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愛的傳承書
2017/11/26 07:24:19瀏覽360|回應0|推薦0

 

   每個人喜歡書,都因為生命中曾有一個人把書引進他或她的世界裡。

   我喜歡書,是因為我有一位愛讀書的母親。她可以靠記憶,在桌上隨手把《紅樓夢》裡的人物畫一張圖表,來向我說明書中人物相關的關系。在我童年記憶裡,母親的身影不論或坐或躺,手中也總是有一本書。

   在我很小的時候,在那物質還不是很豐盛的年代裡,母親為我玩具買得不多,但卻會為我買書。還記得在我房間裡,小小一釘在牆上的書架,擺了一列安徒生童話和各種童話故事。每本書且都包著牛皮紙,寫上書名,干干淨淨,可以翻閱很久。這成了我閱讀的啟蒙。

   十八歲來美,母親怕我淪陷成為番子,不斷地為我隔海從台灣寄書。多年來身處國外,台灣當代的文學書籍卻從來不缺,九歌、爾雅、洪範、大地、純文學等出版社的書。多年後回台,才知當時著名的台灣「五小出版社」,我的收藏堪稱不俗。

   母親可能不知什麼是文字事工,也不清楚女兒日後會走上寫作的路,她只是單純地把自己的最愛,一本本地收購,一箱箱地運送。在大太陽底下,一趟趟跑郵局,為的就是把一顆母親的心,借著書漂洋過海,送到純然無知無覺的女兒手中。

   是的,幸運的人常常不自覺,我只知有書就拿來讀,異鄉孤獨,還有個書中世界可以鑽入,何樂不為?漸漸地,養成了我每晚睡前,再忙、再累都要摸出一本書來讀的習慣。像有些人睡前要喝杯熱牛奶或者吃點宵夜,我則是細細咀嚼幾頁好書。我的那一點可憐中文,也就如此地給保留下來。

   現回首,我的寫作,也就是在這樣一個上帝為我預備好的環境裡,才可能在異鄉裡還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我有一位愛讀書的母親,她是我生命中書的重要引薦者。因此,當我有了孩子以後,很自然地,也開始為孩子買書,好像一種生命的傳承。

   雖然沒有像家母那樣,把每本書都用牛皮紙包起來,但我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教導他們對書要有份尊重,不撕書,不弄髒,且告訴他們書不是玩具,不可以甩,不可以丟。要好好地看,然後好好地收回書架。也因此我們家的書都保持得很久,很新,且永遠都處於書所該在的地方。

   為孩子買書,我盡量會給孩子選擇的機會,以興趣為主。美國從幼兒園開始,學校每月會發Scholastic公司所出的書目(Scholastic 是一美國很大的童書俱樂部和經銷商,專門透過學校提供各層級閱讀資源)。書不貴,年齡也恰合孩子,訂購單和書錢交給老師,書送達後再由老師發給學生。由權威人物老師和對孩子影響力最大的同學,交織出一個鼓勵讀書的環境,是父母為孩子買書的最好窗口。

   我通常會讓孩子選擇他們想要買的書,還設了小小預算,每月購書錢全部加起來不能超過美金十塊錢(順便教孩子一下數學和作小管家)。我會過目一下孩子所選的內容是否合宜(有些價值觀可能和信仰不合),也會建議一些我認為合適的書。此外,為了孩子的語言發展,也曾買過《鵝媽媽童詩》(Mother Goose Rhyme)等童詩,這些念起來有韻律,孩子很容易朗朗上口,間接豐富他們語言的字彙。

   孩子大些後,我所收藏的一些英文版童書便傳給他們,比如說魯益師(C.S. Lewis) 的《那裡亞童話故事》整套七冊或麥德琳恩格(Madelene L’Engle)的科幻小說之類。也曾在網上基督教網絡書商(Christian Book Distributor) 訂一些有基督教價值觀的青少年小說。更大些,則是買巴諾(Barnes and Nobles)書店所出版的西方英文經典名著,很便宜又是精裝版,是最好的收藏。

   若有任何乾媽、叔叔或阿姨向我探問,送咱們孩子聖誕或生日禮物要送什麼?我都很美國式地坦承相告(不像中國人說不要客氣不用送),邀請他們一起來投資我們孩子的精神世界。我會建議他們送孩子書店禮券最好。所以孩子是成長在一個順手即可拿到書,聞到書香的環境裡。書是他們永遠不厭倦的玩具,也是他們最好的伴侶。除了健康身體(我自小提供他們晚飯每天一鍋湯),基督教信仰,就是讀書習慣了,這是我給孩子的三大傳承,有這三樣,相信日後孩子行走天涯無所畏懼也。

   每當帶他們看醫生時,母子女也都是一人一本書,安靜地坐在那看書等候。孩子從未有四處發野亂跑或破壞公物的機會。曾有父母問我:孩子是怎麼教的?這麼乖又守規矩?會靜靜地坐在那裡讀書?我很慚愧地說自己沒有特別教導,只是,讀書是一個模仿的行為。他們自小眼中的母親,就是常常手中一本書(正如同我眼中的家母),因此,也自然而然地會讓孩子以為,讀書就像吃飯刷牙一樣的自然生活習慣,不作不舒服。

   孩子進入中學,都是跳級學英文寫作。每需要一些文學作品的書,就到我的書架上找書。我們開始一場場書的對話,藉書的語言我認識了孩子的內心世界和發展成熟度,孩子也借著書的語言,進入的我的世界了解我的想法。 


   轉眼,孩子都進入大學了。現在,是他們介紹我好書,女兒學女性研究,兒子學心理學,都是我有興趣涉入的領域,於是他們的課本在學期結束後,都會轉讓給我,且會趁機指點我一些重點導讀。

   母親當初是把一個讀書的習慣傳承給我,從未想過現在我和孩子對話間,居然還多了書的語言。想想,父母和孩子間的共同財產是書,共同語言也是書的語言,且家風傳承是讀書,多麼美好?又多麼禮樂人生?愛,即如此涓涓滴滴混著書香味地傳承下來………


作者為負責同工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resina&aid=109189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