世一事,顯得非常在意和衰傷,也可以看出一個人也會有選擇性的對某些熟識親友之生死的重視程度。 在[牠們的消逝]該章的故事中,從家父講敍中,可以知道家父對養狗的心情,是多麼的喜愛的。飼養小烏龜和小白兔的經驗,可以說是美好又有趣的經驗,重點是在最後小烏龜和小白兔死後的處理,才是另人感到冷血、心寒。飼養黑嘴和小黑,則是可以看出家人對養狗的喜愛,以及當時筆者對黑嘴和小黑的懷念,特別是這種只有短暫相處的時光,就不在了。最後,飼養妞妞昰家裡最後也是唯一飼養最久的一隻狗,對筆者來說是記憶最多也最長久的狗,最後可以看出家人們對妞妞安樂死之的心情和態度,以及對妞妞遺體的友善處理。 在[大災難的逝去]該章的事件中,可以看出一件事,那就是筆者在這事件中有深刻的訊息刻入心思中,才開始漸漸的會去注意國家或世界的大小災難事,否則,筆者一向很容易就忽視掉各種大小災難事件。 [綜合的進一步探討] 任何人,從小到大都會有自己喜愛的"生命"以及相處經,而這"生命"含指著人、事、物,家父就喜愛養狗,全家人也都喜歡飼養寵物(如,小烏龜、小白兔、狗、...等),就筆者的故事和經歷來看,以小時候飼養小白兔瑪莉時的經驗,算是最美好的經驗,因為這是全家人都喜愛及照護,其次是飼養黃金秋田犬—妞妞。每個人都會有各自飼養寵物的美好經驗,以家父來說,家父最喜愛養狗,過往常會說一些自己及親友間的養狗經驗,這對家父來說是很美好,但話說,家父也喜歡吃狗肉;家母則是較無提及自身過往飼養寵養的經驗,但常提及自身從小阿媽(筆者的祖母)飼養貓的種種經驗及事蹟;家兄則沒有什麼飼養寵物的喜好似的,但就筆者對家兄飼養寵物的相處經歷的觀察,似乎多是以不當對待或玩鬧居多,畢竟,對家兄來說,覺得美好便是,對家兄飼養寵物的看法,純為者觀察所論;至於筆者自身飼養寵物的經驗,普遍都算是美好的經驗,也有有趣的經驗,但也有許多不美好的經驗,詳細請閱讀<<我的故事>>篇,另外,國小也曾向家母吵著要養花,後來家母買了幾朵花回來養,最後還是養死了。 很諷刺的是,像家父喜歡養狗也喜歡吃狗肉,這種狀況,真的很諷刺嗎?這也難說。畢竟,自古以來,食糧本就不足,食肉維生很正常,因此會有畜牧飼養肉禽,可以說是一種日常生活的一環、飲食習慣。所以,對飼養肉禽的人來說,對所飼養的肉禽也會有所美好的相處經歷和經驗,但也會對食用肉禽有喜好而感美好。而自有人以來到古時候的時代,本就是以捕獵維生居多,而如猛禽或肉食、雜食動物,也多是以捕獵維生。如,小蜘蛛設網捕獵白蟻等小飛蟲以食用,不過小蜘蛛是從被捕獵到的白蟻頭頂開始食用,很殘忍嗎?其實不然。如,一大群螞蟻肢解仍活著的蟑螂,以搬運蟑螂的肢足回去貯食。前後兩者比較,小蜘蛛和一大群小螞蟻的作法,哪個殘忍呢?但在此不詳論殘忍、殘酷一事,而是對小蜘蛛和小螞蟻來說,都是在生命中很美好的一件事。也就是"食"一事,食是任何生物的日常生活所必須的一環,因此食的美好,也是生命的美好。但筆者仍想說的是,者有一信念『生而為食,仍須宰殺有道有性』,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即使自身生來就命定要被宰殺來食用,也仍須要有人道、有人性的宰殺,而不是殘忍以待之。 其實,筆者本身對死亡一事是屬於很冷淡的人,對一個人的死去就不覺有怠或在意,但又如何說呢?但從小卻對小寵物的死去有感且在意,就像國小三年級、四年級的班上女同學意外身亡,外婆、外公前後過世,大學四年級聽別班同學的意外身亡,大堂舅的過世,我都不覺得如何或有感,但是對小時候飼養的蠶寶寶、寄居蟹、小烏龜、小白兔瑪莉,黃金秋田犬妞妞的安樂死,大學三年級在伙食團的一位學妹車禍身亡,畢業後獲知讀研究所的大學同學車禍過世,2013年獲知高職的同學自殺身亡,2014年阿媽過世,就很有感覺,甚至被當垃圾丟棄的小烏龜、小白兔瑪莉,就覺得很訝異,但接著又如何說呢?像看到蟑螂被螞蟻肢解貯食,白蟻被小蜘蛛網捕獵食,我就不很有感覺,但,再接著又如何說呢,國中上下學路上看到可愛的小貓咪,生前及死後的極大差異,就甚覺有感。很有趣吧,這就任何人都會有的狀況,就是有選擇性的在意或重視其生命個體的生死之事,且程度也不盡然相同。而這個選性的在意和重視其生命個體的生死之事,其程度不一的原因、元素,多是個人對其生命個體喜愛程度、熟悉程度、瞭解程度三個條件會有關聯關係而異。 人類死後都有垊葬禮儀儀式,而動物死後都什麼處理呢?小時候看到小烏龜和小白兔瑪莉被當圾垃丟棄,很是訝異又覺可惜,而黃金秋田犬妞妞被安樂死後,則是有用箱子收入(代替棺材吧),再鋪滿金紙,再送交專業人員處理、火化、安葬,就覺得很感欣慰。雖然,沒有人類死後有多少繁鎖的喪葬禮儀儀式,卻也使的心理上踏實安心一些。話又說回來,雖說人類死後有理想的喪葬禮儀儀式,但卻也有些規矩、規定、儀式看來較為不合理,與其繁鎖的禮儀儀式,不如簡單莊嚴的好,合理且心正念誠有到位即可。 <<結論>> 『生死大事,人人皆有之,不單個人,環國皆是之。』生死大事,每個人都有,不是只有自己才有生死大事,所以,。日常生活中,是隨處可見到生死有關之事。狹義的來說,就如同<<我的故事>>中所提及的那些故事及經歷,都是可以明顯看出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有許多的大小生死之事,可以揣摩的事情不少;廣義的來說,如<<死亡的心理面及精神層面>>中所舉的例示,都是可以說明在日常生活中的許多人、事、物,都可以看出與生死有關的影子,如同<<我的故事>>提到的黑嘴走失和小黑不在,都反應出如同死亡般的失去。對筆者來說,狹義的生死經驗及生死觀,是有實際的生和死的機制存在,廣義的生死經驗及生死觀,則是主要以心理及精神層面的生與死的感受機制為直接或間接的存在;正確的來說,1)有狹義的生死經驗及生死觀,就會有廣義的生死經驗及生死觀,且是必然共存在的不可分割,2)有廣義的生死經驗及生死觀,不一定會有狹義的生死經驗及生死觀。如,有個生命個體死亡了,就會有狹義和廣義的生死經驗及生死觀;如<<我的故事>>中提到的黑嘴跑掉不見了,有廣義的生死經驗及生死觀,不一定有狹義的生死經驗及生死觀;開會開始及結束,可以有廣義的生死經驗及生死觀,但不會有狹義的生死經驗及生死觀。 生死,就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要學會並培養出良好的生死信念。那麼該如何培養呢?最基本的就是從自己身邊週遭環境的人、事、物開始觀察並思考,這是其中一個作法之一。另外,大家要知道的事,生死在日常生活中,這是必然的、免不了的、跑不掉的。所以,生死的生活,有良好的生死觀,相信會有良好的生死信念,也相信會有良好的生活。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