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6/04 11:36:05瀏覽717|回應0|推薦3 | |
讀《荀子》札記(天論篇)
從前學生時代,接觸古人典籍,大多是隨著教材與老師的帶領,作課業需求上的探討學習。只覺得古人文辭很有氣勢,講得也頗有道理,讀來也很能增加自己的知識學問……。 而今中年之資,有了一番人生閱歷之後,以尋求並學習吸收古人智慧的心,重讀那些古籍,卻有了相契於心的更深刻體會!溫故而知新的喜悅滿足,就在與古人神交的那一當下! 從前讀《荀子》,覺得荀子先生很嚴肅,尤其講性惡,總讓人有些敬畏。而這兩天我重新讀《荀子》,展卷一讀,竟覺得字裡行間,流露的都是濟世教民的慈悲心,文辭是嚴肅的,心卻是慈悲為懷的!不由得令我感動落淚! 沒錯,什麼樣的時代弊病,就會產生什麼樣的對治學說,聖賢立說都是為了救世的!絕不能以抽離時代背景之純哲學思辯來看待!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荀卿嫉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於巫祝,信禨祥,……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萬言而卒。」 因為當時諸國「不遂大道而營於巫祝,信禨祥」,所以荀子撰寫了〈天論篇〉來破除這種對大自然天象災變的迷信,強調盡人事修禮義來治理國家的重要。我讀到他的文辭,相當淺白而親切,猶如充滿智慧的慈悲長者: 「星隊木鳴,國人皆恐。曰:是何也?曰:無何也!是天地之變,陰陽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雩而雨,何也?曰:無何也,猶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後決大事,非以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為文,而百姓以為神。以為文則吉,以為神則凶也。」 「何也?曰:無何也。」真是好日常的說話語氣,就跟我們平常說:「沒什麼啦!」一樣親切自然!輕鬆破解當時的迷信!而如今二十一世紀,人們似乎也還存在著若干對某些特殊天象的無明畏懼呢! ………………………………………………. 〈天論篇〉裡有一些勸勉的嘉言,甚契我心,摘錄於下,以為自勉也: ◎「聖人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備其天養,順其天政,養其天情,以全其天功。如是,則知其所為,知其所不為矣;則天地官而萬物役矣。其行曲治,其養曲適,其生不傷,夫是之謂知天。故大巧在所不為,大智在所不慮。」 ◎ 「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君子有常體矣。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計其功。詩曰:『禮義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謂也。」 ◎「楚王後車千乘,非知也;君子啜菽飲水,非愚也;是節然也。若夫志意脩,德行厚,知慮明,生於今而志乎古,則是其在我者也。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錯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小人錯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故君子之所以日進,與小人之所以日退,一也。君子小人之所以相縣者,在此耳。」 ──自在主人記於閒雲居 2011/6/4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