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討論 『台灣之恥』在那裡?,請知識份子用『台灣的良心』去找出來吧!
2010/06/16 06:50:53瀏覽265|回應0|推薦5

      近日來一群教授,學者跳出來在談論『台灣之恥』,再看一群政治人物對國家政策的立場的反覆無常,深思台灣的人文素質何時變的如此不堪,難道『台灣的良心』真的在數十年的民主改革中消失了嗎?,一個國家的組成有各樣形形色色的人員去構成,然而帶領整體國家向前邁進的動力是什麼呢?,不正是由政治家,學者,知識份子,企業家…等成員各司其職的發揮其應該有的角色去領導民眾齊心一力的為國家前途去奮鬥,可是如今看到的卻是讓人心痛至極,請大家想想各位所看到的每個『社會精英』在媒體上對全國民眾所提出之論述,到底真理是什麼?

      『政治家』與『政客』們所提出來之國家政策的差別又是什麼?

      『學者』與『知識份子』又應該是什麼態度在解析社會事件呢?

      『企業家』與『商人』對所負責之企業又應該肩負社會責任呢?

      『法官』與『律師』在相互辯論真相後,對公平正義的態度又是給民眾什麼認知?

      『政治家』提出來之國家政策是看未來數十年以後,整體國家應該成長之方向,進行帶領國家的行政體系確實完成應有的任務.

      『政客』卻是只看到四年以後選舉的成敗為取向,依其所需之的競選策略,在取決於如何羸得選戰來獲取權力,地位與利益.

      『學者』著力在不同領域的整體國家之未來需要,進行研究與分析後,對全體民眾提出正反平衡的論述,給國家領導者參考.

      『知識份子』是本著對人類的知識領域進行探討,然後負起國家社會的『良心』角色,就『對』與『錯』的事情提出指正.

      『企業家』是在經營管理一個企業時,如何帶領團隊去建構企業之永續生命,借此集合企業中的各個份子發揮具有長期競爭力的企業生存條件.

      『商人』只是很單純的就商業活動中,去爭取最大的短期金錢利益,其他的就能省則省.

      『法官』所代表人類活動所產生之爭端,就【情,理,法】的層面做出符合社會大眾所認知的公平正義,做出最後的裁決.

      『律師』是在代表事件爭端之正與反的雙方,分別維護所應該有的最起碼權利,讓國民了解民眾與民眾之相處符合國家規範的最基本法律的紅線是什麼.

以上之陳述也許不盡週全,但是希望的是給各位一個思考方向,共同的去找出國家整體成員之角色扮演的因子是什麼.

可是如今台灣在面臨轉型之際,看到種種之亂象,熟不知這些不同之角色的社會精英份子,面對國家政策的討論,卻出現決然不同的論述,讓整體民眾肓然不知所從,全國民眾渴望誰能道出『台灣的良心』應該是什麼,誰又是那個可以帶領國家走向富足的未來.

如果【國家認同】只有一天半的壽命,那麼其所代表的民意是什麼?

如果【經濟議題】被客意升級為國家安全,那麼所表達的政治理念是什麼?

如果【社會責任】被扭曲為血汗與剝削的面像,那麼又是什麼樣的學者智慧呢?

如果【貪污腐敗】被裁定為贓款匯回,就可無罪釋放的判決,那麼如何去扼阻犯罪?

如果【尊重少數】被定義成絕對的民意,那多數的意見卻就此犧牲社會成本嗎?

如果【兩岸合作】被曲解為國共聯盟與出賣台灣,那樣什麼才是守護台灣呢?

如果【產業回流】被貫以奸商,永拒國門之外,那麼是要產業只准出走,永不回頭嗎?

如果【經商遊子】被批是通敵賣國,卻無法落業歸根,那麼是於心何忍啊?

如果【人道救援】被納為助敵排我,又如何取得國際社會的一致認同呢?

如果【學術排名】被列為鉅額補助,卻是影印紙的消化預算,那學術升級了什麼?

如果【監督執政】被化為全面抗戰的戲碼,難道是要進行民主革命嗎?

如果【退出政壇】被解釋為只退出上屆選戰而已,那什麼是政治承諾呢?

如果【戒急用忍】被說明為鎖國未鎖住,虛秏不必負責, 那什麼才是政治責任?

如果【歷史共業】被美化為犯罪事實可以大而化之,那麼什麼才是公平正義呢?

如果【幫助弱勢】被沾污了仁人濟世的普世價值為詐財工具,那什麼是醫德呢?

如果【知的權利】被利用於攻擊政治對手的操作,那麼什麼是人權私領域呢?

如果【財團獻金】被匯至私人國外帳戶,卻可以說是贊助建國大業的基金嗎?

如果【總統專機】被降格為太子娶妃的任務出勤,那隨護任務是伴郎身份嗎?

最後【民主政治】如果是以上的文意新解,那麼台灣過去自豪的中華文化儒家精髓,豈不被我們加以完全催毀殆盡,不知國際社會在驚豔『台灣經濟奇蹟』的殊榮之後,是否會再重新定義台灣的『民主政治』是真的符合普世標準嗎?,更是枉費數十年來台灣那群螞蟻雄兵與空中飛人的庶民們,在國際間週遊半甲子的努力所建立起來的國民外交名聲,都化為污雲般的漂蕩在大氣之中了,果真如此,那麼這些名詞文意新解才是真正的-『台灣之恥』了.

『盼』台灣還有最後的知識份子能夠找出真正的『台灣的良心』,重新對社會上那些虛偽的自稱是『精英份子』,加以導正錯誤的行為,否則我們拿什麼道德標準去傳承給晚輩呢!,目前社會新鮮人之所以迷惘無助,不就是社會的種種現象在他們的內心掙扎,為什麼與過去學校老師教的『禮義廉恥』信條所衝擊,如果知識份子仍然繼續的有自掃門前雪的心態,那麼我們未來的下一代才真正會以我們為『台灣之恥』.

雖然所敘述的,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如此,也可能是個人不週全的舉例,但是仍是希望喚起那一絲絲最後的期望,讓過去曾為這遍土地所努力奮鬥的先進們,曾為台灣打下的基礎,不要毀在我們的手中,那麼我們又如何對子女有所交代吧!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YANG&aid=413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