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3/31 00:28:22瀏覽4278|回應0|推薦20 | |
隋唐宮廷燕樂──漢胡樂曲集合──[七部樂]&[九部樂]&[十部樂]
隋唐七部樂、九部樂、十部樂(七部伎,九部伎, 十部伎)統稱隋唐總樂。
《九部樂》可稱之為《煬帝九部樂》和《隋制九部樂》。“九部樂”一詞的產生可以追溯到隋代。隋文帝在西元589年滅陳完成了國家統一,結束了持續近三百年之久的南北分裂局面。 當時社會安定,經濟發展,於是形成了南北、胡漢、雅俗、宗教、世俗各種音樂大融合的繁榮景象。 文帝極重視音樂,文帝開皇初(約581~585)制七部樂:①《國伎》、②《清商伎》、③《高麗伎》、④《天竺伎》、⑤《安國伎》、⑥《龜茲伎》、⑦《文康伎》(即(禮畢))。隋大業中(605~608),增《康國伎》、《疏勒伎》成九部樂,並將《清商伎》列為首部,改《國伎》為《西涼伎》。
隋煬帝大業五年六月十一日西巡至張掖。六月二十一日在張掖舉行盛會,“上禦觀風行殿,盛陳文物,奏九部樂,設魚龍蔓延,宴高昌王、吐屯設於殿上,以寵異之。其蠻夷陪列者,二十余國”。大業七年,隋煬帝在七部樂之上擴設《九部樂》:
① 清樂——指漢樂,漢代正統音樂。漢族傳統音樂。 ② 西涼樂——初稱“秦漢伎”隋稱“國伎”唐稱“西涼伎”呂光帝時盛於張掖、酒泉、敦煌、 武威等地。由龜茲樂變之而成。 ③ 龜茲樂——西域音樂, ④ 天竺樂——印度音樂, ⑤ 康國樂————《康國》在今中亞烏茲別克一帶,《舊唐書·音樂志》載周武帝天和三年(568年)娶突厥女子為後“於是龜茲、安國、康國之樂大聚長安”。 ⑥ 疏勒樂——“疏勒”在今新疆喀什葛爾一帶。 ⑦ 安國樂——“安國”在今烏茲別克布哈拉一帶。 ⑧ 高麗樂——“高麗”即今朝鮮、韓國。 ⑨ 禮畢曲——南朝樂府歌舞音樂。
唐初,繼承隋《九部樂》,樂制舞制依舊。 貞觀十一年(637)廢《禮畢》。 貞觀十四年(640)將唐代創作歌頌唐朝興盛的《燕樂》列為第1部。 貞觀十六年唐太宗宴百僚,加奏《高昌伎》,始成《十部樂》。 宮廷設置這些樂部的目的,是為了顯示國力的強盛。 樂部安排,除《燕樂》、《清商》兩部外,其餘八部都是兄弟民族及外國樂舞。 但是代表中原傳統樂舞的《清商》部,內容十分豐富。 上演時,從第一伎讌樂至第十伎高昌伎全部演出,多采多姿。於宮廷重要讌會、祝宴及接待外使儀節中用之,隸太常寺之太樂署,其樂集「夷樂」、「俗樂」之大成,各伎樂器之種類,樂工及舞伎人數,頭、履服飾等,詳載通典及舊唐志各書,樂曲(歌曲、舞曲、解曲)情形亦見載隋志。
武則天時尚存60多曲。另8部,總共22曲。 這些兄弟民族及外國樂舞,大多在南北朝時代已經傳入中原。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色彩。 以地名、國名為樂部名稱,絕大部分曲名是音譯。 舞蹈服飾是美化的民族服裝。 它們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隋及唐初各民族、各地區樂舞以本來面目彙集中原,逐漸相互吸收、融合、發展的總趨勢。
自唐代中葉武后、中宗開始,《十部樂》漸告衰退。 唐玄宗時,新胡樂經河西傳入中國,結合中國原有之俗樂(清曲)而生‘法曲’,朝廷為新胡樂設立內外教坊,為法曲新設‘梨園’。
玄宗以各民族文化融合態勢漸成,十部伎改以演出形式分類,曰立部伎、坐部伎。立部伎立奏堂下,分安樂、太平樂、破陣樂、慶善樂、大定樂、上元樂、聖壽榮、光聖樂等八部; 坐部伎坐奏堂上,分讌樂(景雲樂、慶善樂、破陣樂、承天樂)、長壽樂、天授樂、鳥歌萬歲樂、龍池樂、小破陣樂等六部,演出時可自立、坐二部全部十四曲中。任擇數曲上演。
安祿山亂後,太常寺、教坊及梨園等一度荒廢,貞元十四年(七九八)後,十部伎曾告復活。懿宗時,十部伎樂工號稱五百。五代及宋代後,十部伎完全絕跡。
《白紵舞》(唐代《九部樂》及《十部樂》的「清商」樂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dSWk4-QztE
參考/引用資料: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9%9D%E9%83%A8%E4%B9%90
https://www.chiculture.net/0507/html/0507d12/0507d12.html
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037
|
|
( 知識學習|其他 ) |