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如何行善累積福報?——《自在點燈》文選
2012/11/01 22:34:11瀏覽1939|回應0|推薦2

與您分享佛法心靈書《自在點燈》裡面的好文章——

 

〔佛法修行篇〕

如何行善累積福報?

 

◎自在老師.著

 〔問〕

  請問老師,我想行善累積福報,迴向自己與親友,即使是生活小事亦可,該如何做呢?

〔答〕

一、對於「做善事」與「福報」的正確認知

  大德發心行善,值得鼓勵。然須認知:

  有所求、有目的的、為了「福報」而去做善事,並不能成為「真正的善事」。福報雖有,但有限。

  無所求、發自真心幫助別人,看到眾生因此而離苦得樂,獲得滿足,自己也跟著歡喜滿足,才是真正的行善,也才有真正不可思議的福報。

二、行善的心念與條件

(一)悲智雙運

  學佛修行或做善事,應存有慈悲心、同理心與同情心,並且要學習知識技能。行善而方法正確恰當,能真正使對方得到利益或解決問題,才能圓滿行善的功德。所以不是單純依恃一份「善心」就好。如果方法不妥當,幫倒忙了,造成別人困擾,也會成為一件使彼此不愉快的憾事。

  故而,菩薩修行,重視「悲智雙運」,有慈悲心,還要有知識與智慧,才能圓滿成就一件「善事」。

(二)尊重對方並迴向佛道

  做善事時,要能夠尊重受施者,不要認為自己做好事,就比別人高一等。這是很重要的態度。做了善事,不宜沾沾自喜,貢高我慢,而應該感謝這些受施的對象,是他們的苦難困擾,使我有機會布施行善。事情完成了,祝福對方離苦得樂,並且把布施功德迴向一切眾生與菩提道。

三、行善的途徑與方法

(一)隨機隨緣行善

  心中存有慈悲心、愛心,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好事。

  佛經中說「菩薩四攝事」: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布施」,就是主動去幫助別人,如財物上的、知識上的、精神上的都是布施。

  「愛語」,就是說話含有慈悲心,不粗暴,以溫和言語來安慰別人,時時感恩說謝謝,並時常祝福別人……,這些都是「愛語」。

  「利行」,就是協助他人完成事情。別人有什麼事需要幫忙,協助他,這就是「利行」。

  「同事」,就是與他共處而完成事情。譬如一起工作的伙伴、一同生活的家人、乃至所處的團體,大家一同努力完成事情,就是「同事」。

(二)真誠與淨心

  做善事,不在事情的大小,而在於是否出於「真誠」,發自真正的善心。

  佛陀教誨說:「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有很深的含義:

  第一要能斷惡;不斷惡而行善,功德福報也是枉然。

  第二,眾善奉行;只要是真誠心,任何有益他人的事都是善事。

  最後要「自淨其意」,就是指雖然做了善事,也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得了,內心清淨,不求福報,歡喜感恩,一切功德迴向眾生與佛道。

(三)做好分內事

  將自己的本分事做好,即是修行的「善事」。

  儒家講:「盡己謂之忠」;禪宗祖師則以「本分事」來教導弟子。

  所以分內事——如家庭照顧好,使父母、眷屬、家人等都幸福和樂;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事業都盡心盡力;朋友人際關係能夠和諧;並且修養自己的品德……等等。分內事做好,不愧不怍,對得起良心,就是最好的「善事」。

(四)參與慈善團體長期固定行善

  可以隨自己的能力、興趣、與地點,選擇正當的慈善團體,參與慈善事業,長期投入學習成長,也會有很多收穫。

四、行善自有因果福報

  只要依照上述方法態度去做,人在做,天在看,不用刻意求福報或迴向誰,自然有因果福報的。記住:有所求的福報總是有限,無所求的功德才是無量無邊。

  謹答如上。阿彌陀佛!

 

(民國九十八年八月)

——還有更多的智慧啟發,在《自在點燈》書中,

引領您點亮自我內在的心燈,找到生命喜樂的泉源

 

《自在點燈》/ 自在老師.著

白象文化 / 201211月出版

《自在點燈》書介:

http://blog.udn.com/TztzaiMaster/7072247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ztzaiMaster&aid=7005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