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3/16 16:30:06瀏覽9231|回應2|推薦23 | |
轉載自~http://tw.knowledge.yahoo.com/ question/question?qid=1105061502002 回答者: 老師 ( 初學者 4 級 ) 回答時間: 2005-06-15 06:08:09 總是以多樣面貌展現美感的新世紀音樂(New Age Music),從濫觴到風靡全球已有很長一段時間,若堅持要尋找它的脈絡與軌跡,一般都認為New Age Music是興起於1970年代,而至1980年代中期已經蔚為風潮了。 根據Steven Halpern的說法,話說1973年,在舊金山舉辦的Kohoutek彗星音樂節(the San Francisco Festival in Honor of Comet Kohoutek)中,一群多半是素昧平生的音樂工作者齊聚一堂,包括作曲家與演奏家。這次聚會讓Joel Andres、Iasos、Steven Halpern等人發現:他們彼此之間雖然從未交流或合作,但音樂創作卻有許多共同點,這樣的共同點甚至比他們與其他領域的音樂人還多。他們的作品若要稱流行、搖滾、古典、爵士都有些牽強,但他們可說皆以冥想、心理層面為出發點而創作,甚至影響許多後起之秀。這是目前大多數人知悉的關於New Age Music起源的說法。 有人認為Windham Hill公司所製作的專輯是New Age Music的開始,不過Windham Hill 的成立是1976年的事,在此之前早已有人在做新音樂的嘗試。知名德國大廠ECM就是更早成立的公司,而Paul Winter早在1970年代初期便嘗試採集自然聲音融入音樂。簡單地說,New Age Music並非興起於某個特定運動或目標,但是對於唱片公司的行銷工作來說,有一個明確的類別作號召,的確是有利於吸引樂迷的注意,我們只能說, Windham Hill強化了New Age Music的發展基礎與識別標誌,但這類音樂在尚未被歸類與廣泛注意之前,早已迴盪在人間了。 但眾所皆知的,有很多音樂家都不喜歡被歸類為New Age,即使是Steven Halpern本人。這道理很簡單,原本就是為了突破既有的音樂形式而去做種種嘗試,現在又要為自己的作品下一個狹隘的定義,真是一種矛盾。以New Age這個範疇來說,唯一的統一應該就是音樂家想帶給聆聽者的美好感受。我們可以在New Age Music中捕捉溫潤可人的美感、享受那份寧靜自適、甚至沉醉在充滿想像的空靈樂聲中,引發一種內在的寧靜感應。但它聽起來可能有點像流行輕音樂、軟式搖滾、某些室內樂、或者像輕柔爵士等等。 New Age Music的風貌如此多變,因為被視為New Age風的音樂家本就是來自各個領域,因為一個偶然一致的方向,憑藉著各自不同的音樂訓練,成為原有領域的反動或創新。原本接受嚴格古典音樂訓練的人,可以運用高超的演奏技巧、與細緻的組織能力,來創作出不同於傳統曲式的New Age Music作品;而學習過電子樂的音樂人,自然也會運用電子樂的特色加以創新。所以會有這麼多不同型態的音樂專輯,都出現在葛萊美的New Age Music相關獎項的提名名單中。 從音樂學的觀點看New Age Music Steven Halpern曾經以音樂學的觀點來分析New Age Music所具有的特色,包括以下所述五個重點: 合音(Harmony):New Age Music的基礎是合音與和諧音,並非僅用大和弦而不用小和弦,但會摒棄部份爵士與搖滾的發音方式,以避免不和諧與不悅耳的樂音。 旋律(Melody):New Age Music突破既有作曲方法,不以傳統上對音階的思考模式為限,而是組成新的、不見得能立即朗朗上口的旋律。 節奏(Rhythm):New Age Music根本不強調以打擊樂器或休止符所建立的節奏感。一方面拜電子音樂技術所賜,可以輕易製作出無停頓的樂音;另一方面,New Age Music以不強調節奏的作曲方式,營造特殊的空間感與意境。 音色(Timbre):New Age Music避免使用刺耳與急促的聲音,因為那會增加音樂的壓力與張力,也因此小提琴、小號、電子吉他、合成敲擊樂器等較不適用於表現New Age Music。 音質(Texture):空間感是New Age Music的一個重要的面向,New Age Music也曾有「空間音樂」(space music)之稱,其同時指涉音樂所表現出的質材感、與意圖引發聆聽者去達到的狀態。 New Age明確成為音樂類稱 八○年代中期,New Age Music的發展已經逐漸成熟,Billboard雜誌也順應了這樣的趨勢,設立所謂「成人另類排行榜」(Adult alternative chart),榜上的專輯包括了現在所謂的New Age Music與世界音樂。這一類的音樂,吸引了許多不同背景的樂迷,他們希望聽到與主流音樂有所不同的作品,但卻又不希望與主流形同陌路。成人另類的音樂類型,無論是原音的、電子的,都受到流行樂、搖滾樂與爵士融合樂的因素影響。有些專輯會出現帶有歌詞的演唱部份,不過大部份都是器樂演奏的型態。成人另類的創作者通常在旋律上都會求新求變,具有鮮活的節奏,演奏樂器時個人色彩濃厚,但創造出來的音樂卻又是如此平易近人、受人歡迎與喜愛。 1986年舉辦的第29屆葛萊美獎的獎項中,也增設了「年度最佳新世紀唱片」(New Age Album of the year)的獎項,第一個獲得這個獎項的,是演奏豎琴的奧地利籍音樂家:安德列斯.佛倫懷德(Andreas Vollenweider)。這應該算是New Age首度明確地成為音樂類稱之一。 New Age Music中常見的表演型態 我們可以用其他的角度來認識New Age Music。一般來說現有的New Age Music專輯有下述幾種表演型態 (一)器樂演奏: 包含器樂獨奏(Solo Instrumental)、新古典樂派(Neo-classical)、新原音樂派(New Acoustic)等。 New Age Music的知名品牌,如Windham Hill與Narada等等,大多是靠錄製這類音樂專輯起家的,其後形成一股風潮,新世紀音樂家們紛紛以這種「印象派」風格進行創作,甚至從民謠中取得靈感,以鋼琴、吉他、居爾特豎琴及德西馬琴(hammered dulcimer)等樂器來進行表演。雖然有些作品確實是推陳出新,且往往能牽動人心,但也有許多二流樂手投機地搭上這股風潮,創作出如同「裝飾用壁紙」一般的作品,導致這類音樂一時聲名狼藉。但還是有許多樂手仍然在此領域創作不輟。 當代許多演奏家都受過嚴謹的古典音樂訓練,卻又不願屈從現代古典樂風對於理智的、無調性的作曲形式之強調。這些樂手儘管對音樂的詮釋皆有獨到之見地,但古典音樂對他們而言仍是重要的靈感來源。就當代演奏形式的音樂(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 music)的脈絡而言,新古典音樂是指任何受到古典音樂影響的音樂類型;或者是以重新編曲的方式演奏古典音樂(巴哈、帕海貝爾與德布西的作品似乎是最受歡迎的改編對象),或者是把巴洛克、古典的、浪漫樂派的、印象樂派的音樂因素予以重組,都可以稱為新古典樂派。 新原音樂派則是混合著bluegrass鄉村音樂與爵士樂,聽了可使人精神為之一振的音樂類型;專輯中通常都使用曼陀鈴琴、小提琴、斑鳩琴及原音吉他等民謠風樂器。這類音樂家的行家功力就展現在他們拓展音樂領域的能力之上:除了傳統音樂家因循故技的角色之外,他們的才華每每會在即興表演與複雜的爵士合音中淋漓盡致地呈現。 (二)環境音樂: 這類音樂除了稱作環境音樂(Ambient Music),也有人稱它為自然音樂、綠色音樂、芬多精音樂等,現在因為盛行於仕女水療(SPA)與渡假中心冥想室,竟也有人稱它為SPA音樂。 事實上「環境音樂」這一名詞是由Brian Eno所創立,使用回音、電子樂的迴響(Reverb)以及其他利用空間創造出的聲音技巧,把這些都當成營造氣氛與聲音環境的音樂要素,早期環境音樂大多屬無調性實驗音樂(Atonal Experimental Music),其中許多作品曲目時間很長,但這段時間內的音樂內涵與音色的變化上卻是極其細微,例如單調重複而冗長的火車聲與飛機起飛的聲音。但現在一般所謂的環境音樂卻有其更廣泛的定義,包含透過環境音「取樣」(Sampling)、結合音樂而創作出的優美曲風,有如在鳥叫蟲鳴山風水潺中演奏。甚至有許多音樂工作者已經發展出一種能力,能夠模擬大自然中的聲音、企圖複製聽者對於空間與時間的感覺。 (三)電子合成: 包含激進的電子樂派(Progressive Electronic)與電子─原音樂派(Electro-Acoustic)、科技─原始部落音樂(Techno-tribal)。 各種不同類型音樂的出現,往往述說著科技本身的發展。這類的音樂家已經不僅僅是用取樣與電子合成的方式來複製音效,他們傾向於改變聲音原有的音質,有時會轉換成根本無法辨認的狀態。有些人會創造出特有的聲音,而不使用現代合成樂家已經創造出來的現成聲音。電子樂在這類的創作中,與原音樂器扮演了相等的角色;特別是,他們通常以合音或回音等等方式來演奏原音樂器,對演奏者的技藝可是一大挑戰。這種音樂在「聆聽」、「思考」與「感覺」等方面為我們開啟了新視野,提供一種空靈靜謐的新空間感;但令人擔憂的是,某些激進電子樂派的創作者對科技本身的崇拜,往往會棄絕了藝術表演中最真誠的性靈與心神,而流於技術的賣弄。 談到科技─原始部落音樂,其實也可說是「民族風融合音樂」的變形。這種音樂理念,在那些使用電子樂器、注重音效的音樂家之間,已漸形成一股風潮。其內涵是將人類最原始的音樂表演方式與現代科技的樂器、設備予以結合。來自於非洲、澳洲與南北美洲的原始部落旋律和樂器,配合著細緻的電子音效,是這種音樂的最大特色。這種音樂創作類型的困難之處在於:創作者如何以既有的技巧與敏感度,將兩者予以完美結合,否則聽來既不如富有人文精神的世界音樂,又不能呈現電子樂的華麗精緻,而成為只是抄襲著古老音樂文化的廉價作品。 (四)人聲演唱: 人聲(Vocals)一般都是結合新古典樂與電子樂做演出,也有部份全人聲表演,其概念多半是將人聲視為一種天然的樂器,而在New Age的領域中,擔綱演唱的多半是悠揚的女聲或清純的童音,聽起來有如依偎在母親的懷裡,甜美自適。例如風靡全球的愛爾蘭之星恩雅(Enya)、克蘭納德主唱莫雅(Maire)、有英國恩雅之稱的妮琪貝瑞(Nicci Berry)等。就連唱腔如夢似幻的百老匯音樂劇高音女伶蕾貝卡(Rebecca Luker),也出過如新古典樂風的詠嘆調專輯「天籟詩篇1、2」(AriaⅠ、Ⅱ)。 出現在New Age Music中的特殊題材 有些專輯算是New Age Music中較特殊的題材,在此略加介紹: (一)民族風融合音樂(Ethnic Fusion): 在當代器樂演奏的音樂中,是一重要趨勢。將具有民族特色的樂器、樂風、節奏與西方音樂風格予以融合。世界上有多少種音樂文化,民族融合音樂就有多少種可能性。這一類的音樂往往和「世界音樂」、「民族音樂」的領域重疊,難以明確界定。大致上來說,世界音樂所呈顯的還是較純粹、傳統的表演,多與其文化、傳統慶典、神話傳說有關;而民族音樂的範圍應更小、更嚴謹,如同世界上各個民族自己的古典音樂,若有創新,也不偏離固有曲式、調性、曲牌等多年歷史累積形成的規格。New Age Music中所呈顯的民族風,就是帶有民族風味的樂器、旋律、意境表現,有時與音樂家本身的地域性色彩也有關係,能讓你聯想到希臘的海岸、加拿大的雪景、東方古國的神秘等等。 (二)宗教音樂: 近年來宗教唱頌與演奏十分盛行,而樂迷本身並不見得有宗教信仰。其實這一類的專輯也是富有溫潤美感、寧靜自適、與空靈樂聲。表現的媒材也包含了器樂演奏、電子合成與人聲唱頌,中外都有這一類專輯,而且有別於歸類在古典音樂中的聖歌、宗教樂曲等。 (三)冥想音樂: 冥想音樂大多是電子音樂的成分,基於引發內在寧靜感的目標,有些人對New Age Music的興起與感受,與對「靜坐」、「冥想」(meditation)的修鍊實踐以及對生命完整性的重視有關。一般而言,這種音樂類型的專輯所具有的和諧、無負擔的特色,與所謂「新世紀哲學」有密切關聯;新世紀哲學精神鼓勵人們在精神上超脫塵俗,透過心靈的修鍊來進行肉體的治療。有人認為這是針對人類腦波波長所估算出來的一項「後實證主義」。不過這一類的專輯所具有的藝術性,倒不見得低於其所具有的治療性。 (四)電影配樂: 電影配樂的風格是最多變的,嚴格來講,電影配樂應該是電影藝術整體表現的一部份,在畫面與聲音作最適當結合的時候達到尖峰,但並不表示電影配樂就不能算是完整的創作,配樂有時甚至比電影畫面更令人回味無窮。在電影相關獎項議定時,「最佳電影配樂」是個明確的標籤,但在純粹討論音樂表現時,電影原聲帶可能屬於古典、爵士、流行或New Age等各個領域。得過New Age獎項的電影配樂大師馬克伊山(Mark Isham)原是爵士樂手;英國的搖滾樂手彼得蓋布瑞爾(Peter Gabriel)因「基督最後的誘惑」電影配樂而獲得New Age獎項。由於電影藝術水準的提昇,配樂的方向與風格也顯得更新穎、更具美感而多元化,這就是New Age Music的特色吧! 參考資料 http://cdhi.audionet.com.tw/200010-cdhi/Topic%20Park/ Special%20project/06-new%20age-1.htm 回答者: wenyu ( 初學者 5 級 ) 回答時間: 2005-06-15 06:33:01 "根據百科全書的記載,一九七三年時,有一群一人在舊金山音樂節聚會,試圖為自己創作的音樂類型下定義,於是有人突發奇想:既然它不是流行樂,也不是古典樂,那就叫它『劃時代的新音樂』New Age好啦!" 它一開始是以電子音樂的方式呈現,像是曾經來台的Yanni、日本的喜多郎、Mike Oldfield等等。到了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漸漸地開始也有越來越多地音樂家使用傳統樂器。 鋼琴是一個較常聽到的樂器,George Winston的作品想必大部分的朋友都聽過。我個人的偏好是吉他,Narada這家公司就是以出版及他手的新世紀音樂作品而出名的,當然他們後來也容入各式各樣的樂器。不過新世紀音樂大廠不外乎就是Windham Hill。 很多朋友也會把民族音樂、心靈音樂、世界音樂等等也歸入新世紀。這一部分就見仁見智了。我覺得新世紀音樂是一個概念,它傳達的訊息較古典音樂更為抽象,卻不似流行音樂般的落入俗套。新世紀音樂家往往關心的是大自然、生命、世界等等較為宏觀的題材。早期的音樂家透過靈巧的音符將現代樂器與這些題材合而為一,很有趣的卻也劃時代的一種創作思維。電子音樂有電子音樂的彈性、傳統樂器有傳統樂器的優雅,端看個人喜好。 我還是喜歡吉他... PS. Narada的網站上可以免費線上撥放他們的音樂,可以聽聽囉! 參考資料 鄭開來 (1995), New Age新時代音樂發燒書, 皇冠出版. |
|
( 休閒生活|音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