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13 16:31:52瀏覽3945|回應0|推薦5 | |
寫在前頭:我戒菸10年,戒酒13年,戒咖啡18年,戒賭26年。香菸確實不是好東西,但是酒、咖啡和賭博更糟糕。 從25年(1988) 前到現在,世界上很多種商品的價格都是絕對上漲的,最重要的指標性商品是石油和黃金,1988年5月,石油價格每桶在17.5美元上下浮動,同期的黃金價 格約為每盎司400多美元,除了指標性的石油和黃金之外,糧食和其他許多礦產也呈上漲的趨勢,可是無論石油、黃金還是糧食和其他礦產,都和國計民生息息相 關,唯有另外一樣絕對和國計民生無關的商品,25年來卻也漲漲不休,就是所有合法商品中的過街老鼠----香菸,理由是抽菸有礙健康。 25 年前我抽萬寶路,當時一包30台幣,同年我第一次去美國,如果沒有記錯,一包萬寶路在美國的價格為1.1~1.2美元左右,現在呢,一包萬寶路在台灣的零 售價為80元,在美國的一般價格為7.1美元,據說在世界金融首都紐約市,則是超過12美元的吃人價,我們簡單的算一下,萬寶路這個世界知名品牌香菸,台 灣大約漲了2.7倍,美國漲了6倍,比起其他國計民生相關的指標性商品,一點都不遜色。 菸害防制運動,大約從20年前如火如荼的展開,一 年比一年激烈,在大眾宣傳的領域裡,抽菸幾乎等同犯罪,區別只是不用坐牢,不抽菸的群眾反菸反到歇斯底里,我見過最荒謬的反菸言論,是某人說他最痛恨在騎 摩托車等紅燈的時候,聞到從其他騎士處飄來的菸味,然而車陣中的汽車廢氣,他卻毫不在意。我很想問問此人,在一個密閉的小空間裡,他想聞到的是香菸味還是 汽車廢氣。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萬寶路的製造商,Philip Morris公司的營收狀況,照理說全世界反菸反到這個地步,Philip Morris公司就算不倒閉,也該裁員減薪,規模大幅縮水吧? 1. 1992~2001年10年間,營業收入增長了52.1%,年平均增長4.28%,其中,1997~2001年5年間年平均增長4.53%。 2. 1992~2001年10年間,營業利潤增長了56.1%,年平均增長4.55%,其中,1997~2001年5年間年平均增長6.13%。 3. 1992~2002年11年間,淨利潤增長幅度較大,增長了124.78%,年平均增長7.64%,其中,特別是在1998~2002年5年間,增長幅度很大,年平均增長15.63%。 4. 1992~2002年11年間,PM的總資產增長了75.03%,年平均增長5.22%。 5、1992~2002年11年間,股東淨權益增長了55.04%,年平均增長4.07%。 6、與其他指標相比,員工人數沒有明顯的上升,2000年員工人數為17.8萬,是近10年的最高水平,到2002年有所下降。(以上資料節錄自網路) 怪事吧?一隻過街老鼠的日子,居然過得如此滋潤,最誇張的是,Philip Morris公司的淨利增長比毛利還大,並且在利潤增長的同時,竟然不需要增加雇用人數,天底下怎麼會有這麼好的事情? 再來看看2008年到2012年,Philip Morris公司的淨利: 2008:68.9億美元 2009:63.4億美元(-9.2%) 2010:72.6億美元(+14.5%) 2011:85.4億美元(+17.6%) 2012:88.0億美元(+3%) 除了金融海嘯那年之外,Philip Morris公司的淨利年年成長,並且請各位注意,以上的數字是淨利,既使09年負成長,不代表Philip Morris公司賠錢,只是賺得少一點而已。 大 概10年前,反菸運動幾乎變成台灣的全民運動,反菸團體呼籲所有餐聽及公共場合全面禁菸,還有人建議把台灣變成無菸國度,就在此時,2003年1月27 日,Philip Morris公司偷偷摸摸把公司名稱改為Altria Group,,對外宣稱的理由是企業轉型,反菸人士則認為是因為Philip Morris的名聲太臭,所以改個名字,其實都錯了。 反菸人士最喜歡把一句話掛在嘴邊,就是抽菸害人害己,所以香菸一定要漲價,讓癮君子們多繳一點菸稅,繳得越多越好,彷彿人間正道莫過於此,可是這些慷慨激昂頭腦簡單的反菸者卻從來沒有想過,菸稅到底繳給誰了? 答案是繳給類似Philip Morris這樣的菸草公司,你們罵得越凶,他們賺得越多,你越罵他越高興,所以,到底是誰在背後驅使你們罵的? 菸 草公司有一個計算公式,據說是由加拿大人研究出來的,就是『香菸價格漲價10%,香菸需求量減少4%』。這個公式就是菸草公司賺大錢的黃金法則,我們用最 簡單的算術來算一下,假設一包香菸10元,再假設每天的消耗量為100包;漲價10%後成為11元,減少4%的需求量後是96包。 10元*100包=1,000元 11元*96包=1,056元 (1056-1000)/1000=+5.6% 看 到沒有?香菸漲價10%,需求量減少4%之後,菸草公司的毛利反而增加5.6%,並且由於產量減少,成本跟著降低,所以淨利增加的更多,這就是近20年來 從美國發起,遍及全世界的反菸運動的根本原因,始作俑者就是菸草公司自己,是大菸草公司發動的反菸運動,是大菸草公司主導宣傳抽菸有礙健康,因為這樣才能 漲價有理,世界上沒有一種商品在漲價後還能得到大眾的掌聲,唯有香菸例外,所有慷慨激昂的反菸人士,都只是菸草公司的免費打手而已,別人嫁女兒,你們負責 買嫁妝。Philip Morris的改名,不是因為企業轉型,也不是名聲太臭,而是在仆天蓋地的反菸10年後,不降反升的暴利不能讓多數大眾看在眼裡。 然 而凡是社會科學的公式,都它的極限值,『香菸價格漲價10%,香菸需求量減少4%』的黃金法則也有極限值,就是當香菸漲價到了一個地步之後,這個公式可能 就不靈了,換句話說,香菸就不能再漲價了,再漲下去,4%的需求減少量可能會躍升到6%、8%或者更高,菸草公司的暴利就沒有了,那麼菸草公司該如何維持 他們20年多來的持續營利呢?很簡單,回到84年前的那套把戲。 84年前的1929年,心理學大師佛洛依德的外甥,奧地利裔的美國公關行 銷大師Edward Bernays,找來許多女模特兒,人手一根Luck Strike香菸,以香菸代表自由的火炬,在美國紐約第五街招搖過市,用抽菸來象徵婦女地位的解放,於是一時之間,香菸就在美國婦女界大行其道,這就是 Edward Bernays為菸草公司設計的置入性行銷。 讓我們回到現在,一模一樣的手法已經在悄悄地進行,2012年的好萊塢電影 FLIGHT中,黑人影帝丹佐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飾演一位私生活一塌糊塗,但是才華橫溢,幾乎是地球上唯一能夠挽救客機墜機命運的駕駛員,這種頹廢的天才人物,正是年輕人最崇拜的 典型,然而他在電影裡煙不離手;其次,今年(2013)初,一部精彩的政治性美劇House of Card,奪走許多人的目光,演員凱文史貝西(Kevin Spacey)在劇中飾演一位老謀深算的美國眾議員,在結束一天和對手的明爭暗鬥之後,他會和妻子一起坐在窗前抽一根菸,享受這一天的勝利果實,快樂似神仙。 由 於香菸已經不能再漲價了,價格不能漲就只能以量取勝,菸草公司必須逐步轉變香菸的形象,以提升香菸的銷售量,但是香菸的形象不可能轉『好』,所以只能轉 『酷』,藉助好萊塢電影裡聰明幹練者的角色,把香菸塑造為一種『寂寞英雄』的伴侶,藉以取得年輕人的認同。各位等著看,老K向各位保證,電影電視中的此類 角色會越來越多。 與此同時,自以為是什麼反菸鬥士的那批人,不要再以為自己掌握了世界的脈動,你們只是被菸草公司驅使的免費打手而已,我 每次看到孫越那張自以為是的老臉就想噴飯,建議你們趁早閉嘴,不相信的話可以試試,譬如在台灣發起一次完全無菸運動,規定每週六日全面禁菸,凡抽菸者一律 受罰,看看台灣駐美的那位金大代表會不會打電話回來嚴重關切。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