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4/27 10:32:01瀏覽624|回應0|推薦0 | |
證所稅開徵的迷思 總統大選後,馬英九掀起改革之路,然而在紛擾中,匆促中在3個月時間不到,就將24年前股市惡夢的開徵證所稅,再度出爐,不知行政單位是否做足了評估,而且在尚未滿足投資大眾的疑慮,就倉促提出明年立即開徵,果真已完全評估完成,何以外界有那麼多的反對意見在反應,但是投資市場立即引爆不信任的質疑,看來已無回頭路可轉圜,但行政團隊真能因應修法所帶來沖擊嗎? 1) 開徵證所稅之起因是什麼?,是租稅不公平造成社會的貧富差距擴大,再加上社會上對股市獲利的迷思,才引發財政部先行對股市進行開刀嗎?,請問貧富差距擴大的原因是什麼?,真的是部長認為是那1萬多人所造成的嗎?,那也未免將可課徵對象人數與全國人口數的比例太小了吧!,所以說貧富差距擴大是否等於租稅不公平,而又租稅不公平是否只有證所稅未開徵所造成的嗎?,難道沒有產業外移,形成失業率提高,薪資14年未成長,甚至於倒退至22K,派遣人力的盛行,讓企業找到規避承擔社會成本的負擔,再加上行政效率不彰,阻礙了投資市場的卻步,所以說貧富不均的問題,怎可將矛頭全然指向股市稅制呢! 2) 財政部在擬出開徵證所稅的決策,為何在大選後,就在3個月不到的時間點上提出呢?,事前未見到對投資人的徵詢,又未讓社會大眾進行多元討論,1~2次的公聽會,就決議仍依財政部規劃送行政院進行修法的推動,在公聽會看到各界的意見,但是卻未看到雙方之溝通,只看到財政部看似找了一些專家與學者來背書,待行政院內部有兩會意見相左之時,又火速夜會總統府拍板,媒體披露首長意見的針峰相對,但是連副總統的財經專才,立法院長的民意表達,也未獲得尊重下,如此真的表示財政部接受了外界對開徵證所稅可能面臨的後果的建議嗎?,看似完全沒有,只看到剛愎自用的決策而已. 3) 財政部在府會決議下,立即召開記者會,將社會大眾所關心的問題展開說明,但是卻未看到完整的輪廓,甚至於當下就有投信業者表達無法聽懂部長的說明,象徵性在安撫投資人說未來被課對象只在1~2萬人左右,而評估會有證所稅將可有100億的稅收,那麼是否表示那2萬人將負擔稅收100億的額度,而每人只有50萬而已,而那複雜的報稅程序,真的讓人聽的如霧裡看花,那麼果真將來會如預期課到應繳稅額嗎?,很讓投資人質疑,再說難道那2萬人不會利用適當的合法節稅手段去規避嗎?,財政部又說假如有人頭戶進行逃稅,可以完全掌握,那為什麼現在不先行就人頭戶進行追繳,反而大張旗鼓的修改稅制,又可能無法預期達到開徵的目標,如此形成的投資市場的動盪,可能反效果的程度,會大於稅改的內涵. 4) 證所稅與證交稅兩者的並行,第一個讓投資人感受到一條牛剝兩層皮,第二個雖有證所稅可以折抵證交稅的50%,但是兩者如此折算,到底整體上稅收會成長多少?,卻無數據可資參考,有此可能反而造成人頭戶交易更加猖狂,內資轉移國外,再以外資身份規避課稅,甚至於外移資金在國內股市空頭時,滯留國外規避投資風險,如此反而形成資金外移,尋求更保險獲利的管道,從證所稅的議題在投資市場發酵,市場已從股市日平均成交額1000億劇降至600億來看,可能那2萬人已早知風聲,有人已先行落跑國外了. 5) 何以國內投資人熱衷在股市獲利,難道股市沒有風險嗎?,不然就以去年來看,原本期待的大選行情,卻是從近9千點跌到6千多點,財政部不正是日前估算去年國人每人平均虧損68萬嗎?,那麼證所稅又如何在股市哀鴻遍野的空頭時去課到足額的證所稅,反觀去年成交量也曾達2000億日成交量,那投資人雖然虧損,反而是財政部課證交稅可以說是荷包滿滿,然而投資也只有自認時局不佳所致,綜觀來說是國內投資管道的缺乏誘因,定存利息塞牙縫都不夠,超過24萬還會被課所得稅,基金投資在空頭時局,也是虧損累累,房市投資有資金被箝制的無法流通,過熱房市又有被課豪宅稅的壓力,難道要讓此投資資金全力轉至黃金市場,主要投資人雖然明知股市之風險極高,但是就是怕多餘資金無法對抗通貨澎脹,財政部不應將股市投資人視同賭徒來看待,否則那就是逼投資人像去拉斯維加斯去賭51/49的機率了,投資人只是想將多餘資金找到一個投資管道,財政部應該去思考如何讓國內資金導向正當獲利的穩定管道,那樣投資人才會安心進行長期投資,也讓國內企業有一個豐沛的市場資金可運用. 6) 過去社會大眾對貧富不均的現象不滿,衍生對股市之未上市股票與員工分紅的暴利無法諒解,那也是台灣股市在新興市場獨有的特色,然而在社會撻伐下,近年來上市公司已縮小股利的發放,轉向發放現金股息的方式,還以前年最後交易日之收盤價來核計,而分紅來轉為上市公司的成本計算,如此下來也縮小暴利的層面,但是反觀財政部與證管會未對那些炒作股價,虛財報假消息的坑殺技資人,反而用區區數十萬元的罰款來交代套牢族,財政部不能在惡性企業的不思本業行為加以約束,反到是用證所稅來課散戶來滿足稅收,如此不公平的投資條件,又如何讓投資人心服呢? 7) 再談財政部在苦思增加稅源,但是卻未看到對逃漏稅的不良企業進行強力追繳,搞不好只要努力追繳稅收,都可能超過現在預期從證所稅的增加稅源,政府政策的實施應考量不要造成國人之困擾,如今證所稅版本初定,尚待修法階段,但是已引發國內證券業者從業員之恐慌,大感有營業員將有數萬人面臨失業之窘境,如此不知會對失業率造成多少影響,而那失業之從業員的出路將如何發展,也許許多人可能失望而轉業,也可能有人尋求國外的發展機會,特別是大陸在此方面的人才需求更是殷切,如果這批人才轉進大陸發展,雖是離鄉背井的到新環境發展,但是未來如果證交稅施行未達預期,最後行同虛設之下,是否仍然會回到國內市場發展,就很難說了,那一去不回的台勞,就不是科技業的專利,將再加入金融業的角色,這樣值得嗎? 8) 當然未來證所稅送交立法院審議,但是現在已在媒體出現不同修法版本林立,由此可以看出財政部事前對外溝通不良,誠意不足,只讓財政部認定的專家學者參與背書,這種態度說真的沒有看到財政部身為一個主管機關,在施行政策上的一意孤行,立法院本會期看來無法如其審議完成,而那修法時,各方意見的折衝,必定要讓市場更行觀望停滯不前,搞不好反讓在野黨找到一個制衡的議題,還好此財經領域非其強項,否則兩方角力,所傷害的絕對是投資人,另外也請行政府應該思考證所稅真的只是財政部應該要努力的單一方向嗎?,那麼兩岸投保協定過去一直有政治力的干擾,以致於仍處於停滯情況,雖然投保協定有陸委會與經濟部在主導,但是投保協定關係到金融業的部份也是佔很大之比例,財政部是否應該多參與,用專才的技術讓此投保協定儘速達到社會的期待,行政院期下不能各部會在外單打獨鬥而已,應該加以整合來發揮團隊力量才對,否則對外在簽訂FTA等重大國際約定時,獨缺財政部的專業,財政部的角色不應該只有國內財經的角色,應該也要有國際事務的表現才對. 9) 現在時局萬物皆漲,民生已是哀鴻遍野,然而卻在此時機拋出證所稅的議題,只是讓全民倍感壓力,在此並非反對證所先的開徵,重點是開徵的理由是否正當,開徵的額度是否會達到預期,證交稅是否相對的不增反減達到反效果,開徵的施行細則未見完整輪廓,舊苛弊象未見有積極改善的著力,影響整體產業的深淺,沒有看到據體說明,貧富不均現象在開徵後,是否會改善讓人質疑,可預期的市場萎縮已昭然若揭,稅改提倡的公平正議看似正當,但是卻未見惠及中下階層民眾,創造優良經濟環境未見具體,但是民生消費已明顯感受到結凍以對,民眾薪資收入未見成長,反到是物價高漲,稅賦又再增加,難怪民怨載道,剝奪感逐漸加深,這難道是馬英九追求的歷史地位嗎?,執政團隊應該好好省思,投資人如果大賺,在能力範圍內被課稅,那也是心乾情願,但是收入已大幅減少,而物價又暴衝在急,再稅負加重,只會讓全民倍感艱辛,如此的歷數地位是什麼? 經濟學不懂,財經專業非專門,人民只對材,米,油,塩,醬,醋,茶的切身問題感受最深,如果局勢榮景可期.那麼什麼都可以,但是如果沒有好的未來遠景,那麼填飽肚子最重要,總統,院長與部長您們可能一輩子也不擔心這方面的問題,但是全民並非如您們有好的環境,我們擔心的是工作是否穩定,會不會未來會被資遣,失業後又會多久,那些房貸每月要從那裡來籌措,小孩的學費不能少,更不可以讓小孩餓肚子,不求有豪宅可以享受,只求粗茶淡飯有每一頓溫飽,退休之生活等過了這一關再說,這些就是人民最悲微的要求而已,馬英九不要讓人民背棄您,還希望台灣未來的四年能夠安然渡過,只好向上蒼默禱吧!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