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談 『社會運動』與『社會成本』的思維,正在考驗政治人物的『智慧』與『判斷』.
2010/05/30 19:50:26瀏覽555|回應0|推薦0

 『社會運動』與『社會成本』的思維,正在考驗政治人物的『智慧』與『判斷』.

 

        說真的又見政客挑起社會運動之跡象,數年前曾就此社會運動之情形表達個人之看法,但卻沒看到政治人物有去深切的了解與否?,當然只見到一位政治人物有去了解此類社會運動所引發社會成本的巨大,因此想想同樣之意見是否出現的結果,本人年事已長,但是國內社會運動之本質是否有質變,當然會提出社會運動之主事者,是在過往時空環境下,在未獲得管道表達途徑下, 一個不得不的方泓來引起社會注意,反觀現在表達的途徑是否已大幅增加與多元性,是否仍有相同的背景,在此就不明說,留給政治人物一個思考空間吧!,唯一要提醒政治人物,數年前的社會運動後之結果,在如今的時空是否會有相同的預期結果,可能不見的一樣,如果民眾素質已提升,有可能會有完全不一樣的結果,希望不會有反效果,那麼就得不償失,另一方面是數年前在社會運動後,未曾有人去核算所造成的社會成本總共是有多少損失呢?,如今如果假設以相同的社會運動所產生的社會成本是否會更為龐大,是否屬於所有庶民的期望,那就看政治人物的智慧與判斷,本人就不再多說了,讓大家去思考吧!

在此舉例過去最大也最震撼的一次的『百萬紅衫軍圍城』,當時亦引起國際媒體的報導來參考吧!

本人就假設當時社會運動之參加人數以一百萬人來討論.

1)      當動員如此人數進入台北市,50%人員是來自外縣市來算,那需要多少交通工具來運送,50人載運需要一輛巴士,那就需要有二萬車次的來回,如今高鐵已開通,那麼會有多少就看規劃人員如何運作了.

2)      那麼一萬輛巴士之承攬需要有多少運算?

3)      一萬輛巴士需要加多少的汽油消耗量

4)      台北要如何準備一萬輛的巴士停放空間, 疏運計劃動線, 與進出市內的交通管制的成本是多少呢?

5)      為了疏運人潮,那麼需要動員多少交警,員警與義交來維持秩序,也需仍需考慮軍憲力量人員.

6)      人潮進入市內後,又需多少的市民來服務人群,想必需號召義工的加入,那麼需要多少人

7)      接著討論一百萬人潮需要三餐的飲食來提供,第一個需要多少礦泉水提供

8)      少說還需要最少100~150萬個便當,每個以50元來算,那就自已算要多少錢了

9)      當一百萬人潮進入市內,總是需要內急方便,所以台北市需準備多少公廁來因應呢

10)  這社會運動將造成動線內的工商活動將受到多少影響,商業經濟隱藏性損失會有多少呢?

11)  為了維護人群緊急狀況的救護,台北市需動員多少救護車在沿線待命,相對的在市民有其他救護需求之衝擊又是多少?,500輛還是只要50輛就好,從那裡調度來?

12)  過往政黨在動員走路工造勢,就有發放費用之案例,以每人200元來算,那就要多少錢呢?

 一個政黨為了滿足支持者情緒上的宣洩,而舉行群眾運動,不予安撫而是更加煽動,讓群眾更為激動,而讓全體社會大眾來承擔所發生之社會成本,是鴉個不負責責任的行為,應予加以遣責與限制,否則是否應讓發起者進行社會成本的支付才對?,此並非對言論自由之壓抑, 因為現在科技有各式各樣多元媒體已提供此管道, 但是政黨卻選擇社會成本最高的方式, 當然應該由其承擔, 就以泰國紅衫軍為例 - 泰政府擬向紅衫軍求償, 這就是避免政客無端的去操弄群眾, 卻以為言論自由為擋箭牌, 否則全國上下各政黨均用此方式操弄, 那一週七天不是天天有遊行, 而且絕對鎖定最大的城市, 與最繁忙之路線來進行, 受害的卻是當地居民, 與打拚經濟的社會經濟, 對不負責任的政黨是應該採取根本的行動了, 台灣已非戒嚴時代, 台灣的開放不是給政宮操弄群眾的藉口, 台灣的經濟不是用群眾運動來造就附近路線的7-11,全家等便利商店與流動攤販, 姑息政客就是做賤自已, 中間選民該是怒吼的時候了.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YANG&aid=408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