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新加坡學者的離間之計,勿信之
2010/06/15 21:17:03瀏覽308|回應0|推薦2

ECFA再緩簽10,不會吧,現在的科技時代10年之變化有多大,誰也無法預測.

 

如果ECFA之議題是政治的,那緩簽10年太少,30~50年才足夠讓台灣的民主更成熟化,而也需讓大陸的民主制度去萌芽而已,去看看台灣經過多少陣痛,才至今仍未徹底成熟,何況是大陸仍有許多其內部的問題待他們自已去解決,因為台灣也幫不上忙.

 

如果ECFA是經濟問題,那麼10年太長了吧,比亞迪只花了3年就超越鴻海20年的辛苦經營,何況是未來10年的變化, 但是明年以後立即看到的是台灣是否立即喪失了進入未來全球第一大的消費市場,因為歐美在這波金融海嘯之後,不知道3年內是否會復甦起來,何況韓國虎視眈眈的窺覬已久-三星已獲韓國政府准予在大陸設廠,因為如果不如此三星未來只有尚未復甦的歐美市場可吃,而日本卻早看到此點,但是民族情仇,讓其無從借入,目前已迂迴曲折轉進台灣,想借台灣之力切入大陸此塊新興市場, 最後大陸內部的技術能力因為資訊的不透明化,那是新加坡學者絕對無從而知的,在此時正是台灣切入利用過去台灣所創造出來的IT產業,將其研發技術,產品化,行銷市場與服務終端客戶加以做產業鏈整合的大好時機,難道要讓新加坡去做嗎.

 

大陸未來的產業在貿易關稅,法規標準,專利智慧財產權等部份絕非身在其外的人可以了解的,我不相信台灣未來有那麼大的能力壓垮大陸民眾的最後一根稻草,反而是台灣在互利下,可以進一步協助大陸在未來產業成長過程中,減少不必要的虛功,請看大陸是否依就追去台灣模式在設立科學園區,建高速公路,用手機取代市內電話,用WIFLY取代ADSL….太多太多的例子,台灣可以充分讓大陸在從共產主義轉型為社會主義,相對的大陸在簽署了ECFA後,對台灣來說是一個難逢的大好機會將台灣的代工產業轉型至研發/設計/製造/行銷/服務一貫化產業的機會,當然這一切分別要看台灣政客勿將ECFA政治化,台灣官員要有創造競爭力的遠見,與台灣企業界的CEO拿出良心來努力以赴.

最後不妨問一問 張忠謀先生, ECFA對台灣重要性如何, 必竟 張先生所經營的台積電已是一個世界級的產業龍頭, 張先生對台灣的熱情絕對會對台灣民眾真話.

 

新加坡學者請不要再離間兩岸, 李光耀先生絕對不會昧著良心說謊.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YANG&aid=4132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