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因約眺望專欄】「有神的恩在身上」是這世代教養唯一有效方法
2023/11/17 11:26:04瀏覽31|回應0|推薦0

   《聖經》記載,撒母耳雖自小就寄養在聖殿裡、大衛被「放羊吃草」亂養,他們依舊身心「強健起來,充滿智慧」,是因「有神的恩在他們身上」...

   托兒教養乎?

   「回到自己的城拿撒勒,耶穌漸漸長大,強健起來,充滿智慧,又有神的恩在祂身上。」(路加福音2:39-40)

   在父母全時間的愛中「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祂的心,都一齊增長。」(路加福音2:52)而成就了人類偉大的救贖。

   女兒產後暫辭教會傳道人的事工,專心照顧兩個寶貝孩子,女婿剛完成學位,在天龍國工作,買不起高價住屋,只得每天從新竹到台北通勤,看他們辛苦掙扎實在不忍,但又無可奈何。女兒咬緊牙關,也要親自餵養自己的孩子,不肯托兒去賺得蠅蠅小款來支付保母/托兒費,如現今許多新小家庭般。

   身為牧師,我常為所有因需維持家庭支出,而捨孩子於托兒所或保母的眾家庭,感到不捨與難過。

   上世紀末,巴爾幹半島戰亂,許多倖存、被棄的孤兒,被收容到羅馬尼亞.布加雷斯特(Bucharest)孤兒院、或較高品質的寄養家庭。哈佛及幾個大學於2000年共同進行「布加雷斯特早期介入計畫」(Bucharest Early Intervention Project;BEIP),長期追蹤、評估這些孩子們在身、心、社群方面的影響。

   2014年,華盛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凱蒂.麥克賴芙琳(Katie McLaughlin),以功能性核磁共振儀對這群已達16歲的孩子做腦部造影研究,並將結果發表於《生物精神科學》(Biological Psychiatry)雜誌。隨後,不少其他實驗室也相繼進行了「制度化養育」(Institutionalized rearing)對於兒童、青少年腦部效應的研究,至今蔚為心理學、神經科學等領域之新風潮。

   之前,心理學家發現:這群孩子們當中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者偏高,4-5倍多於「正常家庭」(Never-institutionalized family)教養的孩子;而既使在「品質」相對較好(High quality)的「寄養家庭」(Foster care),也有這種傾向。

   麥克賴芙琳進一步以腦部造影實驗,首先指出這些孩子大腦皮質(Cortex)組織顯得比較薄小,該區域主控衝動、注意力、協調能力、記憶、計畫、與理性等。她們發現灰質(腦部主要功能)和白質(神經系統連結,Connectivity)體積與表面積都同時較小;這現象沒有男女差別。同時,ADHD症狀程度隨皮質薄小(體積減少)程度而嚴重,縱使在嬰兒八個月大時就離開「制度化養育」孤兒院,到品質較好的寄養家庭,他們的傷害並沒有較改善。這一點,麥克賴芙琳感到很難過,因為一般的ADHD是可以改善的。

   「早期不良環境與經歷,」麥克賴芙琳結論說「會造成ADHD。」

   之後,有更多的早期兒童養育對於腦部發育、心理發展等之研究,都指向在父母愛下的養育,不管是「照書養」(第一胎沒經驗)或「照豬養」(第二胎之後),都優於寄養或托兒。

   《聖經》記載,撒母耳雖自小就寄養在聖殿裡、大衛被「放羊吃草」亂養,他們依舊身心「強健起來,充滿智慧」,是因「有神的恩在他們身上」。

   再窮,孩子都要自己養。我們也要責成政府多花心力協助低薪、無力的父母;教會更該全力辦好兒童主日學。每個孩子都是心頭上一塊肉啊!

   「神經神學」說:「有神的恩在身上」,是這世代教養唯一有效方法。

  (轉載自《基督教今日報》)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nglongPan&aid=18007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