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寧願燒盡,不願鏽壞
2009/10/05 11:12:51瀏覽828|回應0|推薦8


本期的商業週刊報導了一位令人敬佩的眼科醫師陳雲址先生。醫師是知名的眼科權威,第十屆醫療奉獻獎得主,四十一年前創辦了台北信望愛眼科,曾創下一日看診兩百人的紀錄。十五年前因為爆發猛爆性肝炎而提前退休,赴美國含飴弄孫。那年的他五十五歲。



經過五年後,他還是回台灣了。在美國的日子雖然逍遙自在,但是,對陳雲址來說一直覺的心中不踏實。於是,他偕同妻子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共遊台灣,在每一個偏遠的鄉鎮就這麼住個兩個星期,他在尋找是一處可以奉獻心力的地方。而那年的他已經六十歲了。



一般來說,六十歲是大家認為該退休的年紀了,所以當他的親友得知他竟然放棄了安逸的退休生活,還要回台做事,都笑他頭殼壞掉。關於這些雜音,陳雲址先生也就笑笑帶過,因為在他心中為台灣奉獻一生的馬偕博士一直是他的偶像,馬偕博士的事蹟,讓他深感敬佩。另外,他也深深感謝自己的妻子與自己同心,願意跟他一起返台相伴。



他在找尋台灣有哪個角落沒有眼科醫師,可以用得到他的地方。最後他發現國境之南---恆春半島就是一個迫切需要眼科醫師入駐的地區。



住在恆春的居民如果得到眼疾,不是讓它自然惡化到眼睛失明,不然就是要花兩個鐘頭的時間搭車到高雄看診。如果是住在台東南端的人,不花個四小時的車程,很難碰到一位眼科醫師。就因為就醫不便,讓恆春地區失明的人口高居台灣之冠。



陳雲址先生知道他要奉獻的地方就是這裡了,於是落腳台灣基督教醫院,成為第一位定居「台灣尾」的眼科醫師。



他住在宿舍裡,每天上午要看五、六十個病患,下午還要進開刀房。如果三更半夜遇到眼科急診,他仍得親自出馬。忙到凌晨才回家也是常有的事,當太太十分不捨的時候,陳雲址先生會安慰太太:「雖然會有累的時候,但是卻沒有苦的時候。」恆春是全台灣步調最慢的地方,而醫療資源的短缺,卻讓它成為醫師最忙的地方。



由於他的出院尋訪,讓排灣族老人減少了很多失明的人口。原來,排灣族老人罹患白內障卻多數拒絕開刀治療。因為他們有一個迷信,認為開刀會減壽,所以,晚年失明的人口一直很高。於是陳雲址先生開始與老人們搏感情,並半哄半騙的保證而把他們通通拐來治療。於是門診數量開始逐漸增加,從幾十個到現在近百個的門診,大大的減少了失明的人口。



另外,陳雲址先生也發現恆春地區角膜潰瘍的人口比其他地區高出很多,經過研究才發現是因為恆春盛產洋蔥,工人採收洋蔥時,落山風會將帶菌的洋蔥皮颳進工人們的眼睛,引起角膜感染。於是,他發明了一種類似蛙鏡的護目鏡,並請美國工廠製造。在每年的三、四月份洋蔥收成前,他就會到軍營、農會做宣導。



早已超過退休年齡的他儘管頭髮花白,但是卻沒有老眼昏花、牙齒動搖的情況,不停的勞動身心所換來的獎賞,就是沒有鏽壞的體力。如今他最驕傲的是自己的健康及還有能力為他人付出。現年的他已經七十五歲了!他說:「能做事讓自己心裡有成就感,而且看到自己不是躺在床上要人照顧,而是能照顧別人,這不是件值得高興的事嗎?」



當然陳雲址先生也有放鬆時候,他最喜歡跟太太牽著手走在恆春的沙灘上,在那邊看看夕陽、吹吹風,雖然夕陽就已經要西沉,但是它卻展現出最美的雲彩來跟大家分享。



陳雲址先生與太太這種生活方式的選擇也可以說是另外一種另類的退休生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我想,陳雲址先生又何嘗不是恆春半島居民心目中的馬偕博士呢?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omethingWonderful&aid=337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