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貧農子弟入學記
2019/08/31 11:10:54瀏覽4116|回應0|推薦2
2019/08/31金門日報副刊

作者:本人

前言
  上帝特會開窮人家的玩笑,明知其生計難以為繼,卻要讓其繁衍生殖成群,俺家就是,由於家中人口眾多,一張大眠床實在無法容納逾十人。
  印象裡,自孩提迄十五歲從戎前,即與老祖母另闢一房同寢,俗諺曰:「囝仔三把火」─直覺這也就是老祖母能活到九二齡高壽,名列《金門縣誌》耆老錄的主因,蓋女性是不是常在冬季裡手腳冰冷畏寒?即使老舊大棉被裡塞進老祖母「土法大煉鋼」式的罈罐內燃木炭克難取暖法,尚不及小孩睡身旁適時的「火力支援」來得自然奏效,所以與蔣介石出生同年卻比蔣多活三歲的老祖母,雖然沒有像蔣總統過著有眾多傭人服侍、食品衛生營養豐盛、起居生活條件優裕直比大清皇朝「內務府」的「總統府第三局內務科」(該科始撤廢於「李登輝」朝, 這也就是俺們稱蔣家官邸為「大內」之根據所在)配置在邸、服務到家似帝王般悠游舒適,但上蒼在歲數天平上擺出了些許平衡以資彌補不足不是?
  話雖這麼講,自古以來,有能力有機會者誰不想寧可少活些歲數,也要當上那一國之尊的Leader,諸君以為孫中山的「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是經得起驗證顛撲不破的硬道理嗎?須知當年總統大位禮讓給袁世凱好像樹立了道德的高標典範?實在是那時南方政府實力確實無法抵擋北洋政府而不得不祭出之政治手段也!沒有登上大位談何偉大抱負、成就大事?無異空中樓閣、緣木求魚、終淪為空談,不是有所謂「人微言輕」的現實嗎?官卑職小連講個話都沒人理你重視你,遑論其他?其理甚明。這也就是台灣鬼島號稱民主社會各方人馬無不想方設法千方百計企圖藉選票一步登天直取九五之尊的亂象之所在!一朝登上大位除了理所當然配享榮華富貴的尊榮生活,更取得了操縱國家機器的制高位置,抱負也就施展了,大事也就成就了不是?
  君不見某人掌權後,前朝無人敢碰的軍公教年金改革,可以預見的抗爭阻力絕對如排山倒海波濤洶湧般陸續襲來,還不是硬是成立了幾個臨時編組,給了至高無上的傲慢權力有如尚方寶劍,不就把號稱「國家基石、中流砥柱」的軍公教警法所當給的賴以維生之退休俸硬生生給剝奪了嗎?爰此,倘若學生小朋友的作文題目「我的志願」是「未來想當總統」千萬別嗤之以鼻,相反地,實宜鼓勵讚賞之,這完全是從現實面的時代潮流所趨去考量的,絕非陳義過高,道理已如前述。是死老頭俺將題扯遠了嗎?非也,若說本故事的發生時間點久遠倒是真的,請耐心聽俺娓娓道來……。
一、老祖母的包袱巾帶進場
  話說距今逾半世紀以前,也就是民國五十年九月一日(金寧中心國民學校開學註冊日)當天俺家大姊正準備升入六年級畢業班,以其多年所見經驗認為我所申報的生日記載與註冊日雖僅有一日之差,但眼見村裡俺同齡者皆將報名入學去,唯恐俺將來比別人晚邁出一步輸在起跑點是不是影響深遠?於是乎,迫不及待以其高年級大學長身分,硬是將小蘿蔔頭的我給死推活拉到學校報到,但又自忖俺家一貧如洗,復無人事背景庇蔭,恐怕難從人願,也就不敢向父母張口要求置備書包文具做入學準備,惟慮及註冊設若闖關完成,緊接著編班發給書籍課本,又如何收拾?就向老祖母暫借特大號之包袱巾備用,是日,在別人興高采烈背著書包上學去的當兒,我是口袋裡塞條花布巾戰戰兢兢的登上了小學堂,可能大姊學業成績較優、具知名度,在眾師心目中人緣不差,在陪我註冊過程中亟盡遊說之能事,審核學籍之老師也就勉予同意我可先「寄讀」一年,屆時再視學習情況看導師是否建議讓我直升二年級唄,在大姊終於鬆了一口氣的當下,我卻以一個鄉下小孩從未見過如此摩肩擦踵之陌生人群大陣仗,竟「怯生」得一路節節敗退下來,俟大姊一離場,復突然置身於生疏的環境氛圍裡不免慌張害怕得幾乎哭將出來,也就在老師喳呼聲及同學吵鬧聲中草草將書本收集合攏到包袱裡,趁著混亂的時際偷偷慫恿鄰座也是懵懵懂懂的同村「大頭」一溜煙翹課直奔返家之路落荒而逃,據說等到下課時分,大姊率同為糾察隊的結拜三姊妹(住盤山村的翁氏婉女、亞禮兩人,後來都保送台中護校返鄉服務)臨俺教室一張望探得情形氣得火冒三丈,回家不免劈頭大罵一番,翌日,其想出了法子以安我心:首先是一大早帶我去熟悉一下校園環境,但一抵教室展開花布巾不免又引起同學以異樣眼光圍觀,繼之以訕笑起鬨嬉鬧有之,在我困窘緊張的時刻,佩帶糾察隊臂章的大姊適時出現以童軍棍震地三聲申斥曰:「這是我弟弟,以後誰再敢欺負他,絕對扭送訓導處!」經過這麼一折騰,我的心也就安頓了,開啟了我的啟蒙教育進程,老祖母的包袱巾為我打了頭陣,繼之以大姊的童軍棍立地棒喝,求學生涯由此正式展開焉。
二、鐵牌大標語「立大志」迎進場
  首段不是提到人生「立志」的大事嗎?我沒忘記。且說那時候全校教室僅6間(當時學校總人數如附相片),由於教室的不足,彼時各年級倘招生人數暴滿,率皆劃分上下午班區隔上課時段,斯時一進校門唯一一條筆直大道直達教職員辦公廳,與之毗連之左右各一間教室建物面向校門呈一字形排列,彼時是高年級之所在,右側與之垂直亦呈「一條龍」式建築與前述筆直大道隔著大操場平行相對,是低中年級的教室僅4間,以一防空洞上頭設計成司令臺及升旗臺間隔,教室面向廣場左2右2唄,所以全校主建物格局扣除後側一隅的教師寢室、廚房、廁所等獨立屋舍,呈倒L形排列,其涵意是要莘莘學子們好好的Learn嗎?但你一舉頭─面向校門那一列辦公室兼教室建物屋脊上高高矗立著巨型鐵板刷漆的六具斗大的字,上書「立大志 滅共匪」,對於小小的學童而言不免突兀而有些摸不著邊際的沉重,難不成俺們來此受教育的目的、將來的志業只是為了要「滅共匪」嗎?這是一種能餬口維生的志業嗎?小朋友們率多直覺反應如丈二金剛摸不著腦門般毫無頭緒;於今反思當年這標語若放在軍校是不是比較適合呢?這疑問直到三年級時導師許○○給出了答案,他說:「學校屋頂聳立的大標語『立大志滅共匪』對你們小學生不適合,依我看,還不如改為『立大志讀好書』妥切。」還要我們午間寫毛筆大楷(通稱叫「書方」)逕書那標新六字。處於動員戡亂時期,如此敢冒當局之大不諱,只能說他運氣好,沒有被遍佈的「保防細胞」給注意到檢舉而出局,多年後還能外調台北縣某國小續教,終至全身而退,我們恭喜他呢!姑不論反共復國的年代處處可見所謂愛國標語置於小學堂是否適宜,許老師的標新六字亦有可議之處,拙意以為「讀書」只是為來日就業奠定服務實力的基本條件之一,做為立業的敲門磚而不能視為終極立志的目的,否則,「讀聖賢書,所學何事?」「立大志」應該是為來日展業先期定位的終極目標,向著這目標勇往直前,就不致徬徨迷失方向,斯底於成。而「立志」到底有多重要呢?不禁憶及俺軍事教育的啟蒙學校「陸軍第一士校」最有名氣的校長常持琇將軍,於砲戰期間在金門擔任步兵第69師雄獅部首長時,協助軍屬砲兵構築重砲陣地於古崗之郊,堡成,即題名曰「立志」,今遺蹟猶存,典型在夙昔,諄諄教誨可見一斑;又坊間有關立志的勵志書籍汗牛充棟,予實毋庸在此多費唇舌闡述,之此累述,無他,純為呼應首揭社會亂象有感而發、或對症下藥之「機會教育」耳。偶有悵觸,不免大放厥辭,或有失本文之旨,讀者諒之。最後願以當年在士林官邸集訓時,金籍區隊附呂漢忠常勉勵我們的至理名言「要『立長志』,而不要『常立志』」,為「立大志」這檔子事及本文順勢收個尾。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393987&aid=129027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